后备母猪高产繁育综合技术

2023-12-31 12:47徐绍杰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养猪场公猪后备

徐绍杰

洮南市胡力吐乡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洮南 137100

生猪养殖生产中,后备母猪的养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猪群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部分,只有搞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后备母猪繁殖力的提高,达到高产繁育的目的。因此,做好后备母猪饲养繁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后备母猪的饲养繁育方面和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技术,供参考。

1 后备母猪饲养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养猪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在市场中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影响养猪业经营成本的因素较多,因此就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多个方面与角度分析,为养猪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其中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就是影响养猪业经营成本的因素之一,需要展开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一般情况下,商品猪的分娩、断奶、下网、出栏四个阶段,都会影响养猪成本,而这四个阶段,都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1]。据相关统计,在生长育肥猪阶段,占据着很大的成本比例,接下来就是母猪饲养成本,最后为保育仔猪的饲养成本。因此要想降低成本,为养猪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高度重视后备母猪的饲养过程,并且将高产繁育技术应用其中,从而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母猪窝产活仔猪数量。然而现阶段,很多养猪场在后备母猪饲养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在种猪的引进中,忽视了种猪质量性能的把关;第二,后备母猪的引进时,尚未进行严格筛选,及相关防疫工作;第三,在后备母猪饲养中,未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导致饲料营养不均衡;第四,后备母猪在分娩、生长中,忽视环境的管控,导致后备母猪的免疫力较低;第五,在种群管理中,存在着严进宽出与宽进严出的问题,导致产量较低。

2 后备母猪高产繁育综合技术

2.1 严选后备母猪

要想增强后备母猪的繁育能力,就需要从后备母猪、种猪的挑选中进行严格把关,最终提高母猪产量。第一,在后备母猪的挑选中,需要仔细观察其皮毛、体型等,严控后备母猪质量性能。接下来需要立即展开防疫工作,降低母猪感染疫病的概率,提高配种率。并且要防止持续引进,在每一世代中选择体质最好的母猪,还要对母猪的遗传病进行深入调查,降低遗传病的发生率[2];第二,在种公猪的引进中需要对其体格特征等,进行仔细观察,做到严格把关。只有引进健康的种公猪,才能提高后续的繁育质量;第三,在配种环节中,需要对后备母猪与种公猪的性能等,都进行严格把关与挑选。并且做好标识工作,防止出现混淆。为了提高配种率,可以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然后展开整个配种环节的管理。

2.2 保障营养均衡

在后备母猪饲养中,还要保障营养均衡,才能实现高产繁育。第一,在后备母猪的初配适龄阶段,需要先进行母猪体型的把控。如体重达到130 kg左右,月龄在8个月左右,背膘厚度达到22 mm以上,才能将其作为后备母猪[3]。在各项指标的检测时,需要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检测与判断,从而保障后续配种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二,在后备母猪挑选之后,需要保障其营养均衡。饲养人员需要先保障饲养种类的丰富多元,并且及时添加适量的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元素,从而满足后备母猪的生长需求,提高其繁育能力。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专门的饲料,也可以由饲养人员进行配制,但必须遵循适口性原则,增强后备母猪的繁殖能力;第三,不同生长阶段的后备母猪,对于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对于低于5个月龄的后备母猪,可以让其自由觅食,摄取到充足的营养。对于超过6个月龄的后备母猪,就需要对饲养方式进行管控,根据其生长情况,制定相应的饲养标准,避免其过度肥胖或者干瘦。如果后备母猪的体重超标,就需要立即进行饲喂限制,添加适量的青粗饲料,促进其消化。

2.3 加强日常管控

加强日常管控,是为了保障后备母猪的体质健康,为后续的配种繁育打下坚实的保障。第一,饲养人员需要每日驱赶后备母猪运动,从而加快其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后续的配种成功率,以及繁育能力;第二,饲养人员需要定期进行饲料、饮用水的检查,以及圈舍的打扫,饲喂工具的更换。同时要选择优质饲料,杜绝饲喂变质、发霉、被污染的饲料,且保障圈舍环境的干净整洁;第三,后备母猪选择之后,需要进行档案的建立,做到专业化管理,从而为后续的生产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4 做好环境管控

后备母猪的生长环境,也将影响着其繁育能力。因此在后备母猪的高产繁育中,就需要做好环境管控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第一,做好温度调控。夏季的温度较高,后备母猪容易出现各种热应激反应,从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缓慢,降低繁育能力。因此就需要做好降暑降温处理,可以通过定期通风、洒水,以及换气扇、风扇的使用,降低养猪场内部的温度,保障后备母猪的良好生长。在寒冷的冬天时,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影响后备母猪的健康生长。饲养人员就需要做好保温措施,通过顶棚保温棚的加盖等,进行养猪场内部的温度调控。如在门窗处安装玻璃或塑料薄膜,夜晚在门口处挂上草帘或棉毯,在房顶处加设夹层用来阻隔冷空气,在屋顶下距地面2 m处设置顶棚,并铺上草帘,在鸡舍内安置火炉和暖气管,出粪口安设插板等;第二,做好湿度调控。由于养猪场内部的空气循环较差,因此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影响后备母猪的繁育能力。在实际饲养中,就需要通过定期通风,以及除湿器的使用,将养猪场内部的湿度控制在60%~80%,降低各种疫病的发生率;第三,定期清洁消毒。为了防止养猪场内部出现大面积的疫情传播,影响后备母猪的繁育能力,因此还要做好养猪场的清洁消毒工作。在实际饲养中,需要保障养猪场内部的光照时长达标,且适当延长通风时间。饲养人员还要定期清理粪便,检查饮水器和水槽是否有漏水现象,并且定期检查与更换饮水设备。寒冷季节时,只能在中午气温回升时开门窗通风换气,每次时长为20 min左右。定期进行养猪场的清洁打扫,在每一个角落都要进行消毒杀菌。饲养人员在进出养猪场时,都需要进行全身消毒,防止将病菌带入到养猪场。此外,还要做好养猪场与外界的隔离工作,将门窗、通风口等密封严实,防止其他昆虫类进入,将病菌传播到后备母猪身上;第四,适量增加运动。后备母猪的运动情况,也将影响着其生长发育以及繁育能力,因此在实际饲养中,需要饲养人员根据后备母猪的月龄,为其提供充足的运动时间与空间,从而增强后备母猪的体质,最终实现高产繁育。

2.5 确定最佳时机

后备母猪的配种时机,与其高产繁育也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还需要确定最佳的配种时机,从而为养猪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第一,当后备母猪在6月龄左右,其性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即将进入发情期,且时间可持续21 d左右。当后备母猪在初次发情时,没有明显的特征,需要饲养人员根据其月龄进行判断确定,防止错过发情期。饲养人员可以根据后备母猪的饲养档案,进行发情期的判断;也可以利用公猪进行试探,为后续配种做好准备;第二,只有选择最佳的配种时间,才能提高其繁殖能力。如果初次配种时间较早,胚胎的存活概率就会较低,最终引发难产等。如果初次配种时间较晚,也会降低其繁殖能力。因此就可以通过饲喂方式的改变,从而增强后备母猪的代谢能力,刺激母猪发情排卵。或者让公猪接近母猪,诱导母猪发情。要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催情排卵方法,否则将会影响母猪的内分泌,导致母猪身体素质较差;第三,后备母猪配种成功后,还需要饲养人员从饲喂、运动等各个方面,给予干预与管理,从而提高母猪的繁育能力,以及提高后备母猪的窝产仔猪存活数量。比如在配种期、妊娠期、生产期等,制定营养水平较高的饲养方式,并且适当增加运动,做好免疫工作,实现高产繁育。

3 后备母猪高产繁育综合技术的应用效果

在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中,通过高产繁育综合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母猪的繁育能力,以及窝产仔猪的存活数量。其具体效果表现在:第一,在后备母猪的选择中,96%以上的母猪其繁殖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一次发情期的受胎率高达94%以上,死胎率与难产率较低,窝产仔猪的存活数量较高。且仔猪的发育良好,个体均重达到了标准水平;第二,通过高产繁育综合技术的应用,促使各项生产技术指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比如总产仔数量明显提升,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也得到了提升,仔猪的个体重量也明显上升,为养猪场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我国养猪行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4 小结

综上所述,后备母猪的繁育工作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仔猪的成活率,以及窝产仔猪数量,都将影响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然而现阶段,很多养猪场在养殖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种公猪引进、后备母猪的选择、饲养管理等,导致后备母猪的繁育水平较低。因此在今后的饲养管理中,就需要将高产繁育综合技术应用到养猪生产中,从而提高仔猪成活率、窝产仔猪数量,为养猪场创造巨大的财富与价值。

猜你喜欢
养猪场公猪后备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