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剂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2024-01-03 08:32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胃酸酸化消化道

马 军

山东省莱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莱西 266600

仔猪断奶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断奶时间大多在4 周龄左右。断奶后,仔猪因自身胃酸分泌不足,导致胃内pH 值上升,加之营养、环境和心理等诸多因素变化产生的刺激,临床出现厌食、腹泻、生长迟滞等症状。适当使用酸化剂可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的消化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和危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力,保障猪只健康生长,因此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被广泛使用。

1 断奶仔猪的生理特征

断奶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但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较低,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发生紊乱,消化系统形态结构产生损伤。断奶后,仔猪缺少母源抗体的保护,致使抵抗力明显下降,病原微生物入侵引发相关疾病。例如,由于小肠黏膜吸收功能较差,饲料蛋白消化不良,导致出现营养性腹泻。皮下脂肪含量较少,大脑皮层发育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温度稍有不适,易产生应激性腹泻,进而出现厌食、发育缓慢等症状,影响其健康生长。

2 酸化剂分类及特点

酸化剂是一类由一种或多种酸和酸盐组成,用于降低日粮系酸力和消化道pH 值的饲料添加剂类物质。根据酸化剂有效成分的不同及其理化特征,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单一型又分为无机酸化剂和有机酸化剂。无机酸类添加剂量过少则发挥不了作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添加剂量过高则会损害断奶仔猪的消化道系统黏膜,还会对饲料加工机械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在生产实践中,有机酸类应用的较多,一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风味,增加了适口性,可促进动物的采食。二是有机酸类可直接参与动物体内的三羧酸循环,促进能量的产生和饲料转化。全酸复合型酸化剂由多种酸复配而成,具有抑制有害菌、调节范围广、添加剂量小、无药物残留等优势,但缓冲能力较差,在胃肠道中的酸度稳定性不高。复合型酸化剂通过提高缓冲能力,达到稳定维持胃肠道的酸性消化环境的目的。目前断奶仔猪日粮中很少使用单一型酸化剂,复合型和包被型缓释酸化剂被广泛应用。

3 对断奶仔猪的应用效果

3.1 提高饲料利用,促进仔猪生长

酸化剂可降低肠道pH 值,有效改善断奶仔猪胃肠消化环境,增进饲料蛋白、能量等的吸收,满足生长营养需求,减少疫病发生,从而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适当添加酸化剂特别是复合酸化剂,可促使饲料转化,有效促进仔猪的快速生长发育。

3.2 改善胃肠环境,减少腹泻发生

仔猪断奶自身消化系统发育不全,早期断奶后,乳糖来源终止,导致胃酸分泌不足、pH 值升高,大肠杆菌等有害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失衡,引起消化生理功能紊乱。使用酸化剂可降低仔猪消化道pH 值,有效抑制有害菌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消化吸收,减少仔猪腹泻发生,提高生产性能。

3.3 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

仔猪断奶后免疫抗体效价不断下降,20 d 左右降至最低,自身免疫系统在出生后30 d 左右才能正常发挥作用。由于仔猪缺少母源抗体的保护,其自身的免疫系统又发育不完善,无法及时发挥作用,导致仔猪的抵抗力迅速下降,发生应激反应。使用酸化剂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

3.4 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酸化剂的使用可明显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刺激断奶仔猪的味蕾,促进胃消化酶的分泌,增强仔猪食欲,进而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

3.5 酸化剂的其他作用

部分酸化剂具有防霉、抗氧化等作用,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可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避免饲料腐败变质,延长保质期限,确保品质和营养价值。

4 影响应用效果的因素

4.1 饲料种类和组成

饲料的种类和组成是决定其自身酸结合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影响断奶仔猪消化道酸度的主要外因,酸化剂应用效果可部分被饲料的酸结合力抵消。饲料中蛋白来源和水平也是影响酸化剂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饲料中不同的蛋白质来源要求胃肠道中有不同的酸度条件才能获得最佳的消化效果。生产实践表明,蛋白质是胃中pH 值变化的强抑制剂,蛋白含量过高可导致应用效果下降。

4.2 日龄与体重

断奶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发挥与日龄直接相关,而仔猪的日龄又影响酸化剂的应用效果。猪胃中pH 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到10 ~12周龄趋于稳定。研究表明,断奶后2 周内仔猪胃酸分泌能力较弱,此时应用酸化剂的效果较好。由于自身消化系统不断快速发育完善,仔猪断奶后4 周即可分泌足量的胃酸,提高消化酶的活性,自身能够进行消化吸收营养满足生理需求,此时继续应用酸化剂的效果不显著。仔猪体重也与酸化剂的应用效果相关,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酸化剂的应用效果不断减弱。一般在仔猪体重小于30 kg 时较为明显,大于30 kg 时不明显。

4.3 饲养环境

饲养环境包括断奶仔猪圈舍的温湿度、通风、光照等诸多方面,各种应激因子均可影响酸化剂的作用。将酸化剂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通常情况是饲养条件差的环境应用效果比饲养条件好的环境更明显。

4.4 酸化剂种类及添加量

酸化剂的理化性质由于种类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因此使用量及产生的应用效果也不相同。使用的剂量不同,对动物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添加量不足,达不到降低胃内pH 值的作用;添加量过高,又会使胃内pH 值过低和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因此,只有适量使用,才能发挥理想效果。养殖过程中,酸化剂的添加量以0.5%~3.0%为宜。

4.5 与其他添加剂的相互作用

酶制剂、微量元素等可与酸化剂协同使用,增强其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250 mg/kg高铜与单独使用2%醋酸相比,可显著提高粗纤维、脂肪、钙等的消化吸收。酸化剂与果寡糖、中草药等配伍可产生互作效应,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

5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断奶仔猪实际生产中应用的酸化剂产品种类偏少,配方不科学,效果还不稳定;二是有的在使用过程中添加剂量过大,破坏了饲料中的维生素活性,酸化效果不佳,还增加了成本;三是饲料中添加的酸化剂常被某些物质中和,严重影响其活性,减弱其酸化作用;四是部分酸化剂在动物胃中吸收过快,迅速解离,难以到达消化道后段,不能在整个消化道中发挥降低pH 值和抑菌杀菌等作用;五是不当使用影响断奶仔猪正常的胃功能发育和胃酸分泌;六是酸化剂易吸湿结块,使饲料受潮发霉;七是饲料中添加的酸化剂会腐蚀加工机械设备。

6 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是针对仔猪的生理特点、不同酸化剂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加大酸化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和产品研发,完善生产工艺,优化原料酸配比,增强缓冲能力,稳定应用效果;二是通过对比实验,制定合理的添加剂量,确保酸化效果,降低使用成本;三是开展酸化剂与维生素、氨基酸、益生菌、微量元素等添加剂配合使用的研究,不断提高酸化剂的应用效果;四是采用脂质保护膜和微胶囊型制剂等包被技术实现酸化剂的缓释功能,在断奶仔猪的整个消化道中逐渐溶解释放,有效降低胃肠pH 值,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五是合理使用酸化剂,确保断奶仔猪胃肠消化系统正常发育;六是增加流动性,避免结块发霉,确保在饲料中混合均匀,阻止酸化剂对饲料中维生素等物质的活性成分和饲料加工机械设备的腐蚀、毁坏。

7 小结

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调节断奶仔猪胃肠道pH值,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降低腹泻率发生,增强仔猪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当前,酸化剂在养殖业发达国家中已成为非常有效地减抗饲料添加剂,这为我国生猪尤其是断奶阶段仔猪养殖过程中解决减抗替抗、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有益帮助。在未来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生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毒害、无污染的安全环保型饲料添加剂,酸化剂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断奶仔猪的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胃酸酸化消化道
如何让胃酸“老老实实”?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海洋酸化或造成2.5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