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治

2024-01-03 08:32黄志明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萎缩性猪只鼻炎

黄志明

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贺州 542801

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发展非常快,随之传染病也逐渐增多,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就是其中一种,需要了解病因,掌握发病机理,才能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以防治。

1 病因分析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原主要是D 型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C 型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该疾病的发病特征为鼻炎,猪只脸部尤其是鼻部发生变形,并且有可能导致猪只生长发育迟缓。此病在猪群中发病率很高、疾病传播速度也很快,且疾病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此病致使猪只死亡的概率较低。尽管如此,这种疾病却十分容易引起其他呼吸道类的传染病,因此在发现此疾病暴发时要加以重视。

2 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病主体包含了各个品种和年龄阶段的生猪,其中对于该病抵抗能力最低的是年龄段较小的2 ~5 月龄的猪只。此疾病的传染源头通常是发病猪只和带菌猪只,其传播的途径可分为环境传播和母胎传播,环境传播主要包括有导致该病的病原以飞沫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进而感染健康猪只或通过蚊虫、水源或饲料进行传播;母胎传播主要是指处在妊娠期的母猪在感染此疾病后,使得产下的仔猪也患有该病。

3 临床症状

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只在患有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疾病后的临床症状也有所区别。以仔猪为例,患病仔猪在发病时体温不会与正常时有明显区别,但是猪只食欲不振,生长速度迟缓,发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僵猪的情况;对患此病的成年猪只而言,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鼻炎症,出现流鼻涕和打喷嚏现象[1]。此外,由于鼻炎导致猪只鼻内黏膜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导致猪只身体不适,直观表现为病猪情绪不安,常将鼻子与地面磨擦,鼻部有摩擦伤口,伤口严重时会影响到猪只的呼吸,加剧患病猪只的张口喘息情况。猪只鼻部的伤口会为其他致病病原体提供侵入途径,并可顺势攻击猪只肺部,引起肺炎甚至是导致猪只死亡。严重的鼻炎还会导致猪只的鼻泪腺堵塞,鼻部的分泌物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排出,而从猪只眼角处排出,时间一长,病猪的眼角会由于长时间被分泌物浸润呈现出弯月形状。

4 诊断方法

4.1 解剖诊断

为了更加精准的对猪只疾病进行诊断,可以在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使用解剖诊断法,即将病死的猪只进行解剖,以准确分析致死原因。为了确定病死猪只是否由患有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疾病导致,可以重点观察其鼻腔内的组织结构受损情况,尤其是鼻甲骨,若病死猪只患有该病,其下鼻甲骨和中隔往往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发病严重者会出现完全变形[2]。此外,如果在病死猪只的鼻腔内部黏膜上发现附着有脓汁,则可以怀疑此猪患有该病,为进一步进行确诊,可以选择将黏膜上的分泌物进行病菌诊断。

4.2 病菌诊断

对患病猪只的鼻腔内部黏液进行取样鉴定,取样时可采用无菌棉签刮取鼻腔深处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菌状态。

4.3 血清诊断

除上述两种诊断方法外,还有一种准确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的方法,即为血清诊断法,该法主要应用到的原理为抗原抗体反应。一般情况下,患病猪只在感染疾病的2 ~4 周内,体内血清会形成凝聚抗体,且此抗体维持时间较长,能保持在4 个月以上。但是仔猪例外,如果要对仔猪进行血清诊断,应该选择在3 个月以后再对其诊断。

5 综合防治

5.1 严守养殖规范,提前规避风险

日常养殖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养殖规范,不可掉以轻心,例如要注意猪群每日的饲养状况,搭配合理的饲料能保证猪只摄入的营养均衡,还可在饲料中加入猪只必须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生猪饲喂过程中,针对生猪生长的不同阶段,必须要合理控制饲料的摄入量以及摄入种类,如果饲料的摄入量过少,将会影响生猪的生长发育,降低其免疫力,这样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变弱,发病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提升。同时,坚决不能将过期、变质的饲料给生猪使用,这样容易导致生猪中毒,或者是对生猪的组织器官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发病率。此外,养殖场中的猪群尽量保持自繁自养,最大避免外来种猪的引入,如实在无法避免,应当对引入的种猪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在确定其没有任何疾病之后,为引进种猪注射相应的疫苗,然后才能将其与其它生猪混养,以便从源头上杜绝疾病的发生。饲养环境对于疾病防治也至关重要,应尽量避免其它家畜或宠物进出养猪场所,对养猪场所定期通风消毒,灭鼠杀虫,通过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来有效防治各种传染性疾病。日常养殖期间,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杀处理,消杀时要保证不留死角,所有位置都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对于重点部位应当反复多次消杀。

5.2 重视养殖环境,抑制疾病传播

合理控制猪群的养殖密度,让猪群有充足的场地活动,以加强猪群抵抗能力。猪舍环境应保持干燥卫生,对粪便尿液及时进行清理,针对不同季节的气温状况,合理调节猪舍温度,夏季做好防暑工作,冬季加强猪舍保暖[3],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生猪养殖期间出现应激反应。针对进出猪舍的养殖人员也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进入到猪舍之前,养殖人员必须要做好系统的消毒工作,穿戴好专业的无菌工作服,避免将外部的细菌带入到养殖场内,在一些特殊时期尤其需要加强防护,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比如说非洲猪瘟暴发以及当地疫病流行的阶段,负责生猪养殖的工作人员不要离开养殖场,否则外界细菌一旦进入到养殖场导致生猪染病,将会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猪群中已经出现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情况时,要注重猪舍的消毒工作,及时对猪群进行隔离,减少健康猪只与病猪接触的机会。针对病猪及时联系兽医进行救治,在其痊愈之后也不能立即和健康生猪混养,而是要先观察一段时间,查看生猪是否有复发的迹象,对于发病严重的猪只,及时进行淘汰,最大程度抑制疾病传播。针对已经死亡的病猪,必须要做好无公害处理工作,将其深埋或者是焚烧,如果随意丢弃,可能会导致病毒大规模传播,对生猪养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5.3 合理用药,接种疫苗

已经发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猪群中,对病情较轻或尚未出现此病症状的猪只,可以将硫酸卡那霉素溶液以喷雾形式喷到猪只鼻腔内部,同时使用氯化异氰尿酸钾对其全面消毒。对于处在妊娠期的患病母猪,应于其产前2 周左右在饲养中添加磺胺间二甲嘧啶,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接种疫苗是最直接有效的传染性疾病防治方法。养殖家畜时要培养按规定进行疫苗接种的思维,不能到了发病后再进行免疫,目前国内的猪传染性萎缩性灭活油佐剂苗能够很好的对此病进行预防,接种后大幅降低猪群感染率,但要注意的是怀孕母猪需在分娩前完成接种疫苗,这样能有效帮助仔猪提高对此病的免疫能力。此外,在接种疫苗前,还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疫苗是否有效,其是否处于保质期内,疫苗接种的剂量以及方式等也需要结合生猪的体重以及日龄等,科学合理的设置,避免接种不当,影响生猪的繁殖发育。在接种完疫苗之后,还需观察一段时间生猪的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有不良反应,如果有不良反应出现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以便最大限度的保证疫苗接种的有效性。

5.4 加强对养殖人员的技能培训

做好养殖人员的技能培训是预防各类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针对传染性疾病,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业蓬勃发展,除了大型养殖场外,还有诸多小规模养殖场,其大多设置在农村区域,养殖者是凭借自身的养殖经验进行生猪养殖的,由于长时间从事养殖工作,其掌握了一定的养殖方法和技巧,但是这些养殖者所掌握的知识却不够系统和全面,在养殖工作实施期间可能存在疾病防范意识差、疾病防范措施不够全面、缺乏疾病判断的能力等等。要想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对养殖人员的技能培训。首先,对于大规模的养殖场来说,其在招聘养殖人员时需要提高招聘门槛,招聘具有丰富养殖经验的职工,同时对于在岗职工要定期组织培训,在培训活动中,提升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促使其能够准确的判断和分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病特点以及症状等等。而对于设置在乡村的小规模养殖场,在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时,就需要当地政府与兽医站等部门联合,深入到乡村,定期普及生猪养殖的有关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高养殖人员的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养殖工作,将一系列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减少和杜绝疾病发生率。

如上述所言,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此病虽不至于导致猪群大规模死亡,但一定程度上会给其他疾病入侵提供机会。因此,养殖者需要做好对此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萎缩性猪只鼻炎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