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2024-01-03 08:32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流行性圈舍

曹 慧

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昌图 112599

在国家产业化结构逐步转型过程中,实际的畜牧行业规模有所扩展,多样化的畜产品逐步进入市场,可以说生猪养殖是国家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项目。近些年,养殖生猪的疾病类型有所增加,患病猪的病情也是相对复杂的,对应发病率指数在逐步上涨。生猪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人们的身心健康,猪流行性腹泻是经常出现的病症,没有时效性治疗患病猪的情况下,十分容易让患病猪面临死亡威胁,降低养殖户的综合效益,因此要高度关注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治,确保猪群可以健康生长。

1 猪流行性腹泻的基本特征

对于猪流行性腹泻,存在着较强季节性特征,尤其是出现在冬春季节,可是在养殖场规模逐步扩展的过程中,此种疾病季节性的变化特点出现削弱的趋势,部分养猪场了解到夏季此种疾病也是会出现的。猪流行性腹泻对待多个年龄段的生猪均体现出易感性,对应潜伏期为7 d 左右。传染源以患病猪以及携带病毒的猪为主,传播渠道以草料以及相关器具为主,甚至是出入的人员,病原也会通过母猪哺乳过程加以垂直传播,由此引出了生猪群体出现病症。

研究疾病的基本症状,猪流行性腹泻可能对多个年龄阶段的生猪均造成影响,特别是处于哺乳阶段仔猪。感染途径是存在差异的,疾病对应潜伏期也表现出不同。患病仔猪有腹泻的症状或者呕吐的症状,病程相对长一些的情况使得仔猪脱水。生猪在起始发病阶段,体温一般来讲是不会显著增加的,可是在病情的发展之下会出现体温显著增高的问题。发病后期,患病猪体温会有所降低,腹泻的患病猪可能排泄的粪便是黄色粘稠样,特殊地还会有水样粪便。粪便之中混合凝乳块,其属于未消化的物质。由此患病猪表现食欲降低的趋势,发病生猪年龄的不同,基本症状也是有所淡化的,更多地以精神不佳以及腹泻为主。

2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思路

猪流行性腹泻的症状以及传染性胃肠炎的病症存在较强相似度,不能利用流行病学加以明确,所以要借助实验室诊断的手段,提高猪流行性腹泻诊断的真实性。首先是病原学,此种诊断形式需要兽医实施患病猪内容物以及排泄物的采样,按照病毒分离的要点对病毒进行培养,在3 d 之后了解体外细胞培养的结果[1]。若细胞逐步粗糙、颗粒物有所增加,应对其加以猪流行性腹泻诊断。在电镜观察病毒期间,围绕病毒基本组成形式实现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其次是血清学,此种诊断方式以酶联免疫法为主,即检验猪流行性腹泻的抗原,此模式相对准确;最后是分子生物学,以生物技术为前提得以发展,以含有病毒的粪便检验为基础点,实现体外核酸的扩增操作,了解患病猪是否为流行性腹泻疾病,操作要求相对多一些,且灵敏度指数也是比较高的。

3 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策略

3.1 消毒处理圈舍

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的基本诊断思路,要想从本质上对防治的成效加以提升,应确切对圈舍消毒工作进行落实。圈舍环境的优化,若生猪粪便内有黄色物质,代表着养殖户要即刻隔离生猪,按照乙酸熏蒸的模式对圈舍实现全方位消毒,使得消毒项目足够全面与科学。以此为前提,号召养殖工作者综合防治患病生猪,让生猪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并且清理圈舍环境,争取让圈舍维持清洁的情况,认真开展圈舍消毒项目,将其视作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基本任务,工作者全方位重视和落实。

3.2 开展生猪养护项目

若季节出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生猪患流行性腹泻的概率,养殖户没有强调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降低了养殖生猪的效益。冬季,养殖户应关注圈舍温度调节,按照科学的手段监督圈舍温度变化,若检测了解到温度指数不高,应适当增加温度。夏季,强调生猪卫生问题的处理,整合生猪生长的环境,由此控制生猪出现流行性腹泻疾病,提高不同阶段的生猪养护项目,巧妙地提高养殖户效益。

3.3 科学使用疫苗

在具体实践中,养殖户应了解到接种疫苗属于预防流行性腹泻疾病出现的一种有效方法,冬季之前,每一个养殖户都应按照固有方案实施针对性疫苗接种作业,以正规化的途径购买疫苗,按照科学流程完成操作。养殖户应了解本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发病特征和变化规律,适当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从整体上使得猪群的免疫力提升,控制病毒进一步滋生。若了解到仔猪的粪便有水样情况,养殖户要实施营养补充,这样生猪体内的酸碱可以维持平衡状态,不会出现酸中毒反应。若生猪脱水的现象相对显著,要利用止泻药物进行干预,调整好圈舍的温度,让病猪可改善不良症状,基于此运用好疫苗免疫,这是养殖户应重点考虑的。其一猪场保健工作的开展,定期制定生猪保健项目,管理好细菌性疾病的出现[2]。造成猪流行性腹泻包含寄生虫这一影响因素,即肠道内有蠕虫或者球虫,那么防治过程要选取生猪专栏的情况,开展驱虫项目,在生猪育肥期,养殖户要对其进行两次驱虫操作。驱虫药物以阿维菌素和盐酸左旋咪唑为主,前者肌肉注射0.3 mg/kg,后者肌肉注射10 mg/kg。其二,对生猪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的疾病防治,可以在入冬之前10 月份左右实施接种,分析到母猪哺乳的特殊性,应对其分娩之后3 d 加以保健干预,挑选高热金针先注射液,当天对母猪加以20 mL 的液体注射,在出现感染现象时,在母猪分娩之后3 d 加以20 mL 的液体注射,仔猪保健项目操作定位在出生后7、21 d,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剂量分别为0.5、1 mL。

3.4 规范治疗

治疗猪流行性腹泻疾病过程中,此种疾病呈现出发病早与鉴别难度大的问题,因此要选取对症治疗的方式,适当配合扶正祛邪的药物,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第一种治疗方法:选取3.5 g 的氯化钠、20 g 的葡萄糖、2.5 g 的碳酸氢钠、1.5 g 氯化钾以及1 000 mL 水,混合制作口服液,配合0.3 mL/kg的菌必杀,每日对患病猪诊治一次,共诊治3 d。利用口服液诊治猪流行性腹泻的疾病,能够直接改善患病猪脱水所致的酸中毒现象,使得患病猪的代谢过程得到充分调整,起到一定诊治作用;第二种治疗方法:选取0.3 mL/kg 菌必杀,要求患病猪每日口服一次、配合恩诺沙星注射液2.5 mg/kg,以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每日治疗患病猪两次,持续治疗3 d。此种治疗方法可对存有流行性腹泻的患病猪起到特殊功效,并且恩诺沙星可以对大肠杆菌起到一定抗菌效果;第三种治疗方法:使用高热通治,即患病猪0.2 mL/kg,以肌肉注射的形式进行,每日诊治2 次。并配合100 mL 的葡萄糖溶液混合注射,持续诊治4 d;第四个治疗方法:用氧氟沙星注射液5 mL/kg,并且配合高热通治0.2 mL/kg,两者混合对患病猪进行肌肉注射,每日诊治2 次,持续治疗7 d[3]。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着低毒性与广谱性,能够对大肠杆菌起到特殊作用。将两种药物结合使用,协同大肠杆菌的特殊作用,控制耐药毒株出现,达到的疗效显著。

4 猪流行性腹泻的案例说明

在2021 年4 月15 日,某区域的一个养猪场,16 日龄的6 头仔猪表现出腹泻的症状以及呕吐症状,且含有一定凝乳块。处于哺乳阶段的母猪有精神不振的表现,此现象了解之后,养殖户对患病猪加以隔离处理,后续找到动物防疫单位进行报备,兽医调查与分析总结了养殖场卫生条件不达标,圈舍温度也是不高的。关联实际情况,兽医开展疾病诊断工作,即检验猪流行性腹泻的抗原,最终明确为检验猪流行性腹泻。之后兽医给养殖户提供疾病诊治的方案,选取了第二种治疗模式(选取0.3 mL/kg 菌必杀,要求患病猪每日口服一次、配合恩诺沙星注射液2.5 mg/kg,以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每日治疗患病猪2 次,持续治疗3 d),在诊治7 d 后,了解到5 头患病猪的不良症状均得到改善,且2 头患病猪已经恢复正常饮食和正常活动,所起的成效良好。另外兽医还给养殖户强调了饲养管理的重要性,让生猪养殖的环境处于良好状态,不要让生猪受到贼风侵袭,定期消毒圈舍,随时了解猪群的生长,若有异常现象要落实隔离与整治项目。

综上所述,对于生猪养殖,流行性腹泻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通常来讲要挑选综合诊治的方法。兽医应利用专业知识诊断患病猪,指导养殖户掌握生猪养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严格落实生猪养殖的标准规定,选取适当时间对生猪加以接种免疫,让生猪可避免受到流行性腹泻病菌影响,确保生猪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流行性圈舍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