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2024-01-03 08:32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肉毒梭菌沙门氏菌

孔 妍

辽宁省北票市畜产品安全监察所,辽宁北票 122100

现如今,在国家发展中,开始大规模饲养牛羊,因为牛羊饲养拥有投资成本较低和污染较小等优点,并且牛羊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所以饲养牛羊具备广阔的前景。但是在牛羊饲养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细菌性疾病,影响牛羊饲养的效果,不利于牛羊饲养者经济利润的保障。

1 牛羊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类型

1.1 魏氏梭菌导致的疾病

这种细菌又称魏氏梭菌肉毒梭菌,因为当该细菌进入牛羊身体之中,会在牛羊繁殖、生长等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肉毒毒素,导致牛羊出现中毒的现象。所以,也被叫做肉毒梭菌,而这种现象被叫做肉毒梭菌中毒。这是牛羊饲养过程中最为常见和极易出现的细菌性疾病,拥有传染性的特点。这种疾病主要以血清型为主,具体分为A、B、C、D、E、F、G等多个血清类型。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C 型和D型,而这两种之中C 型的危害远大于D 型的危害。该细菌会对牛羊身体之中的乙酰胆碱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危害牛羊的神经末梢,造成牛羊出现肌肉松弛和神经系统受损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牛羊会呈现流口水、呼吸困难与麻痹、眼睑低垂、吞咽困难等诸多症状,而牛羊的死亡常常因为呼吸困难导致窒息。此外,魏氏梭菌因为抵抗能力较强,其芽孢可以长时间在自然环境之中生存。同时这也是该细菌传染的主要途径,因为其经常存在于牛羊的饲料和牧草以及饮用水之中,一旦牛羊误食就会出现感染的症状。另外,该细菌还会存在牛羊患病的尸体之中,如果牛羊接触就会受到感染。

1.2 沙门氏菌导致的疾病

这种细菌的致病源是沙门氏菌,也被叫做牛羊副伤寒,该疾病在传播时呈现地方以及散发等流行状态。一般情况下,成年的牛羊感染后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而该疾病主要作用的畜群为幼年牛羊。当幼年牛羊出现该疾病时,会出现严重腹泻、身体消瘦、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到40 ~41 ℃以及弓背卧地不起与弯腰垂头等症状。同时因为沙门氏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的一种,与养殖场中以及周边环境有着直接关系,经常存在于羊的肠道中或者养殖场中。一般情况下,因为羊肠道中的有益菌群处于繁盛活跃的状态,这时会限制沙门氏菌的繁衍与生长。但是一旦幼年牛羊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出现应激反应时,其自身的肠道会存在严重的蠕动症状,不能消化乳汁以及饲料等,进而影响有益菌群的生长,这时会为沙门氏菌提供生长和繁衍的机会,致使牛羊出现疾病。

1.3 羊链球菌导致的疾病

这种细菌的存在不但会危及羊的生长生产,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种病菌的致病原是溶血性链球菌,是典型传染性和急性以及热性,乃至败血性疾病的一种。在牛羊发病时,其体温可以达到41 ℃。并且牛羊会出现食欲不振甚至不食的现象,有的还会出现停止反刍的问题。另外,牛羊的眼结膜呈现高度充血、水肿以及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其中分泌物最初呈现清澈的状态,之后会变为脓性。并且牛羊还会出现气喘和呼吸极其困难以及口腔流涎等症状。而且当牛羊的病情发展到中后期时,会出现不同磨牙以及四肢抽搐等症状。调查发现,该疾病的出现拥有季节性规律,大规模出现是在夏秋等多雨的季节。此外,还与养殖场卫生环境质量、干燥程度等较差有关,没有及时清理粪便以及隔离防护措施等会增加该疾病发生的概率。这时需要特别注意当公的牛羊阉割之后,一旦出现消毒不彻底的问题,也会诱发该疾病。

1.4 巴氏杆菌导致的疾病

这种类型疾病的致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典型条件性致病菌的一种,大部分生存在大自然之中,该疾病的流行也是以地方或者散发等方式为主。当牛羊患病时会出现败血症,所以,巴氏杆菌病也被叫做牛羊败血症。因为该疾病的症状会受到牛羊年龄以及身体抵抗力的影响,所以不同阶段牛羊的表现不同。大部分以浮肿型和败血症性以及肺炎型等为主,其中败血症是最为常见的,这时牛羊患病之后,会表现为腹泻和精神、食欲等不振,且粪便与尿液中掺杂着血液;其次,浮肿型牛羊表现为呼吸困难,经常在牛的咽喉部、头部、口舌部以及颈部等存在炎症,并且不断肿大,可以直接用手触摸,感到波动感。同时患病的牛羊还会出现舌头外伸、肿大与不能自主喝水和采食等。一旦忽略疾病的影响,牛羊会在短时间内死亡;最后,肺炎型牛羊的表现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具体是气喘、咳嗽和呼吸不畅以及咽喉浮肿,存在浆液性浸润等现象,对病死牛羊解剖可以发现纤维素性胸膜炎。

1.5 羊梭菌性导致的疾病

该疾病的致病菌是索状芽孢杆菌,当羊出现该疾病时,会表现为体温升高。随着病情扩展,出现抽搐以及死亡的现象。同时导致牛出现毒血症或者羊黑疫等疾病,严重威胁羊群的正常生长。

2 预防控制牛羊细菌性疾病的具体措施

2.1 预防控制肉毒梭菌中毒的措施

在控制肉毒梭菌中毒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要重视牛羊饲料的质量,决不能为牛羊提供腐烂的草料,提高饲料的安全性,以此防止肉毒梭菌随着饲料进入牛羊体中;其次,要求饲养人员要定期打扫牛羊的养殖场,尤其是重视粪便的清理,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再次,针对性保护怀孕的牛羊,建设隔离养殖的场所,提高饲料的营养程度,促使怀孕牛羊的抵抗力得到提升;最后,在发现肉毒梭菌中毒时,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2 预防控制沙门氏菌疾病的措施

在预防控制沙门氏菌时,要保障饲料中不存在任何有害成分,保障牛羊饲养过程中饮食的安全性。同时开展彻底清扫牛羊圈舍的工作,积极主动地获取疫苗接种注射,以此达到有效预防沙门氏菌出现的目的。在接种相应疫苗时,基本以抗生素药物为主,所以需要对牛羊进行药物过敏的测试,降低因为药物过敏而致使牛羊死亡问题的出现,控制用药错误导致事故的发生率。此外,在牛羊出现沙门氏菌疾病时,需要为牛羊服用新霉素或者土霉素等药物,总剂量为30 ~50 mg/kg,分3 次服用。

2.3 预防控制羊链球菌疾病的措施

因为羊链球菌疾病拥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在控制和预防该疾病的时候,要求饲养人员要对羊群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关注,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观察羊群之中是否还存在染病的羊,与此同时,要开展对饲养场所的消毒以及清理等工作,灭杀致病原,防止其感染其它羊只。最终,面对患病的羊群,要采用肌肉注射青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控制剂量为30 ~60 万IU,按照每天一次的方式进行注射,需要连续注射3 d。

2.4 预防控制巴氏杆菌疾病的措施

把该疾病和其他细菌疾病进行对比后发现,该疾病拥有潜伏期长和难发现的缺点。因此,要求饲养人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定期打扫和消毒饲养场所,严格控制牛羊的饲料品质;其次,一旦发现牛羊患病,要及时隔离病牛羊以及展开治疗,为病牛羊注射巴氏杆菌抗血清,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用量为80 mL/d。同时还可以为患病牛羊提供链霉素或者青霉素等药物,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可以更好地保障病牛羊治疗的效果。

2.5 预防控制羊梭菌性疾病的措施

因为该疾病拥有整体控制难度较大的特点,所以在发现羊群感染时难以做到马上治疗。在这种情况下,要在发现羊群染病时,对病羊进行隔离,之后使用强心剂和抗生素进行治疗。此外,还要以口服的方式向病羊投喂10%的石灰乳,控制剂量为50 ~100 mL/次,连续服用2 次。另外,饲养人员要为羊群及时开展疫苗接种工作,降低羊群感染羊梭菌性疾病,保障饲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2.6 其他预防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疾病对于牛羊饲养的影响,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增加动物防疫机构的数量。结合牛羊饲养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动物防疫机构,为饲养人员提供针对性且高质量的养殖指导,提升养殖人员对于细菌性疾病认知的能力,可以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细菌性疾病对于牛羊群的影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引进先进的防疫系统,保障动物防疫基层工作的效果,可以更好地为养殖人员提供服务,保障牛羊养殖的效果。此外,要重视疾病预防和治理措施的引进,提升细菌性疾病病原处理的效果,重视病死的牛羊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推广,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菌性疾病的出现。

其次,重视特效药物的使用。要对饲养人员进行定期的饲养技能活动,为饲养人员介绍多种特效药物,并且为其传授药物使用的方法与剂量,以此达到快速控制牛羊细菌性疾病影响的目标,可以更好地保障牛羊饲养的效果。

最后,加强饲养管理。这要求饲养人员要结合牛羊生长的实际情况,为牛羊配备不同的饲料,以此为牛羊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达到提升牛羊抵抗力的目标。同时要重视科学引种工作的开展。要把引种工作重视起来,保障引种的健康程度。在引入到饲养场时,要先进行科学合理的观察、检疫和消毒等工作,在保障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接种,以此保障牛羊群饲养的效果。

3 小结

综上所述,要想控制细菌性疾病出现和对牛羊养殖的影响,就要开展研究牛羊细菌性疾病的研究工作,明确导致牛羊生病的具体细菌类型,结合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细菌性疾病出现的概率,保障牛羊饲养的效果,维护牛羊饲养者的利益,进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肉毒梭菌沙门氏菌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下1/3皮肤衰老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猪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生和诊疗方法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
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商品肉鸭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