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养殖中易感疾病及预防措施

2024-01-03 08:32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圈舍病菌患病

王 彪

公主岭市秦家屯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公主岭 136114

近年来产业发展速度快,养殖经济有较大增长,动物养殖可使农民从中获得收益,但随着动物种类增多,疾病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动物养殖主要风险为疾病,在饲养中未能有效预防,以及动物患病后控制不得当,将会出现动物病死现象,农户投资将无法获得回报,当下要控制养殖风险,先要明确病因,然后完善动物疾病防控体系,全方位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1 动物疾病主要类型

1.1 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病毒,猪、牛、羊等一旦患上,将严重影响动物发育与健康。口蹄疫会使动物有些部位出现发疱性病变,通常在口腔黏膜、蹄部等。动物感染这种病毒会疲乏和烦躁,不利于发育和生长。另外,动物口蹄疫发病率非常高,而且具有传播快的特点。

1.2 寄生虫病

动物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属于常见病,对动物健康有较大影响。动物寄生虫病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蠕虫,另外一种是节肢动物,还有则是通常所提到的原虫。寄生虫在动物体内长期存在,动物食用饲料所获得的营养物质,将会被其吸食。这种情况下,动物会营养不良,致使其发育过慢,生长状况不好,最终将会使养殖收益大打折扣。

1.3 传染类疾病

动物养殖中传染疾病风险大,通常会迅速扩散,在没有及时隔离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很多动物染上疾病。传染病主要是由微生物病原体引发的,以细菌和真菌等为主,除了动物相互接触传染外,还可通过空气流动扩散,所以要作好疾病预防。

1.4 其他疾病

动物养殖中疾病类型多,除了上述所提到疾病外,还会出现其他疾病,比如产科疾病,或者内外科疾病等。无论是哪种疾病,都会对动物产生危害,使其无法保持健康状态。

2 动物疾病病因分析

2.1 喂养因素

动物养殖经常会就地取材,饲料搭配纯天然草料进行喂养。草料没有进行杀菌处理,存在比较多的寄生虫,或者是一些微生物病原体。动物在食用以后,经常会被病菌入侵,从而出现疾病。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在购买饲料时选择便宜但是质量有问题的。动物食用饲料无法获得需要的营养物质,体质会下降,自身抵抗疾病能力差,也会使其患病概率升高。

2.2 环境因素

动物养殖一般属于粗放型,农民缺乏相关的养殖知识和技术,凭借经验养殖。搭设圈舍未能考虑通风需求,导致内部密闭,空气流通性差。圈舍内空气质量差,易于产生寄生虫和病菌等,从而使动物患病。动物养殖对消毒不够重视,认为喂饱动物,保证饮水就可以,长期不按照科学养殖进行消毒。粪便未能及时处理,病菌会大量滋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蔓延会很快。

2.3 不合理使用药物

动物养殖中针对疾病会采取一定措施,一般以药物预防为主要方式。但是农民缺乏相关的知识,对药物不够了解,在使用中会盲目跟风,或者是在没有专业指导情况下乱用药物。不合理的对动物用药,极易使其出现药物损伤,有时会引发药物中毒,严重危害动物健康。

2.4 缺乏有效管理

动物患病一个主要因素是缺乏管理,除了没有做好消毒管理、粪便处理外,还有则是疾病预防和管控不到位。农户对动物防疫缺少重视,未能积极配合动物防疫部门工作,导致所圈养的家畜没有按时接种,缺乏抵抗力,容易被真菌和细菌等侵入,患上传染病风险高。动物在患病后做不到及时隔离,健康动物也会被传染,使农户面临非常大的损失。

2.5 自身因素

动物母体如果有传染病,经常会使幼崽也有先天疾病。这类动物不够健康,体质比较差,加之本身有疾病,在后天饲养中常常会患病。动物自身抵抗力低下,患病概率高且治疗难度大,因疾病死亡的概率高。

3 动物疾病防控措施

3.1 强化动物检疫

动物疾病防控至关重要,事关农民利益和养殖经济发展,所以要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强化检疫工作。农民购买存在疫病的动物,将会使区域内大量动物被传染。基于此,需要针对动物交易进行严查,要求外地流入到本地动物必须要有编码,或者是按照规定设有耳标。动物输入要进行检疫,并要按照规定对其隔离处理。在确保没有传染性疾病情况下,动物流入到交易市场,农民就能在养殖中购买健康的动物,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出现。通过完善产地检疫和输入地检疫,可有效防止非疫病区域内动物受到传染,同时降低动物患病风险,促进我国养殖业更好发展,帮助农民自主致富的同时推动养殖经济增长。

3.2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养殖中动物疾病高发,一个主要因素是未能及时进行防疫。所以在动物疾病防控中要改善这项工作,促使农户自觉配合动物防疫和免疫工作,以增强其疾病抵抗力,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首先基层动物防疫部门要强化宣传,使农户认识到防疫作用和重要性,积极进行上报,促使区域内所有养殖动物都能按时进行防疫。动物防疫可划分区域,实行责任制,由专人负责。做好走访工作,对所负责区域内动物进行免疫登记,做好档案建设。包含与动物防疫相关内容,比如已经接种疫苗、接种时间等。完善档案建设以后,防疫部门就能全面掌握养殖动物防疫情况,进而及时通知其按照规定进行疫苗接种。防止出现漏接疫苗情况,确保所有动物接种疫苗,这样就能达到良好预防扑灭动物疫病的作用,既能保障养殖户利益,又能防止有些疫病传染给人,更好地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3.3 合理建设圈舍

动物养殖疾病防控,需要科学建设圈舍。首先在圈舍规划过程中要考虑通风性,朝向要有利于空气流通,有效预防细菌和病菌的产生。动物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疾病,但有高发季,主要集中在炎热的夏天,还有寒冷的冬天。动物圈舍的修建要根据两个极端天气情况下动物健康生长需要,做好相关设置配置和修建。夏天易于滋生细菌,既要及时清理粪便,又要采取有效降温措施,以防止动物患病。冬天则要进行保暖处理,减少因为气候和环境对动物的影响,使其更加健康生长。圈舍地面要考虑到处理粪便和清洗需要,最好使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农家养殖还要做好环境保护,在地面处理中做好防水施工,防止因为渗漏使污染物进入到地下,造成水质和土壤污染。

3.4 改善养殖环境

动物疾病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所处环境过于脏乱差所造成。故而要防控疾病,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改善养殖环境,使动物可健康生长。农户及时清理圈舍,将粪便打扫干净,减少细菌和病原体滋生的可能性。动物粪便会使圈舍地面潮湿,也易于滋生病菌,同时不利于动物生长,故而需要在平时做好干燥处理,尽量使圈舍内保持干净和干燥。圈舍内过于闷热,通风性不是很好情况下,可采用人工通风的方式,使内部空气质量有一定保障。动物在良好环境中生长,不但发育会更好,体质也会增强,自身抵抗疾病能力将增强,也能起到预防疾病作用。平时要注重圈舍的消毒,采取生物方式消灭蚊虫和病菌等,并且要彻底进行。消毒措施得当,圈舍中所存在的病菌会被彻底清除,动物接触不到,也就降低患病的概率。

3.5 喂食要科学

科学对动物进行喂食,除了能使其摄入所需要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防止疾病外,还能使农户养殖收益更高,具有缩短出栏时间和快速产生效益的作用。基于此动物饲养必须要科学化,尤其是喂食方面。了解所养殖动物的饮食习惯和对营养物质需求,在此基础上科学配置饲料。市面上饲料比较多,选择大厂家生产的,质量有保障的饲料。不同时期动物对营养的需求不一样,所以要依据各个时期生长需求做好饲料调整,并要做好搭配。使用天然饲料喂养之前,需要进行处理,确保没有寄生虫和病菌。喂食要掌握好量和时间,坚持科学化,同时还要满足动物饮水需求。

3.6 强化预防和管控

基层动物疾病防控部门要加强对农户培训,使其掌握和动物养殖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要使其掌握每种动物常见疾病,以及引发原因和发病规律。在此基础上传授疾病控制的方法,增强农户自主辨别与控制动物疾病的能力。农户要明确疾病的风险和危害,在养殖中要关注动物疾病相关的信息,以便于根据疾病出现情况及时应对。定期依照防疫部门要求为动物进行接种,使其具有免疫力。针对寄生虫类疾病,应当在平时强化预防,为动物喂食可消灭寄生虫的药物,必须要彻底地杀死。动物传染病预防以防疫为主,但不能彻底消除发病可能性。所以平时喂养中要多观察,当动物疑似出现传染病后,应当及时将其隔离,并对圈舍内进行消毒和灭菌,同时还要为其它动物喂食预防药物。将情况上报给基层防疫部门寻求帮助,既能使防疫部门及时布控,防止大面积蔓延,还能确保疾病治疗的科学有效。动物因传染病死亡,需要按照防疫部门指示,在指定地点焚烧和填埋。根据动物呼吸、饮食等,判断是否有疾病,针对患病科学用药和打针。

猜你喜欢
圈舍病菌患病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