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4-01-03 08:32杨洪保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畜牧疫病防疫

杨洪保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四川自贡 643010

1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

1.1 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大安区是享誉全国的“川南肉牛之乡”“四川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四川省第二轮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区”。辖区有自贡立华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3 500 万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正邦公司(10 万头楼房式育肥猪全产业链项目),康特恩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四川金瑞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四川天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畜牧及附属产业,畜牧产业发展迅速,在产业结构中异军突起,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相对薄弱

近年来由于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镇(街)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根本的提升,办公条件、诊断设施条件、检疫设施条件、疫苗储存条件等得到实质性改善,通过培训、轮训及在职学习等基层防疫人员素质得到根本提升,基层动物防疫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由于机改,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编制整合,人员分流,导致区、乡两级动物防疫员力量不足。

就大安区来说,机改前大安区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为农业农村局内设副科级事业单位(畜牧中心、城区畜禽检疫站),在编在岗人员14 人,实际在岗5 人;机改后撤销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整合至大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科级事业单位,由原来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检测中心、植物检疫站、农广校等事业单位合并成立),从事动物防疫人员3 人。同时,2019 年12 月份后,12 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统一下放乡镇实现属地管理,其职能职责整合到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畜牧兽医站牌子。按照“编随事走,连人带编”同步划转的原则,大安区乡镇畜牧兽医站99 名(在职57 人,退休42 人)工作人员转隶至相应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经过两年多运转,大安区11 个涉农镇、街,实际从事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现仅剩32 人。现有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能力与飞速发展的畜牧产业已经不匹配。

2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动物疫病种类复杂,防控形势严峻

虽然,目前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所有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近年来外来疫情、病毒定植和病毒变异的影响,特别是非洲猪瘟、牛结节性皮肤病、兔瘟2 型等重大动物疫病的传入和定植,加上疫苗瓶颈、养殖场户生物防控措施落后、养殖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跟不上等问题叠加,动物疫病发生形势风险依然巨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2018 年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病毒已在我国大范围内定植,对我国生猪产业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2.2 动物疫病防控职责不清,未落实专人

机构改革后,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被整合,乡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划到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后,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不再单独具体负责辖区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由镇(街道)统一调配和安排工作,原来专门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不但要从事基层动物防疫管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动物卫生监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还要从事畜牧渔业生产指导、生猪保险、渔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养殖业环污治理和监测、禁养区限养区退养等工作。有的镇(街道)还安排或抽调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从事重大项目推进、文旅等工作。

2.3 镇、村两级动物防疫人员老龄化严重,待遇低

镇(街道)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现在岗的大多数是祖传兽医、顶岗人员,正规招考人员屈指可数。近年来,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存在有编制,不放开招考,招考后留不住人的情况普遍存在,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年龄结构总体严重偏大,我区在编在岗的32 人中,其中40 岁以下人员仅3 人,41 ~50 岁工作人员就占了9 人,51 ~60 岁的20 人,邻近退休的人员较多,老龄化严重。村级动物防疫人员106 人,大部分年龄均在45 ~65 岁之间,村级防疫待遇较差,每年仅有2 400 元补助,待遇甚至还不如小组长,很多人都不愿意干,更不要说年轻人了,导致一个防疫人员需要负责几个村的动物防疫工作,防疫效果堪忧。

2.4 装备落后,业务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由于基层防疫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从事动物防疫、疫病诊断、检疫检验,沿用的是老办法,凭经验开展工作时有发生,有的不会应用电脑和网络平台。现在基层兽医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卫生监管,大多是一支笔、一双眼,凭经验判断,缺乏必要的取证、固证、监测和快速反应的设备,没有很好的现代科技和装备,对紧急情况缺乏迅速反应的能力。

3 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建议

3.1 理清职责,抗牢防疫责任

按照动物防疫法属地管理责任的规定,动物防疫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动物防疫工作干不出成绩,凸显不出重要性,常常被地方政府忽略、弱化。因此,要坚持农业部“积极防御、主动治理、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要求,压紧压实动物防疫属地责任,要让政府重视起来,从上到下,理清职责,明确责任,让各级党政领导扛牢动物防疫责任,要让党政主要领导重视起来,给予动物防疫工作足够的人、财、物支持,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其次,就是理清县(区)、乡(镇)两级的基层动物防疫人员职责,让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从与防疫无关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正所谓专门的人干专门的事。

3.2 加强队伍建设,规范队伍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人员管理,积极汇报,努力争取,解决好县(区)、乡(镇)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人员队伍问题。突出专业化、专一化导向,缩小引进人才的“入口关”,通过限制专业、定向招考引进人才,建立鼓励和支持人才到基层工作的正向激励机制,不断优化防疫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持续提升防疫人员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快解决防疫人员断档等问题。对因退休、调出、亡故、辞职等自然减员造成空编的,应当及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予以补员,对其他部门借调人员,应当通过协调,促其归队。

3.3 提高待遇,稳定基层防疫队伍

一是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经济待遇。按照规定落实好动物基层防疫检疫人员的有毒有害津贴,动物防疫检疫人员有工作的特殊性,风险性和辛苦程度都比较高,比如驻屠宰场检疫人员,全年几乎无休,因为要保证上市肉品安全,基层一线防控人员常年和动物打交道,接触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概率较大,通过提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来留住人;二是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政治待遇。在职称评定和聘用方面给予基层倾斜,适当降低基层人员职称评审条件,更注重于基层人员的实际工作实绩,降低文凭、论文及电脑等要求,打通基层人员职称晋升的死结。同时,适当调整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人员职称比例,适当提高中、高级职称比例,特别是中级职称比例,让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更有盼头。最后,畅通事业人员的晋升通道,在干部提拔、遴选调任等方面给予基层优秀人员更多的机会,鼓励年轻同志干事创业;三是千方百计提升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收入。首先,积极争取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增加防疫人员的收入。其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划调整,及时对动物防疫补助资金进行调整,对畜牧产业多的镇、街适当倾斜,对现有行政村动物防疫工作进行合并,鼓励年轻有技术的防疫人员多承担几个村的动物防疫工作,提高收入。再次,支持鼓励村级防疫人员在开展好动物防疫的同时搞好动物诊疗和饲料销售服务,提高收入。最后,建议将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提高收入,提升村级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4 加强培训,提升基层防疫人员业务素质

按照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办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议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与公务员同等享受获得在职学习提升学历的奖励待遇,对通过正规统考获得更高一级学历的人员,按比例进行学费报销,鼓励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升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同时,农业农村部门要采取定期请专家授课或进大专院校培训的方式,组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开展专业技术知识更新,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专业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检验培训学习效果,结果可运用在年终考核、职称评审、职级晋升、干部提拔方面,提高学习积极性。

3.5 积极融合,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就乡村振兴做出整体规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畜牧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动物防疫工作作为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我们必须抓好动物防疫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积极争取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机构队伍建设、人员培训、待遇提升等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中,利用好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实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质增效。

4 小结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目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面临畜牧产业飞速发展与动物防疫服务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紧跟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步伐,主动融入,积极争取,逐步改善现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完善基层动物防疫设施设备、优化人员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待遇,提升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人员服务水平,为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好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畜牧疫病防疫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