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析

2024-01-03 08:32杜建斌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产地检疫养殖户

杜建斌

天柱县农业农村局,贵州天柱 5566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饮食方面,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对其质量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以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重视并做好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受观念意识、业务能力、制度机制、硬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由此可见,在明确动物检疫监督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是极有必要的,对于动物检疫质量的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性的保障以及养殖业的健康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动物检疫监督重要性

动物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具体表现有:①有效防控动物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确保养殖动物及畜禽产品的安全。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养殖动物的调运活动更加频繁,动物传染病的传播概率也随之增大,使得动物传染病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更具危害性。同时,很多动物传染病都存在周期性发病和隐性感染的特征,若不能及时发现和防治,极容易出现大面积蔓延和反复发作的情况,严重影响养殖动物的生命健康及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而做好动物检疫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动物传染病并从源头上进行防控,从而实现动物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最大限度保障养殖动物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②规范养殖行为,推动养殖业的良性发展。通过产地检疫、屠宰检验等常态化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可准确识别不规范、不科学的养殖行为,从而逐渐引导、约束养殖户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养殖,如:严格控制药物使用行为、科学使用添加剂、主动进行免疫接种等,进而推动养殖环节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同时,做好动物检疫工作,也能够发现畜禽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上述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指导。

而做好动物检疫的监督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各项动物检疫制度和措施的有效落实及执行效果,确保动物检疫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合规性及公正性,使动物检疫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2 目前动物检疫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动物检疫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近几年国家在不断完善动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期为动物检疫监督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受观念意识、客观条件、专业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仍存在动物检疫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以至于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在实际开展时,容易出现工作流程不严谨、监管制度存在漏洞等情况,严重影响动物检疫工作的实效性。

2.2 产地检疫工作落实效果差

在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村镇地区,动物养殖具有养殖区域分散、养殖规模小、出栏时间不统一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出栏动物装车后养殖户才进行报检的情况,以至于产地检疫工作存在整体检疫难度大、动物报检率不高的问题。同时,受专业素养、重视程度、监管力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地区中的部分动物检疫人员在工作时存在较为明显的随意性,经常出现动物出栏时无法及时赶到现场进行产地检疫的情况,甚至个别工作人员为图省事,会做出“未检疫而直接开具检疫证明”的违法行为,使得产地检疫工作缺乏落实性和实效性。

2.3 相关工作宣传力度不足

在很多地区,都存在对动物检疫及相关监管工作缺乏宣传意识的问题,以至于养殖户对动物检疫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对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缺乏充分的信任,从而影响动物检疫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具体而言:大多数动物养殖户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偏远地区),虽然其具有较为丰富的动物养殖经验,但缺乏动物检疫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正确认知。再加上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疏于对动物检疫知识和相关工作的宣传,便会导致地区出现动物疫病后,养殖户缺少积极配合动物检疫工作的意识,甚至不相信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果,或夸大动物检疫及相关监管工作中的不足,从而影响动物检疫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2.4 检疫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如今很多地区都存在动物检疫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引发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部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工作条件艰苦,因此很少有高学历的动物检疫专业人才会选择在此工作,从而严重影响动物检疫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呈现出整体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②部分地区由于对动物检疫及相关监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存在对动物检疫工作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忽视在岗检疫人员业务培训、年龄偏大、身兼多职等情况,导致地区动物检疫人员和相关监管人员,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持续性地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在工作中存在检疫手段、监管理念落后的问题,影响工作效果。

2.5 流通环节监管力度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区的动物检疫监督工作都存在侧重产地检疫监管而忽视流通环节监管的问题,在畜禽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以及活畜交易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明显不足,致使动物检疫工作存在一定的漏洞,留下多种安全隐患。

3 动物检疫监督问题的改进方法

3.1 完善动物检疫监督体系

动物检疫监督部门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以下措施来不断完善动物检疫监督体系,以此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确保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有序性:①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定点屠宰场并依法对屠宰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依托屠宰场实现区域养殖动物的集中化检疫;②根据动物检疫需求,设立专门的检疫实验室,以此提高兽药残留量、隐性感染型疫病、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性的检测能力,确保动物检疫的科学性与有效性;③建立健全动物检疫及监督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对检疫申报、检疫合格证开具等工作的流程和要点进行明确,以此保证动物检疫及监督管理的规范性。

3.2 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工作

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的重要环节,需要对其工作的开展进行重点监督。为保证产地检疫工作的有效落实,监管部门应对产地检疫工作提出以下要求:①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动物出栏外运前必须提前申报检疫,并在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进行外运;②严禁跨区实施产地检疫,且必须对检疫对象、检疫范围、检疫流程等信息进行公示;③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时,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免疫档案、养殖档案、畜禽标识的核查,以及临床健康检查;④产地检疫工作的实施情况需及时汇总、按时上报。

3.3 加强宣传提高检疫部门公信力

为加深动物养殖户对动物检疫工作的了解,提升动物检疫监督部门的公信力,增强群众对动物检疫及相关监管工作的配合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理念、政策的宣传力度。具体措施有:①创新宣传途径和形式。除利用发放宣传单、广播、播放宣传视频、开展宣传讲座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以群众认知特点和时代发展特征为导向,创新出贴近群众生活,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宣传方式,如:利用微信或公众号,向养殖不同动物的养殖户精准推送针对性的动物检疫信息;以“有奖问答”的方式组织开展“动物检疫知识竞赛”等,以此强化宣传效果;②宣扬先进事迹,树立榜样人物。注重动物检疫工作岗位标兵先进事迹,通过正能量信息的宣传,一方面让检疫监督部门的良好形象和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让养殖户真切体会到动物检疫的好处,以此提高动物检疫监督部门的公信力及养殖户对动物检疫工作的配合度。

3.4 注重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培养

鉴于动物检疫监督人员专业素质对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动物检疫及相关监管工作的水平,需要注重并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培养。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①提高人员培训力度。首先,将工作人员培训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根据当前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及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的发展需求,制定系统化培训计划。同时,结合现代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现状及趋势,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②建立健全人员考核及奖惩机制。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根据动物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措施的要求,制定系统化的考核标准,从专业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果等多个方面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奖惩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岗位晋升、职称评选相挂钩,以此实现工作人员的动态化管理,推动其主动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约束,促使人员队伍整体素养不断提高。

3.5 提高流通环节监管力度

除做好产地检疫外,还要提高流通环节动物检疫工作的监管力度。具体而言:在运输环节,应做到对引进动物的检疫证明、动物标识进行严格审核;引进的动物必须隔离观察30 d,期间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疫病检测、免疫抗体监测。经隔离观察合格的,方可混群饲养。在活畜交易市场监管方面,应做到严格执行动物凭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进入,对疑似染疫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对入场的动物进行临床健康检查等。

猜你喜欢
产地检疫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