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这个名臣不简单

2024-01-03 09:29五十弦
思维与智慧 2023年36期
关键词:英宗韩琦仁宗

◎ 五十弦

1

北宋有这么一个人,二十岁进士及第,考中榜眼。三十岁,一纸谏书,敢把四个宰执拉下马。此后封公拜相,位极人臣。历经三朝,拥立二帝,以一己之力,撑起北宋中期的半边天。他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拼才华。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他不仅直言敢谏,才干过人,而且胸襟广阔,礼贤下士,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和范仲淹、欧阳修等并称四大人杰,是北宋的十大名相之一。

他,就是北宋贤臣韩琦。

韩琦不仅政绩辉煌,在皇位的传承中,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作为大宋的统治者,宋仁宗有个心头之痛,就是没有子嗣。后来,韩琦拜相,就催促仁宗册立储君。仁宗便问他,皇后抚养的两个宗室的孩子,哪个更合适。

换了别人,很有可能为了一己之私,左右皇帝的选择,但是,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韩琦的人品了。对于皇帝抛来的这个问题,韩琦拒绝回答,并立刻表示,官家私事,不是自己一个臣子可以妄自议论,要仁宗自己做决定。

那么,仁宗做了什么决定呢?

2

仁宗见韩琦没有出主意,心中十分满意,接着便吐露自己的想法,问赵宗实怎么样。这一回,韩琦不再拒答,而是满口赞成。可以说,韩琦十分知进退,守本分。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说,他都有分寸。

仁宗驾崩之后,皇后曹氏命皇子赵宗实继位,赵宗实连忙拒绝,转身就走,韩琦一把拉住了他,好说歹说,把他留下了,这就是历史上的英宗皇帝。

英宗为仁宗守孝期间,不方便处理政务,便命韩琦为宰相,韩琦拒绝了,便请曹太后垂帘听政。没过多久,英宗忽然生病,举止失常,有时甚至打骂内侍,内侍们就向内都知任守忠诉苦。

当初仁宗想立英宗,任守忠觉得英宗太过英明,可能会对自己不利,很想立那个昏庸无能的幼主,这样就可以左右朝政,后来希望落空,十分失望。现在看见内侍来告状,任守忠觉得机会来了,就趁机挑拨离间太后和皇上,于是,好好的继母继子变成了一对仇人,曹太后甚至想要废掉英宗。

眼看两宫矛盾不断恶化,宫闱即将生变。幸亏韩琦两边调停,一边以天下大局来规劝太后,对太后说英宗是因为生病才会如此,好了以后就不会这样了,让太后包容一下病人。一边对英宗循循善诱,告诉他要孝顺太后,这样才能成为明主。因为韩琦处理得当,两宫濒临的危机很快解除,太后和英宗和好如初,尽释前嫌。

第二年,英宗的病好了,大臣都希望太后还政,让英宗亲政。不过,这事可不好办,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没人敢蹚这浑水,这时,韩琦又出头了。

3

韩琦为了让英宗亲政,便想了个办法。有一次入朝,韩琦特意请英宗裁决了很多政务。等英宗裁决好了,韩琦就上奏太后,夸英宗十分英明,裁决的政务都合情合理。言下之意,很明显是告诉太后,皇帝这么有本事,可以亲政了,太后你就退到后宫,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吧。

可惜,太后一时没有听懂韩琦的话,也跟着夸英宗。韩琦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说既然皇上这么能干,又有太后听政辅助,这样,自己就可以安心退休了,说完就下跪叩头,请太后恩准他辞官还乡。

韩琦说得这么直白,太后自然会意,一气之下,说要走也是自己走,而不是宰相走。哪知韩琦毫不客气,打蛇随棍上,给太后戴完高帽子,直接就问太后何时撤帘。

曹太后本就贤明,听韩琦这么问,立刻起身就走,告诉他现在就能撤帘。韩琦一心为国,不顾个人得失,立刻大喊:“太后已经下旨撤帘,銮仪司为何还不遵行?”

于是,当天撤帘还政,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可以说,英宗能够顺利亲政,韩琦功不可没。

英宗亲政后,知谏院司马光上疏,说内侍任守忠,挑拨离间两宫,几乎祸起萧墙,乞求将任守忠处斩。英宗看了奏章,一时之间,也没有做决定。

第二天,韩琦来到中书处,不声不响地拿出一道空白敕书,铺在桌上,大笔一挥,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转头叫上在场的两位参政,也来签名。

这两个参政,一个是欧阳修,另一个是赵頠。欧阳修和韩琦是老搭档了,听了韩琦的话,接过敕书,二话不说,签下自己的大名。赵頠见状,也只好皱着眉头把字签了。见字已经签完,韩琦就让人把任守忠叫来,当场问罪,骂得痛快淋漓。然后,亲自填写好空头敕书,将他流放蕲州,天下人无不拍手称快。

英宗身体不好,继位不过五年就病重了。韩琦按照英宗的意思,立颍王顼为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神宗。

韩琦一生,进退有据,有胆有谋。还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林冬冬摘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图 槿喑)

猜你喜欢
英宗韩琦仁宗
宋仁宗好色
明英宗颁赐甘州卧佛寺《永乐北藏》原因刍议
韩琦宽厚待人
韩琦的豁达
豁达是一种境界
明英宗重回大明多亏了谁
宋仁宗的自守之道
好马也忠诚
聋子锄奸
北狩南宫之后明英宗心理变化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