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味的阅读

2024-01-05 23:46阿免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23年12期
关键词:小吏贵妃小人物

在荔枝充足供应的季节,我读了《长安的荔枝》。读罢,剥开一颗荔枝,新鲜的果壳在指头上留下坚实对抗的印痕,果汁从缝隙里溢出,果肉晶莹饱满地乍现,随即在舌尖化为水。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前,我只知道杜牧这两句诗饱含动态,诗句从舌尖吐出,马蹄下飞扬的红尘似乎也被收进余光里。现在,这短短的十四个字成了一卷合上的书轴,只消轻轻打开,就能看见整个的盛唐。《长安的荔枝》所讲述的故事不是关于美艳贵妃的,而是关于小吏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如尘埃般的小人物。

如果你问我,小人物的故事重要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越来越喜欢看华丽幕布后面的真实,我相信是无数鲜活的小人物汇聚成了时间这條河流。

不由得想起呼兰的一段脱口秀:后人只会拿那个史书说,刘备率军二十万攻打襄阳,人说,你爷爷是刘备吗?说,不是。人说,那二十余万里面有你爷爷吗?说,也没有。别着急,往下看,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豪杰,过去,我也常常为这些光环下的主角感到热血沸腾,但渐渐地,不知是时代变迁还是自己年龄渐长的缘故,我注意到自己越来越多地谈论起普通人,像是顺应地心引力般,落回真实的地面。我更坦然地接受自己是小人物,是普通人,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吧,看看故事里的小吏是如何面对他命中的劫难。

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生辰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十斤。荔枝的保鲜期只有三天,而岭南距长安五千多里。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紧迫的时间、孤立无援的境况,以及这个无名小卒不够圆滑、不谙官场世事的性格,让这个故事的紧迫感油然而生。这日子一天天逼近,如果不甘束手就擒,小吏就必须迎着时间的乱箭去闯一闯……读者的心随着小吏的一步步行动而绷得紧紧的,他们希望小吏路途顺遂,希望小吏有贵人相助,甚至希望时间能缓一缓、停一停,等等这个可怜的人。

相信你能猜到最后的结局:荔枝会抵达长安,因为贵妃的巧笑被烙在了诗句里。但这不是小吏的结局,它不够真实,也不够丰满。作者虚构一部小说,需要构建真诚的共情,要让读者感慨小人物命运的颠簸,揪心小人物的如履薄冰,陪伴小人物在无助与绝望时看到希望……

小吏的结局很考验作者的功力——既要避免成为一个童话,也要避免过分讨好读者。在贵妃与荔枝相遇之后,小吏如何保住性命?又如何因祸得福呢?我想把这些悬念留给你们,去读读这本书吧。马伯庸从诗句的空白处创作了一个生动饱满的故事,是令人敬佩的,而他给了这样的小人物一个合理且安稳的结局,更是令人感动。我想,这不仅是作者给予角色的善意,也是他对无数普通人的善意。

我从窗台向外望,街道井然有序。恍惚间,书页里的文字像尘埃一样落向现实,笼罩了一层青色。小说自然是虚构之物,但这样的小人物难道不曾真实存在过吗?那鲜活的生命里涌动的思想与情绪,我相信都是存在过的。那缠绕的无奈和坚硬的抗争,我相信现在也依然存在着。

阿免

定居在南方小镇,一个留短发的普通90后,目前是普通的公司职员,也是一名长大了的儿童。12岁开始写诗,但绘画涂鸦的年份无从考证,始终热爱以诗人和画家的方式表达自我,擅长通过想象力、文字和图案将平凡日常变得闪闪发光。

猜你喜欢
小吏贵妃小人物
大红柿子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水滴石穿
不再贪一夜暴富养贵妃鸡年销800万元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贵妃恨
水滴石穿
小人物的大格局
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