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引领当代青年投身民族复兴的路径

2024-01-06 05:15李想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理想信念中华民族

李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在中国五千余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程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永远是引领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动力[1]。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未来和希望。为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工程、崇高事业,作为有担当的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要怀揣远大目标,牢记党中央的殷切嘱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自觉担当历史发展的重要责任,立志奉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青春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绽放异彩。

一、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理想信念也是价值观念,但并非一般的价值观念,它位于所有价值观念中的最深层,是价值观念的内核形式。所谓人生理想是指人类所信奉、所追求、所向往的奋斗目标,是人类生命目的的最直接反映。而人生理想则是人类价值的客观体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理想是人的精神之钙,也是生命发展的内在力量。理想与信念引领着生命走向,也直接影响着人生事业得失。缺乏理想信念的生命,就像一条缺失了方位和力量的小舟,在生命的浪潮中四处飘荡,甚至还会沉沦于激流当中。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凝聚奋起、顽强屹立、生生不息文化精髓的维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更是具体实际的自觉行动。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发展的先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全体青年人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自觉地将个人志向、艰苦奋斗、事业精神熔铸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上来,把个人的青春之力、拼搏之志转变为脚踏实际、砥砺奋进的报国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努力,书写青春华章。

二、加强道德修养,践行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是一种人根据特定社会关系或一定阶层的需要,通过学习、锻炼、涵养和陶冶,为提升自身的素养与才能,从各方面开展的自我教育与自我培养。从大的方面来说,道德修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梁。从小的方面来说,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道德修养一直伴随着人的一生,对个人成长和发展都有着决定意义,而个人道德修养在社会层面形成的风气也直接关乎我国的前途与命运,以及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了世界的历史、政治、文化。表达了人类对社会生存的一般意识、普遍价值和合理要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确定了我国社会治理标准,体现了新时代发展的核心理念,明确了中国人民的基本遵循,汇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反映了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正确培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要,也应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目标。

当代中国青年应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将科学的思想道德认知、主动的思想道德培育、自觉的思想道德践行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端正的现代学习、生活风尚。我们要从身边抓起,从日常生活细小处入手,从现在开始,积极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理念,主动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永远保留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豁达乐观的品质、健康高雅的情趣;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履行好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祖国,在增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做出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珍惜学习时光,增长知识才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2]。由此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代青年的成才、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关怀。当代中国青年应把握青春这个求学的黄金时期,苦练本领、提高才能,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和人民,以踔厉奋发奉献国家。

珍惜学习时光,增长知识才干,需要青年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当代青年们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职责担当、一种信念要求、一种生存方法。要倍加珍惜青春大好时光,进一步增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迫切性,凝聚力量,砥砺奋斗,勤勉钻研,努力了解和掌握各种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知识准备。

珍惜学习时光,增长知识才干,要求青年坚持学以致用。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课本,我们所看、所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要把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融合起来,把坚实的知识基础与丰富的知识资源融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探究融合起来,既要打好坚实的理论根基,又要积极掌握实践技能。唯有在学习中坚持实践探索,在探索实践中认真学习,我们才能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奉献祖国的真才实学,进一步增强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事业所需要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珍惜学习时光,增长知识才干,要求青年深入实践。深入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将自我价值同祖国未来前途命运紧密联结的重要途径,是认识国情的课堂和磨练意志的熔炉,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在深入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在实践中吸收营养、检验知识、丰富经验;在深入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刻了解国情民意,加强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将个人成长的种子播种在祖国广袤的沃土之中;在深入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磨炼自身百折不挠的意志、开放包容的胸襟、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情感。

四、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的富有社会价值的新颖或独特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人们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富有成果性的思维表现,是人类开展创造性活动的精神出发点和内心动机。创新思维能够促进和鼓舞人类发动并支持人们开展创新活动,是思维活跃、不因袭保守、敢于标新立异、独立自主,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精神体现。

青年是引领中国历史发展前进的巨大动力,而创新则关乎我国的前途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会落伍于人。当代中国青年作为全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和开拓性的群体,代表了我国的前程和中华民族的梦想,理所当然地必须走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前面。当代中国青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青年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有利于促使当代中国青年更好地实现初心,承担使命。

当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勇于汲取人类历史发展的先进思想与优秀文化,摒弃过时落后的生活学习方式,探索新领域,适应新情况,处理新矛盾,开创新局面,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读书是青年成长进步的主要途径,实践是青年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我们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着眼于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身边的点滴事情入手,提高实践技能,练就过硬本领,铸就新辉煌,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作为新时代的当代中国青年,我们一定要牢记党中央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自觉提高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习紧迫感,珍惜学习时间,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通过学习增加认知、提高才能,培育创新思维;在社会实践中练就本领、砥砺奋进,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嘱托,努力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立志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理想信念中华民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