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以组合式心理效应提升部队管理水平

2024-01-06 05:15周晓亮魏美静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被管理者管理者部队

周晓亮 魏美静

习主席指出:“要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不断提高军队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一支军队,理论指导再好,武器装备再好,战斗人员再多,如果管理一团糟,各项要素不能集成发挥作用,也是打不了胜仗的,甚至可能是打不了仗的。”习主席讲话深刻揭示了军队能不能打仗、打胜仗,科学管理起着重要作用。管理二字既要体现出“管”的制约封闭性,也要体现出“理”的疏通协调性,管”与“理”的结合是体现科学管理的方法手段。部队管理者在充分理解管理要义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利用心理学效应,在高度集约的部队中闪现出管理的人性与智慧之光,为强军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一、心理效应及作用

所谓心理效应,一般是指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或规律,尤其偏重某些人或事对其他人或事造成的影响或连锁反应,它在很大程度上出自人的本能[1]。

心理效应有能自我觉知的也有很难自我觉知的,它在现实生活中不停地发挥着作用,其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掌控心理效应有助于了解隐藏在事物表面下的规律,并在正确运用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指导行为实践,促进目标又好又快的实现。

二、对当前部队管理的反思

管理者是部队管理的主体,管理目的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毛泽东对方法问题曾作过形象比喻:“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当前部队的管理方法可以总结为学习教育、行政管理、心理运用。

学习教育指在进行管理和常识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思想教育,启发觉悟,使官兵自觉地接受管理的一种方法。学习教育方法的实质是在认知上提高官兵的知识与认识水平,调动官兵积极性,促进管理工作目标实现,特点是具有思想的差异性。

行政管理法是指管理者根据行政权力,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通过下达命令、指示、规定、指令性计划,制定规章制度和对部属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控制来实现管理目标,其实质是通过对具体行为的管控制约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特点是具有行为的强制性。

心理方法是指针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采取相应手段或措施进行心理调节,以适应管理目标要求的管理方法[2]。心理效应往往能够反映出常见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很大程度上抓住人的本能,对心理效应的运用是心理方法实施的一种,实质是在了解掌握人心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借助人的本能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特点是具有无形的挥发性。

管理者作为管理的龙头角色,其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凝聚军心士气,有助于军政目标的快速实现,有助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对部队管理者来说,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有的部队管理者,尤其是部队基层管理者仍存在流动频繁的现象,有的在一个单位任职不到一年就被借调或者调整至其他岗位;有的因为工作或者培训的需要,存在长期不在编配岗位的情况,导致对单位情况陌生或者流于表面,当回到单位开展管理工作时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规办事、从头积累经验,尤其是缺乏部队生活实践的新毕业干部,对军校生活与部队基层生活的不同没有深切体会,一厢情愿的工作热情容易导致管理的事倍功半。

另一方面,有的部队管理者在单位任职时间长、对单位情况熟悉,但组织管理时往往自以为是、故步自封,喜欢用管理经验处理问题,虽然能够暂时解决,却不能够深入人心,久而久之容易让单位陷入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的处境,长此以往重大隐患将难以避免甚至触雷爆发。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大数据时代,有的管理者热衷于用技术和数据说话,有的管理者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奉为管理的信条,通过运用先进技术采集管理中的各项数据作为奖惩的依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行为或者结果上的公开透明,但难免导致被管理者向着数据和奖励发力,对一些发挥潜在作用的人员以及潜藏的实际心理现状不能给以有效反映。一些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人,往往是当前缺乏的不急功近利的真正做事的人,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估就会产生流汗又流泪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在管理方法上,心理方法以其无形的挥发性容易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面对管理问题时,更易克服表面现象、挖掘隐藏现状,推动管理的走心入脑。

三、组合式心理效应对部队管理的启示

心理效应的运用是心理方法具体实施的一种,实践中将心理效应灵活组合式地运用,对提升部队管理水平有很大启示。

组合一:墨菲定律+蝴蝶效应。墨菲定律反映的是任何事情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事情总会比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情总会出错,如果担心某件事情会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3]。蝴蝶效应反映的是细节往往具有关联性,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会影响一系列事件的展开,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效应启示管理者:当面对复杂或者重要的管理情境时,不能一味托大,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粗放思想,不能以三言两语代替对全流程的把控,在统筹全局的过程中更要对模棱两可或可能出错的地方给出关注,对不好执行的细节必须具体指导,并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避免因小失大。

组合二:破窗效应+飞轮效应。破窗效应反映的如果轻微的、细小的过错没有被及时纠正,就会由量变积累到一个质变的“引爆点”,从而完全失去控制能力,虽已发现但却为时已晚。飞轮效应反映的是从事情的开端就要认真对待,投入十分精力,当事情进入正轨形成好的化学反应后,后续的工作就会省力省时。两个效应启示管理者:在管理开始的阶段一定要下大力气,不能马虎对待,在管理过程中要随时躬身自省,并及时发现客观问题,避免出现不良因素的叠加发酵导致“引爆点”出现,从而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

组合三:最高气温效应+死海效应。最高气温效应反映的是形成当前的最高气温不是某一次或某一个特殊原因的结果,是各种因素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现实情况,不能只从当前的情况考虑问题,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死海效应反映的是人往往会为了局部或眼前利益而忽视或淘汰比自己优秀或意见不同的人,让自己处在核心或优越地位的同时,却形成了一个看似稳定团结实则缺乏活力与能力的集体。两个效应启示管理者:要想改变现状不能一蹴而就,要从事物发展的角度和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中寻找问题的症结,敢于倾听不同声音甚至是反对者的意见,打破“死海”背后的平静,让“死水”变成“活水”,克服现有管理瓶颈。

组合四:马蝇效应+垃圾桶效应。马蝇效应反映的是不同的事物需要不同的方法进行刺激和引导,如果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就会事半功倍。垃圾桶效反映的是单纯的监管和处罚手段效果具有被动性和反弹性,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结合更易目标的达成。两个效应启示管理者:在管理中适当的监管和处罚是必要的手段,但找到激发主动性的刺激因素往往更有效果的增强性和持久性,管理水平也能由停滞不前到更上一层楼。

组合五:刺猬效应+马太效应。刺猬效应反映的是事物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应找到一个合适的“心理距离”,这样既能互相获得温暖而又不至于互相伤害。马太效应反映的是强者会越来越强、弱者会越来越弱的两级分化现象,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两极。两个效应启示管理者:要与被管理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搞毫无底线的拉帮结派,短暂的抱团取暖可能会导致长久的伤害,也不能与被管理保持过远的距离导致两极的对立与分化,适当的距离是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选择。

组合六:踢猫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踢猫效应反映的是当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对下属随便发脾气会导致一些列连锁反应,进而影响整个团队不良情绪的传染。皮格马利翁效反映的是客体如果能够给以主体积极的期待和鼓励,主体的情感和观念就会受到客体的暗示和影响并向着这种影响前进。两个效应启示管理者:面对不好的情况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绪越是不好时越要以积极的态度激发被管理者的潜能,主动发现被管理者的优点并表达对被管理者的认同和鼓励,在避免事情向更坏方向发展的同时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管理工作是部队的经常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保障和支撑工作,当前时代发展的快速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官兵成分的多样性对部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被管理者的官兵,实现了由被动服从到主动参与的大跨度转变、由干什么到为什么干的灵魂反问、由不问结果到注重效果的过程追思。管理工作面对不同的情境和时代具有瞬息万变的特点,虽然不是简单地用某些心理效应就能解决的,但掌握心理效应的灵活组合是“因敌变化”的一种方法手段,心理学中的心理效应不下百个,如果能够主动学习,实现科学运用,既可以规避管理存在的负面影响,还能全面提升正面效果,有利实现管理硬性和软性的结合,有形和无形的配合,为解决部队管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被管理者管理者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从被管理者角度看企业管理
老部队
探究加强高中班级管理的意义及其形式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