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党史观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2024-01-06 05:15刘思彤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唯物史观党史

刘思彤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1]。透过历史虚无主义种种魅惑表象,揭露其本真面目,“从本质上看,我们同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2]。过去我们党根据国情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今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成绩,将来我们将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佳绩,这毋庸置疑。“我们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关于话语主动的一场严肃又激烈的特殊政治战争,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三次历史决议,既是盾也是矛,是我们保护强国之基、复兴之梦的坚实护盾,同时又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锐利武器。要在三次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的基础上,对党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召开的重要会议和出现的重要人物作出科学评价,筑牢阵地意识,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坚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将三次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入心入脑入行。

一、坚持唯物史观观点,强化意识形态共识

唯物史观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出发,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以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为基本观点,以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唯物史观不仅关系着每个人的实践,还关系着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实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起,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犹如一根坚韧的红丝线贯穿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贯穿在百年党史中的一根红线,是赓续党的精神血脉的动力源泉”[4]。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人民的问题,令人民的问题得以解决,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并自觉加以维护。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达成共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挤兑人民群众价值世界的历史虚无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本观点,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扩充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借助新兴媒体,如论坛、博客、微博、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唯物史观的感召力和公信力,调动每个中国人对党史、国史的清晰认知。恢复历史语境,呈现历史原景,提升历史觉悟,提高人民群众的警惕力和辨别力,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人民群众的敏锐性和鉴别力,逐步缩小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范围,扩大唯物史观的话语空间。

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培爱党爱国情怀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于建党百年之际回顾党中央历程的重要举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一方面重在正确解读历史,深化学理研究,明晰叙事逻辑,辨析历史真伪,做好世界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及中国共产党史的扬弃,紧扣政治路线、围绕中心任务,积极传递中国声音、深情讲述中国故事,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就需要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党史教育人才队伍,这一队伍的选拔标准应不仅仅要求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完备的自身素质,同时也应将党史教育教学成效考核纳入其中,如此可以更好地完善党史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全过程地提升这一队伍的综合水平。另一方面,对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出现的不好的现象和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不回避不敷衍,敢澄清敢较真,“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5],用事实扫除历史虚无主义的障碍,用真相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阴霾。在全国各地院线上映的《战狼》《红海行动》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影视作品,以通俗化的普及、传播和教育,在青少年心中厚植了爱党爱国的红色种子,在青少年的信念中浸润了鲜红的底色,令青少年在三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做到对中共党史深知、笃信、实行,让每一位青少年肩负起接班人的责任感,树立家国意识,兼备世界眼光与历史眼光,明白“为什么要奋斗”,明确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是一体的。筑牢青少年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精神屏障,维护青少年自觉爱党爱国的精神家园。还可借助各种媒介让党史教育“多面开花”,诸如红色故事演讲、红色革命基地参观、云课堂讲述红色经典,深育革命信仰、深化感情认同,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三、完善制度法规建设,构筑精神保护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历史虚无主义惯用孤立事件影响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从而达到以小击大的目的,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实事求是地推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组织纪律教育,不断完善和科学实践“党委主体、党支部领导、党员践行、人民群众监督”的“四级体制”,层层把控,逐级落实,以实际行动筑牢底线思维,让职责使命清晰起来,以敢碰硬钉子的态度击退西化中国的政治企图,共同维护党、民族和国家的安全和尊严。对于利用历史虚无主义钻空子的不法分子,也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明确规定“丑化当合国家形象,或者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发布、播出、刊登、出版前款所列内容或者为上述行为提供方便条件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三十五条,“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法律法规,都是揭露历史虚无主义阴谋的法律制度武器,均为保护党史、国史筑起了法律防火墙,令有心布谋的不法分子无处遁寻,形成“组合拳”,竭力营造稳健积极的党史生态。

知史论今,向史而新,以史铸魂,以史谋兴。历史、现在和未来不是能够被简单分割的,我们的头顶是历史的天空也是未来的天空,我们的脚下,是历史的泥土也是未来的泥土。习近平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在前两次历史决议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党和国家重大事宜的明确说明,对于我们研究国史、党史提供了重要指针。尊重历史并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把握历史、认识历史及运用历史,洞察历史虚无主义的潜心计谋,拨散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是当代共产党员的应有之义。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脚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党的三次历史决议,传扬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历史语境,是洞识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走向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唯物史观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