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4-01-06 05:15刘湘楠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五育文本阅读教学

刘湘楠

“五育并举,协同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遵循。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既要重视字词等知识层面的讲授,同时也要关注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熏陶。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也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达到滋养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的效果。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文质兼美,同时蕴含着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丰富的价值内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各育内容,是走向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精妙的教学策略则是连接阅读教学与五育内容的桥梁,使二者之间形成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形态,因此,研究制定出怎样的策略才能真正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促进五育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整合思维,采用新型的大单元备课方式

语文阅读大单元教学是在保持了原有单元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度开发了教材中每篇课文的文本价值,充分整合其中具有共性的育人素材,以实现更优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种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打破当前课堂信息容量有限的束缚,将文本中蕴含的教育性内容更加全面地展示到学生面前,从而在自然而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德智体美劳五方面价值内涵的熏陶。

(一)聚焦单元主题,确立大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大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得以成功的关键,在本研究中,目标设定的重点就是要立足于落实五育融合,强化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五育渗透意识。教师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拓宽思路,找寻更多层次上的育人要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懂得欣赏身边美好的人与事物,以此来增进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有利于五育的均衡发展。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设置为引导学生体认成长的多样性;树立“主人翁”意识;学做一件事,在交流分享中促进知行合一。由此,学生能够通过文本解读体认到成长的不同形态,产生向上的动力。

(二)创设真实情境,设置驱动性任务问题

在确定大单元育人目标后,教师应深入研读与文本内容具有密切联系的课内外相关资料,将不同文章中所蕴含的同一育人要素进行归纳统整,挑选出关键内容,以其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切入口,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活动参与中,尽可能地受到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覆盖的价值熏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立足于课程标准,明确情境活动主题,整个活动的展开全程需要紧紧围绕着预先确定的主题,同时注意连接教学中的各个要素。活动主题得以明确后,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将关注重点放在传授知识或技能上的既有做法,突破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创设生成性的、情景化的大单元教学任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结合学生积累的原有认知经验,带有丰富的情境性,同时,问题在难度的设置上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后找到答案,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作者基于特定的情境,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建构出来的,蕴含丰富的知、情、意、理,而阅读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逐步带领学生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体会由文字传递出来的写作意图及浓厚的思想感情。

二、精巧设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课程文本理解是师生通过课文内容字里行间表达的思想,流露的情感,把握文章蕴含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人文修养得以提升,精神世界得以完整,生命得以滋养[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问题对话为主轴推进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创生性解读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良好的问题设计能够达成交流信息、唤起注意、揭示主题等多重教学目的。

(一)加强教材解读,设置关键性问题

课堂提问不是零散的,应当体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阅读意义。因此,教师要树立整合意识,减少课堂中的无效提问,抓住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这里的关键问题指的是能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是否能够从学生那里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回答。在对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中自然流露的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体悟这种优美的意境,提升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从而达成美育的教育目的。

(二)强化生本意识,设置灵活性问题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视角,从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难点出发,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感悟文章深层次内涵的心向。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哪一认知能力层次,教师对此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2]。从搜集信息的基础型问题开始,到感知内容的理解型问题,再到整合认知、生成复合型问题,体现了问题设计的层次和序列,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深入阅读、体悟情感。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疑难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都是十分有限的,对于那些距离他们现实生活有些遥远的课文内容,教师要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疑点做好收集工作,并从中归纳整理出共性的部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最后,课堂提问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兴趣是指引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关注点,运用活泼新颖的提问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补充相关的课外资料,增强学生进一步解读文本的探究动力,形成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以此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拓宽思路,在言语实践中落实五育融合

所谓言语实践,是以语言运用为核心,以切己体察为路径,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符号接受、理解文化的活动。言语实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激活课堂能量。因此,增加言语实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相关内容的渗透。

(一)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将“阅读”与“体验”有机结合,在解读文本内容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注重每个学生的亲身情感体验,学生不仅能够从中习得语言文字等知识性内容,还能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心理学上将情感体验分为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即“入情、动情、抒情、延情”。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此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并适时融入五育的价值观念。第一,在深情朗读中体验。教师要借助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读等方法,指导学生将受到的情感冲击融入朗读之中,从而引发、生成学生个人更多层次上的情感体验。第二,在交流分享中体验。情感体验需要不同主体间进行思想、灵魂上的碰撞,学生在交流表达中可以使彼此双方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启发。第三,在生活经历中体验。教师要根据课文体裁、内容的不同,设计适宜的教学体验活动,唤醒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使学生能够对文本内容做到感同身受,同时在积极地活动参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熏陶,实现五育融合。

(二)创造性举办新型活动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立足于课程标准、依托于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问题、任务、活动等形式,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在以上几种形式中,相对来讲活动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与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创新活动类型、增强活动吸引力,在言语实践中激活学生的丰富情绪记忆,深化原有的情感体验。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不必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造为主要评价标准,目的在于给语文课堂以诗意享受,给文本内容以诗化点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审视身边的事物,成为能够欣赏文字美、心灵美、世界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四、结语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基于对教材的深入解读,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熏陶。五育尽管是五个领域,在研究内容、知识和技能体系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层面具有共性、相通性,追求的终极育人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道德素养,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深度挖掘语文学科蕴含的育人要素,强化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推进五育有机融合,达成教书育人的高阶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五育文本阅读教学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