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苏维埃红色政权道路的探索实践与启示

2024-01-06 05:15卢卿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战争

卢卿

一、 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道路在艰辛探索中形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就确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宣示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的“初心”。

(一)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红色政权的探索实践

大革命失败的血淋淋事实,使中国共产党开始关注建立红色政权的问题。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提出了整顿队伍、纠正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为全面地总结大革命失败和早期苏维埃运动的经验教训,整顿被打散的革命队伍,重新把革命引向胜利。

(二)中国共产党战胜艰难险阻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建立了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发展壮大了武装力量,特别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谱写了根据地建设和红色政权建设的新篇章。

1.制定适合中国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和井冈山斗争实践经验,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但这个土地法存在几个原则性错误,既打击了地主、富农,也损害了中农的利益。

1929年4月,毛泽东帮助制定兴国《土地法》时,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1929年7月,毛泽东在闽西上杭县,指导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土地问题决议案》。这个决议案在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总结并肯定了永定县溪南里农民创造的以乡为单位、“以原耕为基础,抽多补少”的分田方法,这种方法快捷简便,可以迅速分好田。

2.打破敌人三次“围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年11月7日,“一苏大”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来自中央苏区、赣东北、湘鄂西等苏区,以及红军部队、全国总工会等各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和廉政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中央苏区成为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源头之一。

二、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道路的探索实践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一)党在中央苏区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开创了国家制度建设的新源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套执政为民制度新体系,充分维护了工农当家作主的合法权益,为新中国的制度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无限生机和旺盛生命力。

(二)党在中央苏区红色政权的探索实践中加强了对全国苏维埃运动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先后创建了10多块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是中央苏区。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瑞金成为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红都瑞金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心区域。所驻中央领导机关统辖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斗争,对全国红军和苏维埃运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三)党在中央苏区红色政权的探索实践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集中全党智慧,科学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独特经验,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1.孕育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初期,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错误思想的影响,党的理论出现了严重教条化,致使革命实践遭受重大挫折。在这种关键时刻,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认识到中国革命需要学习别国革命的经验。为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他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2.初步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开创并形成了群众路线,密切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红色政权得以立稳脚跟。1934年1月召开的“二苏大”上,毛泽东所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报告,对党的群众观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苏区时期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毛泽东把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初步形成。

3.初步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中央苏区初步形成,其精髓是人民战争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进一步阐明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五次反“围剿”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对人民战争思想的阐述更加精辟。1934年1月,他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这表明,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已基本形成。他不仅看到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作用,而且阐明了人民战争得以发挥其最大威力的最佳方式和途径,“十六字诀”是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指导原则,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要义。

三、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历史自信,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强调:无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认真总结苏维埃红色政权道路的实践经验,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感悟党为人民打天下、为人民治国家的赤子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由马克思主义孕育而生的政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紧密结合,带领人民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开辟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总结,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成功经验。

(三)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和苏维埃政府把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猜你喜欢
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战争
“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打一场人民战争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探析
关于惠州候鸟湿地生态园林的土地规划问题
必须坚持“建统一战线、打人民战争”
试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商业贸易政策的意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统一发行的流通货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与撤销的历史思考
学习朱德关于人民战争论述的体会
遵义会议与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