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4-01-06 05:15崔海燕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质性考查思政

崔海燕

一、“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概述

“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专业课教师以完成一个专题或项目为目标,通过教学设计与评价体系制度激发学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积极、深入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与建设中,同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手段,通过一系列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教学环节,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深入参与性与深度互动性的师生协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1]。

(一)深入参与性

“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要求学生课前参与教学设计、课中参与教学实施、课后参与教学实践,学生可以深入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深度互动性

“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要求学生在课前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设计、课程建设、资源建设等工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加强沟通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课中通过任务展示、分组讨论等互动形式加深对有关问题的理解,课后实践的教学设计、实践形式、基地的选择、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充分沟通之下完成。学生和教师全过程深度互动。

二、“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是坚持学生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注重过程与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参与评价。

(一)教师的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要求专业教师实现思政元素“基因式”“盐融于水式”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重塑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建设、创新教学评价。基于此,建设评价教师教的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教学理念重点考查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设计的理念及自身的成长问题。教学目标,在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下,教师对课程大纲进行的优化,是否明确了思政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明确后的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学内容,教师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并依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有效拓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重点考查是否推动教学手段信息化?有无课堂设计?是否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无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资源建设考查教师是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建设课程资源?是否实现课程多种形式的应用与共享?创新教学评价,是否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做到教学评价细腻无形[1]。是否创新评价方式?是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

(二)学生的参与评价

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反馈三个方面建立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从认知、情感、行动三个内容制定评价标准;从量化和质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诊断性和发展性三个维度确定评价方法[2];从监督跟踪、持续改进两个层次探索评价反馈。

1.评价标准

认知方面,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情感方面,对待学习、对待生活积极进取、乐观豁达、务实求真;在行动上,能够认真践行人生规划,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各种有益进步的活动。

2.评价方法(1)量化和质性评价

课程思政的评价坚持精准标准的量化评价与真实全面的质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质性评价弥补量化评价的固定化、不可持续性的不足,通过量化评价避免质性评价的主观化。对于理论性强的课程更多运用量化评价,实践课程更注重质性评价。让质性评价为量化评价提供应用框架,让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的深入开展提供条件。

(2)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首先,提高过程性评价在总评成绩的比例。由课前参与教学设计、课中参与教学实施、课后参与教学实践三部分成绩构成,成绩构成比例为1:2:1。重点考查学生的参与数量、参与质量。

①课前参与教学设计。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与课前教学设计。团队参与教学设计的次数一般为每学期2~3次,有利于诊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状况,有利于该环节的持续改进。团队得分即为团队成员得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长有权限将不积极参与学生的分数调拨给表现突出的学生。体现激励与惩罚并重。

满分100分。参与次数=专题或项目数量/团队数量,团队最终得分=各次参与分数的总合/参与次数。课前参与教学设计包括参与拓展资料搜集、参与教学案例搜集、参与热点播报制作(重点考查制作质量)、参与学习任务设计和参与思政信息维护。

②课中参与教学实施。包括热点播报、主题讨论、分组讨论、成果展示、辩论、演讲等环节,从内容、形式、行为表现几个维度进行评价。

③课后参与教学实践。课后参与教学实践包括职业技能大赛、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参加专业社团,参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发表论文、软著、专利,参加集中实践等形式。坚持成果导向原则。鼓励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类型的实践,鼓励参与,但更注重结果,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认知、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以比赛获奖,参加专业社团,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撰写论文发表软著、获批专利,参与集中实践为观测点。其次,课程思政的终结性评价的基本原则是非标化、多样性、综合性。

非标化是针对课程思政的考核方式而言。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能全方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包括智力、体力的发展,也包括德育的发展。课程思政不是知识的传授,不需要标准化的考核形式和标准化的答案。而通过灵活性、多样性、创新性的非标化考核方式,能真实地考查学生是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样化是针对课程思政的考核形式而言。课程思政的考核形式可以是一篇论文、一部微电影、一场话剧、一个项目……这是一种自由化的考核方式,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由发挥,教师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寻找一切可行的、有效的考核方式,学生可以自由表现自己的才能,将心中所想、脑中所学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综合性是针对课程思政的考核内容而言。课程思政考核以专业素养及能力考查为依托,综合考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创造性。

(3)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对课程思政的效果做出诊断性评价,建立激励制度与竞争制度[3],激发学生的竞争与协作意识,自我促进、自我提升,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评价反馈

借鉴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也叫专家咨询法)建设监督跟踪、持续改进的评价反馈机制。德尔菲法的核心要点一是匿名性,二是反馈性[4]。具体流程是在每学期的前中期和后期进行至少两次问卷调查。前中期先确定调查内容,再制定调查问卷,匿名由学生进行填写,通过分析回收的调查问卷,对“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进行修正、完善;后期再制定调查问卷时,要有“你的建议是否被教师采纳”“你认为教师是否改进了教学措施”等问题,以确定学生的评价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的教学是否持续改进。

猜你喜欢
质性考查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