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体验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2024-01-06 05:15马晓娟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思政资源

马晓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中。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1]。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近年来,各地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平台及体验中心建设进入加速期,由此带来了思政课的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新课题,作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和难题,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虚拟仿真体验中心的运用中产生积极变化,但在实现虚拟技术与思政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中心,推进思政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切实发挥新时代思政实践教学作用,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思政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虚拟仿真体验技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

传统实践教学在内容上,大致限于课上的视频资料播放、组织辩论赛、角色扮演、PPT汇报调研报告等,课下参加志愿服务、参观各种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这类实践教学内容老套,由于诸多因素限制,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满足作为新时代数字原住民的学生特点要求,教学效果欠佳。与传统实践教学相比,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虚拟场馆的构建和虚拟资源的开发,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领域和边界扩大,极大地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形式,结合虚拟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天然吸引力,从而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二)打破了实践教学的时空限制

传统实践教学由于出行安全及经费保障等诸多考虑,在教学场地选择的问题上有诸多限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从而避免了外出经费欠缺、出行安全隐患、场地不足等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限制。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选用不同的虚拟环境及资源,对无法到达的场地和过往的历史事件进行仿真,如利用“飞夺泸定桥”“万里长征”等资源虚拟历史事件,通过游戏角色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沟通对话”,也可利用“两弹一星”等资源虚拟场馆和景点,拓展现实生活中触及不到或很难触及的场景,建立情感认同。这些虚拟内容使思政课实践体验大大提升,让思政课实践教学足不出校却能穿古述今,真正提高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扩大了实践教学的覆盖面

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无论是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地参观学习,还是组织校内演讲竞赛活动,往往因为出行安全、经费不足等问题,无法实现对教学对象的全覆盖。虚拟仿真体验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有效克服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校内即能实现对学生的全覆盖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基于虚拟仿真体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建设使用与资源开发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思政课虚拟体验中心逐渐增多,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也在计划建设中。但从较早建设并使用思政虚拟体验中心的高校经验来看,存在因设备价格昂贵及专业维护人员配备,使虚拟仿真体验中心的维护成本高,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使用频率。同时,存在虚拟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虚拟教学资源主要通过直接购买和量身定制。直接购买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使用,较为方便,价格相对便宜,但内容趋于同质化。而根据高校提出设想及要求由专业的技术公司量身定制虚拟教学资源,虽然更符合教学需求,但价格往往比较昂贵。且技术开发人员往往不能把握思政课的要求,可能使生产出来的教学资源不尽如人意。总之,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虚拟教学资源比较缺乏[2]。

(二)虚拟仿真体验资源与教学体系内容融合问题

要切实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一步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功能,还要实现虚拟仿真体验资源与教学体系内容的高度融合。而现有的思政课虚拟应用软件及资源,存在不系统、不配套问题,应用软件只有少量的场景再现,缺乏与思政课课程配套的应用软件体系。此外,思政课程的教材修订更新很快,而虚拟应用软件却未随着教材的修订而升级版本,没有与教材完全同步。这给思政教师在运用虚拟仿真体验资源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及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也进一步限制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功能的发挥。

(三)教学理念与实践教学方案优化问题

虚拟技术虽然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积极变化,但同时也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需要思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实践教学方案。而目前来看,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大部分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或一些相近专业,缺乏相关技术的背景知识及娴熟运用能力,难以适应虚拟仿真体验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从而造成教学理念上难以转变,也很难实现对实践教学方案的革新。虚拟仿真体验技术的引入,需要思政教师对实践教学方案进行革新,包括教学策略、方法、目标、内容、效果和评价等。但由于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时间比较短,对于实践教学方案革新,都在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多少成熟可行的经验可供参考。

三、基于虚拟仿真体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思路

(一)开放共享,构建实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

对虚拟仿真设备投资大,软件资源不充足的情况,各地高校及教育部门应努力消除信息孤岛,在硬件及软件资源上实现资源共融、共通、共享。对于已建设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开发教学资源的诸多高校,要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全方位搭建虚拟仿真平台资源库,除了自购产品外,可通过大力促进课程互选和校际共用,打造“思政课学习实践共同体”[3]。

(二)顶层设计,优化资源与教学体系配套融合

思政课虚拟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技术难度大,高校教师很难胜任,而技术开发人员又不熟悉思政课及其教学体系内容,要解决现有资源与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不适应、不配套的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有效衔接教学内容和目的研发应用软件,确保资源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可以考虑由教育部门牵头,成立由技术专家、思政课教师等相关成员组成的团队,来做顶层设计,实现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内容无缝对接,让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革新理念,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虚拟仿真体验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熟练运用,需要教育管理者及一线思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要提高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通过培养和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实现基于虚拟仿真体验的思政实践教学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实施,此外,还要建立教师的长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提高现代化技术服务思政课建设与未来发展的教科研水平,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4],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虚拟仿真等现代技术在思政教学中的引入使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具有诸多积极意义,虽然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教育适应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不可抵挡的。对虚拟体验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积极探索,是高校在新时代的创新尝试,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及影响力。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思政资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