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关键力量与行动路向

2024-01-06 05:15谢明洋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立德辅导员思政

谢明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阐释了新时代高校推进立德树人事业的时代指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正确认识时代要求、关键力量和行动路向等几个关键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九个坚持”[1],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核心内涵,全面加深了对教育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时代要求。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在“九个坚持”中,有三个是关于教育原则的问题。一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发展中国教育的最根本保证,是推进立德树人事业的本质需要,也是办好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回答了教育的首要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崇高使命,立德树人是综合工程,寓于“三全”“十大”育人体系的方方面面,是高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方向很大程度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和未来前景。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教育事业方向不偏的基础保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深植于时代新人的精神血脉。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的基本方向

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优先,是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也是办好高校教育的时代机遇与实践鞭策,是对高校统筹用好各项优质资源配置和政策资源倾斜,将指导思想和政策资源转化为更高质量教育力的能力挑战。二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中国教育的道路问题点明了根本方向,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扎根中国大地热土,开创发展人类教育事业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揭示了教育的奋斗目标,其内核就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在教育事业中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教育为人民的价值取向在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的统一。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是“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持续面向未来的事业,创新是生产力、变革力和源动力,也是教育力,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源泉活水,是教育事业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新需要的关键一招。二是“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2],教育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连结在一起的,具有内在同一性。三是“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依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力量

面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是两支关键力量。

(一)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者与推动者,教师自身的素养与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功能和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国家相继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配备、培养、评价、保障等作出规定,健全政策体系,着力破解队伍建设难题。各高校从强化思政教师队伍能力这个“关键”教育主体出发,办好、讲好、抓好高校思政课堂,兴起建强队伍、抓住课堂、夯实阵地的思政育人新高潮。

(二)选优配齐育强高校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立德树人事业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5]。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骨干功能定位。此前高校相关工作容易陷入职责边界不清、工作负荷过重等问题,新规为科学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国内高校类型众多、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要因校制宜制定“校本化”政策,着力打造辅导员队伍畅通广阔的特色职业发展通道,使辅导员队伍专业能力更加过硬、人员结构更加合理,学历结构更加改善,职业发展更加优化,功能发挥更加有力。

(三)凝聚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合力

教育部相继出台的第43号令和第46号令为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国家法规层面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措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思政教师是思政教学的关键,辅导员是思政教育的骨干,这两支队伍组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思政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辅导员以及高校党政、教辅、后勤干部职工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思政教育队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思政教育队伍专业化发展,真正构建起完善的三全“十大育人”体系。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路向

要在守正创新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创新性与协同性,树立系统思维,充分利用新技术,搭建“大思政课”全平台,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一)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还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 “八个统一”[4]。这从思想层面、理论层面、学理层面和职业层面对办好思政课程提出了具体细致的要求,为办好思政课工作拨开了思想迷雾,明确了方针路线,起到了一锤定音、谋篇布局、落子定局的决定性作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能否发挥好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是决定立德树人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检验坐标。要掌握好课堂教育这个集中教学的传统模式和主要抓手,讲好思政必修课、形势政策课、劳动教育课,为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识硬货”。

(二)抓好三全育人新实践

高校思政工作既要抓好课堂,又要抓好日常,要注重加强实践教育,组织广大青年大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农村社区基层、企业生产一线、党政服务机关,通过红色历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劳动教育、活动教育、现场教育、案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线的直观认识和深入了解,以社会实践涵育精神文明,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行动引领力、实践转化力和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在充分肯定课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十分注重环境与教育的关系,要坚持课堂教育与环境教育的辩证统一,认真组织锻造精神信仰、增强文明品格的团学活动和专题教育,严肃校规校纪,用好奖惩政策,切实增强行为环境教育,以文化育人,以风尚化人,以环境塑造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向青年学子传授“价值通货”。

(三)发出网络思政最强音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是日常摄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已经成为信息最为活跃、言论最为自由、争论最为前沿、矛盾最为尖锐的现代舆论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即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媒介,以各类互联网应用为工作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集思想引领、政治教育、线上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社交互动等功能为一体,为高校师生提供信息化一站式服务。高校需开发“校本化”功能集群,探索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一键”解决方案,以集约化、生态化、互联化为建设方向,与教育教学需要相适应相协调,为思政教育提供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网络思政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目标,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讲述好故事,传递正能量,护航主渠道,增强主流思想舆论声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夯实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根基。

猜你喜欢
立德辅导员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