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柏拉图主义在17 世纪荷兰的艺术体现
——以伦勃朗《夜巡》为例

2024-01-06 09:12颜薏蒙陈俊伟
名家名作 2023年25期
关键词:伦勃朗柏拉图荷兰

颜薏蒙 陈俊伟

一、 17 世纪荷兰的社会文化背景

1600 年至1680 年之间,荷兰经历了所谓的“黄金世纪”,在法国历史上,这段时期被看作是亨利四世统治末期至路易十四政权的巅峰时期。直到1621 年,反对西班牙的斗争逐渐平息,然而,由于财政困难以及随之而来的休战条约,社会出现了动荡。从1621 年到1650 年,荷兰在人们对改变现状的期待中以财力不均等的现状参与了欧洲的30 年斗争,这不仅奠定了他们在海外建立的帝国地位,还积累了惊人的财富。1650 年后,联省共和国废除了行政职位,使荷兰成为一个有雄厚资本的共和国。当然事物具有两面性,繁荣本身也带来了一些腐败现象,以经济为话语权的联邦完全被荷兰省和阿姆斯特丹商人控制,资产阶级也成为艺术消费市场的主要力量。

而就艺术创作而言,17 世纪荷兰产出了大量艺术作品。正如帕里伐尔所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如此之多的画家和杰作。”比如阿贝尔·古伊普,出生于1605 年;伦勃朗,出生于1606 年;波特兄名出生于1608 年;范斯塔德,出生于1610 年;范·戴海尔斯特,出生于1613 年;费尔迪南·玻尔,出生于1616 年。这些杰出的艺术家几乎全部集中在荷兰省这块面积稍大于法国加莱海峡省的土地上。然而,尽管流派众多,荷兰艺术家呈现给观众的作品却令人惊叹得一致,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成为市场主流。①保罗·祖姆托:《伦勃朗时代的荷兰》,译林出版社,2014。画家们通过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偏爱豪华场景,而描绘历史的作品则受到贵族和教会的青睐,这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因素决定了一切。黄金世纪文明发展的特点之一是消费市场对艺术品的需求显著增长。同时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观念也对艺术的选择产生了一定限制作用。在当时的荷兰,艺术作品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装饰,从而使环境更舒适。对于17 世纪的荷兰资产阶级来说,一幅画就像一件家具,不能随意更换。家具的一个功能是遮挡房屋中令人不悦的部分。一幅画,尤其是一幅肖像画或表现家庭生活的绘画作品,可以让已经成功的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为艺术家提供了优越的创作与生存条件,但同时也限制了市场需求。

二、伦勃朗的艺术思想转变

在这种背景下,班宁·柯克作为国民卫队的大尉,向伦勃朗订购了《夜巡》这幅画作。他先找了赫尔斯特,然后又找了伦勃朗的学生富克林,最后才决定亲自拜访伦勃朗。订件人要求是创作一个国民卫队的群体肖像。国民卫队平时负责城市的巡逻值勤,当城市发生火灾时,他们会出动维持秩序。他们的军官是由城市委员会任命的,成员和候补都来自贸易商或小店主阶层。他们平时不穿制服,一旦火警发生,他们会戴上彩色饰带,手持武器,保护危险区域,防止人们趁火打劫或妨碍救火。每隔三年,当一些国民卫队的军官被解散时,都会举行盛大的欢宴来纪念他们的服务,而这些宴会通常都会用画作记录下来。在那个时期,群像画通常按照一种程式进行,就像荷兰另一位同时期的著名画家哈尔斯一样。他的绘画生涯中第一个重要订件就是为哈勒姆国民卫队的一个连队绘制肖像画,而他自己也自愿加入了卫队中的圣乔治连,作为一名列兵为国家效力。根据当时荷兰人的喜好,在集体肖像画中,每个人都要占据相当的面积,费用也会平均分摊。因此,为了满足这种要求,许多肖像画会显得非常死板和滑稽,特别是那些坐在桌子旁背对着画面的人,全部以扭转脖子或侧身的姿态把头转向画家和观众这一侧。而此时的伦勃朗已经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拥有了财富和地位,开始对艺术产生了新的认识:“我需要钱,所以我必须努力挣钱,但这只会让我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匠。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这也是我后来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作的原因。当然,我应该为实际考虑,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创作。但是许多时候,我自己也尝试过,并且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我无法做到,一点都做不到!”在这种困惑中,伦勃朗开始研究过去的美学理念,并最终将新柏拉图主义应用于他的作品中。

油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们的宴会》 弗兰斯·哈尔斯/作(175cm×324cm,现藏于哈勒姆哈尔斯博物馆)

油画《夜巡》 伦勃朗/作(363cm×437cm,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三、伦勃朗《夜巡》中的新柏拉图主义

伦勃朗的艺术特色根植于荷兰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他曾说过:“世上除了事物的内在精神之外,一切都微不足道。”这与新柏拉图主义对艺术心灵的论述如出一辙。普罗提诺提出的新柏拉图主义继承了古希腊关于艺术模仿的思想,强调心灵的升华。事实上,古希腊有两种明显对立的模仿观念,即柏拉图注重精神和亚里士多德认可模仿的两个不同传统,并在普罗提诺的美学思想中融合在一起。对于模仿本身,《九章集》第五集第八章指出:“我们不应该看轻艺术,因为艺术模仿自然世界的物体,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本身就是更高精神的模仿。”然而,艺术的本质是表达心灵之美。普罗提诺举了两块石头的例子:一块未经加工的石头和一块经过精雕细琢的石头,雕成了神或人的形象。即使是人像,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肖像,而是艺术家的创造,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心力。对比这两块石头,普罗提诺认为经过加工的石头之美不在于石头本身,而在艺术家融入其中的形式或理念。这种艺术形式首先存在于艺术家的心灵中。艺术家受到内心的驱动,创作出具有特定形式或理念的作品。因此,对比这两块石头,被雕刻出来的石头显然比未经加工的石头更美。尽管承认未经加工的石头本身也具有美感,但在普罗提诺看来,艺术高于被模仿的对象。换句话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这一命题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也可见一斑,他强调诗歌的模仿通过可然律和必然律,在个别事物中表现出普遍性。诗人在创作关于雅典的作品时,并不像历史学家那样详细记述,而是呈现出这类人的普遍特征。然而,普罗提诺的艺术理论更接近柏拉图的传统。他对艺术给出了这样的定义:“艺术通过它所模仿的美好对象的理念或理性原则,创造出艺术自身的形象,展示其自身的特质和内容,因此它具有更高、更纯粹的美,比外在世界上的一切美更加完美。”这个“艺术自身的形象”首先存在艺术家心灵中的理念。在普罗提诺眼中,“艺术”这个概念已经不像古希腊语境中那样,指代各种技艺、手艺或特定的知识学科。在与心灵相结合的过程中,它获得了神圣的意义。

从构图角度来看,伦勃朗并未采用先辈们常用的平行构图,而是通过前后虚实的处理拉开画面的空间感。在人物塑造上,伦勃朗试图描绘阿姆斯特丹市民自卫队的成员。其中,班宁·科克先生是一位42 岁的男士,他系着白领结,身穿黑袍,腰间系着红饰带,并留着胡子。而他身旁的中尉威廉·范鲁伊滕博奇先生,则穿着黄色衣服,系着白饰带。他们两人在画面中被照亮,引领了全部光线。在班宁·科克先生的左侧,有一名金发靓丽的姑娘,她与前两位先生一起承担着主要光线,成为画面的焦点。由于色调的缘故,她是画中最明亮、最不真实的部分,这是有原因的——黄色在那个时候总是与胜利相关联。为了创造丰富多彩的颜色,伦勃朗运用当时独具一格的技法,即透明厚涂。他首先使用灰白色以厚涂法绘制整幅画面的轮廓,再在此基础上涂上透明的油彩,最终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变化,使画面色彩饱满、生动活泼。围绕中心人物,还有十几位自卫队员,有的抬臂,有的回头,有的争闹,有的闲聊,整个画面协调一致,气氛生动,仿佛自卫队随时准备出发。针对这幅画的分析自其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歇,其中对人物构成的分析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班宁·科克先生代表加尔文新教,范鲁伊滕博奇先生代表天主教,他们之间的平衡意味着荷兰宗教的和谐时代,而画面中描绘的市民则象征着阿姆斯特丹社会的各个阶层。整幅画代表了自卫队恪尽职守、与市民群体融为一体,共同保护他们的形象。该观点拓宽了画面分析的路径,但仍因缺少实证被学者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伦勃朗成功地描绘了阿姆斯特丹的自卫队及其背后的“市民义务”。画面中的人物英武、紧张、活力四射,是一个具有保卫城市任务的团队,他们永远留在历史的记载中。伦勃朗在表现现实的同时通过色彩和光线表达情感。他将个人的内心融入画面之中,使画面既能真实地描绘自然现实,又能实现画面的美感与和谐。

四、 结语

伦勃朗的《夜巡》不只是模仿自然,而是直达事物的理念,将新柏拉图思想完美呈现在绘画中。通过构图、光影和人物形象的创新,艺术家的心理与作品融为一体,使画面更富有生动性。正如普罗提诺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艺术不仅是对所见之物的再现,更是能直接抵达自然本质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艺术行为很大程度上是艺术家自身率性而为,并具备补足自然缺陷的美学目标。”新柏拉图主义强调艺术是心灵的产物,既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17 世纪荷兰的艺术家,使他们突破了传统的荷兰“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感受倾注于画面之中,最终创造出经典的艺术作品,在资产阶级对艺术的需求中寻求更高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伦勃朗柏拉图荷兰
凡·高
在荷兰骑自行车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从伦勃朗到莫奈,跨越500年的艺术对话
柏拉图之灵魂观
骑行荷兰羊角村
下期主题 和伦勃朗一起画自画像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荷兰医保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