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卷入·闭环:提高青年体育教师课题研究能力

2024-01-07 20:05蒋林稼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名师青年教师课题

蒋林稼

为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南京市成贤街小学以“分层培育”“卷入研讨”“闭环管理”三个策略为一体提高青年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聚焦问题、教学诊断以及科研实践的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分层培育,提高“聚焦问题”的能力

学校体育教研组经过调研,了解青年教师的困惑、特长和不足,以及能力差异,针对青年教师的年龄和专业水平进行分层,以帮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发展。

1.新秀层:“聚焦困惑”,引导发现问题

新秀层的体育教师是指入职3年内的体育教师,该阶段是体育教师产生问题最多的阶段,如果遇到这些问题放任不管,会导致教学目标产生偏差,也会逐渐消磨他们的热情。对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体育教研组采用推动性策略,以引导青年教师发现核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小而有效的具体措施。如,针对刚入职的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体育教师碰到的小事”“成贤”谈(学校为成贤街小学,故活动取名为“成贤”谈);为了帮助刚参加工作一个学期的体育教师,学校推出“操场的那些事”分享活动,让他们说出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学生技能习得的问题等;为了帮助加入学校工作一年的教师更好地分享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举办“说说你的故事”活动,通过故事的形式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为青年教师参与体育科研课题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能够促进青年体育教师逐渐找准今后的研究方向。

2.潜力层:“专家把脉”,助力洞察本质

潜力层的体育教师主要是工作年限在3~6年的体育教师,他们经常参加课题和论文的撰写,对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一定研究,但是他们普遍缺乏归纳总结。对此,体育教研组提醒他们关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学生技能学练中的易犯错误、低年级的队列队形、当下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等,收集并记录常规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在他们进行问题的梳理和总结后,学校体育教研组会针对性地请专家“把脉”,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为下一个阶段要研究的课题做好充分准备。在一个学期结束后,学校会再次邀请专家对其所开展的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的分析、评估,并提出改进方案,借助“专家把脉”,潜力层的体育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3.优青层:“特色研究”,服务课堂教学

优青层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上有一定的特色,有着较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理论基础,学校鼓励他们研究自己的特色领域,多参与培训学习,将学习到的优秀做法运用到自己的特色课题研究中,并通过学校的平台,服务于教育教学,使学生受益。如,笔者是玄武区优秀青年教师,注重体育课堂上对于身体部位的运用、运动空间的感知、运动轨迹的控制和动作质地的轻重4个方面的研究,对于学生动作表现与心理内在动机关联度的研究已有8年,形成了区域内融合教育品牌项目,着力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二、卷入研讨:提高“教学诊断”能力

青年体育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道路上的一门重要课程就是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这却成为他们的短板。对此,学校针对青年体育教师制订了校级课题,引导他们用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诊断。

1.“X+Y”共同体的互助式诊断

“X”是指课题的主持人,“Y”是指课题组的核心成员。“X+Y”共同体的互助式诊断是指课题组各成员之间合作观察、发现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方法时存在的不足、修正研究方案、持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实现目标。如,体育组开展的“运动能力提升”青年体育教师课堂研讨活动,主要是通过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录制上课的片段,记录学生在技能学练时的易犯错误,观察学生犯错时教师所采取的针对性方法,并在课后进行教学研讨,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助于学生技能提升的教学策略。通过对课堂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每一名青年体育教师都能收集到对自己教学方面有用的案例和方法,并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特色,应用到自己的课堂研究中,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共同体之间的团队合作。

2.“1+N”共同体的引领式研修

“1”是指名师,“N”是指青年体育教师。学校通过名师的引领和指导,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优质的课题研究中,从而实现研究成果和教师成长的“双丰收”。通过与名师结对、名师带组、名师带徒等形式,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研讨,从而积累更多的课题经验。在校本研修中,以名师引领的形式激励年轻教师主动参与到研究中去,并掌握教育科研方法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如,开展“一期一磨”的主题性课堂展示活动,通过名师的特色课例展示,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3.“名家+”高端班的点拨式研修

针对青年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以互助式、引领式教学为主线,邀请资深教授深入到体育课堂中“把脉”,并提出解决方案。如,学校以“末梢管理”为方向的课题立项为江苏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桂宁教授针对体育教学中的“末梢管理”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体育组结合名家提出的“末梢管理”下的体育教学策略,如,使用“班级优化大师”对体育课堂常规进行管理,为学生分配不同的管理角色,为学生设置多种规则,使学生产生“我得好好表现”的意识;利用微视频的方式对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后续对微视频中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分析改进;利用班级日志让学生每天对自我表现进行记录并实现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优化。

三、闭环管理:提高“科研实践”能力

一些教师在立项后不知道如何实施课题的研究,甚至出现了还没有开始深入研究就要匆匆结题的现象。对此,学校对课题立项的青年体育教师进行了有效管理,采用跟踪模式、闭环模式和倒逼模式,促使他們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题的整理归纳,将碎片化的研究变为整体有序的研究。

1.跟踪式指导凸显过程性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过程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采取个案式的过程性管理方法,对立项课题的青年体育教师进行分组并邀请科研骨干进行一对一的跟踪式指导和管理,学校校长室组织教科室相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校内的中期检查并组织汇报,课题的规范指导提高了青年体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动力,青年教师的教科研的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

2.闭环式指导凸显结构性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部分青年体育教师对课题的逻辑比较模糊,对此,首先要帮助其厘清研究的内容,用结构化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提高后期的研究效率。如,要申报与学校课程相关的课题,首先要了解学校课程开发所涉及的目标设定、内容筛选、实施框架和评价体系等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可以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研究闭环,使青年教师明晰课题研究的流程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名师青年教师课题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