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联合浮针治疗髂胫束综合征30 例

2024-01-13 12:37张玉涛李洪涛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髂胫浮针熏蒸

张玉涛 李洪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髂胫束综合征(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又称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膝外侧疼痛综合征,俗称“跑步膝”,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患者屈膝25°~30°,膝外侧疼痛明显是该病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保守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首选,其中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封闭治疗、针灸、针刀、臀外展肌群力量训练等对症治疗[2];但是治疗周期长,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两年,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浮针治疗ITBS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患者,均为2020年11月—2022年9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一科门诊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A男17 例、女13例;平均年龄(35.14±6.14)岁;平均病程(5.32±1.83)周。对照组B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84±5.23)岁;平均病程(5.35±1.56)周。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84±6.35)岁;平均病程(5.43±1.40)周。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髂胫束综合征西医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为膝痹病(气滞血瘀型)[4];患者屈伸膝关节时股骨外侧髁周围疼痛;查体可见膝关节屈伸25°~30°疼痛明显,膝外侧压痛阳性,髂胫束试验阳性(Ober征)[5];膝部核磁检查显示髂胫束在股骨外侧髁部位出现波浪形的增厚;2)年龄20~65岁;3)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对本研究使用中药过敏者;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病者;3)认知障碍者;4)熏蒸部位有皮损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A:单纯中药熏蒸选取本院骨伤一科自拟水煎外洗药进行熏蒸治疗,其组成为海桐皮15 g、桂枝15 g、伸筋草15 g、乳香15 g、没药15 g、川椒15 g、当归10 g、川芎10 g、红花10 g、威灵仙10 g、狗脊10 g、牛膝10 g、炙甘草10 g;以上饮片均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统一提供。使用中药熏蒸治疗仪(HB-4000,苏州好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熏蒸膝部,每次治疗30 min,1 天1 次,1周5次,1 周为1 个疗程,共4 个疗程。对照组B:浮针治疗。患者取平卧位,两膝自然伸直,寻找膝外侧压痛点,在其附近找寻有结节或条索的患肌,主要患肌为股外侧肌、阔筋膜张肌、腓肠肌,进针部位为距离患肌的激痛点4~6 cm处,避开血管、神经、瘢痕;常规消毒后,持有浮针进针器迅速将一次性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苏械注准 20152270832)平刺于皮下,待针体全进入皮下后,右手进行扫散扇形运动,频率为80~100 次/min,每个点持续2 min。根据患肌的解剖功能,嘱患者与医者做相应的对抗运动,阔筋膜张肌为患肌时,患者健侧卧位,外展髋关节;股四头肌为患肌时,患者仰卧位,伸膝;腓肠肌为患肌时,患者俯卧位,踝关节跖屈做对抗;抗阻时间为10 s,重复3~4次。治疗完毕后,拔出浮针,无菌敷贴覆盖,若病情严重可留置软套管,6 h后自行拔出。两天1 次,1 周3 次,1 周为1 个疗程,共4 个疗程。 观察组:中药熏蒸(同对照组A)联合浮针(同对照组B)治疗。

2.2 疗效标准 1) 痊愈: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正常;2)显效: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缓解,活动基本正常;3)有效:膝关节疼痛肿胀有所缓解,活动改善;4)无效:膝关节疼痛肿胀无缓解,活动受限。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病例数/患者总数×100%

2.3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评分,分值在0~10之间,由患者根据本人疼痛程度标注在10 cm的线段上,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2)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The Knee Society Score,KSS)[7]评价,包括疼痛、活动度、稳定性3 个部分,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采用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定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8]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3 结果

3.1 3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3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KSS、ADL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KSS、ADL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随着运动热潮的兴起,与运动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包括ITBS,该病在膝损伤中已跃居第2 位[9]。髂胫束起自于阔筋膜张肌及臀大肌,走行于大腿外侧,大致形状为大写的“Y”,下端止于腓骨、膝关节囊以及胫骨Gerdy结节[10]。从解剖位置可看出,当运动、生物力线改变等原因致髂胫束紧张,进而与股骨外上髁骨性突起产生摩擦,从而出现膝外侧的疼痛、肿胀、积液甚至活动受限等一系列无菌性炎症症状。

治疗该病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有髂胫束延长术、病变滑囊切除术和软组织松解术等[11-12];但是存在手术恢复时间长、术后粘连、创面大以及感染风险高等诸多缺点。目前保守治疗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封闭、针灸、康复训练等对症治疗;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长期口服药物对肝肾的损伤,封闭治疗对肌腱的影响以及保守治疗后病情易反复;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副作用低,创伤面小,远期疗效好的方法治疗本病。

浮针疗法是符仲华教授受腕踝针的启发发明的在皮下进行扫散运动松解肌肉的一种物理疗法[13],是祖国医学(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近治理论)和现代医学(生物电)结合的产物。浮针通过扫散等机械力作用于疏松的结缔组织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的生物电经过蛋白多糖建立的通路传递到病患组织;由于反压电效应引起细胞化学变化,从而激活机体免疫机制,缓解患肌痉挛,修复病患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14]。有研究表明,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和普通针刺、药物治疗、药物外用等疗法相比较在治疗疼痛疾患方面有较大的优势[15]。而且浮针与传统针刺相比较具有治疗频次少、进针部位少的优势,并且无滞针、断针的风险,与手术和针刀相比较创伤小,广泛应用于各种骨伤疼痛类病症[16-17]。

ITBS归属于传统医学的“筋伤”“痹证”范畴。古代医者对“痹证”已有很深的认识,如“痹者,血气留闭而为痛也”“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等”[18]。本病的病机是膝部劳损,气血运行不通畅,壅滞不通,不通则痛,另外痹阻于关节经筋则活动不利。故治法为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中药熏蒸疗法历史悠久,古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对中药熏蒸的记载,中药熏蒸是热疗、气疗、中药离子渗透的集合,熏蒸的热效应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组织水肿以及缓解肌肉痉挛;另外可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汤剂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直达病灶,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和降低肝肾损伤[19]。本研究采用的方剂由《医宗金鉴》中治疗伤筋病有很好疗效的海桐皮汤化裁而来,其中海桐皮、伸筋草以及威灵仙有舒筋活络之功效,乳香、没药及当归三者行气活血,散瘀定痛,牛膝、狗脊补肝肾、强筋骨;诸药配伍行气血、通经络、止痹痛、壮筋骨。有研究表明,海桐皮汤熏蒸可以促进炎性因子的代谢,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2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熏蒸联合浮针疗法治疗 ITBS疗效优于单纯浮针治疗、单纯中药熏蒸治疗,两种疗法相辅相成,可松解紧张的肌肉、促进局部微循环、降低神经末梢兴奋,不仅迅速止痛而且能达到“治痛”的目的,能有效改善膝部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髂胫浮针熏蒸
80例髂胫束综合征MRI表现特点及回顾性分析
超声评估髂胫束及其病变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MRI对髂胫束综合征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