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治疗玫瑰糠疹临床效果分析

2024-01-15 05:57昝影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三科天津30012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糠疹中波紫外线

昝影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三科 (天津 300120)

内容提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对于玫瑰糠疹开展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了在医院就诊的90例玫瑰糠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了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选择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治疗。对于两组总有效率、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睡眠状况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在对照组与研究组中对比,研究组更高(P<0.05)。在治疗后,对比于对照组,研究组中各项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的水平、睡眠质量评分均更低,研究组在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分数均更高,均P<0.05。结论:对于玫瑰糠疹患者,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进行治疗可增强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更加有效地减轻其症状和炎症反应,有利于提升其睡眠和生活质量。

玫瑰糠疹是一种在皮肤科常见的急性炎性皮肤病,在发病后,患者伴随有皮肤瘙痒、皮损及色素沉着等症状,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危害,致使其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下降[1,2]。近年来,物理治疗在玫瑰糠疹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属于物理疗法,有研究指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对于玫瑰糠疹治疗的效果良好[3],本次研究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了在医院就诊的玫瑰糠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复方氟米松软膏+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分别落实于两组患者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了在医院就诊的90例玫瑰糠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了两组各45例。在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0~58岁,平均(37.45±5.32)岁,性别分布在男性19例、女性26例;在研究组中,患者年龄18~59岁,平均(37.19±5.46)岁,性别分布在男性20例、女性25例。在两组之间对于一般资料中的年龄、性别这两项数据开展对比,经由统计学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P>0.05,证实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相匹配,研究可比。本研究课题项目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在患者中进行了研究项目的说明,患者自愿参与至研究中。

纳入标准:①经由症状观察、皮肤科检查,确诊玫瑰糠疹;②成年人,年龄不低于18周岁,且不高于60周岁;③就诊时意识清醒,自愿接受治疗,对治疗予以配合。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在认知方面出现障碍;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其他皮肤科疾病;⑤对于本研究中所用药物有过敏反应。

1.2 方法

对照组中选择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将复方氟米松软膏涂抹在皮损处,每天涂药2次,连续用药12d。

研究组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基础上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治疗,在照射前,给予患者护目镜以保护眼睛,对患者生殖器官采用隔离毯进行覆盖和保护,再采用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S-09型号紫外线照射仪对于患者开展治疗,紫外线波长设置为310nm,初始照射剂量每次为0.3J/cm2,根据紫外线照射过程中是否出现疼痛、水泡、新的红斑等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照射剂量,如无任何不适,可增加每次0.1J/cm2,如出现不适,需维持初始剂量,每隔1d治疗1次,治疗总次数控制在6次。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疗效: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对疗效开展评价,如患者皮肤瘙痒和皮损均完全消失,无色素沉着残留,即痊愈;皮肤瘙痒基本消失,皮损面积消退幅度至少75%,即显效;皮肤瘙痒有所减轻,皮损面积消退幅度至少30%,即有效;皮肤瘙痒未减轻,皮损面积消退幅度不足30%,即无效。将痊愈、显效、有效的病例占比之和作为总有效率。

症状评分:在患者中对于玫瑰糠疹患者发病后的各项症状如皮肤瘙痒、皮损、色素沉着的严重程度开展评估,评估时应用李克特四级评分法计分,0分表示无症状,1分、2分、3分分别表示轻度、中度、重度,测评得到的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在患者空腹时对其开展静脉采血工作,采集血液5mL,采血部位为肘前静脉。取血液样本对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离心时间、离心半径分别为3000转/min、10min、10cm,取血清作为炎性因子的检测样本,各炎性因子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应的检测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睡眠状况指标:关于夜间的入睡潜伏期和实际睡眠时长在患者中开展监测工作,利用多导睡眠图仪器监测患者夜间睡眠数据,同时,对于患者的睡眠质量在夜间进行评分,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开展测评,将分值最高设置在21分,分数越高,夜间睡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严重。

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测评工具选择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量表将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四个方面的测评分值最高设置为100分,当测评得出的分数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在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中选用软件SPSS 22.0,计数资料对比时选择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时选择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在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在对照组与研究组中对比,研究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n(%)]

2.2 两组症状评分对比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皮损、色素沉着等症状的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对比于对照组,各项症状评分在研究组中均更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症状评分对比(±s,分)

表2.两组症状评分对比(±s,分)

组别n时间皮肤瘙痒皮损色素沉着对照组45治疗前2.13±0.42 2.05±0.40 2.19±0.47治疗后1.58±0.43 1.52±0.48 1.61±0.45研究组45治疗前2.15±0.45 2.03±0.44 2.21±0.54治疗后1.17±0.39 1.06±0.31 1.16±0.40 t/P对照组治疗前后6.138/0.000 5.690/0.000 5.979/0.000 t/P研究组治疗前后11.040/0.000 12.089/0.000 10.481/0.000 t/P组间值(治疗后)4.738/0.000 5.400/0.000 5.014/0.000

2.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在治疗后,对比于治疗前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CRP、PCT、TNF-α水平,两组均降低,而在组间对比上述指标则发现研究组中数值均更低,P<0.05。见表3。

表3.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表3.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组别n时间CRP(mg/L)PCT(ng/ml) TNF-α(mg/L)对照组 45治疗前9.83±1.61 1.35±0.40 16.81±3.10治疗后7.02±1.27 0.69±0.23 13.49±2.46研究组 45治疗前9.72±1.64 1.34±0.43 16.62±3.12治疗后5.89±1.06 0.46±0.15 10.83±2.07 t/P对照组治疗前后9.192/0.000 9.595/0.000 5.628/0.000 t/P研究组治疗前后13.157/0.000 12.962/0.000 10.373/0.000 t/P组间值(治疗后)4.582/0.000 5.619/0.000 5.550/0.000

2.4 两组睡眠状况指标对比

在治疗后,两组在夜间监测及测评的各项睡眠相关数据均比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而对比于对照组监测的夜间睡眠各项指标,研究组关于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监测得到的数据更好,该组在睡眠质量方面测评得到的分数更低,P<0.05。见表4。

表4.两组睡眠状况指标对比(±s)

表4.两组睡眠状况指标对比(±s)

睡眠质量评分(分)对照组 45治疗前 64.45±12.71 4.16±1.14 15.22±2.35治疗后42.63±8.75 6.79±1.02 12.36±1.58研究组 45治疗前 64.02±12.58 4.21±1.15 15.07±2.42治疗后33.79±7.94 7.84±0.93 10.49±1.31 t/P对照组治疗前后9.486/0.000 11.533/0.000 6.775/0.000 t/P研究组治疗前后13.632/0.000 16.465/0.000 11.165/0.000 t/P组间值(治疗后)5.019/0.000 5.103/0.000 6.112/0.000组别n时间入睡潜伏期(min)实际睡眠时长(h)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在治疗后,两组在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分数对比于治疗前均明显增高,而各项生活质量的分数在两组之间开展对比后显示,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5。

表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n时间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对照组45治疗前74.21±5.30 73.64±5.27 74.52±5.19 74.39±5.02治疗后82.93±6.85 82.40±6.13 83.27±6.30 83.14±6.54研究组45治疗前74.68±5.12 73.91±5.19 74.80±5.24 74.75±5.08治疗后89.75±6.48 89.07±6.02 90.14±6.15 89.96±6.27 t/P对照组治疗前后6.754/0.000 7.269/0.000 7.191/0.000 7.119/0.000 t/P研究组治疗前后12.241/0.000 12.795/0.000 12.736/0.000 12.644/0.000 t/P组间值(治疗后)4.852/0.000 5.208/0.000 5.235/0.000 5.050/0.000

3.讨论

由于玫瑰糠疹在当前的临床上尚未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明确,因此,目前对于玫瑰糠疹治疗时多选择对症治疗。复方氟米松软膏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外用型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涂抹在患者皮损处,发挥缓解瘙痒、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避免因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单纯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进行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

有研究指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可对玫瑰糠疹起到良好的病情缓解作用[4]。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属于光疗手段,属于物理治疗手段,主要是利用紫外线照射仪在患者皮损处进行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的波长为310nm,大部分紫外线可被表皮组织吸收,可有效改变皮肤细胞线粒体的膜的结构,激活皮肤细胞线粒体,在皮肤细胞线粒体内增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利于加快新陈代谢,促使皮损处的皮肤组织逐渐再生,还可对于皮肤中的胶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1予以减少,使得患者体内胶原沉积增多,从而对皮损处进行修复,还可刺激体内释放出多种抗炎因子,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还可利用在紫外线能量被人体组织吸收的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促使血管扩张,对微循环起到改善作用[5,6]。

本次研究对于两组玫瑰糠疹患者均应用了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治疗,对比结果显示:对比于对照组,研究组中总有效率更高,且在治疗后,研究组中各项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睡眠质量分数均更低,研究组中生活质量测评的分数更高,说明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用于玫瑰糠疹治疗中可切实达到祛斑的效果,减轻皮损和皮肤瘙痒症状,减少炎性因子渗出,避免其病情继续对睡眠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玫瑰糠疹患者,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仪进行治疗可增强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更加有效地减轻其症状和炎症反应,有利于提升其睡眠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糠疹中波紫外线
紫外线指数,提醒你保护皮肤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闫学文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苔藓样糠疹经验
让人又爱又恨的紫外线
浅析DAM中波发射机日常维护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跟踪导练(五)6
DAM 10kW中波发射机的RF电路
蒙药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50例
中波发射机的输出阻抗变换为50Ω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