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实践与思考

2024-01-16 10:31许萱琪
参花(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群体图书馆活动

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承担着开启民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职能,如何更好地服务未成年群体成了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主要方向。公共图书馆应立足阵地优势,转变服务理念,创新阅读模式,融合社会机构,拓展服务平台,整合区域资源,搭建多维度阅读合作平台,满足未成年人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和发展,努力成为未成年人汲取知识的重要场地,帮助并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面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未成年人面临有效阅读能力缺乏,阅读质量不高的困境

阅读能提高未成年人的文学素养,启发其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信息化时代下,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传统阅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屏幕为载体的数字化阅读正在成为新的选择。一方面,数字化阅读主要是略读或者浅层阅读,未成年读者常常是浏览和扫描、关键词识别、一次性阅读、非线性阅读和选择性阅读,深度阅读的行为甚少。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众多阅读场景的选择,也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文学形态和文学审美。未成年人往往因为缺乏鉴别能力,而不能准确把握适合的阅读书目,无法高质量阅读。

(二)缺乏专业的阅读推广人才

随着公共图书馆配套设施的健全、馆藏资源的逐步丰富,很多基层公共图书馆馆员身兼多职,缺乏针对未成年人配备的专业阅读推广人员,对面向未成年人群体等开展针对性的主题阅读推广活动缺乏相关知识和研究,导致阅读服务无法深入开展。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主要面向到馆读者,以传统的图书馆借阅服务、文化讲座、主题展览、阅读相关主题的阅读推广服务为主要形式,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教育学、未成年心理学等方面知识,主要表现为在阅读推广和阅读指导方面缺乏互动,吸引力有限,导致未成年人读者群体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意愿不强。

(三)未成年人分级阅读指导不完善

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层次、多阶段进行阅读干预,公共图书馆应面向未成年人群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个性化订制阅读指导方案。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公共图书馆在提供阅读书目时没有采用图书分级制,无法为不同年龄的未成年群体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无法为未成年人家长提供有效建议和指导。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策略

图书馆要充分发挥阵地宣传优势,引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协同发展,准确把握未成年人的阅读需求,突破单一的阅读推广模式,以青少年读者“读书+实践”为导向,创新合作机制,融展陈、讲座、活动、资源推送于一体,施行“走、读、研、学”一站式服务机制,为青少年提供内容多样化、形式多元化、空间多维化、合作多边化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打造多维的共享特色活动。

(一)分层推广与分类推广相结合

公共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阅读资源,采用分层推广与分类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样化阅读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未成年人群体走进图书馆参与阅读活动。从而实现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以下以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未成年人课程为例展开分析研究如下。

为了培养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小堇学苑”少儿公益培训每年开设春季班、暑期班、秋季班,举办主题为“我是科技小创客”的STEAM教育科技体验活动。同时将开设国际象棋、播音主持、吉他等8个春季公益兴趣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定制特色课堂,增进各类群体对图书馆的认知与喜爱。同时,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还利用教培、商圈、医院等社会资源,组织馆员进学校,学生进场馆,阅读进商圈(详情见表1、表2)。

(二)提高青少年群体精细化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

随着公共图书馆配套设施的健全、馆藏资源的逐步丰富,家校对未成年人阅读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阅读的效果普遍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阅读能力。公共图书馆应建立由馆员、名师组成的阅读指导团队,根据未成年人的阅读水平开设分层阅读课程,通过指导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为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阅读结构打下基础。以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为例,推出名师荐读、百师领读、阅读鄞领Y计划、一师一书等荐书活动,定期通过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家名流、读书达人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分享读书感悟,开展阅读交流,搭建互动平台,激发未成年人对阅读的自主思考和自由探索,积累阅读经验、丰富阅读情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从而使他们从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从泛泛而读转为深入阅读。

(三)打通“家、馆、社”之间壁垒,多渠道培育未成年阅读指导团队

公共图书馆应以阅读为载体,培育未成年阅读指导团队,将名师、家长、图书馆馆员、志愿者纳入“阅读指导团队”储备人才库,共建读书共同体,发挥该群体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从而提升未成年人群体阅读的有效性和深入性。一方面,通过制度调动“阅读指导团队”的积极性,如评优评先、职称评选、岗位竞聘等方面适度倾斜,制订志愿团队奖励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能动性。另一方面,提供资源提升团队间的学习交流和成长促进。如图书馆开放研讨室、创客空间等空间资源,开放智慧平台,组织“阅读指导团队”成员定期开展阅读竞赛、培训提升、名师指导、专题讲座等围绕热点问题开展阅读服务,并通过打卡等方式確保成员的参与度。在今年的“书香宁波日”,图书馆“宁波教育大讲堂”十年磨剑,华丽转身“甬上教育讲堂”,携“院士开讲啦”“名家论道”“名师面对面”“甬上家长会”四大栏目,浸润甬城,通过名家论道,以文化人,以德育人;通过名家引领、学术分享、思想交流和实践对话,打破传统框架,促成“家、馆、社”多方联动,带动群体“读书、读人、读世界”。

(四)融合文旅系统和教育系统各自优势,特色化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应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好公共文化场地和文化资源,有效服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文教联合、文教融合途径,优势互补,拓展馆外阅读推广基地,让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更加深入。具体措施如下。

制定“一份”文化研学任务书,通过确定一条主题线路,组织参与家庭开展户外红色经典任务挑战赛,通过家庭打卡、走读分享、心得传递、名师引领等方式,开展互动游戏、观展教育、讲座研讨等活动,让家庭在研学路线中走读学习地方历史文化;开设“一场”文化主题讲座,寓教于游,打造情境式互动课堂。通过走访参观、看展听讲、角色扮演、知识闯关等环节,创设情境式阅读体验,加深未成年人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举办“一次”文化参观体验。邀请文史学者、金牌导游等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策划红色精品研学路线,讲解其背后的故事,培育未成年人爱国爱乡情怀;推荐“一本”有代表性的书籍,通过对文献资源的梳理、挖掘和分析,形成研学服务主题书单,向参与家庭荐阅,扩大未成年人阅读视野。鄞州区图书馆通过在昆虫博物馆、服装博物馆开展博物馆探秘、神奇的自然科学等研学活动,在非遗馆、书学院等文化基地开展非遗游学、传统戏曲体验、传颂经典古文活动,让未成年人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青少年读者“读书+实践”为导向,形成“走、读、研、学”一体化的馆内研学服务机制。通过不断完善,“课后·图书馆时光”服务逐步呈现出内容多样化、形式多元化、空间多维化、合作多边化的服务特色。今年开展的图书馆文化走读系列活动以“熏陶历史文化 发现家乡之美”为主题,组织开展走读鄞州系列阅读活动,带领青少年寻访本土文化,品味传统文化,领略一方水土蕴藏着的厚重情怀与人文风情,通过文化走读的立体阅读形式,走进西江古村、雨易茶场、雪菜博物馆等地,阅读非遗之美,领略自然之道,浸润人文之光,让阅读变得更有趣、更形象,从而带动更多的孩子们一起走进阅读、爱上阅读。

(五)丰富服务载体、完善激励机制,培育学生群体阅读兴趣的持续性

公共图书馆是全民阅读推广的核心场馆,有着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依托资源优势,面向未成年人进行馆藏资源和阅读品牌输出,如开展竞赛类阅读推广活动,设置奖项和作品展,增加活动吸引力;定期组织数据库使用培训及电子资源的推送,提供精准化、便利化服务;开展讲故事比赛,主题绘画比赛,朗诵比赛,诗词大会,情景剧比赛等,在赛前邀请专业老师进行课程指导,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提高未成年人群体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舞台表现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群体参与的积极性。

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积极谋求跨界合作和融合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图书馆服务阵地和服务领域,开展多元化社会力量项目,每月开展“名师荐读”系列荐书活动,与鄞州各名师合作,由他们提供推荐书单,结合鄞州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线上推送,并对书单中的部分书目进行讲解、导读;与团区委、蓝青学校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书香夜市,通过捐献闲置图书兑换书币的方式,为山区小学募集爱心图书,同时在体验传统宋韵游戏、兑换书香文创中浸润书香,体会阅读的乐趣;以每年的区未成年人读书节串联一系列内容新、模式活、接地气的阅读推广活动,涌现出“红领巾阅读天使”等特色阅读品牌,通过馆校合作模式开展“阅读之星”评选、“书香少年”主题征文等阅读推广活动,涌现出百余名阅读之星、百余篇优秀征文、百余幅优秀绘画作品,让阅读之花开遍校园,让书香浸润童年;“文学进校园”邀请知名文学教授、作家面对面为孩子们讲文学、讲诗歌创作。此外,鄞州区图书馆围绕未成年群体课后学习和阅读的需求,更好地提供精准化阅读服务,构建特色馆藏资源体系。依托与大学园区图书馆两馆合一的“教育+公共服务”优势,以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核心支撑点,设教育文献主题馆。数字图书馆线上海量的电子图书、有声读物、数据库供小读者免费使用,结合现有的“网约书”“你选我买”借阅新模式,为未成年人提供借阅便利。

三、结语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作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整合社会资源,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阅读推广内容和方式等多方借力,从而提升未成年群体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景琦,陈宝丽,沈玲.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地域文化阅读推广探析[J].图书馆学刊,2022,44(09):74-77+86.

[2]彭燕.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探析——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119-122.

[3]孙祝丽,黄蓉.“图书馆+拓展课程”:未成年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探索与实践——以绍兴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04):63-66.

[4]吴可嘉.“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开展馆校合作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2023(05):41-49.

[5]陈润好.“双减”背景下图书館大有可为:政策要求、现实对照和未来方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02):129-136.

[6]郝天晓,胡莹.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探析未成年人分级阅读推广[J].图书馆研究,2018,48

(05):61-66.

(作者简介:许萱琪,女,本科,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资料)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群体图书馆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图书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去图书馆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