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大历史观逻辑

2024-01-23 02:51王双印
关键词: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

王双印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大历史观是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彰显连续性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洞悉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跟上时代潮流,是中国共产党100 多年来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2](P2)。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的系统谋划和部署,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大历史观逻辑,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到了近代,中国遭到西方的侵略,中华文明也遭受重创。中华民族经过100 多年的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P13)。为此,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回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挖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发展道路是依据其不同的基本国情、文化特性和历史基因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深厚根基和沃土。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连续性的角度来看,当今世界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至今仍以国家性形态发展传承。习近平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3]。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创新性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停滞或陷入僵化的为传承而传承,相反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富有生命力。这正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中华文明不断革故鼎新、自我更新。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3]。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更好地引领文化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从包容性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是多元汇聚、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开放交流的文明。文明的包容性是博大胸襟的体现,也是文明汲取丰富营养而充满生机的生命力所在。中华文明是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中华文明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坚持洋为中用,对其中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将其与中华文明汇通融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使中华文明大放异彩。习近平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4]。“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3]。坚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包容性将使中国在当代更好地融入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世界优秀文明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从统一性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向内凝聚、团结集中的大一统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文明逐渐形成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思想。团结统一、众志成城是中华民族之福,分裂动荡是取祸之道,这是中国人民用血泪换来的深刻经验教训。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3]。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凝心聚力,共创美好未来。

从和平性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主张群己合一,倡导交通成和、共生并进、保合太和,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传承的理念。中华文明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多元文明和平互鉴的追求亘古不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依旧坚持和平道路不动摇,中华民族不搞称霸,不追求一家独大,追求的是百花齐放、和而不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和平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与西方霸权主义国家不同。中国不插手别国政治,也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3]。

以上“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现实价值。习近平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3]。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明发展为了惠及人民,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从大历史的宏观视野来看,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文明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传承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和中华民族精神,又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文明发展趋势,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

(二)坚持“两个结合”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3]。“两个结合”是具有原创性理论价值的表达,对于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两个结合”追求的是相互契合、自然融合。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解放全人类的理论学说,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获得解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文化来源不同,但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载体,能够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坚持“两个结合”,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了道路根基。社会主义在中国充满生机活力,关键在于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华文明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两个结合”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文化基础,同时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更加深远的战略纵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伟大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中华文明走向现代,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底蕴,更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继承性,是文明推陈出新的现代化。这样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将大大加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推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明实现伟大复兴。

坚持以“两个结合”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拓宽了现代文明的创新空间。“两个结合”的提出便是创新,“第二个结合”更是面向现代文明的一次思想解放,给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更广阔的空间,使现代文明能够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反哺中国式现代化,面向未来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又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更好地代表新时代人民的文化诉求。习近平指出:“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5]。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一般规律性和特殊规律性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坚持以“两个结合”创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3]。文化自信就是文化的主体性,文化自信不是盲目地排斥外来文化,过分地拔高本民族文化的地位,而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文化策略。坚持“两个结合”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了革命文化,又吸收借鉴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并使之与中华文明结合起来,切实地巩固了文化的主体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根本依托,赋予中国共产党引领时代发展的文化力量,赋予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文化特性。

(三)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乎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兴旺发达,关乎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发展,为我国的文化复兴道路指明了方向,将极大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底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P35)。自信是基于自我审视评价所产生的信心和信念,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及活动。文化自信是基于五千年中华民族历史而自然生成的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是长期以来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统摄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具有普遍性及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文化的汇集和精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因此,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给予当代国人以稳固正向的精神家园,能更好地凝心聚力,坚定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是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发展的文明成果属于全体人民。只有将人民的思想武装起来,真正地使人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是建立在新时代现代文明基础之上的共同体。行为来自于思想的指引,只有从思想上形成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才能真正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并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方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文明传承和创新之风吹向世界,加强了国际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和思想引领。文明并无高下之分、尊卑之别,各国的文明都是基于本民族的历史国情和长期以来的人民生活习惯所形成的,且各国各民族文明的精华之处具有共性,文明互鉴是去粗取精、博采众长,是坚持文明的多元化,增强本民族文明影响力的过程。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加强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切实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建。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在文化建设上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改革开放40 余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小康水准,但在文化领域“我弱西强”的总体态势并未改变,这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国际地位不相匹配。尽管经过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所提升,但仍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比如现代文化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文化产业与西方相比缺乏竞争力。这些方面都迫切需要得到提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更好地为中国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增强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和塑造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应表现在文化领域的文化复兴、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有利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6](P29)。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在文化领域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文明追求,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和活力,增进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含中华文明的复兴,新时代实现中华文明复兴就是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是与习近平的大历史观密不可分的。从横向的空间出发,分析事物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各自特点,进而以平等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胸怀促进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是大历史观的重要内容,即习近平所强调的“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7](P184)。

习近平关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3 年6 月2 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的立场。同年7 月3 日,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为什么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怎样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我们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和原因

第一,推动文明交流借鉴是传承历史的必然选择。“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8]。“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9]。兼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价值观的根本传承。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是频繁。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播,促进了西方航海、文学艺术、军事的进步;欧洲的天文学、数学等学科知识也传入中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近代由于清政府的目光短浅、孤傲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遭受了难以磨灭的苦难。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经历了由战乱到和平、由封闭到开放,也深刻地体会到封闭使人落后、开放使人进步的意义。

第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立足当下的必然要求。21 世纪以来,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加强,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深度交融和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人类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意孤行、穷兵黩武终将两败俱伤,唯有和衷共济、齐心戮力方可共谋发展、共创辉煌。所以,中国始终坚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以团结合作、休戚与共取代分歧战争,以平等正义、兼容并蓄反对偏见霸权。

第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展望未来的精神保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中国吸收各国的优秀文明,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习近平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以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我国的文化产品竞争力也有了很大提升,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基于此,中国更要推动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这样才能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通过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及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搭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怎样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第一,尊重文明具有多样性。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彩推动了人类不断进步发展。2014 年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10]。纵观中华上下五千载,华夏文明历久弥新,从未间断,随时光推移愈加流光溢彩,其原因除了它本身厚重的人文底蕴及文化积淀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中华文明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它能够在长期发展中与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能够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11]。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中国有诗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国秉承“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坚持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尊重文明多样性,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发展理念,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推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我们要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立足于本国社会和人民发展的需求,进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既保持我们文化的特色,同时又在开放中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文化。

第二,尊重文明具有平等性。平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平等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坚定不移地将平等的目标、原则、理念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与人相处时我们知道要平等尊重他人,在对待不同的文明时,我们依然要抱着平等的态度尊重其他文明。每个国家的文明都有其特点,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习近平强调:“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8]。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有些人别有用心地用“文明优越论”来批判文明间的平等交流,这是一种无知和偏见,是一种有意而为之的意识形态侵略,将会制造矛盾与冲突,阻碍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在国与国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的今天,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摒弃零和思维,平等相待,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推动不同文明共存共融、共同发展。

第三,尊重文明具有包容性。历史上没有哪一种文明是一座孤岛,虽有高山、荒漠和其他天堑重重阻隔,但各种文明相互包容、汇通融合,推动人类智慧宝库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至今,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3]。包容性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特质。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文明,但反观西方,以“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为代表的西式傲慢仍然在国际社会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要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虚心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赓续绵延。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文明具有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习近平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具有的开放包容胸襟和格局,揭示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规律。习近平强调:“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8]。我们要担负起凝聚共识的责任,尊重文明多样性,从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三、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伟大实践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思考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P29)。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说,在社会实践层面就是要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历史发展进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出发,习近平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对于坚定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大历史观形成的逻辑前提。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也就是说,大历史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13],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P23)。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所肩负的凝聚民族力量的使命。

习近平强调文化建设必须站在人民立场上。2014 年,习近平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2](P37)。习近平的上述论断为我们深刻把握和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指明了方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当之无愧应该成为历史的书写者和主角,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价值导向上坚定地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心系人民,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致力于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这个“美好生活”当然包括精神需求方面。习近平为我们勾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人民所期待的中国梦,必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和文化产品,一方面,不断增强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源泉。

(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意识形态工作。2013 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2](P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思想观点,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并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保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综观中外历史,任何政党要获取政权,确保长期执政,都必须抓好舆论工作,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此外,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要重视网上舆论斗争工作,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阵地。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坚定“四个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14]。习近平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与传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强调:“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7](P3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内容,是凝心聚力的强大力量。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其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坚持全民行动,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人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资源,深入挖掘其深邃的内涵,实现其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上述方式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着力培养有民族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探索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在文化领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强调“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6]。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强调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阐述了建设文化强国的路径。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7](P3-4),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17](P19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7](P1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习近平强调:“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1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党的二十大进一步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P38),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文化强国目标引领下,人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