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艰苦奋斗时代内涵 助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2024-01-23 22:06扬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张玉康
办公室业务 2023年23期
关键词:时期同志中国共产党

文/扬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张玉康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已走过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保持谦虚谨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谱写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丽华章。高校大学生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奋斗第二个百年征程的道路上,应该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敢于斗争、敢于创新闯新路,力争在新时代背景下走出一条属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新路。从我党领导人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于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出发,深度分析了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思想来源和时代内涵;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如何从思政课程授课内容、形式等出发,帮助大学生坚定艰苦奋斗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进而为新中国的下一个百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深挖艰苦奋斗精神的思想来源和时代内涵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发展和壮大这一漫长而光辉的历史,不仅是一部艰苦卓绝的革命史、苦难史,更是一部举世无双的伟大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还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都是我们攻坚克难的重要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因此,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发展史就是我们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思想来源。

毛主席多次强调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他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1]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精神风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敌人多次进攻无果,采取封山的策略,妄图把工农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上。当时井冈山根据地的生活极其困难,毛主席提出“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1];鼓励红军战士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本著作横空出世,极大鼓舞了中国共产党人。尽管当时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度艰难,但红军战士响应毛主席号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首歌谣唱道:“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不仅是对井冈山战争时期红军战士艰苦生活的真实描述,更是对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艰苦创业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在国家建设与发展时期,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精神。邓小平同志曾提到“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2]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战胜了种种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时期,我们党不仅将艰苦奋斗精神视为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将其视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 年元旦,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座谈会上提到“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不仅是20世纪80年代我党和人民群众要做的四件大事之一,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个保证”之一。同时,邓小平同志还主张要把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高到关系我党生死存亡的认识高度来。

在第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将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六十四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敬业品格和优良传统的真实写照,更是艰苦奋斗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时期的全面诠释。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胜利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仍然需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江泽民同志指出:“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3,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时期,江泽民同志主张:中国共产党人要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5],要将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联系起来,并认为艰苦奋斗精神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塑造的重要基础,更是对共产党员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的一种考验。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艰苦奋斗、自觉奉献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开创新事业新局面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人是靠艰苦奋斗起家并发展壮大。从建立新中国到建设新中国、实现现代化,道路充满荆棘与艰辛,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和考察时,重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提出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发展进步、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同时,胡锦涛等领导人多次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中国共产党人要以身作则,要时刻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要做好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准备,从而为我党在十六大中提出的目标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中,只有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6]。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艰苦奋斗这一法宝带领全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不管在什么时期,我们都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时指出:“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更是确保我党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带领人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二、高职院校开展艰苦奋斗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拓展思政课程内容,坚定艰苦奋斗的信念。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都是我们攻坚克难的重要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发展史就是我们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来源。高校思政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壮大等各个时期艰苦奋斗的典型事迹,让广大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步步发展的不易与艰辛。进而让广大青年大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学习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学习当代“大国工匠”“最美大学生村官”等典型事迹,将他们不畏艰苦、敬业创业的精神扎根于大学生内心深处。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我党的优良作风,邓小平同志在不同时期多次强调: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长期工作;邓小平同志还指出:青年是我们国家的接班人,青年必须在党的教导下工作。中国青年运动的传统值得讲,现在青年中有忘掉传统的倾向,劳动观念也不强了。因此,要利用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良好平台,教育年轻大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业,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二)丰富思政课程方式方法,坚定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胡锦涛同志曾用这三句话告诫并鼓励广大青年,指出年轻人要不畏惧困难、不好高骛远、不贪图安逸,要能够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勇挑重担。胡锦涛同志的五四重要讲话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青年的期待与厚望,鼓励年轻一代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也是中华民族的敬业精神和创业传统。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艰苦奋斗的信念,除了要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新中国的发展史中汲取营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尝试“走出去”。带领年轻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近革命先辈们当年艰苦奋斗过的地方,让大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先辈们在艰难时期仍然能够艰苦奋斗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信念;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和感受,而不是单调的说教,进而让艰苦奋斗的信念扎根于内心,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勇于面对各种未知的困难,并有勇气战胜生活的苦难。

(三)“创造困难”帮助大学生坚定艰苦奋斗的信念。高等学校不仅要深度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丰富思政教育形式,还要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发扬、践行艰苦奋斗精神。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但是,不论将来的生活水平多高,我们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更是如此。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应该尝试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困难性的场景或活动,帮助大学生切身感受困难,并努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大学毕业后走进职场,是每一位高校毕业生的必经之路,年轻人还有很长的人生路。面对将来未知的困难与挑战,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大学时光,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坚定艰苦奋斗的信念。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才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凝心聚力迈向下一个一百年。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壮大,这一漫长而光辉的历史,不仅是一部艰苦卓绝的革命史和苦难史,也是一部举世无双的伟大奋斗史。在新中国建立、发展等不同时期,艰苦奋斗精神有不同的时代意义。本研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等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挖掘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艰苦奋斗的信念等可行之策,增强其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决心,以促进高校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开创中国梦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时期同志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同志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