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

2024-01-24 12:49丁玲
山西文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猫眼老杨老爹

老杨从卫生间出来,看见自家媳妇明慧正弯腰趴在门上,从猫眼往外看。他习以为常,径直走到沙发坐下,打开手机看新闻。

不知从何时起,从猫眼“监控”对门便成为明慧的一大乐趣。她从这个小小的猫眼,见证了对门老陈从部门主任升为副局长,继而成为现在的局长。可以说,是她“看”着老陈成长起来的。

明慧是职业插画师,好奇心重,喜欢观察,却从不出去乱说,偶尔跟老杨交流。更多时候,是她一个人自娱自乐。

即便是为数不多的分享,老杨也理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老陈做主任的时候,家里最热闹,人来人往,门庭若市。升为副局长后,大腹便便的老板来了不少。转正做了局长,家里反倒冷清了,偶尔来人,礼貌谦逊。

“老杨,过来。”明慧轻轻喊他,并且朝他招招手。待他走近了,示意他往外看,“陈老爹趁他们不在家,正往家里搬垃圾,这老头,真是绝了。”

老陈做副局长的时候,跟父亲吵过几次,怪老头给自己丢脸。他汲汲营营就是想让家人过得更体面,老头子倒好,一如既往在外面捡垃圾,不是诚心拆他的台么?

做了正局长以后,老陈态度突然转变了,听说有次还陪父亲一起捡垃圾,被电视台的拍到了,上了当地的新闻,老百姓好一通称赞。记者采访老陈的时候,他说,现在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父亲不缺吃不缺穿,就是闲不住。老年人多动动,对身体有益,只要老人家高兴,自己不反对。

陈老爹住在乡下老家,很少过来,从不留宿。传言老陈早就在高档小区买了别墅,不知道为啥一直没搬。老杨他们住的是老小区,总高六层,没有电梯,他们住在三楼。

老人家吃力地一袋一袋扛上来,堆在门口。老杨看不下去,打开门,明慧挤开他,上前招呼,“陈老爹,陈局家这两天好像没人,您来前没跟他们说一声啊?”回头指挥老杨,“别光看着呀,去搭把手。”

老杨换上鞋,帮忙把所有麻袋都搬到客厅。其中一袋捆绑的绳子松了,老杨给重新扎好。

陈老爹在房子里转了一圈,摸了摸软软的真皮沙发,转头跟老杨兩口子说,“谢谢你们,我走了。”

“您要不到我家里坐坐?喝口水?”一向讷言的老杨主动邀请,明慧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不了,不了,谢谢。”大约是路上骑车吹了风,老年人容易迎风流泪,陈老爹拭了拭眼角,锁上门,下了楼。

透过楼道的窗户,明慧看见陈老爹佝偻着身子,骑着旧三轮车,出了小区。

老杨进门后就一声不吭,怔怔地坐在沙发上。明慧喊了好几声,他才回过神。

他看着明慧的眼睛,说:“老爷子搬上来的‘垃圾’,是成箱的茅台。昨天听人说,老陈出事了,我还以为是谣言……”

【作者简介】丁玲,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多篇文章在《脊梁》《青春》《泰州晚报》等报刊发表。

猜你喜欢
猫眼老杨老爹
老同学
老杨的那片红果园
猫眼里的星空
“老爹风”来了
神奇的猫眼
喵、猫眼太阳镜来袭
看青
王老爹和他的马
识破
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