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探讨

2024-03-03 15:34杨林平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乡村振兴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杨林平(1997—),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

摘 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農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需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要全面推进人才和文化振兴,需要解决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难题。分析当前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困境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乎民生大计的重要战略,在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中有着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推动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建设

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农民思想觉悟、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使农民更好地领会国家发展战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建设法治乡村、树立文明乡风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农民更好地懂法、守法、用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奠定基础。

(二)培养农民创新创业意识,持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要求农村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农村产业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传统的小富即安农村文化观念会导致农民缺乏创新意识,需要开展教育和培训,培养他们对新理念、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从而引导农民认识到创新对提升生产力水平、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通过正确的思想引导,农民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认同度和自信心,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幸福感,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乡村振兴需要农民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社会的治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事务的治理中,逐步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格局,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升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减少不稳定因素,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困境

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系列制约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

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较薄弱,许多农民更关注生计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支撑,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开展。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导致乡村留守儿童出现一些问题。这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往往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为困难。受教育主体的减少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打了折扣。

(二)传统文化制约

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且通常较为保守。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培养现代的思维方式,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农村地区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往往呈现出相对封闭的社会结构,这种封闭性导致农村地区的信息相对滞后。另外,农民之间的教育背景和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农民缺乏正规的学历教育,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难以制订一套适用于所有农民的教育方案。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打破这种封闭性,引导农民接纳新观念。

(三)教育资源有限

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加上农村地区的学校往往设施简陋,教育条件相对艰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然而,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很难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教育人才。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因此,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建设,增强师资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信息化水平不高

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人们难以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状况,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不足。缺乏及时的信息更新和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深入农民群众。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对农村地区的渗透不足也会大大降低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导致宣传教育手段单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受限于信息化水平,这一手段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困难较大。

(五)社会关注程度不够

农村地区脱贫和就业等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会更多地关注经济问题,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和关注相对不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基层得到有效的组织和推动,一些农村地区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影响了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导致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相对薄弱,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难度,使得推动效果打了折扣。

(六)忽视地方乡村文化的差异

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多种多样,导致乡村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在农村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然而,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在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导致了对地方文化的忽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很难被农民接受,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地区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在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有关部门、社会、学校等多方合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重农村地区人才的培养,突出强调农村干部的政治性和纯洁性。

在教育资源方面,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加大对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更新教学设备,提高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科技与教育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建设农村数字学习中心,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在线学习平台。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包括吸引城市优秀的教育资源、教师队伍到农村,提高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另外,要加强对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管,建立定期评估机制,确保政策执行。采取对学校考核、对教师培训等手段,提升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在社会治理方面,加强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清洁、有序、文明的农村社会环境。利用媒体宣传、社区教育等手段,引导农民树立文明行为意识,提高农村整体社会文明素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农民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时,要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觉悟和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训,使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将农村干部的绩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挂钩,通过考核的手段激励农村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

(二)注重教育改革

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重新评估并优化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使之更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首先,可引入一些实用性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次,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加强对农村地区非学历教育的支持,为那些已经参加工作但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农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利用夜校、网络教育使更多农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另外,要针对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既懂农村实际情况又能够有效传授思想政治知识的专业师资队伍。最后,要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编写贴近农村实际、富有实用性的思想政治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在教材中融入农村地区的多元文化元素,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其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找准自己的定位。深化教育改革,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强化其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振兴基层的意识和信念,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三)重在社会参与

可在农村地区建设文化广场,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开展家庭教育、儿童教育等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设立终身教育机构,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采用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好地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解决现阶段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借鉴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机制,以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N].人民日報,2020-12-31(001).

[3]崔青云.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探索[N].黑龙江日报,2023-11-10(008).

[4]孙慧.新时代高校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大众文艺,2023(20):138-140.

[5]殷巧,罗润波.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科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10):64-66.

[6]王晓为,邢博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20):276-279+282.

[责任编辑:李伟杰]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乡村振兴思想政治教育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