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学语文课标 沉淀核心素养

2024-03-07 07:16杨春英
科学导报 2024年9期
关键词:老牛家国情怀

杨春英

关键字: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集中、最多元、最容易体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形式。为了让学生能在阅读教学中获得长足的发展,我们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去关注阅读,去理解阅读,用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寻求自我发展,实现文化自信。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很多选用的都是名家名篇。用经典的语文,做标准的示范,是我们国家对祖国未来接班人进行的最高规格的文化滋养。当学生在如此美丽的语言世界里,获得的熏陶都是最纯真的文字内涵,受到的感染都是真情的语言互动,每一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都要在文章阅读的最后升华为学生的情感力量。家国情怀的,人间温暖的,山灵水秀的……比如我们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课文时,首先感动的是毛岸英英勇牺牲的精神,其次感怀的是毛泽东主席作为一个伟人的无私情怀和作为一位普通父亲的深切思念。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文章的时候,首先需要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定好基调,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阅读,去淬炼,去升腾。每一个致力于抗美援朝的志愿军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骨肉亲人!当他们为了家国的安宁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学生传递一种怎么样的情怀?如何让学生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缔结中华传承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用这样的文化来教育他们,就是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核心任务。

小学生的阅读,从来都是应该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引导下而为之的。首先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的不足,其次是因为他们年龄还小,因此我们更应该做学生课外拓展阅读的引路人,让他们在以名著为抓手的阅读圈里,遨游文海,探寻珍珠。我喜欢给学生介绍他们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体会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的非凡意志,提高他们在逆境中感受依靠自我的力量战胜困难的勇气;我给他们看《海底三万里》,启发他们探索科学的无限奥秘;一个学生的语文阅读,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当我们的学生在语海里徜徉时,一定会获得更多的语文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更是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的最佳黏合剂。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有了较高的独立识字能力。他们独立阅读的过程,就是对写语文课堂最好的延伸。阅读和鉴赏一脉相承的能力,促进了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用这样的方式,对阅读表情达意,促进学习。

我平素是特别喜欢朗读的。当一段契合心灵的文字出现的时候,我最想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声音留下最隽永的情感,与作者共鸣,与学生共鸣,与心灵深沉住着的自己共鸣,与灵魂彼岸的朋友共鸣。因此我也喜欢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对待学生,把我认为很美丽的文字推荐给学生朗读,还在班级群里创建一个朗读群,每天晚上休闲的时光就静静地聆听班上学生的朗讀。学生的朗读也会和文字的情感交流,一次,我给学生讲课外阅读,材料上显示的是在藏区的路上,送水的军车正在往前行驶,一头老牛倔强地拦住军车,当农民用藤条抽打老牛,让它离开时,牛倔强的眼角泪光闪烁,就是不肯离去,这让解放军深深感动,他从车上端来水给老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牛却转身离开,在一个小山坡下,唤自己的牛犊宝宝来喝水。当我们平时都能用这样的手段去感受文字的灵动之美时,我们的表达和交流就在思维品质里催生出最靓丽的花朵来。

解读小学语文课标,沉淀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精益求精的教育过程中,在语言运用、思维能力训练、打造审美创造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会水涨船高,文化自信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学园路小学)

猜你喜欢
老牛家国情怀
老牛(之二)
老牛
老牛垦荒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老牛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