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新湘 绣出最美时代画卷

2024-03-08 04:07黄伶伶
中华儿女 2024年3期
关键词:湘绣刺绣技艺

黄伶伶

自2018年起,每年三月初,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成新湘都会身着充满湘绣元素的传统服装,赶赴这场春天的盛会。在全国两会会场,她美丽优雅的服饰、端庄温婉的笑容分外亮眼。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湘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成新湘就如同湘绣“代言人”,每年赴京参会都会携带最新研发的文创产品,展示湘绣的创新成果。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诞生于有着楚汉刺绣文化积淀的湖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湘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成新湘目前是“中华老字号”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的掌门人。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力量,大力开发数字非遗、智能非遗,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的表达方式。“之前我们开发了湘绣充电宝,市场反响不错,后续我们想开发针对各种人群的文创产品。我们正在探索以鬅毛针为主题的3D立体动物形式湘绣作品。”

2018年3月8日,令成新湘难以忘怀的日子,刚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她走进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在这里,她与自己数年前参与创作的几幅湘绣作品《岳阳楼》《毛主席和五十六个民族》《沁园春·长沙》“久别重逢”。“这是我和老师的作品,没想到隔了那么多年,还能看到它们。当年我们绣制时是24小时三班倒进行创作,那些画面瞬间涌入脑海。”她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再次见到自己参与创作的作品,自豪感油然而生。成新湘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其他代表逐一介绍。“我遇到了好的时代,国家对传统文化非常的重视。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手艺人,没想到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感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更大了。”在那个时刻,她感悟到传承的意义和文化自信的力量。

2023年,成新湘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以来,她围绕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非遗传承保护、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议题,提交《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建议》《关于鼓励扶持大学生“非遗+创新创业”的建议》《加强湘西苗医药保护与传承的建议》等高质量建议案20余件,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国家部委的采纳、落实和反馈。

成新湘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提交的建议涉及领域越来越多,也愈发注重质量的提升。她提交的《关于设立国家“汉服日”的建议》受到广泛关注;《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回应。

随后,成新湘团队先后走进长沙14所中小学开设湘绣课堂,覆盖学生4200人,完成授课近千场。“最初有学生慕名来湘绣博物馆参观实践,为此我提交了‘非遗进校园’建议,通过博物馆平台和学校联合办课堂,针对不同年龄段开设不同的课程,将‘非遗’的种子植入孩子的思想和内心,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培师资、研教案,不断打磨课程质量,获得授课学校的广泛好评,湘绣典型模范课堂受到教育部开学工作调研组的高度赞誉。

去年,成新湘经实地走访和调研,提交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已被列为国家主管部门重点督办建议。“我作为代表履职,要扩大包括湘绣在内的‘非遗’技艺的影响力,为‘非遗’发声。今年我准备的建议是围绕科技赋能文化、传统文化(非遗)与旅游融合方面的。”成新湘的言谈中透露出从容与笃定。

成新湘祖籍湖南省湘乡市,童年时,因父亲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工作,她常在刺绣车间玩耍,“对‘非遗’、传统文化接触得比较早”。尚处懵懂年纪的她,对湘绣最初的印象就是非常漂亮,尤其是湘绣绝技双面全异绣,令她感到十分神奇,悄然在心底埋下一颗向往的种子。

1989年,父亲去世,作为家中的长女,原本成绩不错的成新湘忍痛放弃考大学的机会,选择进入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工作。“读书是我最喜欢的事,但我是家里的老大,要撑起家庭的责任。”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简称“湘绣研究所”)成立已七十五年,是“中华老字号”国有企业,多年来向行业输送了大批技艺人才,创作出大批传世经典之作,在业内极富影响力。

成新湘的启蒙师父是擅长绣花鸟与人物的蔡静溪。最初两年的学徒期,是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成新湘从零开始学习包括穿针劈线、绘画等入门技能。湘绣专用的针比普通缝衣针小,根据线的粗细分为不同型号;一股线要劈为80-100根像发丝一般粗细的小丝,每一根小丝再分6-8根。成新湘每天从早到晚,反反复复做这几个动作,练习近两个月掌握了劈线技能。与此同时,老师还教授她湘绣的基础针法,根据所绣图案配线,与设计师沟通配色。

“以针为笔,以线润色。”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而著称的湘绣,移植了中国画的优秀传统,用不同颜色的绣线相互掺混、逐渐变化,通过丰富的色线和灵活多变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同一个色系由深入浅最多可达15个色阶,相互之间的色差很小,全凭肉眼和经验辨色。“配色要有很好的审美和敏锐的眼光,对颜色的把握要非常精准。我现在指导学生,一看颜色不准,立马就可以把那根线挑出来。”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两年的系统学习为成新湘的刺绣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或许真是应了名字与湘绣的缘分,她还展现出较强的悟性,逐渐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作品的绣制。“两年的学徒期要把最基础的单面绣掌握好,从花鸟、山水题材入手,最后到动物、人物,都要尝试。”

成新湘至今记得自己独立完成的首个作品《月季花》,得到了蔡老师的表扬,令她信心倍增,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刺绣之于她,从起初不得已的职业选择,在不知不觉中已渐渐转变为喜爱。

一件湘绣作品的诞生,要经历制稿、临稿、选料、印版、配色、饰绷、刺绣、拆绷、装裱等一系列程序。学徒期满后,成新湘在胡利云、李炳辉等多位湘绣名师的指点下,进一步熟悉、精通湘绣工艺流程,刺绣技艺日渐纯熟。

不满足于此的成新湘,开始琢磨如何在傳统绣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和突破。在大胆尝试下,她所绣的花鸟和动物作品开始具有自己的特点。从艺第十年,在一次技能比赛上,成新湘创作了一幅双面绣猫头。在白色透明底上,她用较少的绣线勾勒出小猫的形神轮廓,仅在眼部、鼻部实绣。整幅作品新颖独特兼具灵气,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也为她日后成为第四代“鬅毛针”传承人打下了基础。

民间素有“湘虎苏猫”的说法,绣狮虎是湘绣的看家本事。湘绣的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睛有神,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其秘诀就是湘绣核心技艺——鬅毛针。鬅毛针为湘绣老艺人余振辉总结完善,刺绣时使线聚散地撑开,撑开的一头用线粗而疏,另一头则密而细,并把线脚藏起来,使绣出来的效果就像真毛一样,一头长在肉里面,另一头却蓬了起来,既有质感又生动自然。

鬅毛针在传承到第三代时,面临人才流失后继无人的断层危机。2003年,湘绣研究所为此成立了科研部,开展鬅毛针传承保护工作,请国家级“非遗”项目湘绣代表性传承人、鬅毛针第二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亲授技艺。成新湘有幸被刘老师选中成为其关门弟子,得以系统学习鬅毛针法。“鬅毛针是我们湘绣独创的核心技艺,当时刘老师已经退休了,因为我运针比较灵活,适合学习这个针法,就选了我。”欣喜之余,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将鬅毛针的技艺传承下去。

“鬅毛针看上去容易,真正想学精是很难的。刘爱云老师现在八十多岁了,她还在总结和学习。刺绣技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成新湘动情地说。

在难以突破瓶颈期的过程中,成新湘陷入焦虑,甚至曾有一度想过放弃。“开始动针铺个底还是容易的,但越绣到后面层次越丰富时,越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包括鬅毛针和湘绣其他针法怎么融合也是不容易的,没有多年实践经验是很难达到的。”最终,是刘老师一次次耐心地教导,将学习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深深感动着成新湘,她不想鬅毛针技艺在自己这一代失传,再难都咬紧牙关继续坚持。

成新湘沉下心来,多次去动物园认真观察、体会老虎的形态、毛发走势特点;细心研究前辈的狮虎作品,尝试以鬅毛针的手法画狮虎绣稿,再开始试绣。成新湘发现,“当画得熟练之后再去绣,效果就不一样了,被老师夸两句又来劲了”。

就这样,通过四五年精心研习,她对鬅毛针技法从熟练直至精通,成功复制了绣鬅毛针代表作品《虎头》,并成长为优秀的鬅毛针第四代传人。

全身心沉浸在湘绣世界,解锁了一个又一个颇具难度的刺绣技艺后,成新湘的目光聚焦在有“魔术技艺”“超级绣品”美誉的湘绣技艺——双面全异绣上。

双面全异绣顾名思义,是在一块透明刺绣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出形象、构图、针法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象,形成完全不同的两个画面,从而产生感觉各异的两种意境,它利用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所提供的各种造型变化的可能性,又考虑适应针法、绣法的可行性,技术难度大,体现了精微的藏针隐线工艺诀窍,线条的变化在分毫之间,稍有不当则失之千里。

双面全异绣技艺耗费时间长,十分考验绣者的悟性与心性,仅有少数人能完全掌握。成新湘抱着攀登技艺高峰的决心,向双面全异绣发起挑战。历时一年半,她才算勉强掌握入门技巧。“我是从简单的异色到异物,从局部异再到全部异,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

此后数年,成新湘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经过无数次穿针劈线的尝试,终于熟练掌握了湘绣双面全异绣工艺。她带领团队耗时两年复制了湘绣传世经典作品《花木兰》。“这幅作品是湘绣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创新作品,我想把这一经典作品重现于世,也通过这个机会带学生学习双面全异绣的技艺,培养传承人。”

双面全异绣作品《花木兰》以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诗》为题材创作,同一块底料的正反两面,一面是花木兰“万里赴戎机”的英雄形象,另一面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女儿模样。因两面形象差异大、色彩变化复杂,复制难度极大。成新湘带领团队采用传统湘绣仕女绣法,结合掺针的变化,利用造型结构上的明暗处理和色彩的冷暖变化,使人物神态更加生动;同时还尝试运用素描色彩和透视解剖等方法,使绣品盔甲、衣裙等质感更加逼真。“这幅作品后来在外交部蓝厅展示。”成新湘自豪地回忆。

2009年,成新湘参加了由文化部立项、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国家级培训项目”首批国家级刺绣艺术研修班。“这个研修班请到了像韩美林老师等清华美院的教授、名师上课,让我们大开眼界,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次学习。”同年,成新湘获得生平第一个重量级奖项——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在研修班,通过观摩学习、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主题座谈、学员沙龙等形式,增进与优秀同行之间的交流互鉴,成新湘不仅加深了对“非遗”保护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保护传承“非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得到提高。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她更加坚定了将湘绣作为终生事业的决心,“要把湘绣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回来我就开始带学生了”。

2012年,成新湘被授予第一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称号,2018年成为湘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于创作,成新湘认为,必须要“艺随时代”——创作题材应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因此,她带领团队在传承湘绣技艺、创作时代精品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屡获殊荣。

2019年,由成新湘主绣、夏艳设计的作品《大美东方》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巡展。该作品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历史巨变。作品将腾飞的中国龙化为水墨云带,浓淡轻漫,潇洒飘逸。龙头昂扬,巨擘升空,龙尾为飘扬的五星红旗;龙身舒卷,带出天安门、天坛、华表、高铁、港口、城市建设、青山绿水等,不仅再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成新湘带领团队籍由一针一线将浓浓爱国情绣进作品中,通过作品表达出湘绣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2021年,在慶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成新湘带领团队构思、创作了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湘绣作品《静·竞》。

此幅作品由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吉亚担当工艺设计,以著名湘籍画家邓立辉画作《渔舟唱晚》为蓝本再创作,描绘了船只静静停靠江边的场景,予观者以“是归程、更是等待起航竞发”的遐思意境。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出发,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正在启航新征程。《静·竞》正是以这种时代背景为创作基调,抒发湘绣人与党风雨同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决心。

《静·竞》以蓝绿色为主调,近处以交叉和虚实乱针绣出水墨氤氲之感;中景以湘绣传统平针技法刺绣,用劈丝极细、深浅不一的绣线精细刻画渔船质感,色调质朴沉着,意为初心不变;远景处理虚实得当,使水天一色。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和工艺性,又富有时代主旋律内涵,以匠心精神,通过针线语言,献礼建党百年。

随着时代的变化,湘绣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成新湘一直在寻找湘绣适应新时代的自我表达。“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包括我们湘绣的IP品牌、设计、作品,甚至是传承人的个人IP都可以进行转化,还有像与轻科技、家居、服饰、茶叶、瓷器等进行跨界合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要有,能体现传承人一针一线的价值,才能推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成新湘也一直致力于湘绣工艺语言的梳理、创新与应用。她曾参与研制开发苎麻刺绣,在苎麻材料上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破传统工艺,增添了湘绣新品种,并得到业界的认可。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在前辈智慧经验基础上,她还总结出浮绣、旋转虚实、螺旋交叉等十多种新绣法,丰富了湘绣工艺语言,拓展了刺绣表现力。

她努力推动湘绣融入现代生活语境,将湘绣与轻科技结合,创新了湘绣文创品的载体形式,作品《喜上枝头》指纹锁笔记本获得红点奖、手工刺绣蓝牙音响获“深圳礼物”称号。她主导研制的温感刺绣文房盒,运用根据温度变色的原材料创作了《枫林爱晚》,表现出岳麓山爱晚亭霜叶由黄变红的动人瞬间,使传统文房四宝盒更具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数年的努力,湘绣文创产品如首饰、挂饰、收纳盒、冰箱贴、台灯等品类和款式越来越丰富,受到市场新一代消费者的喜爱,让湘绣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推动湘绣工艺创新性发展是我们这几年的重点工作,让大家了解湘绣不仅仅是高端收藏品,还要更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让大家用起来。”成新湘由衷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国潮”的兴起使年轻一代喜欢和关注湘绣,也为湘绣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自2011年起,成新湘开始培养“90后”传承人,至今累计培养110余名青年传人,为湘绣的发展输送一批中坚力量。“‘90后’‘00后’的思维更灵活,绘画基础更好,她们的成长比我们当年更快,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我也非常乐意将传承人培养好。”

成新湘的再传弟子中涌现出多位优秀青年传承人,先后多人被授予“中国轻工行业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轻工技能能手”“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逐渐成长为湘绣新的生力军。“成老师非常重视湘绣传承人的培养,也给我们青年一代争取了很多机会,像出去参赛、参展等。她常说,希望我们作为鬅毛针第五代传人,也能带出比较好的徒弟,一代代传承下去。”成新湘的弟子“全国技术能手”彭娟说。

成新湘指导学生创作的作品屡获肯定。她带领学生创作的作品《冰清玉洁》获2018年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国匠杯”金奖;带领学生攻克技术难关,成功完成仿制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黄褐绢地“长寿绣”香枕课题,再现2000多年前汉代锁针绣工艺;由她主创、指导学生创作的巨幅绣品《曙霞攒旭日》《雅竹·清风徐来》《晴妍·锦上添花》陈列于中南海1号楼接待厅;带领学生历时五年研发湘绣唐卡双面异绣《雪域慈悲》,被拉萨色拉寺收藏……

2022年至2023年,成新湘带领团队完成了湘绣传统针法整理和展示项目,为湘绣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进一步夯实基础,被专家誉为湘绣“基因库”。“下一步我想全部交由年轻团队来做,让她们都参与进来。”她的学生“鬅毛针第五代传承人”饶婷说,“在创作中,成老师常鼓励我们‘胆子要大一点’,让我们尽情发挥”。

成新湘还多次参加“非遗”传习的推广宣传和文化交流活动。她曾远赴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展演湘绣技艺,向世界展现湘绣之美。她先后担任新疆提升妇女编织刺绣技能班和“一户一产业工人”湘绣技能提升培训班的指导老师,指导县镇妇女提高刺绣技艺;多次走进湖南师大、湖南农大等校园,通过授课、讲座的方式宣传推广湘绣艺术;长期从事博物馆志愿服务,为街道、社区民众提供湘绣展演和文化授课服务。“现在是网络时代了,这一年我参与了短视频拍摄,利用互联网不断带动湘绣传承新的发展。”

由于在湘绣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成新湘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轻工大国工匠、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

从事湘绣工作35年,成新湘从一名普通绣工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技术领头人、企业掌门人,无论身份如何改变,她始终秉承匠人初心,坚持传承中华刺绣技艺,以推动“非遗”建设为目标,以振兴湘绣事业为己任。在千万次穿针引线的寂静岁月里,她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着新时代“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成新湘表示,未来她将继续以培育湘绣传承人为首要任务,创作更多响应时代的湘绣精品,研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非遗新产品,让更多的人关注、喜爱传统文化;深入探索湘绣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湘绣刺绣技艺
湘绣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湘绣艺术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儿童玩具设计中湘绣艺术的创新应用研究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研究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清新唯美的刺绣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