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觅

2024-03-08 04:12徐晓民
妇女 2024年2期
关键词:戍卒女真人辽东

徐晓民

1591年10月,也就是万历十九年,李成梁再次被御史弹劾。

三年前,御史任养心曾弹劾他:“今成梁驻辽左、如松驻宣城、如柏驻密云、成材驻黄花。而李平胡、李兴、李宁、王维藩皆姻旧厮养,为列镇参游,不可胜数,环神京左右,盘踞横骄,莫可摇动。若驱逐后时,恐生他变。”但那次万历却驳斥了任养心,回护李成梁。万历称:若以父兄弟并用就加以猜疑,那么,任事之臣就不能用了。此次弹劾他的是御史张鹤鸣,攻击他丢弃六寨,是失地喂虎。

李成梁虽人在广宁,耳朵却长在朝堂。一有风吹草动,他就知晓了。李成梁吃惊的不是御史的弹章,他吃惊的是万历的反应。万历没有反驳张鹤鸣,而是留中不发,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内阁首辅张居正是他难得一遇的伯乐,张居正死后,李成梁心里发虚。万历讲究派系,对张居正信任的旧将痛下杀手,手法凌厉,无论你是否有功,也无论你能力如何,便予撤职。好在辽东还真离不开李成梁,这是他最大的护身符,他幸免于这场清算。申时行当了首辅后,李成梁竭力巴结他,申时行对他也蛮认可的,但申时行可没张居正有权威。为探听虚实,李成梁决定派儿子李如柏进京给申时行送份大礼。

李成梁这个辽东总兵当了22年,已65岁,按照惯例,早该卸职了。但过惯了官瘾,李成梁并不想撒手。李如柏带一队人马,拉了两车物品,人参、鹿茸、貂皮、海东青等,银子必不可少。

几天后到了京城,一天黄昏,李如柏给申府递上揭帖求见。每年都是如柏送礼,申府管家申银熟络得很,每次笑脸相迎,但门卫却告之,申银不在,不知是真不在還是假不在。申管家何时回来,不知;申管家离京还是离府,不知;能否见见首辅大人,首辅吩咐,这几日一概不见外人。如柏机灵,从兜里掏了5两银子塞进门卫兜里,门卫满脸难色,但把银子收了。“将军回吧!首辅不见外人。”正在这时,一顶大轿过来,如柏躲在一旁观察,轿夫前去递上揭帖,乃是兵部侍郎葛缙。一会儿,门卫回话,请进。如柏明白了,申时行不想见他,怕是有难言之隐。于是,他直奔锣锅胡同的一座大宅子而去。凡是像李成梁这样的高官,都是狡兔三窟,不会拴在一条绳上。当然,有的是明线,有的是暗线。暗线没人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

再说广宁的李成梁,心情郁闷,便身着葛服,带两个随从,到医巫闾山散心。

医巫闾山有个清安寺,清安寺住持叫素能,是个奇人,能洞见前100年后100年。李成梁刚当上辽东副总兵时,见过素能,素能手书一诗相赠,上书:“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今日相见,不知又是何般光景?李成梁特意嘱咐随从,勿惊动清安寺。

当天清安寺香火旺盛,信徒众多。李成梁捻起一支香,插在香炉上,炊烟袅袅,他双手合十,虔诚地拜了又拜。这时,只见一个单臂杂役立起单掌,念念有词,两人目光对视,都吃了一惊。李成梁突然想起,此人乃是他的下属,他在险山当参将时,此人是百户,名叫杨绍东。

“绍东,你怎么沦落至此?”李成梁是个情意中人,不像有人当了高官,翻脸不认人。这也是李成梁让众部下死命追随的原因。一声“绍东”,让杨绍东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一个高官如此称呼他,也没有一个高官这么亲切地关心他,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其实,从李成梁一进寺庙,杨绍东就认出了昔日的长官,但人家高居总兵之位,他一个伤残旧将,不敢相认。李成梁把杨绍东领到一棵大槐树下,两个人坐在一张桌子旁,一条精瘦的黄狗也寻着杨绍东而来,到了跟前,摇了摇尾巴,便趴在了杨绍东身边。遇到知音,杨绍东的话语便如滔滔之水,奔涌而出。

当李成梁做险山参将时,杨绍东就在威远台的敌楼上做“夜不收”。威远台隶属险山堡,险山堡共有险山台、锁果植台、松岭台、孤山台等十七座边台。“夜不收”相当于今天的侦察兵,在敌楼里瞭望敌人,有时还要出去搜集敌人的情报。那个敌楼里住了五家,百户杨绍东是个头儿。三家各带着一个女人,各带着一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其中一个男孩就是在敌楼生的。还有两个“夜不收”是单身。他们在敌楼里睡觉、烹饭、炒菜,也在敌楼里唱歌、打牌。

敌楼有四个眼,每个眼都可以观察外面的敌情。菜都是在敌楼附近的田地种的,这些田地是五个戍卒开垦出来的。他们春天播下白菜、茄子、苞米、大豆、花生、萝卜的种子,秋天收获果实。戍卒既要交屯草,也要交屯粮,一名戍卒一年要缴纳十八石的租税。冬天,他们把这些菜放到在敌楼下面挖的地窖里,用厚厚的棉被盖上,够吃一冬。冬天天寒地冻,这些菜也会冻上一层冰茬,于是他们就在敌楼里升起炉子,放在旁边烘热。

在单调的戍边日子里,敌楼里的一只黄狗、一只猫、一只鸡,给这个大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快乐。这三个小生灵都是杨绍东从老家宁远带到敌楼上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那只大红冠子的公鸡便伸着脖子打鸣,这五个戍卒听公鸡打鸣便起床,那只黄狗则跑出敌楼,在山上乱转,听到远处的马蹄声就狂吠不已。

有一次半夜,女真人的探子偷偷来到敌楼附近的树林里来接近他们,那只黄狗一跃而起,把那名女真探子的长裤都撕下来了,女真探子落荒而逃。那只猫也是个天生的侦察兵,它白天就蹲在敌楼附近的树上,一见远处的马队腾起烟雾,立即跳下来,奔向敌楼,“喵喵”地叫个不停。有两次女真人的骑兵来袭,就是猫第一个跑回来报信的。

春夏秋是最美好的季节。到了冬天,戍卒们就遭罪了。有一年大雪下了整整三天,把敌楼的出口封得死死的。晚上,躺在敌楼里,听着外面的雪簌簌落下的声音,寒风从缝隙直钻进敌楼里,直钻进他们的被窝里。那只猫刚窜出敌楼,就被天上盘旋的雄鹰扑下来抓走了。三个孩子哭了整整一天,眼睛都哭肿了。

也是在那一年秋天,五家正在敌楼里吃着粗茶淡饭,五个男人喝着烧酒,唠着家常。烧酒都是从山下的老乡家买的。辽东的农家自己能酿制烧酒,许多家有小作坊,用高粱米酿酒。农家酿出的烧酒不少都卖给山上的戍卒。冬天天冷,戍卒们更喜欢在敌楼里喝酒取暖,酒一入肚,浑身就暖了。但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喝了一瓶,几个人便酩酊大醉。三个女人发现女真兵闯上山来,高呼小叫,但五个男人居然沉睡不醒。最终,五个戍卒和三个女人、三个孩子、一条狗、一只鸡,都成了女真人的俘虏,被掳到苏子河畔的一个城堡里,那里是女真人王兀堂的董鄂部。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大汉端坐在土炕上,命令手下士卒把五个戍卒吊起来。什么滋味都比吊起来好受,下面一口大锅还烧着滚烫的一锅油。那个络腮胡子的人吓唬说,如果不把辽东的军情报给他们,他们就把这些人炸了。那只鸡当晚被女真人炖了吃了。那些女真人撸着袖子,甩开膀子吃得喷香。那只黄狗不知去向。而三个女人也被几个野兽一般的女真人糟蹋了,有的投河而死,有的疯了,有的被活活折磨而死。两个单身汉投降了女真人,另两个戍卒杨绍东宁死不降,被打断了一条臂膀,被女真人扔到荒郊野外。他拖着残臂回到了险山,威远台的田地已经被参将郎得力霸占了。

郎得力长一双笑眼,见到人不笑也像笑,但他是个“笑面虎”,心狠手辣。所以,从面相上看人往往是不准的。这一点,杨绍东体会得尤其深刻。郎得力是从盖州卫调过来的,接替李成梁。

当杨绍东被带到险山堡的大寨时,郎得力的一双笑眼眨巴个不停,人说,眨巴眼就是在想事儿。好眨巴眼睛,说明这个人心眼多。郎得力就是个心眼多的人。杨绍东想回军中服役,郎得力说,“回不去了,一是你是不是女真探子还没查明,二是你这都残疾了,怎么打仗。”杨绍东说,“那官家给我点补偿,我好端端的人,为国家残废了,好歹得给点补偿,以后好生活呀!”郎得力说:“现在军饷还困难呢,哪有银子给你补偿呀!”话不投机,杨绍东就在大寨闹起来,郎得力只是微笑着看杨绍东大怒,他不怒,但下手狠。杨绍东闹累了,坐在地上哭,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郎得力招招手,进来几个彪形大汉,像拎着小鸡一样,把杨绍东拎到一个阴森森的黑屋子里。

黑屋子是两间石头垒的房子,春夏秋还可以,冬天这房子嗷嗷冷。石头房门上了一把大锁,门口有两名明军士兵站岗。黑屋子里关的有五个人,两个女真人、三个蒙古人,五个人坐在乱草上,用发亮的眼睛盯着被扔进来的杨绍东,就像看一个怪物。杨绍东大骂,又到门口捶门,直到捶累了,瘫倒在草垫子上。那些蒙古人、女真人一直看他表演,一句话也不說。其实,杨绍东看一眼就知道,这些女真和蒙古人就是普通的老百姓。

过了半晌,杨绍东才和这些陌生人交流,原来他们或来贸易或打猎到险山地区被抓的。郎得力打女真和蒙古骑兵不好使,就抓几个老百姓到朝廷请功。杨绍东一直在边关,懂一点儿蒙古话,不要通译,便能直接和蒙古人对话。

他跟大牢里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一唠,才知道,这些女真人是董鄂部的猎人,他俩追一只貂到了险山的大山里,被敌楼上的戍卒发现了,立即在敌楼上点起烟火,驻扎在附近的明军倾巢出动,前来围剿两个女真猎人。当山上的螺号吹响,两个女真人才发现自己陷入了重围之中,撒腿就跑,在山里转来转去,在一个山坳里,被一群明军抓了俘虏,投入大牢。那三个蒙古人为了生计,扮作汉人,从义州来险山卖马,在险山用马换了汉人的盐、铁铲子等,正想返回河套,接到举报的明军赶来,将三人抓到大牢里,声称他们违反了明朝不允许交易铁器的规定。蒙古人也不知道会怎么处理他们。

第二天黄昏时分,两个明军把杨绍东架出大牢,扔到山里。他只能拄着一根折断的木棍,寻到一家饭铺做个伙计谋生。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黄狗,一见到主人,黄狗摇头晃尾,亲热得不得了。

此后,杨绍东四处告状,投书到辽东巡按御史。一个叫张鹤鸣的御史专程到险山做调查。张鹤鸣还找了当地一些戍卒,问了其他一些问题。张鹤鸣走后,这家饭铺就把他辞退了。他四处流浪,后来被明军抓了壮丁,押到清安寺修建庙宇,采木、烧砖、修建台榭,修完后他便在这寺庙中做了杂役。寺庙主持看他可怜,便允许他睡在大雄宝殿。李成梁听到这里一愣,张鹤鸣针对辽东总兵的弹章里,就有一条:抓老百姓冒功。看来,张鹤鸣是下了一番工夫。

他再看杨绍东,已是泣不成声。李成梁也是伤感不已,忍不住落下泪来。李成梁很少流泪,这次触动了伤心处,联想到自己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攻讦,不免感同身受。他轻轻拍了拍杨绍东的肩膀安慰说:“绍东,你的冤屈,仆记下了,回去仆就安排人恢复你的军籍,该补偿的补偿,你放心吧!”随后,李成梁吩咐随从取出装着五两银子的布袋送给了杨绍东。杨绍东抱着这五两银子,哭得更厉害了。这才是知音。当初为什么不找李大帅呢?如果找李大帅可能早就解决自己的问题了!他后悔不已。

这时,住持素能和两个和尚缓步走了过来,可能是听到了李成梁来寺庙的消息。素能上前一步,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帅大驾光临,贫僧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李成梁忙站起还礼。

素能引李成梁入了禅房,坐定之后,李成梁说道:“仆此次拜见高僧,还望指点迷津。”素能双手合十,答道:“岂敢岂敢!不知大帅所问是何方向?是禄位?是钱财?还是姻缘?”李成梁微微一笑,说道:“请高僧看看仆的禄位如何?”素能闭目念经,半晌方吟道:“木落雁南归,北风江上寒。”李成梁知道诗中的意思,问道:“不知北风过后是否是春天?”素能回了一句诗:“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将军还需忍耐多时。”李成梁深施一揖,“多谢大师,他日还登贵寺,必重修庙宇,再塑真身。”

正在这时,管家李穆风风火火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大帅,刚才如柏公子来口信,钦差已经到了宁远城,请大帅快快回广宁府接旨。”李成梁告辞了素能,出了庙门,跨上青鬃马,回返广宁城。

原来,如柏在申时行府上吃了闭门羹,便转到了罗锅胡同的大宅子。这座大宅子的主人正是司礼监太监张鲸之府。如柏递上揭帖。不一会儿,里面传来了“请进”的声音,一名小火者引着李如柏穿过两个垂花门,来到客厅。李如柏的后面,两个随从抬着礼物盒。

刚坐一会儿,像女人的尖嗓音从里面传来:“李将军,咱家来迟了。”随着声音,一个尖嘴猴腮的中年人出现在客厅中,李如柏立即拱手拜道:“今日到京,是为修缮李府而来,也为孝敬公公而来。”李如柏一挥手,两个随从便抬着沉甸甸的盒子送到客厅一角。张鲸知道,这里面的不是银子,就是貂皮、人参等东西,价值必定不菲。张鲸笑笑,说道:“又让将军破费了!多谢多谢!将军登门,怕是有什么事情吧?”“公公真是爽快人!听说御史告了老爷子!不知皇上是何态度?”张鲸沉吟片刻,说道:“这次御史的弹章还在其次,关键是辽东也有人在鼓捣你家老爷子,那上来的可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呀,说你家老爷子要割据辽东似的,你说,万岁爷能不担心吗!还好,一直在旁边给你家老爷子说好话,这才有个抽调回京的安排。先避避风头,咱家再找机会,给老爷子美言。”“也就是说,这次已经决定了?”“定了!你快回去,圣旨马上就到。”

于是,李如柏才急忙赶回广宁。路上,已经知道钦差前来广宁宣旨。李成梁闻听,颓然坐下,他纳闷:辽东会有谁在鼓捣自己呢?是两个副总兵?还是巡抚?或者是哪个豪门大户?他一时还无法判断。这时,有人报告,钦差已经到了总兵府门前,李成梁抖了抖衣襟,昂头前去迎接钦差。

三天后,李成梁离开了广宁城,场面显得冷清多了,许多同僚没来相送,反倒是一些老百姓都堵在街上送行,也不能说是送行,只是看看热闹,看看纵横辽东22年的李成梁走时多么狼狈。杨绍东也挤在人群中送别李成梁,他是真心的,他的手里紧紧握着那五两银子。

李成梁骑在马上,虽然心中五味杂陈,但气场依然强大。他似乎看到了人群中的杨绍东,他冲着杨绍东的方向微微一笑。杨绍东看到了他的笑容,很欣慰。当李成梁的大队人马消失在远方之后,杨绍东又回到了他的客栈。

第二天,杨绍东在客栈被杀,终于没有等来冤屈昭雪的那一天。不知杀他的人是谁,巡捕们调查了十多天。杨绍东在广宁城没有一个亲人,更没有一个仇家。死时,杨绍东手里紧紧攥着装着那五两银子的袋子。显然,杀手不是图财害命。那只黄狗就躺在他的身旁,被生生勒死了,和主人死在一起,也是死得其所。

编辑/宋凌燕

猜你喜欢
戍卒女真人辽东
从“居延汉简”看汉代戍卒的生活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肩水金关汉简所见田卒与戍卒之别
心向辽东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
肩水金关汉简所见罢卒*
《诗经·小雅·采薇》中“人”的在场
金代的酒文化漫谈
论辽金时期朝鲜半岛女真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