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投入一次就好了

2024-03-08 04:12林特特
妇女 2024年2期
关键词:青春妈妈同学

林特特

自从咪咪进入青春期,咪咪妈、我友郑翠也跟着青春起来。

别误会,不是外形上的重返青春,虽然,郑翠年岁不大,保养得当,在中年人中,算状态好的。我说的是情绪上的青春、话题上的青春、关注点上的青春。

郑翠是个好妈妈。每当我这么表示,她都要加个转折句,“除了咪咪两岁前。”咪咪两岁前,因工作繁忙,郑翠出月子便将她送回老家,托付母亲照顾。两岁以后,咪咪回京,许是愧疚,许是换了份在家上班的工作,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咪咪的饮食起居、早教、正式教育,事无巨细,郑翠全方位监督、陪伴。

小学五年级,咪咪写过一篇作文《我最好的朋友》。同样的标题,别的同学写的是同龄人,咪咪写的是妈妈。当初的萌宝,如今已是小少女,不变的是母女间的亲密。咪咪和郑翠无话不谈,互相懂得并能接住对方的梗。好几次,我看到身形仿佛、发型雷同、五官相似的她俩搂在一起,头对头,哈哈大笑,都有种恍惚,她们更像是姐妹、彼此不同年龄段的分身。

去年7月,咪咪接到初中录取通知书,同月,迎来月经初潮,一阵慌乱后,勉强适应。

8月下旬,咪咪参加了初中的学前培训,从此每天都要哭一番、闹一番。她有时想象新天新地新同学,会流露憧憬;有时又为几天培训得出的结论患得患失。结论包括不限于“她们都长得好好看啊!我就是丑小鸭!”“他们都很强,我还能不能保住第一名?”“为什么我永远要坐第一排?”“老师没叫我名字,肯定是不喜欢我”……

咪咪最好的倾诉对象是妈妈,情绪最佳发泄对象也是妈妈。

8月底的一天,郑翠一家三口在邻近的公园散步。咪咪在前面哭,郑翠和咪咪爸在后面跟。一人捧着水果盒,拿着小叉子随时准备将切块水果送入女儿口中,另一人即郑翠,无可奈何、垂头丧气、亦步亦趋,咪咪哭一声、她哄一声,咪咪说一句、她劝一句。

他们的喧嚣被一旁的热心大爷叫停。交代一下,事发地点位于北京朝阳,朝阳群众以热心出名。大爷拦住哭闹不止的咪咪,郑重而警惕地问:“小姑娘,你老实说,他们……”大爷指指郑翠和咪咪爸,“是不是你的亲生父母?”

公园南门挨着派出所,假设三人中有一人表现得可疑,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专业警察的审问。

郑翠事后和我提及该场面,啼笑皆非,“我差点被当作人贩子!”“幸好,咪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

笑完,郑翠幽幽叹口气。她感慨,咪咪进青春期和中学同步,双重压力下,咪咪似乎总在烦恼中,烦恼带来情绪波动。“咪咪波动,我波动,现在每天上学路上,我要做她思想工作,每天放学路上,我全在听她吐槽,给她出主意,回家还要帮她做作业、补课。”

吐什么槽?出什么主意呢?

吐槽一,社交。

咪咪曾惆怅地问郑翠,为什么a和b是好朋友?a还要在c面前说b的坏话,而a又来和我交朋友,并交代我别让c和b知道?

“哎呀,小女生之间的勾心斗角、塑料友情,幼稚的咪咪怎么会懂?她怕和同学交往时说错话,越怕越容易错,我每晚都要和她复盘一下,今天又和哪个同学发生了什么矛盾,话都怎么说的,态度对不对?再预演下明天会发生什么情况,怎么应对。咪咪前后左右的同学,我都认识,家长我也熟。”

“你要帮她社交?”我问。

“她在学校得有帮派,要有固定的几个小伙伴,我听说学校有爱宠物小组、图书馆学习小组,负责的学生的妈妈,我都加了微信,准备让咪咪加入。”郑翠信心满满。

吐槽二,学习。

咪咪车轱辘话来回问的分别是——

“为什么我小学不怎么努力就能成绩很好,到中学就必须努力?为什么努力了也未必成绩好?为什么我的同桌,不比我认真,每次考试成绩却都呱呱叫?人和人之间的差距难道是天生的……”

郑翠模仿到位,她对着我连环问,问完,脸上的困惑像是咪咪脸上揭下来,直接贴在自己脸上。

不用郑翠再次展示,几个月来,我看她的朋友圈,就知道咪咪每天的作业是什么、有多少。但听郑翠陈述,我才意识到,郑翠的投入不止是关心和晒朋友圈。以数学为例,咪咪的数学是各科中最薄弱的,于是,郑翠买了一套数学的网课,每天在家,先学一遍备课;晚上等咪咪回来,再陪咪咪重新看一遍。咪咪不会的题,郑翠做。其他,咪咪的副科作业,郑翠写;咪咪的每一篇作文,都是郑翠写一篇,咪咪写一篇,两相对比,择其优交给老师。

“究竟是她的作业,还是你的作业?”我惊呼。“我俩的。”郑翠点头,“说实话,每次解出题来,我还挺开心,回到中学阶段,我肯定是个优等生!”

吐槽三,各种人生问题。

咪咪经常问郑翠,“是受欢迎更重要,还是做自己更重要?是保持本我呢,还是要拥有一个超我?”

每当此时,郑翠事无巨细,掰开了、揉碎了,和女儿分析、辩论。郑翠毕业于全国排名前十的文科类大学,文史哲是她的基本盘。在讨论本我和超我时,她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结论呢?”我好奇。“各持己见,到最后,感觉谁也说服不了谁,即便说服,过两天,咪咪还是会再来一场辩论。”

我和郑翠在洒满阳光的咖啡厅见面,咖啡厅挨着咪咪的学校。两个小时,郑翠始终围绕着咪咪聊天,仿佛咪咪在场,仿佛咪咪在和我对话。

快分手了,郑翠沮丧,“长大的世界就这么复杂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太难应付了!”她又以老师的某句似乎带着内涵的话、同学的某个眼神为例,我不禁上下打量郑翠,说出我的担心,“亲爱的,你有没有发现,你快和咪咪活成一个人了?她的烦恼、她的社交、她的學习,都成了你的。你像咪咪的影子、军师、智囊,你谋划,她执行。你在家待着,她出去演你,演你俩共同作画,画好的不会出错的少女。”

郑翠一怔。她辩解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我不该全盘接纳,为她想法子吗?再说,我并没有控制她,不像那些控制欲强的妈妈。”

“不是你控制她,是你被她控制了,她的青春期变成你的,陪伴不是替她活一遍。如果她待在家里,待在你身边,形成一个安全岛,她当然不想上学,她也不用长大,任何问题,妈妈都有办法。”

放学时间到,郑翠和我匆匆告别。我怕郑翠不高兴,发信息给她,“真朋友才会说真话。”半夜,郑翠方回,“我会好好想想,我约了心理医生。”

我知道每个月,郑翠都会安排咪咪去做心理咨询,来缓解青春期的焦虑。谁知,郑翠说,“这次是我做心理咨询,你说得对,我感觉我快和咪咪活成一个人了,我在重新经历一次青春期,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我该高于她,旁观她,而不是事事代劳,成为她。”

编辑/宋凌燕

猜你喜欢
青春妈妈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鸟妈妈
青春不打烊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