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审计”推动绿色共富的实施机制与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2024-03-19 04:05周佳琪ZHOUJiaqi程淑清CHENGShuqing秦溶苑QINRongyuan
价值工程 2024年6期
关键词:机制目标

周佳琪 ZHOU Jia-qi;程淑清 CHENG Shu-qing;秦溶苑 QIN Rong-yuan

(汉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十堰 442000)

0 引言

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坚定树立并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高度明确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2]。其各项措施和意见的运行与二十大中推动绿色发展的精神相契合,对美丽中国的建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碳审计作为基于国家战略和全球发展的工具,将审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背景,间接参与资源环境保护,使审计监督能够有效执行环境保护目标。

1 文献综述

1.1 文献回顾

“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质是由黑色工业转型为绿色工业,我国的“双碳”目标具有过渡时间短、基础强度大等显著特点[3]。而碳审计是指多元审计主体使用系统方法从碳信息、碳行为和碳制度等维度独立鉴证、监督与评价相应客体碳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一项绿色低碳治理制度安排[4]。碳审计的目标是以审计固有功能发挥特定的作用,促进代理人更好地履行碳排放经管责任[5]。它是一种新型环境规制工具,以核算碳足迹的方式为企业碳决策提供独立客观的数据支撑[6]。

杨博文[7]认为,碳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核查主体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量来衡量资源利用率。王帆[8]等学者专门分析并制定了我国碳排放实物量核查的标准。目前各国际组织、各国家的温室气体认证大多为碳排放审计,但是在具体分析碳审计的学科性质时,王爱国[9]、张薇[10]和刘惠萍[11]等多位学者又提出碳审计不仅包括碳实物排放量的审计,还包括对低碳政策和低碳资金进行的审计。Lai,Yik 和Man 将碳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出企业需要制定并且遵循碳审计标准[12]。Moloney,Horne和Fien 对碳审计含义作出了阐释,认为碳审计工作就是审计主体参照国家政策法规、制度规范及条例标准,客观地对碳排放行为进行评价或监督,以促进经济社会向低碳转型[13]。

从碳审计研究包含的主题分布来看,一些研究文献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对碳审计的内容、目标、功能和问责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初步建立了基于中国国情的碳审计理论体系,对碳审计性质和功能拓展研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1.2 文献评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中国于2020年宣布“双碳”目标,并在2021年设立碳交易市场。受此影响,碳审计受到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整体来看,我国有关碳审计的基础性问题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未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经过详细梳理发现,现有文献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局限:第一,在审计本质的确认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同观点,已有文献仅聚焦于碳审计的一方面内容,如排放责任、排放信息或环境影响,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框架,这将影响碳审计制度的科学建构和碳审计实务的有效开展。第二,现有文献对碳审计主体的观点较为零散,碳审计主体责任不明确,监督考核不严格,我国碳审计的主要监管力量是政府,行业协会组织尚未形成监管主体;单一监管力量的薄弱、考核制度的不严格增加了碳审计工作的阻力,降低了碳减排工作的效率。第三,“碳审计”这一专业术语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使用和实践的先行,使得碳审计的研究存在差异。行业相关制度还未明确如何参与指导碳审计业务,实务中的监督考核制度模糊不清,碳审计范围的界定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本文将以促进“双碳”目标,以碳审计推动绿色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为基础,探讨碳审计本质和各方主体责任,明晰碳审计范围,在分析和确定碳审计作用机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解决上述研究的局限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

2 我国碳审计实施现状

2.1 我国碳审计现状

以2001-2021年我国地级城市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碳排放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部分低碳试点城市实施前后碳排放量情况中,试点均取得有效的成果,碳排放量在十年内都有效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如表1 所示,深圳市作为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在单位GDP 碳排放总量、单位GDP 能耗、人均能源消费量等指标都是第一名,显示出深圳能源利用效率、产业绿色转型质量较高;武汉市是第二批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扎实推进各项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三五”期间,该市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接近40%;济南市坚持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坚持高位规划统筹建设,构建现代低碳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占比60%,“十三五”期间,单位GDP 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35.8%、32.3%。

表1 部分低碳试点城市实施前后碳排放量对比表

我国碳审计工作仍处于探索性阶段。从2011年仅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到2021年覆盖全国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过去十年,中国的碳排放市场发展迅速。碳审计作为碳排放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碳审计体系刻不容缓。[14](吕伶俐,2022)。因此,本文将从以下我国碳审计发展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第一,碳审计法律法规制定不健全,缺乏详细的碳审计法规制度;第二,碳审计主体缺乏协同合作、过于单一化;第三,审计数据难以获取且企业低碳意识薄弱,缺乏专业技术设备和专业知识[15]。

2.2 国外碳审计经验借鉴

英国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16],以政府审计为主导、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协同合作,催生多样化的审计职能。美国则形成了政府审计为主导,社会和企业内部审计共同推进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在碳审计中的作用[17]。日本在审计制度建立上提出生产者责任的概念,通过碳审计与其鉴证制度,确保碳足迹的确立以及碳社会责任的第三方核证。丹麦政府对碳排放量进行具体的监管和跟踪处理,设立碳审计与鉴证业务信息传递中心,以公民监督促进监管企业进行内部审计[7]。

现阶段我国碳审计可以借鉴国外碳审计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能源结构完善发展低碳审计的有效措施,以立法的形式将实施碳审计工作纳入审计机构业务范围,并建立相应协同机制,三方联动协作,同时深化信息技术在碳审计中的应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3 我国“碳审计”推动绿色共富的实施机制与治理路径

3.1 实施机制

“双碳”目标下,碳审计通过识别和认定碳信息,形成客观可靠的审计报告,提出科学的审计建议。我们从中可以得出碳审计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具体作用机制,如图1 所示,包括评估机制、追踪机制、约束机制、强化机制和预控机制。评估机制是碳审计通过对有关碳排放的具体信息进行性质和数量方面的评价和评估,将识别到的相关信息和可选择的策略进行匹配,以筛选高效的应对规则。追踪机制是碳审计对碳排放情况及风险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检测,包括直接或间接的碳排放源,例如能源使用、交通运输等,启动问题追究溯源制,促进问题的高效整改。约束机制是碳审计对资金进行全链条审计监督,着力揭示各地区实行“双碳”目标任务过程中的财政资金损失浪费、非法占有、闲置沉淀等的问题,审查补贴项目的实际运营效果,推动促进降碳激励约束政策的落地落实。强化机制就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可行、高效的碳减排策略和规划,包括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等,帮助我国形成完善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提升“双碳”政策执行的强制性和有效性。预控机制是碳审计通过计算并及时预警碳排放对碳行为主体活动的影响,将各种潜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减排责任的遵守。

图1 碳审计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机制

3.2 治理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双碳”目标下的纵横一体化的碳审计治理路径(图2)。

图2 碳审计治理路径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准则体系。我国应加速碳审计相关立法进程,利用政策法规的强制性为碳审计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持。为了使碳审计的法律法规更具针对性,政府可以从当前的法律法规出发,对碳审计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地方政府也应当出台与当地实际状况相匹配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同时制定在该方面法律责任的地方法律法规,确保地方碳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推动各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第二,建立协同机制,三方联动协作。政府审计应明确工作基本目标和方向,对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实行合作、指导、监督,对工作流程严格把控。社会审计应积极配合政府审计的指导监督,同时与内部审计互助合作,实现碳审计成果共享。内部审计应充分发挥其控制职能,对企业内部实行风险控制、强化监督,同时进行跟踪控制,确保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从根本上反映政策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差异,最终实现政策的完善和优化。第三,融合信息技术,增强披露意识。通过将大数据技术纳入碳审计,政府可以构建起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国家碳数据采集平台,允许所有部门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并确定重点责任和审计领域,为碳审计提供明确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企业也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以及时采取改善措施。政府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企业认识到碳披露带来的收益,可以予以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企业主动披露碳排放信息,出具报告。第四,加大宣传力度,培养低碳意识。通过发布公益广告、设立节能宣传周等方式对民众进行主题教育,在社区、街道等人流聚集地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或通过设立环保网站,帮助家庭和个人计算碳足迹等,大力开展“双碳”知识教育活动,加深民众对碳会计法律规章的认知程度和对碳会计工作重要意义的了解,营造良好的碳会计法治环境。第五,鼓励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我国现阶段仍然缺少专门从事碳审计的专业人士,同时,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对审计工作的了解也相当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加强理论层面的国际交流,通过举办学术论坛、交换留学等方式相互探讨碳审计理论知识,加大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多元化,鼓励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网络,争取实现“碳审计+”的局面。

4 结论

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是其履职尽责的表现,更是保障我国新发展理念下绿色发展的质量的需要,为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碳审计,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温室气体排放及其比率的相关信息,并与国内外同行业数据进行对比,准确地了解我国相关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此外,低碳经济也对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损失,需要在碳审计的基础上向管理层提供低碳企业的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碳审计视角的低碳战略框架以及相应的实施路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基础。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会计研究将对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环境标准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中国在全球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这将有助于改善和加强中国的环境管理,提高中国在工业、能源、科技和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机制目标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我的新目标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