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小练笔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4-04-04 15:32沈艳萍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习作课文教材

沈艳萍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排了一定数量的课后小练笔,这些小练笔是从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出发,为促进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而设计的。在实际教学中,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屡见不鲜,课后小练笔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对此,教师要认真梳理课后小练笔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与策略。

一、梳理小练笔教学中的问题

课后小练笔都是从课文内容出发设计的片段表达,体现读写融合的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不假思索,让学生简单写写,便草草收场。

1.忽略迁移表达方法

小练笔设计的初衷是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形式,指向表达能力的训练应该是重点。统编教材安排的小练笔,有许多指向理解课文主题的训练,如五年级上册《落花生》的课后小练笔是:“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無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竹子、梅花、蜜蜂、路灯),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的一个,试着写一段话。”落实这样的练笔要求,有些教师一味追求体现文本讲述的“做人要做有用的人”,忽略了迁移文本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导致学生虽然练笔了,却没有练出应有的表达能力。

2.忽略确定具体目标

小练笔作为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应具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求,从逆向设计的理念看,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练什么、怎么练、练得怎么样。在统编教材安排的小练笔中,有些要求很笼统,缺乏具体的目标,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后小练笔是:“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这样的小练笔,有些教师不知道如何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难以从中找到指导的发力点,导致学生一般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完成小练笔,达不到练笔的应有效果。

3.忽略匹配单元目标

每个单元中安排的小练笔,都力求匹配单元习作目标,对接单元习作语境要求。但是,统编教材安排的小练笔,有些是与单元习作不匹配的,如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的课后小练笔是:“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写一写。”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求写清楚推荐的理由。这个小练笔重点练的是对月下景色的想象,推荐一个好地方需要写出它实实在在的好,小学生很难将两者有效对接。教师一味指导表达训练,就会导致小练笔不能与单元习作形成合力,背离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

二、思考小练笔的设计路径

基于上述梳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从单元文本中精选范例设计小练笔,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打开习作思维,降低单元习作难度,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1.紧扣新课标的表达要求

新课标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各学段习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以注重表达兴趣和观察能力培养、强调想象与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性为共同点,在循序渐进中追求学生表达能力的稳步提升。教师在自主设计小练笔时,既需要考虑小学阶段习作方面的整体性要求,又要重视每个学段习作的重点训练目标。以第二学段为例,“写清楚”就是整体上的重点目标,教师通常可以设计仿写训练,在不同单元有序设计把内容写清楚、把过程写清楚、把步骤写清楚、把想法写清楚的小练笔。这样的小练笔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指向单元表达目标

这里所说的单元表达目标是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之一,属于教材训练体系的基石。单元习作一般出现在所有课文之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单元整体出发,既要研读课文阅读目标与内容,又要研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表达目标与内容,从而确定读写融合的着力点,并在文本中找到设计小练笔的对应点。即根据单元表达目标,从表达内容、表达方法、表达思路等层面设计小练笔,有效降低单元习作坡度。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是“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一次活动”。教师可以精选课文中点面结合的范例,设计点面结合表达训练。《狼牙山五壮士》第2自然段描写战士们阻击敌人进攻,既关注了人物群体又写到了每个战士,属于典型的点面结合描写。教师可以据此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写课间活动(游戏)的情形,以先群体后单个的方法,进行点面结合描写。

3.结合文本表达特点

小练笔的设计必须从文本语言表达出发,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教师抓住文本中的语言表达范例设计小练笔,需要尽量体现范例中蕴含的表达方法,学生以此为支架,学以致用。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火烧云》,课文所在单元的表达要求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单元课文中《我们奇妙的世界》安排了一次用比喻句把普通事物写得很美的小练笔;而《火烧云》中,最有特点的语言表达是颜色的变化,尤其是那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的出现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可以据此设计小练笔:“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表示颜色的词语和句子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介绍春天公园或秋天山里颜色变化的情形。”这样的设计,从文本语言出发,针对性强,与单元表达要求匹配。

三、探索小练笔的升级策略

鉴于小练笔在统编教材中处于零散状态,对于提升学生整体表达能力缺乏足够的支撑效果。教师需要思考补充设计成体系的小练笔,让小练笔训练得以有效升级,实现小练笔的最大化效益。

小练笔在统编教材中基本上处于点状分散状态,且点与点之间缺乏必要的勾连,游离于统编教材倡导的整体教学理念之外。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单元习作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单元课文中设计一些小练笔,与编者安排的小练笔形成点点相连的练笔链,达到夯实学生习作能力的目标。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话题是“我的动物朋友”,要求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编者在《猫》一文后面安排了小练笔,却没有在《母鸡》《白鹅》后面安排小练笔,教师可以设计小练笔,组成系列训练。在《母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设计小练笔:想一想自己曾经对哪一种小动物态度上有变化,注意写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在《白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对比方法写出白鹅的特点,设计小练笔: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这样一来,学生在单元习作之前的小练笔中,就经历了写小动物特点的系列训练,学习了写出动物特点的多种有效方法,从遣词造句、构思结构、情感表达等多个层面获得了有效训练,为顺利完成单元习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在小练笔教学中,需要有自己的主见,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从单元整体出发,精心设计适宜的小练笔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真正发挥小练笔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习作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