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

2024-04-09 17:58刘红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刘红梅

【摘 要】教育评价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聚焦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深圳市宝安区建安小学为例,阐释开展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并就进一步推动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出两点建议,以期为新时代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 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策略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当前,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重智轻德、重分数轻素质等问题,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评价不仅包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包括真实情境下知识的建构与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更加强调学习过程的信息收集和学后反思。为此,深圳市宝安区建安小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大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不断探索与总结其中的实践经验和有效策略。

一、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提出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聚焦核心素养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体现的是人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某一学科的素养,也不再只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它指向的是人的整体培养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评价,一改过去的“学科本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素养水平。

(二)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学生在参与学习与评价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情境中的真实任务,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运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就感,还能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品质,激发自主探究和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三)鼓励学生个性化成长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评价,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导向功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分析

学校秉持“让每个生命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价值追求,在多次实践和反复验证下,探索出以下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指向核心素养达成

科学的综合评价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只有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涵盖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才能达成整体的核心素养目标。因此,学校除学业水平评价外,还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整体融合,长期开展“每班一台戏”“学校体艺特色课程我能行”“军训成果展示”“生活技能比拼”等项目式评价,从参与态度、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例如,五、六年级学生在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的“军训及成果展示”项目,在教官的严格要求下进行3天的封闭式训练。在此期间,教官的示范性指导、随班教师的观察记录、家长在班级群的实时点赞等过程性评价,不仅提升了学生独立生活和体能训练的水平,更锻炼了军人般的坚毅品格。最后以班级为单位呈现队形队列、手语操等成果展示,将个人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创设真实任务情境,确保核心素养落地

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解决问题”,这也是应对未来所必备的能力。而学生“解决问题”素养,是指在没有直接明确解决办法的情况下,个人有意愿投入认知过程,以及理解和处理问题情境的能力。

创设真实任务情境的综合素质评价,与传统意义上的纸笔考试不同,它更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真正检测高阶思维、价值观念、必备品格等,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高分低能”的问题。如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针对一、二年级不组织统一期末纸笔检测的规定,设计并组织了多项任务闯关活动,以口头汇报、故事编撰、闯关勇士、小组讨论、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置身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拥有“沉浸式体验”,不仅参与热情和挑战欲高涨,还能通过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在体验和交流中树立开放、有序、宽容、拼搏等正确价值观。

(三)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助推核心素养发展

学校借助“智慧鱼”综合素养评价系统,让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通过各自账号登录平台进行评价数据上传,再结合积分管理模块、数字徽章模块及虚拟角色成长模块功能,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激励学生阳光成长。

1.打破线下评价的单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的评价模式

通过“智慧鱼”综合素养评价系统,学校可实时采集學生相关评价数据,对课内外学生的交互活动与学习成果进行量化建模,及时生成个性化“智慧鱼”虚拟形象和电子评价报告,让学生核心素养在评价中具体化、可视化(如图1)。

2.打破评价主体单一局面,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除传统意义的教师评价外,学校还引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和评价小组审定。学生自评能够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激励和自主发展。同伴互评是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鼓励家长参与评价,有助于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和学校,为家校协同育人创造条件。而由各科任教师组成的评价小组,则确保了最终评定结果的客观公正。实践发现,多个评价主体的参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跳出终结性评价窠臼,更注重形成性评价

有学者认为,当前学校教育迫切需要从大规模的标准化教育发展到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形态和学习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应该“去标准化”,跳出终结性评价窠臼,更加注重学生日常表现的形成性评价和关键素养的达成,发挥教育评价改进、激励的功能,更好地支持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针对评价结果,学校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并运行“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改进作用。各学科定时间、定主题地开展校本教研,各年级参照学生评价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教科研氛围浓厚。如为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科组分年级开展了“看图说话”“写留言条”“习作入门”“童话故事创编”“主题演讲”等主题教研;为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学科开展了“养蚕日记”“21天气候变化记录”等科学小实验教研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英语科组开展了“绘本故事分享”“经典电影赏析”“英语课本剧”等主题教研。以此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利用,挖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价值,以评促教、以评导学。

三、启示与展望

推动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还应真正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发挥个人潜能,成为具有反思能力和强大执行力的创新性人才。目前,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反思过往的经验和教训,以下两点值得重视。

(一)注重学科整合,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普遍存在将核心素养进行学科解构,施测时分学科开展,导致出现评价内容片面求全却不够深入的问题,无法真正测评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水平。因此,学校施测时,从学科整合的角度出发,切实进行多学科资源整合,重在观察学生跨学科实践的过程及关键表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完善协同育人网络,发挥多元评价作用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家长评价和同伴评价,同教师评价有着同等价值。为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对学生潜能挖掘、个性成长的重要作用,学校积极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网络,促进各评价主体间的正向沟通,尤其是家长和教师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例如,教师对学生在校日常表现进行跟踪记录,并将观察和记录情况反馈給学生,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同伴评价和家长评语等综合考量,审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将这份自我认知分享给家长和教师,使家校双方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选对舞台,选择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然后尽情地发挥自己独特的才华和能力。”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重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帮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情境时,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享受全情投入和拔节成长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崔允漷.试论新课标对学习评价目标与路径的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袁振国.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的未来教育[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11).

[4]柳夕浪.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成为他自己[J].基础教育论坛,2016(15).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