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衔接更有趣

2024-04-09 02:47叶敏赵蕤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1期
关键词:幼小课件教学活动

叶敏 赵蕤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应用于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中,如白板课件、微课、微游戏等。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优化了幼儿园的各类教学活动,提高了活动质量。因此,我们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小衔接课程中,可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幼小衔接活动课程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信息技术具有趣味性,能够促使幼儿主动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学龄前幼儿年纪小,以无意注意为主,信息技术课件的画面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各类音频、视频有趣,能够快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便于幼儿掌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例如,幼小衔接主题大班心理健康课程“阿力的烦恼”教学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会用绘本图片进行教学,而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将原来的绘本图片变成了视频动画,还配上了音频,阿力这个形象立即生动起来。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阿力一直在与幼儿互动,仿佛他就是幼儿们中的一员,是天天和幼儿们在一起的小伙伴。在这种情景化的教学环境中,幼儿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延伸活动中,阿力的形象一直在班级的一体机上,来园或是区角活动时间,幼儿们会三三两两地去和阿力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信息技术集声、像、视频等于一体,通过形象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幼儿接受和理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快乐学习,这种方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信息技术能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把传统教学中知识性较强的事物变得直观、具体,将教学的重难点分解呈现,引导幼儿探索、剖析,一步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发现事物的规律、理解事物间的关系,使幼儿学习起来事半功倍。例如,我园的幼小衔接课程“字宝宝找家”,活动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让田字格的左半格、右半格、上半格、下半格依次闪动,帮助幼儿认识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名称。

又如,在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国旗”这个概念对幼儿们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而且,幼儿园每周升旗仪式上,总是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一起嬉笑、打闹。于是,我们把孩子们嬉闹的情景录下来,同时播放幼儿园和小学生升国旗的录像让幼儿观看,通过对比让幼儿了解国旗的意义,懂得国旗是祖国的象征,使幼儿明白要向小学生哥哥、姐姐学习,升国旗时应该行注目礼,以表示对国旗的尊重。可见,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问题,优化教学过程,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信息技术课件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幼儿的情感体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能够营造出较直观的立体场景,让课件声画并茂,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欣赏与理解事物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首先,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各种情境,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完成活动目标,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幼小衔接课程故事《小乌龟和小蜗牛》中,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播放了故事视频,幼儿们沉浸在故事情境中,很容易就理解了故事内容。为了拓展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中,教师播放了蜗牛、乌龟的日常生活片段,这一操作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也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了幼儿们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还原生活中的各种情景,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幼儿年龄小,对身边的许多事物缺少关注。因此,在开展社会领域的活动课程时,我们经常会将幼儿日常生活的场景拍摄下来,帮助幼儿进行准备。因为是自己曾经参与的活动,所以幼儿在活动课件中看到自己时,会有一种亲切感,很容易就产生情感共鸣,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自我,从而完成了自我教育。

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很多时候会利用图片进行教学,图片内容虽丰富,却很难让幼儿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最大限度地還原事物的原貌,让幼儿感受事物的动态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幼小衔接社会准备课程“名胜古迹”中,我们播放了故宫、长城、黄山、长江、黄河的动态实景,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壮丽黄山的奇松云海、万里长城的巍峨雄奇等真实地呈现了出来,让幼儿直观地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另外,信息技术能根据教学需要,随时放大、缩小、定格、遮盖、克隆画面或画面中的事物,拓展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幼小衔接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应该让其成为开展课程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这并不是说信息技术可以完全替代其他教育模式,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手段,形式不宜太过花哨,防止本末倒置。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将信息技术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既不能将活动内容直接电子化,也不能过于追求花哨的活动形式,更不能一味追求课件的“美观”,防止因为课件过于“有趣”而让幼儿过于兴奋,忽略了活动主题,应根据活动内容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以达到较好的活动效果。

其次,深入分析课程内容,适度运用信息技术。并非所有的幼儿园课程都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先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再确定使用哪种教学模式,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使用信息化手段。如果确实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应对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梳理出活动环节和重点、难点,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合理有效的课件,以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顺利解决重难点问题,完成活动目标。

最后,避免使用“模式型”课件,应注重课件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任何形式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课程环境中掌握知识,因此要避免重教轻学、以教代学的倾向,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时,要让幼儿和课件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达到较好的活动效果。

信息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但无论是信息化教学还是传统教学中,幼儿永远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围绕这一原则开展相关活动。只要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就一定能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优势,促进幼小衔接课程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幼小课件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