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4-04-09 00:06刘涛白露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开发区

刘涛 白露

[摘 要]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兵团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不断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与发展,这对构建兵团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兵团战略作用的科学定位与部署要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积极拉动南疆及南疆兵团的经济发展,发挥经济增长极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发区产业发展基础,然后分析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发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推动产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开发区;产业发展;开放新格局;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2.056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2-0172-04

0     引 言

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进一步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开放载体作用,既是新时代中央对兵团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发展要求,也是兵团构建和完善对外开放体系、着力打造内陆和沿边开放高地的现实需要[1]。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以下简称“师市”)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下辖1市、3街道、12镇,共16个农牧团场,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毗邻,自然环境相对较差,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市场,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师市统筹各方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着重抓经济,改善民生,灵活运用政策,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加快集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发区产业发展基础

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和兵团工作,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确定了“五免五减半”等10项特殊扶持政策,明确了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功能,把开发区打造成壮大兵团综合实力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产业发展的主引擎、集聚人口的蓄水池、改革开放的新高地[2]。师市拥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即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以及两个兵团级开发区,即图木舒克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草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1.1   产业体系初步构建

师市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构建“1+2+3+N”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1”个特色优势产业,即农业,着力优化纺织服装和现代物流两大主导产业,全力发展食品加工、建材、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健康、军民融合、能源储备加工和节能环保、现代金融和服务业新业态等“N”个战略新兴产业。师市已打造涵盖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家纺等产业生产的全产业链,“唐锦纺织小作坊”、庭院经济等走进小海子垦区连队的农户家中,让农牧民在农闲时实现再创收,成功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互衔接。

1.2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师市坚持以提升承载力为导向,增加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统筹推进道路、绿化、电网、供排水、职工配套住房、交通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兵团分区总部大厦建成投入使用,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

1 082家,约占师市新增注册企业数的45%;北部产业园重点道路工程基本完工,将喀什综合保税区与绕城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实现兵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目前,喀什综合保税区已建成标准厂房80 000 m2,

金华班列顺利开通,喀什经济开发区航空口岸物流监管设施已投入运行,国际货运包机开通运行,为承载师市产业项目落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3   体制机制持续优化

“一整顿、两到位、三自助”落实有力,兵团政务服务平台已运行成熟,实现了全党招商项目和政务服务中心228条实施项目一条龙服务流程化,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推行帮办服务,启用兵团首台金融机构商事一体机,实现企业注册一天办结,社会投资项目60天办结,基本实现“园区的事情园区办”。师市推进行政职能审批部门进驻兵团分区办公,党员干部下沉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聚焦重大项目、企业,当好“店小二、好保姆”,扫除“堵点”“痛点”和“盲点”,不间断开展调研并适时召开企业家座谈会。

1.4   产业服务功能稳步增强

围绕确定的产业体系,师市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上下足功夫,逐条厘清产业链薄弱和缺失环节,精准绘制重点产业发展路线图,在“短链”延长、“断链”连通、“细链”增粗、“弱链”变强4个方向重点发力,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2021年,师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9个,总投资314.41亿元,形成实物量产值94.46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20个。招商引资实物量完成兵团下达任务的236%,2022年一季度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贸易额70.7亿元,同比增长371%,在全区4个综保区贸易额中排名第2,仅次于乌鲁木齐综保区,高于伊犁和博州综保区。

1.5   兵地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天润乳业落地师市后,在51团及巴楚县建立了两座5 000頭奶牛养殖场,同时收购师市唯一一家牛羊饲料生产企业,进一步促进当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型,调整师市农畜产品种植养殖结构,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从养到产全流程覆盖,同时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除此之外,兵地干部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为密切,不少地方干部群众的家人、孩子都在41团草湖镇上班、上学,41团草湖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干部群众吸引力极大,生动体现了党中央决策的重大意义和兵团向南发展的显著成效。

2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发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水平制约了产业发展

师市开发区各类载体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产业关联度低,重点不突出,缺乏统筹和协调。开发区管委会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仍待进一步健全与落实,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有待提升,国际化接轨水平不高,在发挥向西开放排头兵作用方面仍显不足。

2.2   科技和人才等配套资源较弱

开发区中招商引资的产业普遍处在产业链前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产品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人才和外贸人才短缺,自主改革创新的能力弱,加之开发区行使审批、管理等权限处于初始阶段,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部门和专业审批人员支撑,限制了产业向开发区集聚的向心力。

2.3   开发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仍然不够明显

经过几年的发展,开发区经济社会虽然总体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经济结构不优、产业体系不全、动能转换不足、市场机制不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创新、风险防范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对重大产业项目的吸引力不强。

2.4   面临的要素和环境约束加剧

开发区土地利用率不高,可用土地容量不断减少,而劳动力、水、电、气等要素的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而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放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以及加快形成资源节约、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方式先进、生活关系良好的空间布局,对开发区今后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5   开放功能平台作用发挥明显不足

目前,师市开发区只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兵团级工业园区等较传统的平台形式,与发达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式开发区相比差距明显,导致其在开发具有开放效能的平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3     推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策略

师市开发区建设的关键是产业发展,最难的也是产业发展。要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引人聚人,以经济交往促进文化交往,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发区是集聚产业的平台,要突出主导产业优势,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加快项目落地,实现产业的快速聚集,进而增强师市综合实力。

3.1   加强兵团层面的指导协调推动

兵团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党中央对兵团的战略定位及战略布局的新要求,强化与国家各部委的沟通衔接,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从顶层设计上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供给,充分发挥特区平台支撑、优惠政策的引领带动作用,给予兵团分区更多支持[3]。突出兵团分区的龙头作用,依托兵团分区的外向型功能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开发区产业与口岸经济联动发展,实现以“通道经济”为主向“实体经济”为主的转变,打造集落地加工、产业集聚、互市贸易、现代物流、边境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平台,已成为兵团向南发展的重要引擎。

3.2   加速创建高效协作的开发区联动运行机制

建立“大招商”机制,凝聚招商合力,整合资源优势。目前,开发区体制框架已基本确定,迫切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师市要发挥领导统揽作用,完善联动运转机制,以兵团分区为龙头,拉动草湖开发区、图市开发区和各团场协同发展,以项目落地为根本,以产业集群、集聚为目标,逐步构建“前店后厂”(销售端口放在兵团分区,生产端放在其他开发区或团场)的联动体系,打造产业同引、政策叠加、链条共建、布局协调的发展模式,最大化地利用政策优势,促进加工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要通过分税、分红、奖励等多种方式,增强各开发区、团场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活力,推动开发区联动机制高效运转。要不断赋予开发区更大自主发展权,健全高效管理体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为企业发展、产业落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3   加大开发区承载产业发展特殊政策的扶持力度

国家相关部门要对师市商贸物流、仓储物流、边境贸易进出口,特别是自产品出口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快外向型产业落地,尽快投产并迅速培育壮大。师市要加强与兵团有关部门的对接,及时掌握国家和兵团优惠政策,以此提升资金项目申报的精准性,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师市。要加强与胡杨基金对接,推动设立外向型产业发展专项子基金。要加强与担保、再担保公司对接,帮助企业解决投资、政策兑现等资金缺口的问题。要加快引入或组建租赁公司、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支持项目融资,加快项目建设,降低政府资金的成本和风险。兵团分区要密切跟进喀什经济开发区的政策,及时关注地方出台的政策,结合实际向兵团、师市党委建言献策,实现同区同策。

3.4   探索产业链招商引资模式,加快实现主导产业聚集

抓产业就要抓招商,突出“干起来”的精神。开发区要根据各自定位和实际,突出主导产业,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以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为重点,以培育外向型产业为支撑,充分发挥资源、人脉、政策、服务优势,集中力量围绕主导产业选准招商区域,细化每个产业链的措施,针对产业链建立专业招商队伍,精准研究招商目标,着力解决制约產业链形成的关键问题,引进一批上下游协作配套的重点产业投资项目,着力在“引龙头、补链条、聚产业”上持续发力,助推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例如,目前发展势头较好的纺织服装产业,印染就是制约其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棘手问题,要想办法尽快解决。要加快草湖开发区新增织布、印染项目,积极引导唐锦袜业引入上下游协作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5   加大央企向南发展的力度,完善产业发展保障机制

师市要成立对接央企的工作专班,适时赴北京开展工作,力争两年内引入10家左右央企来师市开展投资合作,鼓励兵团企业参资入股。师市商务局要根据向西出口的海关数据,深耕广东等外向型产业发达的援疆省份,分析当前通过新疆口岸通关产品中规模占比前十的商品,对其中能够实现本地加工制造的产品,加快引入相关企业落地,转化为自产品出口。要围绕开发区对外向型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制定专门的高端人才薪酬制度,引入一批熟悉国际贸易、口岸监管、金融创新和周边市场的人才。积极选调和争取国家、央企、援疆省市选派懂业务、能干事的人来挂职任职,同时积极创造机会培养本地干部,加强交流培训,提升干部对政策和工具的理解掌握水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尽快推动政策生效、项目落地、产业聚集[4]。

3.6   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争取自贸区政策

师市正面临着一个重要机遇,即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并成为新疆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抓住这一机遇,师市需与兵团商务局联手,主动争取将草湖等关键区域纳入新疆自贸区的范围。为了充分发挥师市综保区、临港区和开发区“三区合一”的综合优势,师市需积极配合喀什地区,共同打通境内外的铁路、公路和空中通道[5]。这样的合作将有助于承接中欧班列、国际货运包机等关键物流业务,从而为师市更好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优化发展环境,并推动进出口加工、仓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师市还需要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研究,坚持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双循环的发展策略,大力开拓周边国家的市场。同时,师市还需积极准备应对和规避来自国外单边主义国家的潜在制裁。

3.7   积极开展多方合作,扎实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为了加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必须积极拓展多方面的合作关系,确保兵地融合发展战略得到有效推进。具体而言,兵团分区与喀什经济开发区之间的高度融合尤为重要。应当确保双方在优惠政策上保持一致,共同促进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草湖开发区和图市开发区将发挥关键作用。它们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发展,还需要与周边开发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共同构建一个强大的区域性产业集群,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此外,师市应当起到引导作用,促使国有企业通过资本融合等多种形式,与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限于传统的商业合作,还应包括建立基于资本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强各方在发展过程中的利益绑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8   加强师市党委对开发区的领导

为了有效推动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师市党委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和领导作用。首要任务是确保草湖园区能够迅速实现实体化运作,同时将审批权限下放,以便加快发展进程。此外,师市党委还需要加强开发区承接行政职能的指导和监督,对于未授权的职能,应设立派驻窗口,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指导。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是关键。对于有意向进行投资合作的重点企业,师市党委应提供一对一的专人专班服务,使投资项目尽快落地。同时,助力企业高效利用各项优惠政策,以实现快速生产,达到预定标准和效益。为了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发挥其在商业领域的影响力,以商招商,快速形成上下游协作的产业链条。此外,师市党委还应积极引入中东部省市开发区成熟的流程化管理模式,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从而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增強企业的获得感。

主要参考文献

[1]阿衣努尔·阿布力孜.“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背景下的新疆高校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27):119-120.

[2]朱远乐.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打造兵团产业发展新高地[J].当代兵团,2016(7):22.

[3]白燕.对和田地区产业发展的调研与启示[J].兵团党校学报,2022(2):69-73.

[4]叶梅.对兵团开发区更好发挥开放作用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22(1):35-40.

[5]宋一诺,甘丰恺.以项目大建设推动产业大发展 金湾区加快打造珠海产业发展主战场[N].珠海特区报,2022-05-09(4).

[收稿日期]2023-06-02

[作者简介]刘涛(1988— ),男,陕西兴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产业发展等;白露(1989— ),女,江苏邳县人,硕士,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等。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开发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开发区“双创”服务体系探索与思考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