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4-04-12 18:18代川
新西部 2024年3期
关键词:村村涪陵区广播

代川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作为传统的广播媒介,“村村响”广播在服务政策宣传、服务基层管理、服务三农服务、服务基层群众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减少城乡信息差,做实“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结合重庆市涪陵区“村村响”工程建设情况,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围绕深耕内容优质响、持续发力长期响和嵌入听众互动响等方面总结经验,优化“村村响”广播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发挥好媒体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需要各级政府牵头,也离不开媒体的积极助力。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地方政务、经济、民生、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承担着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任务。而信息服务的最终落脚点,就在着力振兴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的建设,就是媒体服务乡村振兴,做实农村信息服务不可或缺的渠道之一。如何充分发挥“村村响”广播的功能,提升“村村响”广播的传播效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放眼全国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情况,结合重庆市涪陵区“村村响”工程建设实践的个案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村响”广播具备的重要传播功能,探寻提升“村村响”广播传播效果的有效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相契合

乡村振兴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基层媒体的深度嵌入必不可少。基层融媒体中心广播端的发力更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解决城乡信息差的强有力抓手。也是解决乡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吸引村民关注和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有效渠道。[2]

(一)乡村振兴需要基层融媒体中心助力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要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完善农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使农民群众能便捷获取优质数字文化资源。[3]作为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的基层服务重要主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因其地理位置与农村地区的接近性,优先被赋予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角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推動数字乡村健康发展”“重塑城乡关系”。[4]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差距,结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关于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作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地积极出台落地政策,深度融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二)城乡居民的数字鸿沟需要“村村响”广播弥合

随着数字乡村的建设,农村的数字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城市网民人数达到7.77亿人,农村网民则为3.01亿人,分别占总网民的72.1%和27.9%。相比“十三五”初期,农村网民增加了1亿多人。[5]虽然农村网民人数增多,但是农村居民数字应用意愿相对较弱。根据报告分析,其不上网的原因部分是“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与“不需要/不感兴趣”,但是高达84.5%的非网民是因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低”或“不懂电脑/网络”。

面对农村居民媒介素养、数字素养缺失的具体情况,通过“村村响”广播开展政策宣讲、应急宣传、农技培训、文化宣传等多场景信息服务,可以彻底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媒体传播助力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真正惠及到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

农村广播“村村响”的功能

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是战时应急、平时服务村民的信息传播主阵地,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用好“村村响”广播,可以为农民群众提供快速便捷、多元化、全覆盖的各类信息服务,也可以为村民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做好政策指向,由此吸引民众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

(一)“村村响”是服务政策宣传的方向盘

在广大农村地区,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他们文化程度较低,接收信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村村响”广播可以借助其覆盖面广、易于接受等优势,通过大喇叭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达党的好声音,对权威信息进行播报和解读,为村民进行政策导读,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引领,发挥指引村民思想意识的方向盘功能。

涪陵区“村村响”广播通过定时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和重庆人民广播电台《968早新闻》两级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第一时间播出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和重要论述精神,打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阵地,宣传党和国家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重要时政新闻、全新政务信息等,将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到家家户户。

(二)“村村响”是服务应急管理的保险闸

据人民日报报道,仅在疫情防控的初期,全国各地6000多乡镇,近10万个行政村和社区,就使用超过120万只广播音箱、高音喇叭和音柱等设备进行疫情宣传,覆盖人口超过2亿。[6]“村村响”广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且调度灵活的特点,在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此外,农村地区由于人员居住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其所处地理位置又属于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比较多的区域,一旦面临地震、火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突发灾害,人群会因为信息不畅通而恐慌。“村村响”广播以快速、抗干扰能力强和被动收听等特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气象预报、避险常识等防灾减灾信息迅速传送到农村地区每个角落,做好灾害预防的宣传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引导村民采取正确措施应对灾害,充分发挥为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的“保险闸”功能。

(三)“村村响”是服务三农发展的信息库

广播是覆盖面最广,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通过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可以及时宣传惠民政策、致富信息、节气农事等等。还可以通过专题节目传授农村经济发展之道,真正将三农政策以及各类惠农信息通过大喇叭传递给家家户户。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着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大喇叭》广播专题节目,就是服务三农发展的信息库的一个典型。节目设置“乡村工作快报”“三农服务信息”“全国新闻链接”三个子栏目,主要立足本地,内容涉及乡村振兴先进典型人物、先进事例和各乡镇街道的重要工作举措,涉及农业效益提升、乡村人才壮大、文明乡风塑造、建设善治乡村和乡村工作的热点、亮点,涉及疫情防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方方面面,着力为全区格乡镇街道搭建起一个展示乡村振兴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的新闻和信息交流平台,用信息库里源源不断的信息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四)“村村响”是服务基层群众的连心桥

农村广播“村村响”是党中央声音深入到千家万户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连接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通过“村村响”广播,当地党委、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和村民进行日常思想交流,解释党的政策方针,加强意识形态引导。还可以从村民实际情况出发,为村民办实事,解烦忧。有的地方通过“村村响”发布招聘信息,一方面解决部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农闲时的村民提供再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还有的地方通过“村村响”广播平台挖掘本地优势产业,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能力,打造本土优势产业,更大范围促进农民创业增产创收。

涪陵区倾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大喇叭”节目,就是要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更好地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为涪陵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新活力,搭建起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重庆市和涪陵区“村村响”建设情况

(一)重庆市“村村响”建设整体情况

2018年以来,重庆市按照《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等新技术标准规范和《关于推进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应急广播系统升级建设。截至2023年4月,重庆市已有35个区县建成区县级应急广播平台、2个区县正在建设应急广播平台,建成镇级平台916个、村级前端7830个,应急广播终端达6.82万组,户外大屏50个,覆盖8618个行政村(社区)。2021年全市累计播发信息25万条,形成了区县(自治县)、镇街、村三级“统一协调、安全传输、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体系。同时,2021年底正式启动了市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列入政务信息化项目成功立项,争取专项资金1000万元,计划2023年完成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实现国家、市、区县三级应急广播系统互联互通。[7]

(二)涪陵区“村村响”工程建设情况

1、涪陵区“村村响”工程建设历程

重庆市涪陵区从2007年开始,以解决农村地区看电视听广播问题的“村村通”工程开始启动,经过四年的建设,于2011年完工,整个工程在全区588个行政村中,设置了4000多个终端,采用调频模拟加SCA方式传输,实现了农村地区的全覆盖。十多年来,“村村通”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1年,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等标准和规范要求,在原“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涪陵区基层应急广播“村村响”建成投入运行。升级后的“村村响”采用数字化方式传输,包括一个区级指挥中心,一个气象灾害发布中心,25个镇级播控中心,370余个村级播控平台,在全区422个村居的396个居民点设置了2414台广播终端(大喇叭),实现了除城区外所有集中居民点和村社重要区域的全覆盖。

2、涪陵区“村村响”广播体现的优势

“村村响”广播在广大农村的覆盖优势尤为明显。“村村响”广播大喇叭遍及涪陵各乡镇街道的422个村居的396个居民点,覆盖人群约60万人,是主流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宣传舆论抵达广大农村的“最后一公里”。

“村村响”广播的被动收听、使用便捷的优势,在农村老年化趋势日渐严重,大量的留守老人没文化不识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浏览新闻的情况下凸显出来。听新闻听信息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既不花钱又不耽误事。大量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劳作的村民也可以一边劳动一边听大喇叭广播,听广播干活路两不误。

极速准确的优势是“村村响”广播在农村地区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时独有的信息传播优势。不仅快速传播、精准抵达,并且无条件接受、無费用负担。疫情期间,涪陵区“村村响”大喇叭迅速及时地传达了疫情情况和防疫知识,普及防疫措施,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在紧急情况下获取准确信息,有效稳定村民情绪,沉着应对突发情况。

优化“村村响”广播传播效果的路径

“村村响”广播具有先天的传播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其覆盖广、传播快速准确、被动收听等优势,充分发挥“村村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提升其传播效果。可以从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对象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耕内容让“村村响”成为“优质响”

“村村响”广播服务的对象集中于农村地区,听众的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广播内容,设置丰富的节目,让“村村响”不仅仅是让群众听得到的一个声响,而是大家听得懂、喜欢听的“优质响”。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打造的“乡村振兴大喇叭”节目是一档面向全区广大农村的对农广播节目。该栏目依托“涪陵区基层应急广播系统”的强大资源优势和广播“村村响”传输快、覆盖广,“大喇叭”直抵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传播优势,致力于全区的“乡村振兴”宣传工作,旨在为全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加油鼓劲,营造全区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中心除了新闻报道,还围绕乡村的五个振兴,设计了《大喇叭说法》《红色加油站》《健康你我他》等法治、时政、健康领域的特色节目。

(二)持续发力让“村村响”形成“长期响”

“村村响”广播的工作宗旨是战时应急,平时服务。在应急管理上乡村大喇叭的功能显而易见,但若要充分履行平时服务的职责,让群众听得懂、喜欢听还得实惠,就需要形成常规信息传播和节目播出范式。

随着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各区域广播类融媒体正逐渐从“单方行动”转向为“多方联动”,合力打造融媒体信息传播新生态。[8]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对农广播节目“乡村振兴大喇叭”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每一个时段的播出内容各有侧重,早高峰时段转播上级台重要新闻节目,午高峰时段加强对农服务,晚高峰时段聚焦本地新闻热点。各时段宣传内容侧重不同,各有特色。今后还可以依托中心电视台和网络平台的常规节目,筛选适合“村村响”播放的内容,多方联动,合力打造形成制度化、常规化的广播节目。进一步巩固通讯员队伍,建立“乡村振兴大喇叭”节目微信群和节目专用邮箱,定时采集乡村信息和新闻线索,与全区各乡镇街道文服中心一起,合力打造“乡村振兴大喇叭”节目,持续性强化“村村响”广播的帮忙宗旨。

(三)嵌入听众让“村村响”变身“互动响”

进入乡村后的广播,虽然是群众被动收听,但是也需要与听众形成互动。这种互动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媒介的嵌入,让农民和政府之间双向信息流动,进而让广播对农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二是广播为农村地区,为村民提供了媒介化的平台。[9]广播在开展乡村振兴宣传时不仅要让农民会听爱听,还应让他们尽可能参与信息分享和信息磋商。确保在被动收听中能主动接受,实现农民对政策的执行和兑现能力。[10]

为加强听众调查,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先后深入涪陵区荔枝、马武、同乐、大木等乡镇街道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电话、问卷、实地走访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各乡镇街道和广大农民朋友对“乡村振兴大喇叭”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调查走访,共计收集到25个镇级播控中心的调查问卷135份,有效信息799条。被访对象对党和国家、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及时涉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信息、乡村文化旅游、种养技术、农产品销售、农村儿童安全教育、农村基层普法教育、健康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宣传内容和形式,都提出很好意见和建议。中心将依托广播收听特点,结合听众提供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村村响”广播建设工作细节,让“村村响”广播时时事事有回响。

结 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村村响”广播工程的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工作要求的重要渠道,是帮助乡村群众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措施,也是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广播的传播功能和优势,“村村响”广播从听众角度出发,结合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持续的优质的信息服务,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深入,切实扎实的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http://www.news.cn/2023-02/13/c_1129362160.htm。

[2]宋刚:《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的困境与策略》,载《新西部》,2023(6):81-83页。

[3]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互聯网发展研究:《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s://www.cnnic.net.cn/n4/2023/0828/c88-10829.html。

[6]任姗姗:《讲好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载《人民日报》,2020-02-13(20)。

[7]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案例——省级案例之八重庆委》,http://www.nrta.gov.cn/art/2023/4/7/art_3888_63892.html。

[8]万博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广播类融媒体信息传播研究》,载《新媒体研究》,2021(16):11-14+27页。

[9]沙垚、张思宇:《作为“新媒体”的农村广播:社会治理与群众路线》,载《国际新闻界》,2021(1):120-137页。

[10]王在全、黄钟钡:《发挥好媒体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载《人民论坛》,2021(6):67-69页。

作者简介

代 川 重庆市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媒体融合实践与创新传播

猜你喜欢
村村涪陵区广播
稷山县蔡村村千亩樱桃迎来丰收季
张家塬村村歌
涪陵区农学会召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广培训会
众志成城 迎着困难勇战疫情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战疫窥斑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王村村:我在无聊这个领域有天赋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张家塬村村歌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涪陵区阳光行政制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