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2024-04-18 09:40吴亮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实践

摘  要:耕读教育是实施劳动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助力乡村振兴、培养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的使命所在。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应重视目标导向、结果反馈,在传统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知识系统建构的基础上,挖掘利用具有区域性特色、校史文化特征、体现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紧扣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有效链接日常生活、融合创新创业来实现技术嵌入“三农”服务,文化育人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耕读教育;涉农高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4-0000-04

一、引言

随着近代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生产日益诉诸现代科技与高等教育。涉农高校作为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的主阵地,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弘扬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实现技术嵌入三农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中央正式提出“开展耕读教育”,将其作为农业人才储备的重要抓手。《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要求“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指出“把耕读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纳入教育培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如何结合时代变革,重视目标导向、结果反馈,改革传统田间地头、观摩实操的教學模式,培养“复合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的人才;如何解读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内涵与宗旨,扎根农村,围绕核心素养,结合自身办学理念,挖掘特色化教育资源,有效实施耕读教育,促进农业高等教育和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耕读教育的价值意蕴

高等农林教育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契合度不高,存在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专业认知模糊,农业人才流失等问题。耕读教育应运而生,它的发展是实施劳动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强烈呼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同向同行,是实现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

无论耕读教育还是劳动教育,都是改变知行二者的分离到二者有机结合的实现。涉农高校多以田间、棚间教学为传统实践形式,通过现场观摩、实际操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生产技能与系统专业知识。但是,现代化社会,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使得价值理性相对萎缩,单纯的物质生产缺陷日益明显,从而导致“意义危机”。人们日益认识到“劳动的文化哲学意义及其人性化特征被日益否定和消除,劳动和艺术的血缘关系,劳动和审美的实践统一随之被割断和分裂”[1]17。这些问题无形中会对劳动者精神素质的拓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长期发展会制约社会生产的提高。耕读教育基于耕读文化和耕读行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劳动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为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新思路。

从功能与意义来看,耕读教育已经具有了劳动教育的意蕴,二者同向同行,前者将中华农耕文化融入其中,不断挖掘再现劳动的价值,即“在单向度的现代文明结构和价值取向中,以‘感性方面的审美解放或补偿,恢复‘物我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别开生面。”[1]151在工业时代、消费经济下,“耕”的行为实践更应思考、还原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的生命属性和生命特征。将劳动过程中被现代生产方式所淹没、掩盖或忽略、遏制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愉悦重新挖掘并生动再现。另一个方面,从价值生存与技术文明的矛盾来说,“耕”的行为实践要让劳动者摆脱打破机器网络等技术对人的制约与控制,让人重回自然,舒缓现实压力,融入对未来的憧憬与想象,享受劳动过程中身心的和谐与劳动收获的愉悦。

(二)耕读教育是围绕四个回归,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法创新

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要围绕四个回归,挖掘中华农耕文化的文化底蕴与时代价值,突破“农村”的地域束缚,实现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随着科技产业发展、劳动形态的革新,社会需求以及生产结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娱乐至死的年代,在消费文化冲击下,青年亚文化营销的价值观念将脱离使用价值,满足个人欲望、追求消费快乐,视作理想的生活范式与价值目标。躺平、摆烂等丧文化,一定程度上,严重弱化了当代青年的工作斗志与学习积极性。劳动光荣、艰苦朴素、吃苦耐劳、量入而出等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屡遭调侃与恶搞。这种不良倾向影响恶劣。

国家的发展需要具有吃苦奉献精神、科学创造能力、能够满足新兴技术和社会服务新变化的新型劳动者。耕读教育是对世界的认知与审美化的体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基因中蕴含的劳动思想与价值内涵是宝贵的财富,“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理念深入人心,艰苦奋斗、勤俭持家、重义守信等品质融入血脉,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耕读教育引导学生在半耕半读的实践过程中,探索、思考物我关系、人文价值、哲学思考、艺术蕴涵等,在生产制造物质价值的同时,使学生的情操、心灵、审美得以洗礼与升华。耕读教育是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它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三)耕读教育是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指出“农林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林院校肩负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历史使命。”

历史上“以粮为纲”,涉农高校多担负食物生产加工安全的重任,开展耕读教育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精准对接产业,将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教学与产业振兴紧密结合,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深度服务,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同时耕读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耕读教育在劳动教育与实践体验中,培育更多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知农爱农的新型复合应用型高素质农业储备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此外,耕读教育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耕读文化,它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加大农耕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与详细阐释,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不断丰富、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优势,突显其在价值认同上的凝聚与引领,内部动力的转化等功能,重建乡村文化秩序。

三、耕读教育资源的挖掘利用

相较而言,农科专业的社会需求量不大,耕读教育要避免虚化、弱化、模式化应该不断创新。资源作为载体,是教育的构成与价值的衍生。教育要充分提取、转化、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变为教育优势,提升耕读教育的实践成效和育人功能,这样才能满足产业需求、市场需求。

(一)挖掘具有区域性特色的资源

“空间区位的乡村性是农村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3]。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化、特色化、地域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环境气候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理优势,这些为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培育农业人才的人文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河南地处中原,是黄河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当地高校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层次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将之全方位地融入耕读教育,把黄河文化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相结合,不但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事关中华文脉的绵延赓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彰显中华文明、增进民族团结的时代需要。通过耕读教育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传播、弘扬与传承,既能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特色优势,又能着力于在知识维度、情感维度与能力维度上全方位培养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比如嵩山根雕是风景艺术与园林设计专业可以深入挖掘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耕读教育资源。

除了大地域文化之外还包括小区域文化,如焦裕禄书记在兰考种下的泡桐已是著名的红色文化品牌,林学专业耕读教育可以依托泡桐的培育、种植,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力更生精神的感知力。此外,济源的愚公移山精神,林州红旗渠精神等都可以成为旅游管理专业耕读教育文旅融合、红色旅游开发的宝贵教学资源。

(二)挖掘能够体现优势学科的资源

涉农高校要充分理解国家农业政策导向,借助农民丰收节平台,依托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利用资源开设多样化、个性化的耕读教育。一方面资源可以用于课程建设与教学体系构建。如依托专业搭建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以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为主体,以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等为辅助的全方位多主体多层级多环节教学体系,加强科学合理、符合时代需求的多元化课程建設。另一方面资源可以用于社会化服务实践。学生通过采摘农作物,参与农产品生产链加工,农产品直播带货等实践,在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多环节的劳动中,深入理解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优先、绿色发展”的农业教育目标。在实践中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叉,培养农科学生跨专业跨领域能力,使学生既掌握农业科技现代化推广能力,又具有农业文化的传播创新能力。

比如黄河流域是小麦的主产区,河南产量居首。河南涉农高校长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服务,像农学专业依托“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等优势学科,开展耕读教育与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小麦在中国不仅是自古至今重要的农作物,更是重要的文化符号。

(三)挖掘校史文化资源

校史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让学生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身份感、自豪感,提升自我意义感,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魅力。校史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榜样激励功能、情感凝聚功能”[4]。校史文化可以融入专业教学与实践活动,也可以渗透到专业文化之中,从而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有120年历史,校史文化成为耕读教育的宝贵资源。校园中全国玉米育种奠基人吴绍奎手握玉米的塑像以及奋力耕地的拓荒牛建筑构成了校园人文景观,充分体现出学校耕读文化特色。

河南农业大学牡丹花被誉为农大红。1939—1944学校流亡办学期间,农学院师生屡获当地百姓的无私援助,遂赠牡丹以示友情。1944年“潭头惨案”后,这株幸存下来的牡丹开枝散叶,2018年受赠后人和当地政府反赠牡丹于农大。牡丹是校史文化的见证,更为园艺专业耕读教育提供了特色教学资源。学生在耕读实践中学习老一代农业科学家忠贞爱国、献身科学的精神;学习现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科技扶贫、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都具有精神示范作用,有助于培育学生以农为志业,爱校爱农的情怀。

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实践的创新途径

后现代社会,耕读教育是生产力实践向度在教育领域的投射,它不断推动教育者于教育实践中去思考农耕劳动中的人文价值、文化哲思以及探索孕育于生活中的审美机制的实现途径。

(一)有效链接日常生活

文化与生活不是油与水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的。耕读是生命价值的探寻与思考,是生活体验的获得与顿悟,因此要将农耕文化有机融入生活。从某个角度而言,耕读教育日常生活化能给本科教学注入新的特色与活力,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来说,要立足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个层面是大众的个体生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借助感知器官感知文化所呈现的音响、视觉效果、质感、味觉,逐渐将体验内化成为知识,进而产生情感认同。耕读教育过程中要提取具象的农业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取材于大众日常的生产生活与地域自然环境,将这些文化元素符号作为教学资源,对农业具体物象进行模仿性、创造性呈现。如将农业物料像麦秸秆、高粱秆、葫芦等作为教学材料。将一些如草编、蜡染、烙画等具有趣味性、传统性、集体性、生活性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纳入创新创业、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中,依托这些课程进行耕读教育。

工业时代,传统手工和手工生产方式日益式微、衰退。像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手工制作,人们的情感体验与个体感知在制作过程中,随着物我关系的变化,逐渐丰富,这既加深了大学生对中华农耕文化的认识,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也在耕读中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基于人性需求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审美与感知,进而加深对古人生活美学的体验与思考。

另一个层面是共同的集体文化体系建设、伦理关系重构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弘扬。劳动精神对劳动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落实到耕读教育中,就是要让学习者个体在不断实践中反复体验并积淀内化,来获得感情共鸣、价值认同、文化传承。以此培养学习者在耕读教育中从具象的文化形式提炼出内在的精神价值层面的哲学思考。这些体现了原始先民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系列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生命、宇宙意义的探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平衡关系、“敬天、孝祖、敬德、保民”农业精神的思考。

耕读教育要注意具体形式到价值内涵的引导。避免形式上搞得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目前实践中,存在一些文化形式碎片化,缺乏整体系统性地科学规划等问题。文化具象虽有助于学生对文化元素的体验与感知,但是如果缺乏对大学生认知体悟深层文化意涵的引领,认知与体会则多浅尝辄止。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中国的传统农业文化是适应农业社会的,现在信息社会,需要思考如何有效转化呈现。农耕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文化教育方式。展馆式的陈列讲解相对枯燥乏味,要采用数字技术、虚拟影像等多种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将转化成的数字化图片、音频、视频,通过电子游戏,雅集、VR技术等的创作,在虚拟性、交互性与社会性中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情境设置为例,捕捉人物的表情、动作、声音、视线、姿势等信息,让艺术作品及时作出相应的反馈,以此实现作品与人物的互动。借助多种感官虚拟体验,让耕读承载的群体历史记忆与所蕴含的喜怒哀乐、悲喜情仇等生命个体化情感体验更加鲜活、生动,获得价值认同。通过沉浸式体验等丰富观众的感官体验,发掘传统文化语境下的视觉互动表现力。让耕读教育中的农业文化元素活起来,可以让农耕器具从博物馆中走出来,让学生在不同农耕场景中选择、使用农具模拟生产劳动,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与感受。也可将具有农业文化元素教学形式的声音、图像与影像有机融合在一起,如二十四节气的气候意义以及农业生产的关系作为现实课堂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寒暑更替、自然变迁与人的精神情感内涵的交融。让原本蕴含在劳动中的气息、情绪、感受通过教育跨越时空被重新唤醒,让学生去体验其中的文化哲学与人性特征。

同时也应警惕信息技术对劳动本质的消解与抑制。形形色色的虚拟图像,给人虚假体验。数字与虚拟让人脱离现实世界。

(三)融合创新创业,实现成果转换

“涉农高校拥有独特的农科教学科研资源,有利于不同学科思维、认知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碰撞与融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空间的拓展。”[5]涉农高校生源多来自农村,学生毕业后也多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更具有厚生丰民、知农爱农弘农的情怀。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试验田、养殖场等生产实践基地,以农创空间为纽带,资金扶持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让专业特长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社会服务、职业分类等新变化。引导学生把专业优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对接生产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与地方县市共建科技小院、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为涉农机构提供强人才服务,产学研一条龙,协同育人。

同时,耕读教育融入农耕文化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新思路新视角,如在一些涉农高校,创新创业获奖项目都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元素,多是学生在专业劳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农耕劳动中解决问题。

(四)紧扣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

“强化耕读劳动教育,掌理想信念之‘舵”[6]发挥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倡导终身教育和深度学习,要结合大学生情况,做到“耕读相兼”“洒扫应对”“习行并举”,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针对“时时学、处处学”进行泛在学习。紧扣职业素养,首先,要科学规划布局,针对学科分布与专业设置,进行课程科学设计和课程系统规划,构建课程体系或设置课程实践环节开展耕读教育,鼓励教学形式的创新改革,打破专业壁垒学科界限,科学统筹,避免重复性建设。其次,大力支持一流专业利用优势特色资源进行耕读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模式,充分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实现技术创造性转化。再次,结合核心素养六个维度,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办学定位,服务三农,使学生提升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情怀,提升专业技能和文化创新。最后,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科学研判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目標、方向的要求,找准切入点,推动耕读教育建设。

五、结束语

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创业创新,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以耕读教育为抓手,培养农业卓越人才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培育,更应加大农业文化精神、价值内涵的挖掘,结合年轻人的需求,让中国传统农业文化鲜活起来,让学生们知农爱农更爱劳动,培育具有农业使命,弘农爱国的新时代农业人才。

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要让学生在半耕半读中践行立品,让学生体验感知现代生产技术中蕴含的审美与文化,通过教育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农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耕读教育也是利用活态文化的方式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吕品田.动手有功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手工劳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7、151.

[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Z].2020-9-10.

[3]杨海燕,高书国.农村教育的价值、特征与发展模式[J].教育研究,2017,38(6):73-79+86.

[4]戴震,李翠.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20,28(4):108-113.

[5]吴亮.新文科背景下涉农高校“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75(10):6-9.

[6]母刚,张寒冰.农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以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77(4):18-20.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实践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