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读写结合思想,优化初中英语教学

2024-04-22 12:27丁海英
求知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摘 要:在当前的育人环境下,读写结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运用读写结合这一授课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不仅能改善教学环境,还可以有效开发和训练学生在英语领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规范组织读写结合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重点分析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丁海英(1975—),女,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学校。

在现代英语教育中,读写结合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将阅读和写作相融合,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本文探讨如何通过践行读写结合思想来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在课前阅读与读后感中践行读写结合思想

(一)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材料,然后结合课堂活动进一步开展阅读理解和写作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 This is my sister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篇关于家庭故事的短文,并就短文内容设置问题,如“短文中的人物存在怎样的关系?”“短文中对家庭成员的称谓是怎样的?”学生通过阅读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改写故事的结局或续写故事。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使其结合阅读内容开展实践。

(二)写读后感

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来看,写读后感是一种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活动。通过写读后感,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还能够通过书面表达来深化对文本的思考和分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文章,提取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形成个人理解,而后将这些理解转化为书面语言,即读后感。为写好一篇读后感,学生需要思考文章的细节、语言运用、主题等,并将自己的观点和观察融入其中,这种思考和分析的过程能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感悟文章的内涵[1]。写读后感也为学生提供了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在读后感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赞同、反思或者批评,并且提出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个人观点的表达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表达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确切理解主题、要点和细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标注关键信息、重要观点和生词,为后续写作做好准备。在读后感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看法,以对话中的一段为例:Hi, Alan. Happy birthday!/Thank you, Bill./So, how old are you, Alan?/I'm twelve.,学生可以就此开展关于友谊的思考。总的来说,写读后感是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一种策略。通过书面表达,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思考和分析其意义,同时提升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在交互式活动中践行读写结合思想

(一)合作阅读

合作阅读是一种以合作和互动为基础的阅读策略,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理解和解析文本。在阅读开始之前,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确定分析任务,规划阅读活动流程,如提出关键问题、分析主题、解释难点、总结主要观点等,确保每个成员都明白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小组成员可以先分别阅读文本,注意关键信息、中心观点和难点,然后围绕阅读活动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每个成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提出问题和疑惑,并通过交流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成员共同解析文本,并记录下主要观点和结论,尝试形成一个总结性成果。接着,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各自负责书写一部分内容,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并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完成个人写作后,小组成员可以再次相互交流,提供反馈和建议,进行改进,使寫作内容更加准确、完整。最后,小组成员将各自的写作成果汇总,形成一篇完整的合作阅读报告或读后感,体现小组的共同思考和努力。

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为例,小组内可以分配不同任务,比如,A同学负责阅读文本,找出课文中描述的食物种类;B同学负责分析课文内容,总结课文的含义;C同学负责标注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组员将这些信息汇总完毕后开展高效的写作活动,最终实现读写结合。通过合作阅读,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学习和分享观点,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小组讨论和互动能促进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读写结合课堂教学

读写结合教学旨在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发展。在课堂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首先,教师应选择与学生学习目标和兴趣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报告、新闻或文学作品等,确保材料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写作动力。在阅读开始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标题、副标题、图片和首尾段落,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大意。教师可提供一些关键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围绕文本主题、作者观点、论证有效性等展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和摘录关键信息、重要观点、难点等,帮助学生提取和整理资料,为后续的写作提供支持。基于所读材料和讨论,教师设计具体的写作任务,可以是写读后感、撰写评论、编写论文或参与合作写作项目等。教师应确保写作任务与阅读内容相关,并允许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个人观点。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包括教授写作策略、引导学生组织文章结构、提供反馈和修改建议等,还可以提供范文,帮助学生理解写作任务的要求和目标。

三、在课后活动中践行读写结合思想

(一)课后阅读

课后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读写结合理念为指导,在课后阅读环节中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在课后阅读前,提供适当的引导问题或阅读主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提取关键信息和做笔记,这些摘录和标注可作为写作素材。基于所读材料和学生的思考,教师设计具体的写作任务,课后写作任务应与阅读内容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和表达个人观点的广阔空间。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为例,可设计课后阅读写作任务:用英语交流假期旅行经历;用一般过去时进行日常交流;写一封邀请同伴一同游玩的英文电子邮件。总之,在课后阅读中落实读写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课后写作

课后写作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思辨性的写作任务,以促进学生在阅读、分析和写作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发展。教师需要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并在课后指导学生讨论该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阅读材料,让他们基于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展开深入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为后续的写作提供素材和观点支持。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主题要点,并进行记录,这有助于学生整理思路,将阅读材料中的具体观点与自己的写作目标连接起来。教师可以针对写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信息筛选和组织,确保学生的写作更加准确和有针对性[2]。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个续写任务,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情节、角色或結尾进行创作,延续故事,塑造角色,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在课文中有如下对话:“Maybe. But I want to live on the earth.”“Me, too.”“Then what can we do?”。教师在本节课教学完毕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续写,例如,探讨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行为来保护地球的健康。这样的续写任务有助于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效锻炼写作技能。总之,课后写作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通过选择适合的主题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提取关键信息,能够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和思维能力。

四、在评价与反馈中践行读写结合思想

(一)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后评价中引导学生开展读写任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首先,鼓励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读写交互和表达,学生通过写评论、写总结、写分析报告等方式,将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3]。这样的交互和表达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其次,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对阅读材料的观点、论证、结构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评价。教师通过提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文本,确保他们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分析。最后,设计合作交流与反馈的机制,让学生可以分享评价成果。通过互相交流和提供反馈,学生能够获取不同视角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评价写作。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提供有建设性的反馈和改进意见。在课后评价中开展读写结合活动,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评价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书面反馈

书面反馈是教师向学生提供指导和评估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在书面反馈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在教授语法、词汇和句子结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写作训练可以分阶段进行,从简单的句子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给予书面反馈,如标出语法错误、句子结构问题、不当用词等,同时指出学生写得好的地方。而在阅读理解的练习中,教师需要求学生不仅回答问题,还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写作[4]。通过在书面反馈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书面表达,能够加深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认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在实施这些策略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和个性化指导,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升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总之,读写结合思想对于优化初中英语教学至关重要。通过规范性组织和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英语技能,提高综合能力,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和积极性。在今后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读写结合思想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王小霞.践行读写结合思想,优化初中英语教学[J].天津教育,2022(10):173-175.

董青.践行读写结合思想,优化初中英语教学[J].中外交流,2021,28(3):214.

王恬静.践行读写结合思想,优化初中英语教学[J].学周刊,2021(17):109-110.

龙颖儿.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教学措施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23):122.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