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阅读教学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

2024-04-22 05:18张春花
求知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语言实践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摘 要:英语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充分认识语篇在传递文化意涵、引领价值取向、促进思维发展、服务语言学习、意义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点围绕教学目标要指向核心素养、阅读材料要聚焦核心素养、教学活动要落实核心素养这三个方面,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优化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促进阅读教学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阅读;语言实践

作者简介:张春花(1982—),女,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阅读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2022版课标指出,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充分认识语篇在传递文化意涵、引领价值取向、促进思维发展、服务语言学习、意义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故此,本文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

一、育人理念: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2022版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十分关键。从宏观目标到中观目标,再到微观目标,必须指向核心素养,包含“共性与个性”“显性与隐性”“预设与生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适切性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备课的效度与精度,促进阅读课堂的高效生成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以下将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为例,从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延伸、共性作业与个性作业的分层与融合、开放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的分析与整合等方面入手,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阅读教学进行探索。

结合新课标主题群,分析发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假日乐趣”,教学内容指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基于此,可以设定本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如下。

(1)语言能力: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描述所观景点、所做事情的核心语言;能够围绕自己的假日活动来表达观点,并提出问题。

(2)文化意识:基于提升假日活动实践性的意识,理解保护假日活动的意义及其蕴含的价值取向。

(3)思维品质:基于“假日乐趣”这一主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出行安全意识,提高假日活动意义。

(4)学习能力:通过网络、书籍、探讨、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运用英语描述假日活动并提出有关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

本单元阅读教学围绕“了解假日生活(To know)”“展开假日活动(To do)”“保证假日安全(To keep)”三个子课时展开,采用多样化、多视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核心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对假日乐趣的认识、对假日活动的选择,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阅读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学思结合:阅读材料聚焦核心素养

2022版课标指出,要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因此,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遵循趣味性原则、可读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及多样性原则,以促进阅读教学的持续发展。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師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小学阶段,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英语阅读材料时,要遵循“兴趣为先”原则,从学生的阅读实际与心理状态出发,围绕他们感兴趣的、关注的内容去选择阅读材料,使学生保持对阅读的新鲜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可读性原则

学生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体差异,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和体裁,体现可读性原则,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阅读习惯。

在低年级阶段,可以动物故事绘本等简单的绘本为阅读材料,如Little frog in the big jungle、Three little pigs、Little fish in the big ocean等;在中高年级阶段,可以适当增加阅读的难度,选择一些科普故事、寓言故事等作为阅读材料,如I like pandas、The donkey and the dog、If you give a mouse a cookie等。以此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长知识,享受阅读。

(三)渐进性原则

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情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阅读内容会让学生在阅读时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选择过于简单的阅读材料,达不到拓展的效果,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选择过于困难的阅读材料,会给学生造成阅读障碍,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对阅读失去兴趣,甚至放弃阅读。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确保阅读材料的内容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匹配。此外,文章的题材也会对学生阅读学习产生影响。叙事性的阅读材料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科普性的阅读材料有一定的阅读难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选择与引导,使学生从易到难逐层阅读,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遵循渐进性原则。同时,在阅读的初始阶段,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提高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信心,从而开启欢乐的阅读之旅;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指导方式,教授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找中心句、抓关键词”等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使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产生持续阅读的动力。

(四)功能性原则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遵循功能性原则。一是要目标明确,保证阅读材料具备一定的指向性;二是要能促进语言知识和学科文化知识的整合,能促进某项指导性任务的完成或技巧的习得,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词汇和语法知识,获得学科文化方面的信息。

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资源,从不同的主题着手,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习得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在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选择能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材料进行课外延伸和补充,可以是趣味性的绘本故事,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可以是说明文,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也可以是科普故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当然,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要遵循因人施教原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拓展。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时,可以引入绘本My noisy schoolbag,让学生在有趣的绘本阅读中继续巩固学习用品类单词以及重点句型“Is this your...?”“Yes,it is./No,it isn't.”“This is/isn't...”。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时,可以引入绘本The box of books,复现关于问路的重点句型“Excuse me, how do I get to...?”“You can...Go along...Turn left/right...”等,帮助学生巩固问路的方法,提升核心素养。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时,可以融合绘本Too much junk food,在趣味性较强的故事中继续深入探讨“What is the healthy diet?”“How to be healthy?”。同时,引入《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这样既拓展了阅读内涵,又升华了主题,可谓一举多得。

(五)多样性原则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材料的多样性,融入时政新闻、趣味故事、科学地理等内容。具体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如“In the park”“A fine”“Two little monkeys”;介绍常识的短文,如“Be healthy”“Spots”“Sharing bikes”;富有趣味性的科幻故事,如“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A wrinkle in time”“The robots of dawn”;等等。教师要尽可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材料,让学生通过英语阅读,丰富语言学习体验,感受英语语言文化。

三、用创为本:教学活动落实核心素养

2022版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秉持“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教学理念,设置趣味化情境,让学生享受英语阅读的快乐,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阅读教学内容要紧扣教材本身,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突出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育人目标[1]。

英语教师要重视“Teach all the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仅是“Teach all the students English”。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和短语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就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所以,没有积累相当数量的英语词汇,英语阅读是无法顺利进行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而后要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量。

再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为例,在Fun time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美景,感受假日乐趣;然后鼓励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围绕“How was your holiday?”“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梳理知识,增强出行安全意识;最后融合课外绘本The Camping Trip,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旅行的意义。

【教学片段1】

T:It was a big forest fire.Were they safe at last?

S1:Yes,they were.

T:But the girl looked unhappy.Why?

S2:She was very worried.

S3:Her family were worried about the koala.

T:They were worried about the koala.What did they do then?

S4:They took it to the nearest animal hospital.

T:Good job.Let's know more about it.Please read and match.

設计思路:通过图文匹配,培养学生分析读图的能力。通过“Wh-”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快速厘清文本思路,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教学片段2】

T:After a week,the koala's leg was better.What did they do?How was the girl?

T:It was a long journey home.She was sad.

T:Look,the little koala was in the van.Why?

S1:Because the little koala loved the family.

S2:Because they were friends now.

S3:Because the little koala made good friends with them.

T: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S1:I'd like to take it home.

S2:I'd like to let it back to the forest.

设计思路: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培养在阅读中的有效落实。

【教学片段3】

T:If you have a camper van,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S1:I would like to go to Sanya.I'll swim in the sea.

S2:I would like to go to West Lake.It is a beautiful place.

……

T:Where did you go last?

S3:I went to Shanghai.I visited the Bund.

S4:I went to the farm.I picked a lot of oranges.

S5:I visited my aunt and uncle.We went fishing.

设计思路: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地点类名词,拓展景点类知识,从期待去的地方回顧之前去过的地方,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在融入绘本故事The Camping Trip时,教师应始终遵循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品质。The Camping Trip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她和家人去森林野营时的经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引导学生学习火灾发生时和发生后的故事,结合turned black then orange、went faster、fell across、hurt等关键词描绘火灾的惊险场面,用sad和surprised的情感反差讲述了小女孩送回考拉后的心情起伏,并教授学生泛读、精读、听读等阅读策略。在阅读问题的设置上,也是层层递进的,从常规性问题到开放性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与动物相关的知识,以及外出旅行的不同经历与安全事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也使学生习得了课外绘本故事的阅读技巧。然后,用rode a bike、went swimming、went fishing、ate fresh food等回忆了旅途中的愉快画面,用“If you have a camper van,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后的表达。最后,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了小女孩一家人的野营历险过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如果语篇较长且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从略读到精读,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方法;如果语篇较短且容易理解,则不需要反复阅读,重点应该放在阅读后的拓展环节。阅读课一般可以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环节。阅读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层次化阅读目标或者阅读任务;阅读中,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略读、精读等方法理解和运用知识;阅读后,要结合阅读材料进行输出与反馈,可以引导学生复述阅读材料,也可以将阅读材料转化为写作模板。

结语

2022版课标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师要切实重视课程的育人功能,时刻秉持“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要指向核心素养,阅读材料要聚焦核心素养,教学活动要落实核心素养,以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阅读教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许琳琳.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语言实践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
高中英语课中如何指导高中生探究性学习
语言积累,和风细雨最润物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