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024-04-23 09:15德文文
考试周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德文文(1996~),女,汉族,河北黄骅人,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武帝台小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等。同时语文新课标中还对各个阶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甚至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言学习活动,高质量的阅读活动既能帮助学生积累字词等基本的语言知识点,也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释义以及语句含义,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良好品质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从而切实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8-0036-04

传统模式下的阅读教学,教师一般只是提出常规的段落归纳以及中心思想总结等问题,且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非常短,所以阅读课堂的大多数时间学生都是在记笔记,他们自主阅读分析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阅读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阅读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文本段落结构、语言特点、写作方法以及文章主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悟语言文字在表达思想、情感以及描述景色、物体等方面的魅力,并引导学生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与整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即在短时间内阅读多篇相关联的文章,分析其异同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或是学习某一主题的不同立意点,或是学习某一种写作表达方法的应用,或是学习某一文体形式的阅读分析方法等。群文阅读模式下,学生会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语言段落内容,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加强对语言特点、段落结构、文体形式等的分析和归纳,逐步提升自身的阅读分析与归纳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组织展开群文阅读,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展开单元整合类的群文阅读。语文教材上的单元课文几乎都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那么教师可以以单元主题为“线”,将单元课文内容串联在一起,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对单元内容有整体感知。例如,《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一单元课文,单元导语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单元内的每一篇课文也都是围绕“父爱”“母爱”等主题展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绘制一个表格,将每一篇课文的主题、重点语句段落等整理到表格中。那么學生就会学习到表达父爱和母爱的多种立意与写作表达方法,并会在此基础上深入感知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深厚情感。类似的,还有其他单元内容,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集中阅读单元内的所有课文内容,对单元主题有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阅读分析。

教师可以以某一篇文章为点,由点及面地呈现多篇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如《太阳》,这是一篇说明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多篇说明文,具体可以是《开发太阳能》《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等文章内容,学生同样可以制作一个电子表格,在表格内容中填写每一篇课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对比分析与总结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表格中总结的内容,指出学生语言归纳中的优点和缺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二、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情境阅读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当语言文字融入图文声像并茂的情境,当语言文字与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有机结合了起来,那么语言文字就会焕发出生命力,学生对语言段落内容的理解也更为深入和全面。如果把语言文字比作食盐,那么阅读情境就犹如含有食盐的美食,学生单独食用食盐肯定是难以下咽,但是他们会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消化食盐。学生单独理解语言文字比较吃力,但是他们会在阅读情境中深入感知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优化阅读教学,从而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可以创建信息化的阅读情境。如《四季之美》,这篇课文运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阅读能力强且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会一边阅读课文内容,一边想象日常生活中的美丽景色。如果学生的阅读力以及想象力比较欠缺,那么即便他们阅读过课文内容,也无法感知一年四季的美。然而课件图片会更为直观地呈现一年四季的美景,会引导学生直观地感知到一年四季的美。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呈现春、夏、秋、冬等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色,包括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以及冬天的早晨等,那么班级中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均可以将语言文字与图片情境有机整合到一起,均可以深入感知大自然的美。

其次,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的阅读情境。语文教材上的多篇课文内容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学生结合生活认知经验分析文本内容时,他们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入与全面。如《忆读书》,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经历与感悟,那么课堂起始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展开分享与讨论,从而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读书的好处,梳理清楚自身的读书经历等。

最后,教师还可以创建故事化的阅读情境。语文教材上的多篇课文围绕故事开展,那么课堂起始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创建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例如,《牛郎织女》,民间流传着牛郎织女的多个版本故事,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起始环节分享自己听到的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分享他们倾听到的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三、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问题导学阅读

问题导读,即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一边分析、解答问题,一边归纳课文的语言特点、写作方法、段落结构以及文章主题。问题导读模式下,学生阅读的专注力更高,阅读的积极性也更高。而且问题互动本身是阅读课堂的重要互动方式,其能有效创建活力十足的阅读氛围,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阅读质量。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课文内容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进一步优化问题设计,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设计常规类阅读问题。尽管常规的段落结构、主题思想分析歸纳等问题相对传统,但是这类问题却非常经典,且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以及语言思维等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如《落花生》,这篇课文的自然段落非常多,学生要将其归纳为几个大的段落结构,并概括段落大意以及文章主题,从而使整篇文章的结构以及主题一目了然。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设计开放类问题。阅读本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而且学生的语言思维也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开放化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落花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分享他们是如何理解“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等课文语句段落的。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没有贬低苹果、石榴等水果的意思,只是表述出了他们不同的生长特点;有的学生认为挂在枝上的果实也有优点,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只要学生的阅读分析言之有理,且积极向上,那么教师就要肯定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自主提出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中,如果他们想要展开深入的思考与分析,那么可能在语句理解以及其他方面等产生一些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其积极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如《落花生》,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优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当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分析与解答,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四、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课本剧表演活动

基于课文内容的课本剧表演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只有梳理清楚了文章故事的发展顺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中每一个角色的人物形象,才能将其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而且课本剧表演活动还能够创建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更多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开展表演练习。

例如,《将相和》,这篇课文讲述了两个小故事,其一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其二是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学生深入地了解了历史上影响力较大的人物的形象。课本剧表演活动中,学生首先要总结蔺相如、廉颇等人物的形象特点,再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观看的影视片段中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课文故事情节,在还原课文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编。即学生既可以作为编剧,在不改变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比如赵国国王如何嘱咐蔺相如,蔺相如出使秦国前所做的计划等,并注意突出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形象。

又如,《猎人海力布》,学生同样可以扮演课文中的“猎人、龙王、受伤的小蛇以及百姓”等角色,将猎人搭救小白蛇,小白蛇与龙王送给猎人宝石礼物,猎人拯救百姓,猎人变为石头等整个故事发展过程运用语言、道具、动作等表演出来。那么参与表演的每一个学生,都要认真分析课文故事内容,总结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习惯等,从而使表演活动更具趣味性与形象性。

学生不仅可以结合教材课文内容开展表演练习,还可以结合课外的优秀读物展开表演练习。如学生在课外阅读了《田螺姑娘》这一民间故事,那么他们同样可以在自主阅读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将整个故事内容表演出来。

五、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整本书阅读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中明确提倡整本书阅读活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整本书的能力,他们不仅能够坚持阅读完成整本书籍内容,还会对书籍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故事发展情节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整理,进而会逐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组织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城南旧事》,这是一本小说,书籍以“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多个故事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计时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即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能力,自主制订整本书阅读计划,规定自己阅读完成整本书籍内容的时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整本书籍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分析。具体可以是书籍中写了小英子的哪些童年往事?小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印象深刻的片段内容是什么等。学生要一边阅读书籍内容,一边分析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提出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当学生阅读完整本书籍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关于书籍内容的手抄报或者是思维导图。即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或是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需要绘制自己印象深刻的书籍情节或者是自己想象中的书籍人物形象,并摘抄优秀的书籍内容,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或是将书籍内容的章节段落、故事情节等通过层级化的思维图示呈现出来,从而对整本书籍内容有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六、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阅读习题练习活动

大语文时代背景下,阅读已经占据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阅读分析类习题成为学生必须突破的重难点。然而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学生在分析文本内容以及解答相关习题时,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问题,或是没有专注重点,或是语言概括性不够,或是语言思维表达不清晰等。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加强阅读习题练习,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常见的阅读习题以及阅读分析思路。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且学生在解答阅读习题时有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总是能正确概括出段落大意以及文章主题,有的学生总是能准确给文本内容拟标题,有的学生总是能正确分析出文本内容中的字词含义。相应的,学生阅读分析的薄弱点也不一样,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归纳段落大意,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分析語句的修辞手法等。因此,学生要积极总结自己常见的阅读习题,总结自己做错的阅读习题,总结某一种阅读习题的分析解答思路等。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自主整理归纳情况,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引导。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阅读例题。如记叙文阅读例题,常见的阅读问题有:某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把某一句话中的某一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是否可以?为什么?课件图片中可以详细呈现每一种问题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总结记叙文这一文体的阅读分析方法。如说明文阅读例题,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呈现该文体的阅读分析方法,具体可以要求学生分析某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优势等,要求学生总结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七、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阅读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等。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评价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激励性评价,从而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正面价值。

首先,教师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的阅读能力。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家长、同学等多个视角,了解自己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概括能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会将学生的阅读表现通过多种方式记录下来,具体可以将学生每天的阅读量记录到电子表格中,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通过积分的形式表达出来等。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与阅读习惯。

其次,教师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获得同伴与教师的鼓励以及肯定,因此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要积极肯定学生阅读分析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帮助学生增强阅读分析的自信心。那么当学生运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出段落大意时,当学生正确分析出某一语言的说明方法或是修辞手法时,都会获得教师的表扬。

最后,教师要注重评价的层次化。既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客观存在,那么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个体表现对其进行评价引导。针对潜能生以及优秀生,教师要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鼓励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都能积极超越自己,获得进步与提升等。

八、 结论

总而言之,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结合班级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组织展开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问题导读,课本剧表演活动等,让阅读成为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年.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3(25):11-13.

[2]苏叶叶.优化阅读教学路径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23(38):58-61.

[3]丁敏.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寻[J].小学生(下旬刊),2023(9):58-60.

[4]付要国.学有方,教有法:趣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第二课堂(D),2023(9):30.

[5]肖瑞华.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8):45-47.

猜你喜欢
新课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