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春天

2024-04-25 05:14张贝贝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破坏者河堤拐杖

张贝贝

春天,是文人墨客笔下最美的季节,它有任何一位诗人都写不尽的好风光。河堤垂柳,沙上鸳鸯,枝头杏花,湖上波纹。春光平等地洒在每一个人的肩头、每一个狭窄的角落。春日里,人们周身都是暖洋洋的,心情都是美滋滋的。

在这样的大好时节,读到杜甫的那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时,我终于按捺不住积攒了一个冬天的春心。连着几日的雨水初停,我便拉着妈妈去往附近的公园奔向春暖花开。或许大家赏花的心思都是一致的,还没走到公园门口,我和妈妈就瞧见远处排着长队的游人。队伍整齐不乱,游客们面带微笑侧首交谈,似乎美好的事物总会让大家多上许多耐心,尤其在等待春天这件事上大家更是达成了一致。突然,有一道划破美好的突兀声音出现在人群中。

“前面的能不能快点检票,磨磨蹭蹭要到什么时候?站了这么久就没动过。”

伴随这道不美好声音的还有一阵地面撞击声,我猜测是某种棍状物体敲击地面发出来的声响。好奇心油然而生,我踮起脚尖在队伍的空隙中往前方伸了伸脖子,只能隐隐约约瞧见一抹笔直的黑影,还有那根同样挺拔如他主人一般的拐杖。

前方的游客们似乎正铆足力气与这个“气氛破坏者”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我听不清对话的内容,不过消息很快传到我们后方。这个“气氛破坏者”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中气十足,精神矍铄。但是,他的双眼完全看不见,孤身一人,憑着一根拐杖,舌战群儒。大家听完,七嘴八舌的议论声骤起。显而易见,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倔强的老人在无理取闹,有人带头说:“眼睛看不见还着什么急,排到了也看不见花花草草。”我也不能免俗,悄悄地跟妈妈抒发对那个老人行为的厌烦之情。妈妈自始至终没对那个老人作出评价,也没有制止我这种背后议论的从众行为。她只是偏头看了看我,然后轻轻地说:“那我们一会儿跟在他身后,看看他是怎么看这个春天的,好吗?”

我心中有些不解,不过也没拒绝妈妈的提议,我笃定一个盲人哪里会欣赏春天、感受美好。

从队伍中解脱出来后,我和妈妈就以一种不远不近的距离跟在那位老人身后。我也在心中与他暗暗较劲,每走到一簇花草丛前我总会念出一句诗或是一段话。我用尽华美的辞藻去赞美绿草、蓝天、红花,但远处的老人始终一言不发。我看着他走近一棵玉兰树,伸出一只手,摸一摸树干,再小心翼翼地靠近一朵花;我看着他静静地抚摸着我绝不会弯腰驻足的一株野草;我看着他坐在河堤的一块巨石上,侧耳倾听湖心的鸳鸯戏水声。微风吹过他花白的头发,我看到他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那一刻,我的喉咙一紧,刚才念过的诗句堵在心头,而如今更是一句也说不出。一种羞愧感油然而生,我对春天的认识来自诗词歌赋,而不是真正的春天。一个盲人,他的眼睛看不见春天,但他却用心去感受春天,他是真正地看到了春天。

回家后,爸爸询问我今天春游的体验如何,以往我总是会侃侃而谈,大量渲染美好的春色。这一次,我告诉他我看见草是硬的,树是粗糙的,湖水冰凉却带着暖阳的味道。生活中,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对看到的事物了如指掌,可有时候,我们需要闭上眼睛,用心再去看一看。那时候,我们才能明白何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插图:宛 君)

猜你喜欢
破坏者河堤拐杖
让破坏者变成修复者——雄安检察机关办理首起刑事附带民事污染环境案
相伴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守护者还是破坏者
早春的河堤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炸弹之母——狂暴的破坏者
爷爷的多功能“拐杖”
不倒拐杖,让老人出行更方便
新型有纺土工布在薄弱软土河堤工程中的应用
多功能运动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