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事物的正反两面

2024-04-25 12:00李建生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4年48期
关键词:坚持

李建生

考场一类文八大关键点(八)

【前言】

事物的正反两面简单来说,就是肯定和否定,这是辩证思维的一对重要范畴。

从哲学上讲,肯定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促使事物处于量变、相对静止、平衡、稳定状态。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也就是破坏事物的稳定和平衡,使事物从量变过渡到质变。比如如何来看古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可以强调此观点意在提醒人需有长远的思考与准备,未雨绸缪,让人可以在有所准备的状态下从容面对生活里的种种变化,从这一点来说,“让人早准备、更从容”是“人之远虑”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所虑之事过多、过杂而让人忽视当下”又是“人之远虑”的否定方面。事物均有正反两面,我们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画重点】

1.如何理解肯定与否定的哲理关系?

2.在议论文审题立意的过程中,“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思维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3.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思维多角度思考辨析?

名师指津

哲理例说:肯定与否定

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肯定方面力图保持事物的存在,维持质的相对稳定性;否定方面破坏事物的存在,力图使它转化为他物。统一性则表现在:首先,它们在同对方的区别、相互关联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并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任何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都包含否定、毁灭自己的因素。

其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自身的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由于内在的矛盾而彼此进行着斗争,当肯定的方面处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其原来的性质和存在;当否定的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超越自身,转化为自身的对立面,转变为其他事物,新事物是对旧事物否定的标志。

其三,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不是纯粹的绝对的否定,而是在肯定事物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对事物消极因素的否定;并且否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肯定。事物的发展会大致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由此而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

写作要领:肯定、否定与肯定基础上的补充

在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同学们分析问题时,既不要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也不要随意地否定一切。对于肯定的一面,要分析事物自身的肯定性因素,辨析其存在的价值。对于否定的一面,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分析其否定性因素,并在吸纳其肯定性方面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否定、发展。

一、肯定材料内涵

对于材料或题目中的观点或倾向,肯定并从中生发出有意义的结论,进而证明这一结论,这是最为常规而稳妥之举。如以下作文材料:

布克利被称为“世界最差拳击手”。在五年的时间里,他未赢过一场比赛,甚至创下了连输88场的“世界记录”。但他屡败屡战,平时在体育馆刻苦训练,一旦接到比赛邀请,又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布克利的目标是打满300场。在即将迎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时,他开心地告诉记者:“当我年轻时,我是一个爱惹麻烦的野孩子,是拳击让我的生活有了奋斗目标。”在他看来,胜负早已变得无足轻重,最重要的,莫过于尽情享受拼搏的快感。

分析材料可知,“屡败屡战”“刻苦训练”“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尽情享受拼搏的快感”为关键词,由此推之,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坚持”“追求过程”等,从肯定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①坚持就是一种成功;

②默默付出就是一种成功;

③胜负只是快乐的附丽,坚持与拼搏才是快乐的源泉;

④失敗不是悲剧,放弃才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的进步往往需要布克利这样的失败者)

⑤伟大的失败与渺小的成功;

⑥风景永远在路上。(享受的过程最美,进而思考:成为拳王、将军就是成功?考上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就是成功?战胜别人就是成功?)

当然,从肯定角度立意也有高低深浅之别,如以上①②③立意较为平淡普通,说理容易陷入空洞和俗套,④⑤⑥更有思考力,更易写出现实意义和当下意义。

二、否定材料内涵

发现事物的否定性方面,不因循守旧,大胆而有理有据地否定,提出创新的想法,调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写出独到的文章,此之谓“否定出新”。这在审题上尤其重要。如以下材料:

盼 望

艾 青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时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时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这首诗的核心应该在最后一节的两个词语:“盼望出发”与“盼望到达”。两个词语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心理、愿望和人生观。盼望出发是一种享受追寻目标的过程,并从追寻过程中体验人生;盼望到达则更多的是关注实现目标到达彼岸的快乐。

根据这一核心,如果从肯定的角度我们可以确定“人生需要出发与到达”“若曾出发,应盼到达”等立意,如果从否定的角度,则可以引申出“将盼望装进口袋”(生活又何止是出发与到达,脚下的当下才是生命的风华)“始之美”(窃以为,出发比到达更接近生命的本质)等。

三、在肯定材料内涵的基础上予以补充

有的时候单一的肯定或单一的否定都有可能带来片面看问题的结果,这时候,我们可以在肯定的基础上作补充,使立意体现辩证的思想。如以上“盼望”材料的立意,可以是“到达,是为了出发”“到达,亦是出发”“人生的终点永远只是明天”“没有绝对的始与归”“美的东西永远在追求的路上”等。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

瑞典男孩莫尔8岁生日那天,学校允许他在班上分发自己“生日派对”的邀请函。有两个同学没有发到。校方认为,莫尔这样做有歧视同学之嫌,于是以维护同学权益为由,没收了他发出的全部邀请函。莫尔的父亲则认为,孩子有权利选择向谁发出邀请,学校无权干涉。况且那两个同学,一个过去也没有邀请莫尔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另一个则经常欺负莫尔。

审读材料,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讲学校教育,第二层是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注重人格的培养,强调我们必须关注他人、尊重他人;家庭教育则偏向于个人权利,强调个人权利高于一切。如果单从肯定学校教育、否定家庭教育,或肯定家庭教育、否定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立意,都有失偏颇。因此,宜在肯定学校教育注重人格培养的基础上,融入适当的权利教育,这样人方能完整地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们在运用“肯定与否定”的哲学观点进行思考和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不可一味求新求怪,为否定而否定;要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角度展开;在结构安排上不宜肯定、否定各“半壁江山”,否则很容易使论述流于肤浅与表层而缺乏深度,从而削弱论证的力量。

猜你喜欢
坚持
“坚持”的意义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政策与商法研究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
“坚持”二字太单薄
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回首2015“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