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2024-04-28 02:53荣开明
观察与思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特色

荣开明

提要: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大创新、突出重点和亮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原有的基础上,踔厉奋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对苏联现代化高度集中体制的借鉴与创新,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与升华,必将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选择,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他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其中第三个就是“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②《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18 日。牢牢把握这一使命任务,就要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其推进历程、理论构成、未来征程、深远意义,弄清楚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历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可是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腐败无能、视野狭窄、轻视工业发展,再加上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为武器、以宗教渗透为手段,野蛮入侵中国,这就使得我国从鸦片战争失败起,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明蒙尘、国家蒙辱、人民蒙难。在国家衰亡面前,无数仁人志士开始“睁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运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建国方略》,更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化最系统、最完整、最杰出的构想和建设蓝图。可是自1840年以来的80多年间的现代化追求,正如毛泽东所描述的,“先进的人们,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寻找革命真理,这是相同的”,“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69-1471、1439 页。于是,有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党100多年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经过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21 年至1949 年)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了探索中国现代化新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大革命胜利与失败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实现国家独立、国强民富,必须先“上山”、搞武装革命,推翻反动政权。于是,毛泽东带着攻城未果的农民革命武装上了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探索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抱有强烈的工业化愿望。1944年,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式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146-147 页。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81 页。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将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④《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69-1471、1439 页。。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人民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束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49 年至197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进行抗美援朝,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1953年,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党过渡时期“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总路线。这一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提前完成,结束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创立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68 页。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②《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439 页。但“文化大革命”延误了这一战略的进程。尽管如此,经过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旧中国贫穷落后的基础上,仍建立了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1978 年至2012 年)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智慧和理论勇气,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把党的工作重心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首次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9 页。他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在党的十三大提出分“三步走”战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科学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总体小康的实现,党在十五大又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系统地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的认识,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力地引领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 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安排,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坚持精准扶贫,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世界奇迹,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我们党进行的探索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在长期实践中付出巨大代价而取得的伟大成果,理应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走过弯路,也遭遇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①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 年第17 期。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长期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起来的伟大成果。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③《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 月8 日。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是怎样的呢?这一柜架包括三个基本点。

(一)中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包含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如:工业化、市场化、科技化、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又基于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①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 年第17 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除了阐述五个特色外,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范畴、话语体系提出了一些标志性概念、命题、范畴。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统揽“四个伟大”,明确“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就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具有了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话语体系。

(二)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这九条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的基本愿景。其逻辑思路,是从“总体”到“五位一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九条本质要求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管总、管全局、管根本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这是党和国家的命脉所在、利益所系、幸福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③《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 月8 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④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 年第7 期。,“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⑤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求是》,2012 年第23 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我国工人阶级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⑥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 年4 月29 日。。坚持这条必由之路,必须同时坚持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实质上解决了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理论作指导思想、坚持什么精神文明的根本政治问题。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其重要性十分明确。其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物质文明的本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建设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建设社会文明上的本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这些要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思想,贯彻执行这五条本质要求的关键,在于注重协调发展、综合平衡、整体推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世界大变局的发展方向和中国方案,是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的人间正道,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体现了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意志。得道者多助,我国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出发而倡导的“一带一路”,一直发展得较为顺利,拥护者、赞成者、践行者众多。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原则,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国际关系的新路径、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起点,为更好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有利于推动全人类“协和共生、普惠共赢”的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的理论总纲。为了更好地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各地区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各种全面性挑战,不断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五条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报告对各条重大原则都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五条重大原则既是我们夺取胜利的保证,也是我们夺取胜利的法宝和必由之路。

(三)宏伟蓝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为了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十九大报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步骤: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体现了现代化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相较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谋划,党的二十大报告增加了建成科技强国、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等内容。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了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性目标日渐清晰和具体,表明经过艰苦奋斗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是可能的、现实的。还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位一体”的总任务,前者为后者提供路径和方法,后者为前者提供奋进目标和团结人心的凝聚力、精神动力,两者既有定位、功能上的区分,又有紧密联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体。

整个理论框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复杂而又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内容丰富,蕴含深刻,每一项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天下观、人文观、人民观、社会观、伦理道德观等,有着深远的意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既是我们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集成,也是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现代化模式的借鉴与创新,更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与升华。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继续推进

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艰难复杂而又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这一系统工程不仅要我们全面把握其丰富科学内涵、理论框架,更要立足新征程、新实践,做好继续推进的工作。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一些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①《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 月8 日。正确认识和处理这六对重大关系,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联系当前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去解决问题。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上述六对重大关系都是对立中的统一,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如: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一方面需要洞察世界发展大势,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探索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作出顶层设计,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能够紧跟时代发展,适合规律要求,具有创造性,做到上下贯通、远近结合、内容科学、协调性强;另一方面要明确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探索性事业,存在很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发动群众和专家大胆探索,求得创新和突破,不能墨守成规、教条僵化,也不宜超越现实可能性,急于求成。要从具体实际出发,寻求有效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取得良好成效。

正确运用战略和策略是我们党创造历史辉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夺取胜利的成功之道。运用这一成功之道,就要增强战略前瞻性,把握发展规律性,弄清其发展趋势,洞悉新征程中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和不利条件,用科学预见引领未来,确立战略目标,定好战略举措,作好战略部署。策略是为战略服务的,是战略实施的科学方法,策略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策、顺势而为,使其能在战略上力争主动,使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互补互助。

守正与创新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思维方法。守正就是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前行。在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守正,就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始终不动摇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要在发展全局中将与时俱进放在重要地位、首要位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良好心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促使改革创新蔚然成风。守正和创新各有定位,各有功能,只能相互结合,不能偏于一方,搞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效率要以公平为前提,公平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只有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做到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才能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地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辩证统一。为此,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现代化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做到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要全面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充分释放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潜能,鼓励各领域各方面的专家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大胆创新创造。要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着力解决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等问题。形成劳动创造财富、实干创造业绩、奋斗创造幸福的正确导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同时,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我国“卡脖子”的问题。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二)变中国特色为中国优势

中国特色,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点,又是我国的潜在优势、潜在动力。只要我们坚持从这些特色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就能变特色为优势,变潜能为动能,在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产生巨大动力,增强生存力、发展力、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

第一,坚持从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国情出发,在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上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当出现风险、矛盾、灾情、疫情时,要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作好各个方面防范的准备,勇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使我们在改变世界现代化格局、版图和趋势的过程中,形成世界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劳动力市场和消费潜能,变成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增长极、最强劲的动力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二,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推进“共同富裕”当作党肩负的长期使命,看成一个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疏通向上流动通道,给予更多人致富的机会。在生产上做好蛋糕,在分配上形成好的制度安排,分好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切实依据中央部署,到“十四五”末,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第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精神文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悠久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第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把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有机统一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胸怀天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同世界各国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并坚持不懈地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不能再让西方发达国家以人道主义之名,行战争、殖民、掠夺之实,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三)敢于并善于开展伟大斗争

敢于并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妥协谋发展则发展衰。我们党在100多年中依靠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也同样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新的斗争的历史特点,继承和弘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强化斗争本领,把握斗争主动,有针对性地应对各类重大挑战,抗击重大风险,战胜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中国式现代化新的伟大胜利。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一门斗争艺术。要使斗争取胜,首先,要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类风险挑战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方向正确、应对有方、行动有力。其次,要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底气。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干的是正义事业,维护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理由、有依据增强斗争中的志气、正气、骨气、底气。最后,要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本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政治上的历练,思想上的淬炼,能力上的训练,都是如此。不经风雨,不见世面,壮不了筋骨,长不了才干。

总之,上述三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其中,第一方面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处理前进中的一系列关系,是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前提;第二方面则是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和潜能;第三方面是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三者都告诉我们,在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必须一以贯之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作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之年,稳步关乎全局,求进决定后程。我们一定要以斗争精神迎接新的挑战,以奋进拼搏开辟美好未来,全面完成制定的目标任务。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意义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多维视角作分析,下面仅从三个历史视角谈些探讨性看法。

(一)从人类现代化发展史看,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全新的现代化图景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起源于欧洲,发展于美国。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是人类进入现代化的标志。先发现代化国家,主要靠海盗式掠夺殖民地,奠定其发家优势,同时对国内劳动者特别是工人剥削压榨进行原始积累,还通过不平等的贸易强化其在“世界体系”中的支配地位。为了巩固本国在全世界的支配地位,西方发达国家的统治者千方百计地掩盖其对外掠夺、对内剥削压榨的本质,编造出一整套欺骗世界人民的所谓“现代化=西方化”的谎言,还宣扬白种人是优秀人种、天生就是优秀民族等谬论,通过其强大话语权和宣传机器,让落后的国家和民族遵从他们的意旨,步他们的后尘,做他们的奴隶。但也有些研究者看穿了这套欺骗伎俩。英国评论家卡洛斯·马丁内斯就明确指出:“西方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的现代化。”①转引自韩震:《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2 月13 日。其实,这些先发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从自身实际出发,有其初始发达的个性特色。比如:英国主要靠海洋霸权,强盗式“自由贸易”(贩卖鸦片)而称霸;美国主要靠殖民和压迫黑奴而起家;德国、日本等后起发达国家则是主要靠国家主导的军国主义而称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100多年的艰辛探索而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康庄大道,是依据自身所处的世情、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等独特情况,学习、借鉴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其间走过弯路,有过曲折,但靠独立自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终于获得成功。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又亲身经历了西方列强掠夺和压迫的痛苦,决不会走西方列强对内剥削劳动人民、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别国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确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这些本质差别,从横向上看,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与西方人口规模较小的现代化有本质差别;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西方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现代化有本质差别;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与西方物质主义膨胀、人的异化的现代化有本质差别;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西方以人类为中心、征服和破坏自然、频发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有本质差别;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有本质差别。

从纵向上看,主要体现为发展过程不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人民日报》2013 年10 月2 日。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差别,即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而我国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多年”追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叠加发展也就是共进发展。

正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有上述突出特色,我国现代化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个别领域已从跟跑变成平跑,甚至领跑,创造了中国快速发展和安全稳定两大奇迹。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展现了全新的现代化图景,还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民族树立起从落后国家变成现代化国家的光辉典范,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不仅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还为整个世界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测算,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七国集团(G7)贡献率的总和。2021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6.9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2022年,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必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加重大的机遇。

(二)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发展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世界社会主义已经有500多年的发展史,经历过六个阶段,实现了四次伟大转折。六个阶段是:一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三是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四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五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在这六个阶段中,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了四次伟大转折:一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二是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三是社会主义从一国变为多国实践,四是社会主义从苏东剧变跌入低谷到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第四个伟大转折,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算起,已经进行了40多年,从苏东剧变算起也有30多年。其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从温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按照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阶段。坚持实现这个伟大转折比前三个伟大转折任务更繁重,斗争更复杂。但它已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会“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②《深刻理解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日报》2021 年11 月14 日。。

马克思在1893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认为,东方落后国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830 页。。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继苏联等国家的探索而推进的新发展,再次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这不仅进一步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还打破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为人类对更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给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进入社会主义的范例,也使进入21世纪、来到了一个历史转折新关口的中国式现代化,从过去接入型的现代化,转向了辐射型的中国式现代化。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形势的蓬勃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后召开的三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盛况就是这方面的例证。三次对话会第一次的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第二次的主题是“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第三次的主题是“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与此相适应,中国共产党还相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世界安全倡议、世界文明倡议。这些对话会和倡议受到了全世界政党领导人和各国各民族的热议和欢迎。参加对话会的有来自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逾万名政党和各界代表,大家共聚“云端”讨论研究,形成共同倡议,达成广泛共识。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影响力,是绝不可低估的。

(三)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优秀人类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开辟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四大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中华文明。其中,只有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虽历经艰难困苦的斗争和磨难,却一直未被中断过,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中国在近代鸦片战争后曾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被迫抛弃传统文明,向西方现代文明学习,可是这些学习、模仿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代理人作为主要革命对象,依靠工人阶级的领导,建立工农联盟,联合人民大众,才逐步找寻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并在改革开放中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拓展和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统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焕发出新生机,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我们党在100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持续探索中,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及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贯通起来,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需求,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之成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并在这条新道路的全面推进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用最残酷、最下流的野蛮手段,在最卑鄙、最可恶的贪欲驱使下而生成和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不断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标注了中国特色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全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特色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完美的特色党建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