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势

  • 单王多箱体秋繁期的管理
    王多箱体由于起繁群势较大,要求也相对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1 秋蜂场地的选择繁蜂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保证充足的蜜、粉供应,但秋繁期多数地区主要蜜源基本结束,有的粉源也缺乏,此时繁蜂也相对比较困难。因此,选择繁蜂场地非常重要。繁蜂场地应选择在水源清洁且秋后泌蜜吐粉良好的地方,选场时如蜜粉不能兼顾,则应以粉源优先,多个蜜粉源植物兼有的地方更理想。秋季也是多雨的季节,因此,落场要充分考虑防洪,且不可将场地选在底洼和河床处。秋繁期高温仍将持续,蜂场应选在树荫下,如没有

    蜜蜂杂志 2023年9期2023-11-18

  • 蜜蜂疾病须多管齐下综合防治
    大抗病能力蜂群的群势与蜜源、气候、管理等关系密切。王优,饲足,蜂密,子好,是养好蜂的前提。蜂王产卵力强,子脾能得到很好的照料与哺育,出房的蜜蜂健康强壮,1 框整张子脾出房,巢内能增加2 脾蜂,紧跟着不断加脾插础,群势自然就上来了。适时更换蜂王,防止分蜂热发生,不可频繁分蜂导致群势下滑,利用换王来“控热”,防止自然分蜂飞逃而削弱群势。可以采取原群多只处女王交尾,避免小群交尾,人为造成弱群。尽量减少弱群数量,迅速复壮交尾群,一方面积极奖饲,加础造脾,快速扩繁,

    中国蜂业 2022年5期2022-12-13

  • 蓝莓花期组织强群生产和有效控制“ 分蜂热”
    的措施不同,蜂群群势和采蜜的效果还是有区别的。1 检查不同蜂场的情况经检查,大致可分为以下5 种情况。1.1 开繁早、群势强、产蜜量高,但“分蜂热”严重某蜂场开繁较早,“大寒”节后就包装喂粉春繁,蜂群群势强,90 群蜂进场。群势6~8 框,子脾大,且蜂数压得紧,蜂多于脾,脾内贮蜜较多。2022 年蓝莓花期好天多、气温高,中午有时气温20℃以上,其间也有降雨,土壤湿润,蓝莓流蜜不错。这类蜂场的特点是蜂群虽强,但“分蜂热”严重。本来摇蜜可压“分蜂热”,但因为要

    蜜蜂杂志 2022年8期2022-11-23

  • 洋槐花期过后蜂群应该这样管 ——利用柿树花期均衡群势,养精蓄锐迎接枣花期
    蜂也累死了,出现群势下降的问题。而枣树花期则是在5 月25 日以后开花,到6 月10 日以后与荆条花期并行,要想在这个花期再夺高产,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培育群势。一是均衡群势,把强群里面的老子脾往弱群里调,连续抽调3 次就会使弱群逐渐强壮起来。二是利用柿树花期培育群势。柿树花、元枣(黑枣)过去是大蜜源,只是现在树数的存量大幅减少,降为辅助蜜源,但流蜜很涌,开花时间在5 月15 日左右,蜜蜂早上6: 00 多就出巢采集,回巢都会跌落到门前,蜜汁水分大,有的地方

    蜜蜂杂志 2022年8期2022-09-14

  • 群势断崖式下降说起 ——浅谈繁殖与生产的兼顾
    槐花期还没结束,群势出现断崖式下降,自4月15日至5月18日,将近三分之一的蜂群跌落到只有3~4脾蜂,失去了继续生产能力,其余的尚有5~7脾蜂,生产能力大大削弱。刺槐是大宗蜜源,其商品蜜口感好,是蜂蜜中的佼佼者。刺槐流蜜涌,高产稳产,且皆为野生,不存在喷洒农药问题,不会发生农药中毒事件,为什么群势会大幅下跌?原因何在?据蜂友说,老家的刺槐4月15日进入流蜜期,在这之前有油菜和红花草,蜜粉丰富,繁蜂顺利,子脾面积大,封盖子整齐。在红花草花期上了继箱,蜂群达到

    中国蜂业 2022年9期2022-02-11

  •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措施,以图较大的群势应对不良的生存环境,也可加速蜂群的复壮。如春繁、越夏时或越冬、患病治疗时,进行人为的多群合并后,不仅可节省贮蜜的消耗,其抗逆力和抗病率也会有极大地提高,还能加快繁殖速度。发生多群自然合并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点。1 高温干旱缺蜜夏秋季节,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蜂王产卵锐减,甚至会停产。也由于高温,工蜂的寿命也就30 d 左右,大量老龄工蜂自然死亡后,就导致群势大幅度下降。持续的干旱,也会使蜜源植物泌蜜量稀少。蜂群采集量极少时,为了保存贮蜜、

    蜜蜂杂志 2021年12期2021-12-06

  • 如何管理貌似强大的老龄化蜂群
    ,不仅低产,而且群势衰减得还十分快,没过几天群势将会锐减,而幼蜂出房率却极低。这类所谓的“临时强群”,是由以下这几种原因产生的。(1)夏秋之际自然混团的逃迁群:蜜蜂越夏,巢内即使备足了蜜脾,还要防止胡蜂、巢虫等众多天敌的侵袭,还有盗蜂等。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起蜜蜂“夏衰”,甚至是全群飞逃。经常由于其中1 群蜜蜂飞逃,而诱发相邻多个蜂群的接踵飞逃。多个倾巢出逃的蜂群,常在空中自然混团合并,最后结成了一个大蜂团……这就是貌似所谓强大蜂群的来历之一。(2)越夏期

    蜜蜂杂志 2021年5期2021-12-06

  • 浅议群势均衡
    开蜂群看看,所有群势大致相同,所有蜂王都是同期培育的,巢内摆放的蜂框数也相差不大。在生产初期是上5下8,或上5下6,蜂数大体相等,连蜂箱的使用时间也是同一时期。这样均等的群势,管理操作基本相同,蜂场管理效率高,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有人会说,蜂群的群势一年中呈曲线变化,早春开始,各个蜂群的群势是不等的,经过春繁后,群势得到快速恢复上升,特别是油菜花期过后,群势达到峰值,接着换王分蜂,群势出现强弱不均,随着换王的结束及转地放蜂,再经过度夏,群势又开始走下坡路,

    中国蜂业 2021年10期2021-03-28

  • 如何防止春衰与夏衰
    弱的方法,使弱群群势快速增长。从强群抽调老子脾至弱群,经过两三次补充,待幼蜂大量出房,弱群状况会得到迅速改观。5.及时更换劣质蜂王,劣质蜂王产卵率低,不适应快速繁殖的需要,必须更换。6.外界大流蜜时,有连续不断的幼蜂出房,隔板外有许多蜜蜂,并造赘脾,可添加巢础,让工蜂筑造新脾,或直接加空脾扩大蜂巢。二、应对夏衰的策略1.转地放蜂,确保蜂不离花。没有蜜源是导致群势下降的根本原因,外界温度高,再加上无蜜源采集,蜂群无法正常繁殖。将蜂场转运至有蜜源的场地,从根本

    中国蜂业 2021年2期2021-03-28

  • 怎样养好中蜂(十三) ——高温酷暑期的管理
    正常繁殖,有利于群势增长,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常见的是高温酷暑蜂稀子少,蛹脾插花,幼虫干瘪,白头不少。而蜂紧的蜂群,子脾面积大,幼虫洁白发亮,蛹脾成片饱满,色泽鲜亮,很少花子,也很少有巢虫危害出现白头蛹。出房幼蜂,壮实灵活,整齐划一,几乎找不到被工蜂抛弃的衰弱幼蜂和死蛹。还能发现,边脾外侧的子脾面积较大,中间子脾的面积较小,与春季、秋季、冬季的相反,但仍能维持3张六七成面积子脾,大多数蜂群群势与越夏前相差无几,下降或上升的在少数。通常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冬季、

    中国蜂业 2021年7期2021-03-28

  • 为什么蜂群越大死亡率越高
    为养得很好,蜂群群势普遍比较强,多数都有5~6脾蜂。之前天气较暖,蜂群总是空飞,前几天我们当地气温骤降,群势越大的蜂群边脾出现了蜜蜂死亡,而那些比较小的蜂群结团较好,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蜂群越冬不是提倡强群越冬吗?读者:孙洪民孙师傅您好:您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许多蜂友也都反映这样的问题。很多养蜂资料上都介绍要强群越冬,但是并不是群势越强越好,养蜂理论不能机械化的照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蜂群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越冬方法和管理措施,才能保

    中国蜂业 2021年2期2021-03-28

  • 安纳托利亚蜂
    蜜源等自然条件对群势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春季群势发展较缓慢,入夏后,群势超过卡尼鄂拉蜂,接近意蜂,秋季蜂王停产比意蜂早。分蜂性较弱,可养成较大的群势,一般能维持8~10张子脾、12~14框蜂的群势。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散蜜粉源。节约饲料,在蜜源条件不良时,很少发生饥饿现象。定向力强,不易迷巢,防盗性能好。工蜂寿命长。爱造赘脾,爱采树胶。性情较凶猛,怕光,开箱检查时爱蜇人。易感染麻痹病和孢子虫病。

    中国蜂业 2021年1期2021-03-06

  • 蜂箱防蚂蚁
    群有抵抗力,中等群势和弱小群势、还有蜂少于脾的群势它们都会危害,如果多日不去开箱检查蜂群,它们就会在大盖下面筑巢安营产卵育子,准备长期住下去。防白蚁、小蚂蚁,朋友告诉我一个好方法,简单方便,效果较佳,今天我分享给大家,找一张与蜂箱底略大一点的塑料布垫在蜂箱底下就行了,但有破洞的一定补好。蜂友不妨一试,塑料布不烂不用换,长期有效而且效果好。

    蜜蜂杂志 2020年3期2020-12-21

  • 蜂王交尾失败后能重复培育吗?
    时的气候、蜜源、群势、工蜂日龄等,作综合评估后才可决定。交尾群若有下述现象时,就不宜再次直接育王。1 群势已过弱有的交尾群,从组织育王交尾群开始,至处女王出房、婚飞,因长时期阴雨天气,时间拖得过长,但最后处女王还是飞失,很多工蜂已经因衰老而死亡了,群势很弱小。如果再直接给这样衰弱的交尾群重新补挂王台,期待其再次育王的话,成功率是极低的。因此,不宜直接让其重新育王。而应人为地让其调整补充后,才可行之。补救措施是:从另外健康群中,抽调出1张老熟子脾,先给此育王

    蜜蜂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20

  • 南繁蜂群需要准备哪些事
    —刺槐蜜投入强壮群势相当困难,因此到南方气温高的地方及早繁殖是一项明智的选择。那么,去南方繁殖都需要准备哪些事项呢?不妨听我细细讲讲。一是制定外出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去不去南方放蜂要根据自己的蜂场规模、群势和愿望来定,不要盲目跟风。对南繁进行一个周密的计划安排,准备去哪里,哪里有熟悉的养蜂人,哪里的蜜源开花早,哪里的气温高环境适合养蜂等,一并考虑在内。二是看群势确定是否外出,做到稳操胜券。2019年由于北方荆条受严重干旱影响,几乎没有多少收成,赔钱、越冬蜂

    蜜蜂杂志 2020年2期2020-12-02

  • 采集刺槐蜜需要做到哪几点
    上去年旱灾影响,群势普遍弱,在“五一”很难达到强群生产,只有临时抱佛脚拼凑大群投入采集。何为强群,是指达到15脾以上的群,南繁蜂场很容易做到,定地蜂场就很困难。临时组建方法有2种:一是在花期前1周抽调老子脾到确定的采集群;二是在生产期间把1箱搬走,采集群往中间挪动,使工蜂集中到1箱内。(3)因场制宜,慎重操作。不要贸然行事,定地蜂场应考虑群势而定,群势太弱,只有7~8脾蜂,距离枣花、荆条期时间又短,应以繁殖为主,特别是5月10日以后的板栗树打药,会影响到群

    蜜蜂杂志 2020年5期2020-12-02

  • 不同中蜂群势产子育虫数量调查及运用
    中心1 前言不同群势蜂群产子育虫数量是蜂群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根据不同群势蜂群的繁殖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生产策略,对蜂群增殖,夺取蜂蜜高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不同群势蜂群的产子育虫数量,前苏联学者在西方蜜蜂上做了一系列研究,指出:“虽然蜂群内育虫数量随蜂群群势的增长,其总量是增加的,但其生长速度却逐渐放缓”“按蜜蜂单位计算,较小的蜂群比较大的蜂群培育蜂子数量较多,生长得较快。”“弱群的生长率较高,弱群的紧张生长是弱群的生物学特性,它使这

    中国蜂业 2020年9期2020-10-15

  • 倒春寒气候对蜂群春繁的影响
    然变冷,春繁蜂群群势下降快,不得不再次并群,造成养蜂人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的新养蜂者,损失会更大。一、倒春寒气候对蜂群的危害1.蜂群饲料消耗大,包括粉的消耗。2.蜂王产卵力和工蜂哺育力不足,蜂群发展比正常年份滞后。3.春衰严重,容易意外死亡。4.群势下降严重,为了达到春繁标准,只好合并弱群。5.影响夏季第一个主要蜜源的采集,因群势弱,采集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产量,经济效益不佳。二、倒春寒年份蜂群管理和应对措施1.调整群势蜂群开繁准备调整群势,如

    中国蜂业 2020年3期2020-01-13

  • “人工分蜂式”收捕野生蜂群
    长而严寒的冬季,群势是全年中最弱小的时候,是绝对不可收捕的。如果贪婪,破穴收捕了这个时期的小蜂群,由于早春气温低,若子脾受冻,则极易引发烂子病,再说群势太小,过箱养殖很难发展壮大。假如不幸又来了个“倒春寒”,很可能会全群覆灭,等于既得不到利益,又灭了一个野生蜂群,实在痛惜。正确的收捕方法,是应该耐心地等待它的群势发展壮大时,再以“人工分蜂式”的方法,收捕其中近半个蜂群后,过箱家养。由于野生蜂群通常筑巢于树洞、墙缝或石窟等坚固场所,一时难以开巢查看蜜蜂的群势

    蜜蜂杂志 2019年3期2019-12-30

  •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蜜期,一个15框群势的蜂群,它的产蜜能力远远超出两个合起来有15框群势的蜂群。因此,能够做到分蜂产蜜两不误,才是高水平养蜂的重要标志。以我地春季第一个大蜜源油菜为例,首先,春季开繁日期的选定,油菜花期为3月1日~3月31日,理想的开繁日期应在元旦前后。然而,早春天气很不稳定,各年度间的变异较大,近年来能达到理想开繁的年份只能占到30%~40%。这样,到3月1日前大约有60天的繁殖期,有望能加上继箱,但很不容易做到。如果能在前一年秋季蜂群断子时有8~10框群

    中国蜂业 2019年9期2019-09-21

  • 探究茂县地区中蜂春繁小转地的优势
    选取本场两组同样群势的中蜂群15群(1脾6群、2脾6群、3脾3群)做好记号。1组作为试验组,2组作为对照组。试验时间: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试验组地点: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对照组地点: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镇2 试验方式2018年1月1日将试验组蜂群转至离茂县县城150km外的安州区塔水镇(因安州区塔水镇每年1月~3月气温在2℃~16℃,2月下旬至3月下旬有油菜蜜源)开始进行春繁;将对照组蜂群放置茂县凤仪镇,于2018年3月份开始进行春

    中国蜂业 2019年8期2019-08-30

  • 中蜂新分群的饲养管理
    0中蜂人工分蜂后群势相对下降,特别是急剧扩大规模的蜂场,新分群的群势基本在2~3脾,群势较弱,3脾以下的蜂群调节温度、湿度能力较差,养殖者若在此时对管理重视不够,蜂群增长缓慢或群势缓慢下降,会使蜂群飞逃。因此,必须注重新分群的管理工作,使蜂群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让群势快速增长,迅速达到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对新分群进行全面检查,将多余的巢脾撤出,使蜂群处于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让蜂群在少量巢脾上集中产卵和贮存蜜

    中国蜂业 2019年3期2019-04-03

  • 黑龙江不同季节组织双王群的优势
    脾,又能延长强群群势,利用强群创高产达到增效。组织双王群在选择时间上,应以蜂群发展情况和流蜜期时间长短及养蜂人的目的来考量,这点很关键。如果时间选择不当,会出现:一是过早组织,会使群势过弱或到流蜜期产生自然分蜂;二是组织过缓,因双王产卵,使得进入流蜜期生产群子脾过多,并且适龄采集蜂滞后,采蜜力下降。虽然蜂群群势强,但内勤蜂和外勤蜂比例失调,不但不高产,反而不如单王。秋繁期组织双王群,在时间选择上更为重要,进入正式秋繁时,产卵空间少,无法发挥双王的产卵力,造

    中国蜂业 2019年8期2019-01-08

  • 春季合并弱群有讲究
    算是原本拥有强大群势的蜂场,也难免会有小部分蜂群即使越过了漫漫寒冬,因大伤元气而溃不成群。刚越完冬季的弱小蜂群,如果让其顺其自然地生存繁殖,由于早春气温寒冷多变,即使春季蜜源相继开放,但是因老龄工蜂相继死亡,会使原来弱小的群势雪上加霜,终因稀少的工蜂难以维护子脾巢温,繁殖缓慢,群势越繁越小,引发烂子,最终导致垮群。那么,春季该如何正确合理地处置此类弱小的过冬群呢?当然,最为可靠的方法是二群合并,或者是多群合并。合并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以下几点:一、把握好最佳的

    中国蜂业 2019年3期2019-01-08

  • 多箱体与中国式养蜂法的探讨
    2页)二、蜂群的群势决定蜂群群势的因素有蜜蜂寿命、蜂王产卵量和外界因素(环境、病虫害、药物中毒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都是变量。外界蜜粉丰富,蜂王产卵量大,蜜蜂营养丰富,寿命就长。大流蜜期蜜压子圈,抑制了蜂王的产卵,产卵量减少,蜜蜂劳动强度大,寿命就短。环境温度的高低也能影响蜂王的产卵量和蜜蜂的寿命。花粉与农药中毒、病虫害、采水及养蜂过程中不正当用药都能影响蜜蜂的寿命,从而影响到蜂群的群势。蜂王的产卵量以高峰期按每日2000粒计,3天可产满1框子,1框子出

    中国蜂业 2019年12期2019-01-07

  •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群的采食量和蜂群群势,第21 d采集各群新出房工蜂,测其初生重并在之后14 d,解剖标记蜜蜂观察中肠组织发育状态,测定中肠消化酶活性;测定1日龄和14日龄工蜂的抗氧化基因SOD1、SOD2、CAT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D、E组蜜蜂采食量显著低于其它组(P关键词:春繁;小麦胚芽;意大利蜜蜂;群势;初生重;中肠组织中图分类号:S893.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8)05-0119-07Abstract To explore th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5期2018-08-14

  • 徐祖荫谈中蜂
    如何快速调整群势过去调整蜂群群势的办法,通常采用调整封盖子脾的方法,对需要补强的蜂群,将其他群中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抖蜂调入。工蜂出房后,蜂群群势就增强了,这种不带蜂只补子的方法效果来得慢。我们曾经到福建张用新老师的蜂场参观,他谈起自己有一种方法,连蜂带子,可以随意组合调整蜂群,要几脾就几脾。我们想,既然有这种可能性,我们就决定试一下,借鉴合并蜂群的办法,从混合群味入手,来调整蜂群群势。平时合并蜂群时,我们常采用加上铁纱的框式隔王板作为工具,这次调整群势时,

    中国蜂业 2018年12期2018-01-21

  • 在寒带地区双王群与单王群的合理配比饲养
    提高产卵量,增强群势,尤其是越冬群势都能达到或超过越冬标准,达到“四高”:产蜜高、产浆高、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高;“三强”:采蜜群势强、越冬群势强、春繁群势强。一、高寒地区什么时间组织双王群最适宜1.春季到5月15日前,最晚不超过5月25日,用产卵王组织双王群,主要目的:为采集椴树蜜适龄蜂打基础。在有限的适龄蜂培育期间最大限度增加产卵量,这时期组织双王群,产卵王的来源从三个方面解决:第一,春繁群势强的前提下,早育王有利于组织双王繁殖;第二,越冬备用王;第三

    中国蜂业 2018年6期2018-01-21

  • 徐祖荫谈中蜂
    料的蜂群,越冬后群势削弱20%~30%,蜂群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1框蜂。而越冬饲料不足的蜂群,群势削弱率达到50%~70%。浙江有个蜂友说今年早春蜂群群势5框左右,较往年要多1~2框蜂,分析原因,因为年底有事最后一次枇杷蜜没摇,蜂群内饲料充足的缘故。贵州开阳县画马崖中蜂场周蜂友也深有体会,他观察备足越冬饲料的蜂群群势下降小。他认为备足越冬饲料的好处有:一是开春后可不进行或少进行奖励饲喂,利用原来的存蜜繁殖,减少工作量,还不过多惊扰蜂群;二是减少病害的发生,他

    中国蜂业 2018年10期2018-01-20

  • 秋繁冬采在用“势”
    334126蜜蜂群势是指一群蜜蜂中工蜂个体的数量和密度,是反映蜂群繁殖力和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蜜蜂群势强盛是养蜂优质高产的基础。蜜蜂群势随气候和蜜粉源等的周期性改变而有规律的变化。影响蜜蜂群势有蜂王产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寿命和蜂群分蜂性、管理方法等因素。一、蜂群中何为“势”蜂群群势,什么是势?我认为,中蜂每群3~4框、意蜂每群6~8框为基本群;蜂略多于脾为基本势。高于这一指标为强群,低于这一指标为弱群。强群在采集、抗病、抗盗、抗逆等方面优势明显。蜂群的势靠

    中国蜂业 2018年10期2018-01-20

  • 蜜蜂快速繁殖技术
    场根据需要和蜂群群势,在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一群蜜蜂快速分为两群或多群,从而实现蜂群快速繁殖,可在短期内增加蜂群数量,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养蜂效益。同群同箱分蜂快速繁殖在春夏季节,当蜂群群势达到6~8脾时,如果要繁殖蜂群,先诱入产卵王或介绍处女王,把产卵蜂王预备好和处女王出房的时间确定,再把另一个巢门在分蜂前一个星期打开。在新打开的巢门有蜜蜂出入之后根据蜂群内部情况,把两边子脾、蜜粉脾调均等,用中隔板从中间一分为二,使两边蜜蜂不能互通。1天后,再在无

    农家之友 2017年5期2017-07-20

  • 春季蜂群管理要点(下)
    在流蜜后期常造成群势下降,这是应考虑的问题。勤采蜜:保持蜜蜂经常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消除分蜂热;注意及时采蜜,既能消除分蜂,又增加产量。组强群:主要流蜜初期,要有足够青、壮年蜂的强群。如估计群热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蛹脾,蜂群的强弱和采集力密切相关,强大的蜂群必须在大流蜜期开始时组成。适群势:流蜜季节,应掌握流蜜期前发展群势;流蜜期中补充蛹脾,延续群势;流蜜期后,互相调整蜂群,抓紧恢复和增殖工作。巧利用:在主要流蜜期中,要充分利用“强群取蜜,弱群繁殖”,“

    农业知识 2017年19期2017-07-05

  • 业余定地养蜂的体会
    践谈点体会。一、群势应以中上等为好强群是丰收的保障,但对业余养蜂人来说,群势过强往往得不偿失,业余定地养蜂人往往不可能有连续大流蜜源,因群势过强消耗大,稍一疏忽就会饲料短缺,造成损失。业余养蜂有时因管理不及时,易发生自然分蜂和分蜂热,使产量大降。根据一些经验,业余养蜂群势全年都应保持在中上等为佳,但千万也别养弱群,只看群数不看群势,产量受影响,成本高,效益不佳。以我市蜜源及越冬情况,越冬最佳群势应为5~6框蜂,早春繁蜂群势应为4框足蜂为宜,流蜜期生产群在1

    中国蜂业 2017年6期2017-01-17

  • 多箱体应用问题讨论
    们来类比多箱体的群势。多箱体养蜂法之所以要用多箱体,首先是它的群势超大。据说它的群势一般都在25脾以上,有人测算出它的峰值群势可达35脾。单王产卵,真的能达到如此群势。专家说能,专家的理论是一只蜂王3天产1脾子,1脾子可以出3脾蜂。当蜜蜂个体的平均寿命达35天时,群势就可以达到35除3乘3等于35脾。好象真是这么一回事儿,然而,可有哪个人养出过或看到过如些的群势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上述计算公式是错误的,它在计算峰值群势时漏掉了一大段时间,漏算了峰值期

    中国蜂业 2017年3期2017-01-16

  • 中蜂育王早不如巧
    村)近年来,中蜂群势养不强,普遍四、五框就自然分蜂(有的甚至只有两框就起台、怠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是很多蜂友不注重育王才是引起群势弱化的一大主因,也就是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前些年,一般为了赶花期,早育大群,在繁花似锦、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育王分蜂正当时,其实还要冒倒春寒的风险,也没错,然而从近年来的群势看并不太可取,就算你早早育王分了蜂,新分群逐渐“强大了”也不过三、四框。眼看下一个蜜源即将来临时,丰收的希望落空了,你的蜂群

    中国蜂业 2017年9期2017-01-15

  • 蜜蜂怎样从弱群发展为强群
    再出现分蜂热,其群势发展更加缓慢。主要蜜源结束之后的蜂群基础强弱关系到未来的生产、繁殖和越冬,此时群势基础强壮,下期的生产、繁殖和越冬就越有实力;群势基础薄弱,下期的采蜜量和繁殖率明显降低。蜂群的消长随着气候、蜜源的变化而变化,工蜂一代接替一代,蜂力有时候积累较高消耗较低,有时候消耗较高积累较低,发展蜂群要靠多方面的因素促成高积累低消耗。所以,弱群向强群跃进的第一年必须集中有利因素促成蜂力高积累低消耗,打好强群基础。秋季要努力繁殖强群越冬,为第二年饲养强群

    新农业 2016年11期2016-12-27

  • 豫西南地区秋后不同时间扣王断子越冬群势比较的试验
    时间扣王断子越冬群势比较的试验闫志浩(河南西峡县畜牧局,474500)豫西南的南阳地区,西蜂秋后不同时间扣王断子越冬群势大不一样。扣王时间越早,越冬群势越弱。1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为3.3脾蜂,2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为4.4脾蜂,3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为6.5脾蜂。3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是1小组的2倍,是2小组的1.5倍。豫西南地区;秋后扣王断子;越冬群势豫西南的南阳市,地理位置在经度111.47~113.4,纬度在32.37~33.49之间,全年温度在-

    中国蜂业 2016年10期2016-11-09

  • 小经验试试看
    春天只有一群蜂的群势,只要在无病不缺蜜无盗发生的情况下,不但能快速发展,到6~7月份还能分蜂。在不分蜂的情况下能保住6~7个脾蜂的群势。这主要是因为虽然蜂少但能保温保湿,满足了蜂群发展需要。在开始使用这一方法时,还担心埋入地下会加速毁坏蜂箱,使得繁殖得不偿失,会影响蜂箱使用寿命。但是得到高额回报后,极其合算。故希望广大中蜂友们,应用此方法繁殖特弱蜂群效果更好,使用水泥蜂箱也可起到相同的效果。河南南阳市西峡县职专陈学刚中蜂“蛋群”管理经验“蛋群”指分蜂季节由

    中国蜂业 2016年6期2016-09-21

  • 蜜蜂怎样从弱群发展为强群
    再出现分蜂热,其群势发展更加缓慢。主要蜜源结束之后的蜂群基础强弱关系到未来的生产、繁殖和越冬,此时群势基础强壮,下期的生产、繁殖和越冬就越有实力;群势基础薄弱,下期的采蜜量和繁殖率明显降低。蜂群的消长随着气候、蜜源的变化而变化,工蜂一代接替一代,蜂力有时候积累较高消耗较低,有时候消耗较高积累较低,发展蜂群要靠多方面的因素促成高积累低消耗。所以,弱群向强群跃进的第一年必须集中有利因素促成蜂力高积累低消耗,打好强群基础。秋季要努力繁殖强群越冬,为第二年饲养强群

    新农业 2016年6期2016-06-30

  • 不同遮阴方式对阿坝中蜂越冬群势的影响
    式对阿坝中蜂越冬群势的影响王遂林(四川省阿坝蜜蜂保种场,四川马尔康624000)1 遮阴处理方法及越冬准备工作1.1在阿坝蜜蜂保种场选取蜂群正常的16箱阿坝中蜂进行两种不同的方式遮阴,每组8箱。其中一组用666mm×600mm×20mm规格的挤塑板仅遮阴箱盖,另一组用同样规格的挤塑板遮阴箱盖和木板斜靠蜂箱四壁进行遮阴挡风。分组时,保证两组蜂群工蜂及子脾数量相当,以减小观察误差。1.2越冬前培育大量适龄工蜂,喂足糖饲料。越冬期间减少人为干扰,不对蜂群进行开箱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3期2016-05-06

  • 蜂群生态优势的常态化(1+1养蜂法)
    1255)蜂群的群势与蜂群的生存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群势有着不同的生态优势,也同时存在相应的不足。就繁育而言,一只蜂王9脾蜂21天可以繁育7张子脾,一只蜂王15脾蜂21天同样也只能繁育7张子脾,而同样数量的子脾孵出的蜂群是相同的。由此可见,用中等群势繁蜂比大群繁蜂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对于突击采蜜而言,一个15脾群势的蜂群的采集量,往往比两个10脾群势的蜂群的采集量的总和更多。这就证明,大群采集比中小群采集效率高得多。然而,同样都是15脾的群势

    中国蜂业 2016年9期2016-01-30

  • 黑龙江高寒地区春繁群弱的原因及应对
    繁前强后弱,越冬群势普遍不强。蜂群出窖时,群势强弱不均,春繁群势普遍下降,全场蜂群很难达到平均4框足蜂起繁。笔者深入本地养蜂户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上年秋繁造成的原因1.秋繁期外界蜜粉源欠缺,通过人工饲喂群势相对好一点,越冬群势能够保证在4~6框以上,占全场总数不足20%。2.秋繁期间受螨害影响适龄越冬蜂的培育,越冬蜂育成率低,秋繁前期群势较强,当进入秋繁后期,群势下降严重,不能达到越冬标准,有部分蜂群只好合并勉强越冬,老龄蜂比重大。3.部分地区受

    中国蜂业 2016年2期2016-01-29

  • 谈谈如何调整蜂群
    和管理不当,造成群势强弱不均。同时,为了管理上的某种需要,有时也人为地分散群势,例如:“分散运输”、“分散繁殖”等。而到了流蜜期或越冬期又必须集中生产、强群越冬等,为此,必须随时进行调整群势或合并群势。由于各蜂群之间气味不同,除少数雄蜂和幼蜂外,调整群势或合并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尤其是在缺乏蜜源的季节,随便将蜂放在同一群里就会引起斗杀。一、调整采集蜂流蜜期到来时,把事先并列在一起的2群蜂移走1群,使采集蜂飞回时集中在一群里。移走的1群放新的位置上进行繁殖。

    中国蜂业 2016年7期2016-01-29

  • 蜂箱的摆放方位对设施草莓蜜蜂授粉的影响
    的蜂群活动规律及群势下降情况,结果表明,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于蜜蜂访花密度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蜜蜂蜂箱坐东朝西摆放时,蜜蜂访花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摆放方式;在草莓整个花期授粉过程中,蜜蜂蜂群群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然而,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群势下降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蜜蜂访花密度与蜂群群势呈正相关,与草莓开花数量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明确了设施草莓园内授粉蜂群的放置方位对蜜蜂访花行为及蜂群群势的影响,为设施草

    中国蜂业 2015年12期2015-10-31

  • 影响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效能的因素分析
    行授粉时,因不同群势大小的蜂群内部需求不一样,蜜蜂采集的偏好性不同。而授粉对象作物的泌蜜、泌粉情况也是不同的,对蜜蜂的吸引力也有所差别。这些差异最终导致在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时的效率差别较大。为高效利用蜜蜂为作物授粉,探究为不同泌蜜和泌粉状况作物授粉的合适蜂群,笔者分析了不同开花作物的泌蜜、泌粉类型,以及不同大小群势蜂群的内在需求、采集行为和偏爱性等与授粉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得出了利用强群为泌蜜较多或者蜜粉均较多类作物授粉,以及利用3~4脾左右小群为粉多蜜少

    农学学报 2015年9期2015-05-30

  • 黑龙江地区蜂群春繁群势的确定
    龙江地区蜂群春繁群势的确定毕桂春(黑龙江东宁县老黑山镇中心小学,157222)黑龙江地区因地理因素与南方蜂群管理上区别很大,其特点是冬季严寒,越冬期长。特殊的气候环境对蜂群安全越冬非常不利,越冬蜂群死亡率高,蜂群出窖春繁时普遍存在群势弱的现象,全年主要蜜源期到来与繁蜂时间较短,在有限的春繁时间里,如果春繁群势确定不合理,强弱不均,对春繁影响很大,出现强群过早产生分蜂热,弱群通过后期补充也没有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进入大流蜜期总是出现强弱有别,平均单产上不去

    中国蜂业 2015年4期2015-01-24

  • 谈蜂群的包装
    江桐庐地区一蜂场群势极弱。我认为是包装过度致使群势弱。有一年,蜂群出窖,我从书本上也看到上述图中的这种包装,2框足蜂的群势用此包装,半个月后我发现工作蜂越来越少,幼虫患病。采用这种包装,无论外界气温在零上还是在零下,蜜蜂都往外飞。于是,我便将饲喂器一边的内包装物全部去掉,待第一批蜂出房后,群势就上来了。我地春季蜂群在3月15日至4月初出窖,外包装只用一些树叶,箱盖和箱前不包装,夜晚用塑料布一直盖到前面。2框蜂以上的蜂群不做内包装,夜间有时气温在-20~-1

    中国蜂业 2015年11期2015-01-24

  • 制约蜂群发展速度十大因素
    素。2.蜂群基础群势因素。3.蜂群内部蜂龄结构因素。4.巢内温度和外部气温及天气因素。5.蜂王年龄及优质因素。6.蜂群蜜粉饲料余缺因素。7.外界气候和蜜粉源的丰歉因素。8.蜂群受病虫害影响因素。9.蜂群管理上的因素。10.蜂群繁殖因素。二、减少制约因素的措施1.减少品种制约因素养蜂人在选择蜜蜂品种时首先要考虑主产品及本地区气候特点、越冬时间长短、抗寒或耐热能力以及抗病能力。应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及蜜源流蜜特点的蜜蜂品种饲养,并定期更换品种,以减少近亲繁殖

    中国蜂业 2015年5期2015-01-24

  • 强群饲 养杂谈
    考。一、最佳采集群势网友H说,蜂群的最佳采集群势是以35,000只蜂/箱为标准,在大流蜜期的前几天,达不到此标准的应补强,超过此标准的,易伤热怠工,应抽调带蜂蛹脾去扶助弱群,只有这样的采集群势,采蜜量才能最大化;而网友S则持不同意见,说有人曾用一群有50,000只蜂的蜂群,它的采蜜量是另一群有35,000只蜂的2倍。如果用后者的2倍与前者相比较,那么就增加了20,000只,计40%的蜜蜂,多支付了养蜂成本,但产出却与前者相同,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样投入多、

    中国蜂业 2014年3期2014-01-27

  • 有计划壮大群势是增加养蜂效益的重要措施
    ……。我问他是否群势太弱,他邀我去看他的蜂群。我打开箱一看,是双王群,每边4脾蜂,继箱6脾蜂,继箱两边隔板外各有2脾左右的蜂,群势并不弱,怎么不产蜜呢?我再仔细看,原来尽是幼蜂。我再次寻问,前半月前群势怎么样(当时正值柳孟头大流蜜阶段),回答:那时是大封盖,蜂还没出…。问题清楚了,原来是群内工蜂达不到巢外工作所致,不是外勤蜂不能出巢采集。那么什么是外勤蜂呢?众所周知,工蜂的分工是按日龄来决定的,即1~3日龄蜂,生长发育,熟悉环境,打扫卫生;4~7日龄蜂,饲

    中国蜂业 2013年3期2013-01-23

  • 我对虫蜂比的认识
    例),而不决定于群势”。对虫蜂比的理解是:每个幼虫要多少蜂饲喂而又没有剩余哺育力。然而哺育蜂是无法人为识别的,笔者一直主张,以幼虫与巢内所有蜂之比。要知道虫蜂比首先要衡量蜂群中虫与蜂的数量,《刍议蜂群虫蜂比》一文说:若要计算蜂群中的幼虫,这倒还有办法,可以用5×5 cm网格来测量当时蜂箱中的幼虫近似数值对内勤蜂如何测量计数?笔者久思不得其解。养过蜂的人都知道:蜂群的哺育力是随外界进蜜量在不断变化,油菜、刺槐流蜜,王浆产量猛增,蜜源结束,王浆产量明显下降,用

    中国蜂业 2013年4期2013-01-17

  • 用小群育王换王的方法
    抽走了3框蜂后,群势被削弱了,在春季会严重影响蜂群的采集力。小群育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方法是从老王群中提出1框带蜂的老子脾,要求老子脾上的幼蜂已在出房。失王一天后,介入一个成熟王台组成新分群。这样的做法对老王群群势发展和采蜜均无大的影响。由于小交尾群蜂王交尾极易成功,在新王产卵后,把要换的老王去掉,第二天用王笼扣住新王,连蜂带脾并入要换王的蜂群。过24小时之后放出新王,换王即告成功。此方法有四大优点:一是小群交尾容易成功,不易出现围王现象;二是不削弱生

    中国蜂业 2012年11期2012-08-15

  • 用实用多功能蜂箱秋繁
    繁,可是秋繁后的群势还是不尽如人意,劳神费力不讨好。从现在一些蜂友春繁的群势还是3框蜂就能充分证明这一点,这是蜂群越冬不顺利造成的,从而影响来年春繁和养蜂收入。采用实用多功能蜂箱秋繁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借鉴。一、饲料要充足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蜜蜂生存繁殖也如此。用实用多功能蜂箱群秋繁时,由于是继箱群势,秋繁不用过多调整巢脾,只是把继箱的整粉蜜脾集中放在几个中等群的继箱中(可放3个继箱),群势大于双箱群的在第二继箱内适当放几张脾,再放饲喂器;双箱群势加上空的

    中国蜂业 2012年9期2012-08-15

  • 春繁时应如何确定人工保温措施
    长(因不伤热),群势快速增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益经济。果真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保温与不保温要看情况处理,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群势相同,地理位置不同,保温与否要根据温度而定。黑龙江省4脾蜂春繁时,就必须内外很好保温,因春繁时温度在0℃左右,而在江南4脾蜂春繁,就不需内外保温,因此时温度常在10℃左右,再者要根据蜂量多少来确定保温与否,群势越弱(西蜂在1脾蜂以下,中蜂半脾蜂以下)温度在0~10℃时就需内外保温,0℃以下更需很好保温。众所周知,春繁育子温度要保持在3

    中国蜂业 2012年4期2012-01-25

  • 黑龙江省季节性群势调整
    本达到稳产高产,群势强壮,越冬安全,经济效益好,供黑龙江地区蜂友参考。一、必要的蜂群调整1.在蜂群饲养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群势强弱不均现象,不调整会直接影响蜂群繁殖和生产。2.避免个别强群过早出现分蜂热,对延长强群保持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为蜂群安全越冬,方便管理,打好基础。4.避免出现蜂多不采蜜,有蜜无蜂采,有蜂无蜜采的现象。二、我的具体做法1. 第一次调整(出窖后)蜂群出窖后,蜂群在未全部排泄前,对全场蜂群进行春繁起始群势调整。蜂群经过越冬期,

    中国蜂业 2012年5期2012-01-25

  • 朝阳背阴处饲养蜜蜂心得
    、治螨,结果蜂群群势和产蜜量,春夏秋冬四季全都不一样,详细数据见下表:2010年全年对照表表中可看出场地的不同(坐北朝南向阳处,坐南向北背阴处),无论是群势的发展,还是取蜜喂糖的多少都是不一样的。春季,坐北朝南向阳处群势发展较快,坐南朝北背阴处群势发展慢、晚。原因向阳处背风温暖,群势发展又快又壮,自然取蜜也多;背阴处风大寒冷,群势发展慢、晚,自然取蜜也就少。夏季不论群势还是取蜜多少,和春季正相反。坐北朝南向阳处虽然遮阴又开底窗,但还是相对较热,群势稍有下降

    中国蜂业 2011年3期2011-05-25

  • 怎样提高子脾质量
    应达到24框蜂的群势,可我从来就没有养过这么强壮的蜂群。随着自己“蜂龄”增长,蜂群饲养技术不断成熟,逐渐发现:子脾质量远比数量重要。在蜜源、气温、群势相同的情况下,子脾质量与数量有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子脾数量和质量就会成反比。至于如何掌握并运用好这个临界点,那就要看养蜂人的技术水平了。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一、用蜜脾压缩子脾数量来提高子脾质量养蜂人都知道,在蜂数相同的情况下,子脾上部存蜜多,这张子脾的封盖状况以及子脾重量都比较好。但是,说说容

    中国蜂业 2011年5期2011-02-11

  • 南川金佛山东方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调整各试验蜂群的群势基本相同,各试验群的蜂数、子脾面积、脾数等一致。试验过程中蜂群本身耗蜜量及外勤蜂死亡数视各群相同。表1 金佛山东方蜜蜂试验蜂群收集情况1.1.3 试验地点 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德隆乡(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内)。1.2 测定指标及方法1.2.1 产育力测定 从试验开始每隔一个蛹期(中华蜜蜂11d)用4.4×4.4 cm2网格测量一次封盖子数,试验结束时统计封盖子总和,并求出蜂王有效日产卵量。1.2.2 群势增长率测定 在繁殖季节(春繁),每隔2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9期201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