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

  • 鼻胃管插管致肺穿孔1 例
    王莎莎 方国栋鼻胃管指从鼻腔经食管留置于胃的导管,临床常用于给药、胃肠减压或营养支持等[1]。鼻胃管插管过程中,除常见鼻咽黏膜损伤及误入气管外,可能会发生一些少见严重并发症,如咽壁穿孔、胃穿孔、肺穿孔等[2-4]。本文报道1 例鼻胃管插管致肺穿孔案例,并组织专家分析讨论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86 岁,因“运动障碍伴认知功能下降1月余”于2020 年1 月23 日入院。入院诊断:胸椎骨折(术后),动脉硬化性痴呆,脑梗死恢复期,运动障碍,吸入性肺炎,功能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24期2024-01-05

  • 聚氨酯鼻胃管在高龄长期管饲患者中的留置时间研究*
    因此长期管饲患者鼻胃管使用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鼻胃管为硅胶材质,每月更换1次[2]。老年需长期管饲患者因基础疾病较多、吞咽功能障碍等因素在频繁更换鼻胃管时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有研究[3]认为,鼻胃管的材质决定了更换鼻胃管的间隔时间。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聚氨酯已成为制造医疗导管,尤其是需要引入人体的医疗导管的首选材料。聚氨酯鼻胃管与其他材质鼻胃管比较,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良好、弹性好、耐腐蚀、强度高,摩擦系数小及柔顺性好等优点[4]。目前尚无关于聚氨酯材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3-01-11

  • “7”字型和“工”字型胶贴对鼻胃管固定效果的研究
    中,机械性损伤与鼻胃管滑脱是常见护理问题原因的一部分[6],频繁对胃管进行再次固定不仅增加临床工作量,还会导致耗材的浪费,鼻胃管置入后的固定方法一直是国内护理界不断探讨的问题[7]。本研究就两种形状鼻胃管胶贴对鼻胃管固定效果的影响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两种鼻胃管粘贴固定方法对留置鼻胃管的老年患者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士选择鼻胃管固定方式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8月在某三甲医院干部保健病房留置鼻胃管的老年患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11期2023-01-03

  • 1例床旁超声引导误服药物中毒幼儿洗胃的急救护理
    问题:①目前幼儿鼻胃管插入长度的推算尚没有标准化的方法[3],常规借助外部解剖结构预测鼻胃管插入长度方法不可靠[4-5],会导致不良影响[6-7];②我国教科书中推荐使用的验证胃管在胃内的3种检测方法[2],由于单独使用时特异性较低或会出现假阴性结果等情况,可信度较低[8-9];③常规盲插鼻胃管无法正确定位鼻胃管头端在胃内的具体位置[10-12],X线是判断鼻胃管位置的金标准,但该方法会使幼儿面临不必要的风险和不适,并不适宜于需要紧急洗胃的幼儿[13];④

    全科护理 2022年15期2022-12-28

  • 经口腔手指辅助留置鼻胃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肠造口和术中留置鼻胃管两种,前者属于有创操作,且术后易出现肠梗阻、肠扭转、腹腔感染等并发症,而后者创伤小、并发症少、肠内营养效果好,因此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常采用术中留置鼻胃管的操作[10-11]。然而,由于食管的占位性病变常导致食管入口变狭窄,并且术中患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其有限的咽部空间被气管导管占据一部分,因而盲插法留置鼻胃管存在较大的难度[12-13]。为了提高食管癌术中留置鼻胃管的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对食管癌患者术中留置鼻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10期2022-11-19

  • 利多卡因鼻腔滴注联合勾头吞咽法用于喉癌术后患者鼻胃管留置
    鼻饲饮食的基础是鼻胃管的成功留置,而喉癌患者术后因气管套管对食管壁造成压迫、咽喉部水肿致食管入口狭窄,以及局部手术切口疼痛致患者配合度低等原因使鼻胃管置入时常出现一次置管成功率低、置管耗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患者鼻咽部疼痛程度明显的状况,置管较为困难[2-3]。因此,我科针对术前或术中置入鼻胃管后,住院期间仍存在意外拔管、堵管,以及胃管留置时间到期需要更换的情况,探索将利多卡因鼻腔滴注联合勾头吞咽法运用到喉癌患者术后鼻胃管再次置入中,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

    护理学杂志 2022年19期2022-11-11

  • 螺旋型鼻肠管联合鼻胃管建立幽门后营养途径的方法
    螺旋型鼻肠管联合鼻胃管建立幽门后营养途径的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床旁盲插放置鼻肠管的改良方法,以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成功的时间。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惠山区中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有高误吸风险的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应用单根螺旋型鼻肠管行经鼻空肠置管,观察组应用螺旋型鼻肠管联合鼻胃管行经鼻空肠置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有高误吸风险的患者;③患者或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2022-07-09

  • 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至幽门对高龄老年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及营养改善效果评价
    施方法。其中置入鼻胃管具有简便易行、效果持久、费用低廉、临床应用广泛等优点,但缺点是并发症多[2]。传统鼻胃管置入深度测量为由“前额发际-胸骨剑突”或由“耳垂-鼻尖-胸骨剑突”体表标志距离45~55 cm[3-4]。目前,如果采用传统置入鼻胃管深度,鼻胃管头端仅到达贲门下2~4 cm,当患者出现咳嗽时易造成食物反流至咽喉而引起误吸[5]。而高龄老年患者因胃的位置比年轻人稍微下垂,加之自身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传统深度留置鼻胃管时更易发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1期2022-06-29

  • 基于解剖结构的改良留置胃管法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此临床医生多采用鼻胃管置入来进行营养支持和给药[4]。 但是气管管套的挤压使患者的食道变窄,增大了鼻胃管插入的难度;且多次反复插入鼻胃管, 可引起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甚至刺激咽部的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心跳骤停,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5-6]。 临床医务工作者依据人体解剖结构对留置胃管方法进行了改良,本研究对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基于解剖结构的改良留置胃管法置入鼻胃管, 与常规鼻胃管置入比较,探讨二者的优劣。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5期2022-06-20

  • Diaphragm Rupture 膈肌破裂
    ic tube 鼻胃管Differential diagnosisLoss of visualization of the diaphragm due to hemothorax,or to atelectasis or air-space disease at the lung base.atelectasis 肺不张PathologyGeneral path comments:reported increase frequency of left si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2年1期2022-03-10

  • 风险管理策略在喉癌术后鼻胃管喂养护理中的应用*
    后需较长时间留置鼻胃管,满足患者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患者康复[4]。但是,长时间留置鼻胃管增加了诸多护理风险,如鼻胃管移位,鼻饲液误入气道,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危险[5];此外,长期留置鼻胃管常导致胃潴留、腹泻、误吸等喂养并发症的发生[6]。如何加强喉切除患者鼻胃管风险管理,保证患者安全,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护理重点。护理风险管理是指有系统、有组织地通过查找、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7]。我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1年6期2021-12-31

  • 改良鼻胃管固定装置对降低鼻胃管滑脱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评价
    -5],通过留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是临床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4,6-7]。在临床上常用的传统鼻胃管固定法是使用两条胶布分别将胃管固定在鼻翼或脸颊处[5,8-10]。由于传统法将胶布置于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旺盛的鼻部,使得粘贴时间较短,鼻胃管固定效果差[11],也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不适感,严重时可能会带来局部皮肤过敏或者损伤的发生[12-13]。由于鼻胃管固定不当而产生的非计划性拔管,不仅影响病人康复,还会增加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与负担,对于精神障碍病人来

    全科护理 2021年29期2021-11-02

  • 改良型医用一次性鼻胃管装置的研制
    者,可使用一次性鼻胃管进行鼻饲,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鼻饲可防止其营养恶化[1⁃2]。通过鼻胃管注入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也可进行胃肠减压。鼻胃管在临床各个科室应用广泛,对促进患者康复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常用鼻胃管固定方法:用胶带将其固定在病人的鼻部,较容易发生非计划拔管(脱管)。临床上患者胃肠减压使用扁平状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胃管,连接处通常采用插拔式,这种连接方式不牢固,极易断开,影响患者安全性,发生不良事件。现临床使用的负压器充盈至自然状态下仍有部分褶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2021-09-09

  • 住院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800)0 引言鼻胃管主要进行的是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洗胃等临床操作,因此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出现了非计划性鼻胃管拔除的情况,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疗成本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1]。所以一定要加强对非计划性鼻胃管拔除的评估,从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住院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接收鼻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2021-08-20

  • 常规鼻胃管置管与鼻肠管置管喂养对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分析
    主要旨在研究常规鼻胃管置管与鼻肠管置管喂养对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0.12±8.16)岁。根据置管的不同将患者分成鼻胃管置入组、鼻肠管置入组,每组36例。鼻胃管置入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9.13±9.21)岁。鼻肠管置入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21~7

    医药前沿 2021年14期2021-07-15

  • 可视喉镜辅助鼻胃管置入术在气管插管超重及肥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前,可视喉镜辅助鼻胃管置入术与盲法鼻胃管路置入术在建立肠内营养通路方面的对比研究,多关注于两组术式的成功率和操作时间比较,尚缺乏超重(24.0 kg/m2≤BMI<28.0 kg/m2)与肥胖人群(BMI≥28.0 kg/m2)的分组研究。本文探讨可视喉镜辅助鼻胃管置入术在气管插管超重及肥胖人群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219例。(1)纳入标准:①年龄≥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3期2021-04-25

  • 低出生体重儿鼻胃管插入长度推算公式的构建
    450052)鼻胃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应用较为普遍。在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weight,LBW)中,从刚出生到接近纠正的足月年龄,鼻胃管经常被长时间地应用于包括肠内营养、药物治疗和胃减压在内的多种场合。目前,鼻胃管插入长度的推算尚没有标准化的方法。由于鼻胃管放置长度不准确可能会造成各种不良影响,如误吸、吸收不良、穿孔或食道和胃的损伤,这些情况发生于早产儿时,结局可能会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7期2021-04-15

  • 风险管理策略在鼻胃管喂养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225321)鼻胃管喂养在临床上应用普遍,主要针对如颅脑损伤或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但留置鼻胃管又属于有创操作的范畴,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因此必须应用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为患者保驾护航[1]。本研究现针对20例在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策略的鼻胃管喂养护理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其护理资料,现做以下总结。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采用风险管理策略的鼻胃管喂养护理患者,总数为20例,包括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在37岁~63岁之间,平均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2020-12-09

  •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用于鼻胃管置入的效果探讨
    酸奥布卡因凝胶在鼻胃管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该院留置鼻胃管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鼻胃管置管时使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挤入鼻腔和润滑鼻胃管前端进行操作,对照组采用医用石蜡油润滑鼻胃管前端进行操作,比较两组在置管过程中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患者置入胃管时恶心、呕吐、呛咳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1次置管成功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患者置入胃管时恶心、呕吐、呛咳症状

    中外医疗 2020年25期2020-11-28

  • 449例重症医学科患者鼻胃管给药的合理性分析
    京 10009)鼻胃管给药是饲管给药中最常见、最主要的为不能吞咽的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的一种给药方式。目前针对鼻胃管给药或说明书中涉及到鼻胃管给药相关药物较少。药物在给药时制剂状态或给药部位发生了变化[1],可能会显著影响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2],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3]。药物是否适合于鼻胃管给药对于患者疾病的控制与预防至关重要。相关药物如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4-5]不合理的鼻胃管给药报道屡见不鲜,但解决措施仍需进一步探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0年4期2020-09-29

  • 液体敷料在危重患者鼻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呛咳,需长期留置鼻胃管。鼻胃管已成为危重症患者鼻饲营养的主要方式,在营养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1]。为有效减轻患者经济及重复置管的双重压力,本科室采用液体敷料外喷对患者鼻部皮肤进行预处理,在皮肤表面形成一道保护膜,待干后使用3M“Y”型胶布固定鼻胃管,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入住某三级甲等神经精神病专科医院重症医学科需长期留置鼻胃管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哈尔滨医药 2020年3期2020-08-04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00235)留置鼻胃管是临床上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是为吞咽障碍患者输送食物及水份的有效方式,但留置鼻胃管属于侵入性操作,容易破坏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使患者产生压力性刺激反应,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一系列不良事件[1]。非计划性拔管是胃鼻管留置期间较为常见的不良事件,主要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自行拔出管道,轻者增加护理工作量,重者加大机体损伤,影响近期和远期预后[2]。本次研究对我院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留置鼻胃管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3期2020-06-30

  • 呼气末CO2 监测辅助ICU 患者置鼻胃管中的应用研究
    需要护士准确置入鼻胃管,使其到达预定的位置。置入鼻胃管是ICU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但在置入操作的过程中,置入位置的判断是护理难点[1]。胃管误入气管后灌注营养液可引起急性肺损伤,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置管中如何提升鼻胃管置管成功率,减少误操作并准确判断鼻胃管位置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这一技术原理作为基础,对需要进行置鼻胃管的ICU 重症患者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辅助下置鼻胃管方式,与传统盲插方式做对比,旨在寻找一种护士可自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9期2020-06-12

  • 超声联合注气法在意识障碍患者鼻胃管置入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不能主动配合,在鼻胃管放置过程中容易发生置管异位[2]。临床中多采用盲插法,成人胃管置位错误发生率为1.3%~50.0%[3],尤其常见于意识障碍患者。置管异位可引起误吸、感染、呛咳甚至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2,4-5]。超声具有床旁、及时、无辐射等特点,可以在胸骨上窝和剑突下快速判断胃肠管位置,检查营养管是否在食道内,降低了误入气道的发生率[6]。然而,食道超声受气道回声或其他导管声影等影响,鼻胃管征象并不明显。最新研究[7]发现经胃肠管注气的方法,可增加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9期2020-06-01

  • 鼻胃管喂养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要】目的:探究鼻胃管喂养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入住我科,且在住院期间接受了鼻胃管喂养的所有患者,对其进行鼻胃管喂养的护理风险管理,评价其管理前后效果。结果:管理后,三标示、四专用、六度原则及三冲洗环节都比管理前高(P【关键词】鼻饲;护理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R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1鼻饲又称为鼻胃管喂养,主要是经鼻腔将塑胶管插入至胃部,进行食物和药物的注入来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2020-05-19

  • 3M胶布联合液体敷料固定老年脑卒中患者鼻胃管的效果观察
    定老年脑卒中患者鼻胃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31例患者,并采取不同的鼻胃管固定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3M胶布固定,观察组采用3M胶布联合液体敷料进行固定,对比两种固定方式的胶布更换间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脱管率。结果:经过本次对照实验可以看出,采用了3M胶布联合液体敷料进行鼻胃管固定的观察组患者,效果更佳,胶布更换间隔时间为(3.74±0.8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3期2019-09-10

  • 六西格玛管理降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应用实践
    月—8月科室上报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12起,发生率为6.06%。为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科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分析并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老年心血管科护士36名,均为女性,平均(25.78±4.32)岁;职称: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 11名,护师10名,护士10 名;工作年限:>20年5名,11~20年11名,≤10年20名;学历:本科33名,大专3名。由3名病区护士长和6名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19年6期2019-08-26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留置鼻胃管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
    致营养不良。留置鼻胃管是目前为止提供患者营养支持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人经鼻胃管喂养临床实践指南》中明确指出,存在营养不良或者有营养不良风险的严重吞咽功能障碍、抑郁、早中期痴呆患者,推荐采取鼻饲营养[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7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患者留置鼻胃管,现将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0例AD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住院时间2018年1月—12月,诊断标准参照简明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长谷川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2019-08-24

  • 护理专案对降低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鼻胃管拔管的影响
    析和汇总非计划性鼻胃管拔管因素,提出解决对策,督导对策落实、对本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撰写报告。1.2.2 护理现况分析:专案成员通过文献查阅对留置鼻胃管的患者的护理质量查检表的设计,并对本院脑卒中患者的非计划性鼻胃管拔出率进行分析,最后获得的原因有三个:(1)鼻胃管的固定方法不稳妥:常规的鼻胃管固定方法通常选用一条胶布交叉固定在患者鼻翼上,将另一边固定与脸颊部,受到面部汗渍、油渍影响,胶布很容易污染,有些患者皮肤因胶布而出现破损,引起不适。(2)手部约

    医师在线 2019年3期2019-08-07

  • Reporting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or meta-analyses in nasogastric and nasojejunal enteral nutrition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tract)=鼻胃管OR 鼻空肠管OR鼻饲OR肠内营养; #3 (Title/ Abstract)=Meta分析OR系统评价OR系统综述OR荟萃分析; #4 “#1 AND #2 #3”. While the English: PubMed for example, #1 “Pancreatitis'' (Title/Abstract) OR “Sever acute pancreatitis” (Title/Abstract) OR“SAP” (Tit

    Food and Health 2019年2期2019-05-17

  • 老年患者鼻胃管留置时间的循证观察
    或肠外饮食。其中鼻胃管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最为普遍[1]。有证据显示[2],英国每年的肠内营养增长率为20%-25%.台湾需长期照护的老人中,留置胃管率为29.2%[3]. 2006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指南[4]上指出,鼻胃管留置时间为28天,而临床上常常超过28天。本次循证旨在找到鼻胃管留置的合适时间。1 现况调查2016年4月~2017年4月老年肾科患者(≥60岁),有3例鼻胃管留置时间超过3个月。总结分析留置时间延长的原因,归纳为以下4点:(1)、插管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7期2019-02-10

  • 鼻饲营养正确定位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研究进展
    000)0 引言鼻胃管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通过鼻胃管可为患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维持患者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帮助患者恢复相关功能,进而加快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我在老年病科工作,科内病人长期住院多,鼻饲营养的特别多,胃管的置入长度不仅关系到鼻胃管的应用效果,同时还会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引发医患纠纷,这就需要准确、简便的对鼻胃管位置进行定位,依靠定位情况评价鼻胃管置入是否合理。通过长期应用和观察,发现常规的置管长

    智慧健康 2019年18期2019-01-29

  • 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的疗效观察
    究中采用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轻度障碍,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行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50例,胃肠功能轻度障碍患者 2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2.26±5.52)岁。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透视下经鼻胃管小肠营养管置入术,不借助介入造影剂及胃镜,在X光透视下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9期2019-01-05

  • 鼻胃管在儿科导尿困难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ml),使用的鼻胃管为一次性使用硅橡胶胃管,型号、规格:2.0mm(Fr6)。使用过程中常常因为导尿管过粗造成的并发症有:①插管困难,能改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可能造成机体损伤;②勉强能插管但有可能压迫膀胱、尿道黏膜而致损伤出血;③管过大第一次导尿时因膀胱高度膨胀引起黏膜急性充血发生尿血;④导尿管过大虽能正常导尿,但产生患儿疼痛哭闹等不适。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例均用鼻胃管行导尿的患儿中,男5例,年龄(2天1例,22天1例,5月1例,2岁1月

    医药前沿 2019年12期2019-01-05

  • 急诊ICU患者鼻胃管意外脱落分析及护理对策
    现况分析1.1 鼻胃管置入流程1.1.1 鼻胃管放置程序经由医师评估是否需要放置鼻胃管,若是必要则先向病患及家属解释放置目的及过程后,由医师执行放置之医疗行为、并确认位置之后,护理人员以胶布固定管路。1.1.2 鼻胃管照护每日由白班护理人员执行鼻腔及管路清洁,更换胶布并以传统Y字型固定。若见病患有拔管动作,则依医嘱进行保护性的约束。1.1.3 提供病患及家属鼻胃管相关卫教以口述及回复示教方式教导鼻胃管管路照护相关事宜。1.2 本护理单元非计划性鼻胃管拔管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2018-07-24

  • 三种不同鼻胃管固定法对ICU危重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
    物质的方法,留置鼻胃管是最常用的方法[4]。有效固定鼻胃管是经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的基础,若鼻胃管未妥善固定,会发生鼻胃管移位、滑脱,不但会影响营养支持效果,还会发生恶心便秘等并发症,影响患者身体的恢复[5-6]。因此对鼻胃管进行合理有效的固定对ICU危重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三种不同鼻胃管固定方法对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ICU住院患者120例。纳入标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2期2018-07-10

  • S型抬高鼻胃管固定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510000)鼻胃管是指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用以胃肠减压或灌注流质食物、水、药物达到治疗目的的管道[1]。口腔癌手术常需移植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手术创面大,术后需禁止经口进食水较长时间,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切口感染[2]。临床中,鼻胃管长度为100~120 cm,而患者实际置入深度仅为45~55 cm,约有>50 cm的导管遗留在体外,对于卧床的危重症患者或需要下床功能锻炼的患者来说,易造成导管被牵拉、脱落[3],同时也增加了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因此,对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5期2018-06-25

  • 老年患者鼻饲管置入深度与食物反流关系的探讨
    老年患者而言,经鼻胃管鼻饲是获得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老年鼻饲患者在排除其他因素之后,仍频繁发生食物反流。传统的胃管置入深度为耳垂-鼻尖-剑突,约45~55cm[1]。在老年外科行胃部手术的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按传统方法置入鼻胃管,在胃部打开后发现胃管末端仅仅在贲门附近,一部分患者末端甚致还未通过贲门。最近有研究显示,如果采用目前的胃管插入深度,可能有17%~23%不在胃中[2,3],从而导致误吸,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这种临床研究与教科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6期2018-01-21

  • 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的设计
    036)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的设计陈亚明,曹梅娟(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310036)介绍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的设计。包括鼻胃管固定装置和固定方法的设计,其中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U型卡扣、基底座、固定带、固定带调节器;鼻胃管固定方法是将固定带经耳后绕在下颚骨处。采用此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和固定方法可以降低脱管率、节省护理人员更换胶布及医务人员重新置管的时间、节约物资投入及避免患者不必要的皮肤损伤。U型鼻胃管固定扣;鼻胃管固定;护理鼻胃管置管是肠内营养

    护理学报 2017年20期2017-12-02

  • 纯属误解[绝不能插鼻胃管]
    属误解[绝不能插鼻胃管]前段时间,台湾知名作家琼瑶以一封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公开信谈生死观而轰炸了媒体圈;最近,她又为丈夫平鑫涛“失智”住院插鼻胃管一事,陷入和继子女的纠纷,引发一片哗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副主任王艳红说,琼瑶“不论什么情况下,绝不能插‘鼻胃管’”的说法,是对鼻胃管的误解。插鼻胃管是维持生命之举“插鼻胃管,是为病人采取营养支持,是维持生命之举。”尽管插管会增加病人的不适,但病人的获益更大。尤其是吞咽功能受到暂时影响的病人

    恋爱婚姻家庭 2017年24期2017-08-16

  • “绝不能插鼻胃管”纯属误解
    涛“失智”住院插鼻胃管一事,陷入和继子女的纠纷,引发一片哗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副主任王艳红说,琼瑶“不论什么情况下,绝不能插‘鼻胃管”的说法,是对鼻胃管的误解。插鼻胃管是维持生命之举“插鼻胃管,是为病人采取营养支持,是维持生命之举。”尽管插管会增加病人的不适,但病人的获益更大。尤其是吞咽功能受到暂时影响的病人。若家属不加区分地拒绝,意味着病人失去正常的营养摄入渠道,非常可惜。这些病人需要插鼻胃管胃肠功能受损不利于治疗。对吞咽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的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7年8期2017-08-08

  • 胃肠外科鼻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敏 杨萍胃肠外科鼻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窦欣宇 张芹 周晓敏 杨萍目的:探讨分析胃肠外科鼻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胃肠外科留置鼻胃管的2185例患者进行观察,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时,认真填写《胃肠外科鼻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相关因素表》,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舒适度改变、精神状态、对管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护士的因素、对高危人群。关注不足及鼻胃管固定不牢等都会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论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2017-02-01

  • 输液管固定带固定留置鼻胃管的效果观察
    管固定带固定留置鼻胃管的效果观察陈勇莲,邓伍秀,揭满荣,钟丽莹,叶慧(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区,江西赣州341000)目的:探讨采用输液管固定带固定留置鼻胃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留置鼻胃管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3 M绢丝胶布固定留置鼻胃管,试验组使用输液管固定带固定留置鼻胃管。分析两种固定方法的鼻胃管移位、脱管、局部皮肤受损、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输液管固定带固定法鼻胃管移位、脱管率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11-03

  • 反弧度鼻胃管置入结合抬下颌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反弧度鼻胃管置入结合抬下颌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马建芳,章哲华,陈春敏(诸暨市人民医院,浙江 诸暨 311800)目的: 探讨反弧度鼻胃管置入结合抬下颌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ICU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管,改良组采用抬下颌后反弧度插入鼻胃管并以B超下食管内定位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鼻黏膜损伤率,血氧饱和度下降率,血压升高率以及心率上升率;且对照组一次性置管失败后用改良组方法进行置管,

    浙江医学教育 2016年5期2016-11-01

  • 成人鼻胃管置管插入长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属第一医院成人鼻胃管置管插入长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张婷婷尹安春张端凤116000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鼻胃管置管是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广泛应用于经鼻胃管注食、注水、注药、胃肠减压,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虽然现有多种插入胃管后验证胃管位置的方法,但是为了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体表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探讨[2-3]。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鼻胃管注食时其前端应达贲门部,胃肠减压则较深,应达胃窦部,而临床实践中以上护理技术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2期2016-03-12

  • 危重老年患者应用鼻胃管与鼻空肠管疗效比较
    危重老年患者应用鼻胃管与鼻空肠管疗效比较徐微懿(金华市婺城区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浙江 金华 321025)目的:比较鼻胃管与鼻空肠管在危重老年患者中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为老年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肠内营养,分别采用鼻胃管和鼻空肠管,观察2组患者第5、第10、第15天时营养状况、并发症及30 d病死率。结果:进行肠内营养后鼻空肠管组白蛋白较鼻胃管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其他营养指标比较,差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期2015-12-27

  • 鼻胃管位置判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海201318)鼻胃管位置判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葛津津,刘薇群,汤培凤,陆佳韵(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护理部,上海201318)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认识的逐渐深入,营养支持已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肠内支持为主[1]。多项临床研究[1-2]认为,肠内营养无论在营养支持效果、费用、安全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鼻胃管在临床管饲的应用中最为普遍。鼻饲术(nasogastric gavage)是通过鼻

    军事护理 2015年19期2015-06-07

  • 手术前两种留置鼻胃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台054001)鼻胃管广泛用于临床的治疗、抢救中,如幽门梗阻、肠梗阻的胃肠减压,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和给药[1],排除胃内毒物或潴留食物的洗胃术[2]等,同时,也是手术前一项必要和重要的护理措施[3],是食管、胃肠和胆道、胰腺手术的常规术前准备。使用鼻胃管可以引起相关的并发症,呼吸道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等;胃肠道并发症如腹泻、恶心、呕吐;导管相关并发症如鼻咽部损伤或溃疡、导管堵塞、导管移位。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留置鼻胃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7期2014-12-21

  • 3M加强固定胶带在重症婴幼儿鼻胃管固定中的应用
    兴东 蔡明锦留置鼻胃管是儿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常用于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 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反复插胃管会导致患者鼻腔、食道、胃黏膜的损伤[1]。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胃管方法, 固定效果不理想, 胶布易松脱从而导致胃管脱出, 增加患儿重置胃管的痛苦。如何牢固固定胃管,减轻患儿痛苦是护理人员面临的难题[2]。通过本科前期研究结果, 留置鼻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高达21.1%, 其原因与固定方法有关。下面本儿科于2014年1~3月对50例婴幼儿采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2014-09-13

  • 复尔凯鼻胃管在25例神经内科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41000复尔凯鼻胃管在25例神经内科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高木英罗风英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目的比较复尔凯鼻胃管和一次性硅胶胃管应用于神经内科鼻饲患者的效果。方法50例神经内科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复尔凯鼻胃管,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次性硅胶胃管,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率、一次性安置成功率、堵管和脱管率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一次性安置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5期2014-09-09

  • 护理学生鼻胃管置入成功概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0077护理学生鼻胃管置入成功概率与影响因素分析富爽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77目的探讨护理学生鼻胃管置管成功概率及影响相关因素,为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护生置管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2011、2012级10个班的护理专业学生506名,分为实验组(256名)与对照组(2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授课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认知结合示范教学,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护生置管成功率、护生插管失败的原因及其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9期2014-03-24

  • 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障碍,常需要留置鼻胃管进行鼻饲[1]。鼻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在营养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2]。留置鼻胃管的固定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者在胃管固定材料的选择上、在固定方法上做了许多探索和改进[3],但仍存在固定不牢或固定方法复杂等不足。笔者将叶向红等[4]报道的高举平台固定法进一步改进,即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效果理想,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留置胃管鼻饲

    护理学报 2014年12期2014-01-31

  • 鼻胃管引流术对ERCP所致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何斌·短篇论著·鼻胃管引流术对ERCP所致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邱洪清 何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肝胆胰疾病诊治最有效的手段,较传统的手术探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但ERCP术后的感染、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等并发症仍然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据统计,诊断性ERCP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治疗性ERCP的发生率则高达6.3%~11%[2-3],极大增加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4]。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内镜下鼻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年6期2013-10-19

  • 血清胆碱酯酶监测用于农药中毒后两种急救方法的比较研究
    ±12.5)岁;鼻胃管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平均年龄(28.2±10.4)岁;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1.3±9.7)岁。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口服农药种类及剂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毒程度的分级和反跳诊断标准符合“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诊断诊断标准”[1]。对照组给予彻底洗胃、禁食72h及足量氯磷定、适量阿托品应用,并积极监护生命体征;鼻胃管组在此基础上置入鼻胃管后胃肠减压72h并间断生理盐水冲洗;空肠管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胃镜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1期2013-10-11

  • 鼻胃管与鼻肠梗阻导管在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463721)经鼻胃管与鼻肠梗阻导管在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徐浩然(马谷田镇中心卫生院,河南 泌阳 463721)目的 对比分析经鼻胃管与鼻肠梗阻导管在单纯性粘连小肠梗阻治疗当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确诊为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共48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经鼻肠梗阻导管组与鼻胃管组,每组各有患者24例。2组患者在置管48h之后,对比他们的减压效果以及保守治疗成功率。对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肛门排气还有气、液平面消失时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3期2013-07-02

  • 改良式插鼻胃管法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水分,需长期留置鼻胃肠营养管并每周更换。但这类患者经常伴有舌后坠,坠向后方的舌根堵塞了口咽部,给插胃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1],按常规插胃管方法常常难以成功,为了提高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笔者对插鼻胃管方法进行改良,并应用到吞咽障碍患者的插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吞咽障碍患者80例,其中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7例,脑血管意外患者13例;男68例,女12例;年龄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12期2012-08-24

  • 一次性双管喉罩在鼻胃管插入困难患者的应用体会
    一次性双管喉罩在鼻胃管插入困难患者的应用体会孙广军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大连 116031目的 研究一次性双管喉罩(LMA SupremeTM)在鼻胃管插入困难的患者的应用,解决临床工作中的难题。 方法临床工作中鼻胃管插入困难的患者15例,去枕平卧,半嗅状态插入一次性双管喉罩(LMA SupremeTM),经一次性双管喉罩的引流管插入鼻胃管,插入成功后,取出一次性双管喉罩。取另一只润滑的鼻胃管经合适的鼻孔插入,并从口腔中拉出鼻胃管头部,将两支胃管头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8期201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