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站

  • 一种新的概率逼近遍历算法在雷达布站的应用
    是确定组网雷达的布站方案[1]。确定雷达布站方案过程通常分2步实现:首先,确定评价布站方案优劣的指标;然后,根据评价指标设计寻优算法,搜索最优布站方案。随着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评价指标也随之改变。早期采用目标发现概率和漏警率等指标,现代雷达主要采用目标跟踪定位精度指标[2-4]。孙旭锋和杨益川[5-6]采用了目标跟踪定位误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描述跟踪定位的精度,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且易于计算,但是不能反映出目标与组网雷达的

    测控技术 2022年12期2023-01-04

  • 一种靶场关键段姿态交会测量优化布站分析方法
    键段弹道中心对称布站方式,通常布站主要考虑分站成像像长大于60像素,认为满足常规精度测试需求,则可对称布站测量;此种布站方式对于具有一定高度的平飞段,虽然精度可控,但不能确保其为最佳精度布站点;而对于主动段、攻击段等低高度区,常规弹道中心对称布站方式严重影响测量精度,故必须寻求科学合理的优化布站分析方法。文献[1]依据经验对低空和高空目标给出了一些布站建议,但缺乏明确的优化布站理论依据。文献[2]对关键因素给出了数据分析和结论,但同样缺乏具体的理论分析。文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22年5期2022-12-16

  • 基于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提高雷达测速精度研究
    速雷达相对火炮的布站位置决定着雷达的测速精度,而布站位置更多的是取决于参试人员的参试经验,具有一定随意性。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选择雷达布站的位置,提高雷达测速精度,选择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从大量的历史试验数据中挖掘出能保证雷达测速精度最高时的布站位置。因为关联规则适用于挖掘出影响某一指标的其他因素,可以为装备试验提供重要依据[1]。当雷达、火炮和外界因素均良好时,影响初速雷达测速精度的因素就是雷达相对火炮的布站位置,所以选择把雷达相对火炮的布站位置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22年4期2022-09-01

  • 基于区域离散化的无源雷达布站优化方案
    精度,会随着雷达布站几何变化,而出现较大差异[1]。通常取测量精度最高的布站方案,称为最优布站,该布站方案的精度几何因子GDOP(geometrical dilution of precision)值最小[2]。同时,由于空间目标的位置时刻变化,跟踪测量几何不断变化,导致GDOP值也起伏波动,继而任何布站方案都不可能确保空间目标的全航迹都为最佳几何[3-4]。当前,国内常用距离与距离变化率和时差定位法[1-3]对空间目标进行定位,但目前工程实践中,布站受制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22年4期2022-08-30

  • 异构多基地雷达直线栅栏覆盖的布站优化方法
    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布站位置对多基地雷达的覆盖区域有直接影响,因此近年来关于多基地雷达的布站优化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布站优化问题可分为直线(带状)栅栏覆盖和圆周(圆环带)栅栏覆盖。文献[11]以布站成本最小化为准则构建带状栅栏覆盖,并研究了雷达布站的容错和节能问题;文献[12]构建K栅栏覆盖;文献[13]构建点目标栅栏覆盖;文献[14-18]基于直线构建带状栅栏覆盖,使得布站总成本最小;文献[19-20]以最小化布站总成本为准则,分别研究圆周

    兵工学报 2022年8期2022-08-27

  • 用于弹道组网测量布站评估的GDOP 拓展算法*
    中构建更加科学的布站方案,已经成为提高目标测量精度的重要途径。很多学者对如何优化布站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其评估标准不尽相同。对于各项武器装备性能测试试验,已知目标的发射原点和方向、飞行速度以及理论轨迹等各种先验信息,在这些条件下,目标在理论轨迹上飞行的测量精度是评估布站方案优劣的标准。在各种定位系统中,几何精度因子(GDOP)常用来描述定位精度与布站几何的关系,因此,可以用GDOP 来评估布站方案。GDOP 主要用于评估卫星与定位地点之间的几何关系的优劣,后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2年6期2022-07-25

  • 基于遗传算法的干扰态势下三维雷达网优化布站方法
    0 引言雷达组网布站在现代电子对抗中可以显著提高网内雷达的探测概率和生存能力,在面对日益加深的全方位全天时空天打击威胁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问题是典型的高维度非线性目标函数求解问题,一般的数学解析法或传统优化方法无法求解,需借助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分析和求解。例如,郑贵文等通过模拟鸟群觅食行为而建立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群体协作的雷达网优化部署方法,实现了可行解空间中雷达位置的寻优;连鲁军等提出了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雷达组网优化部署方案,该方法模拟了自

    空天防御 2022年1期2022-05-24

  • 收发分置雷达圆周栅栏覆盖的优化布站方法
    态目标优化传感器布站位置,以使用尽可能少的传感器在目标周围构建环形栅栏覆盖,但是当目标移动后传感器构成的栅栏不能包围该目标,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覆盖区域内的动态目标。文献[24-25]将布站总成本最小作为优化准则,分别针对多层和单层圆周的情况,采用收发分置雷达构建圆周栅栏覆盖。并且均先采用尽可能多的同构布站模式构建覆盖区域,仅在最后剩余未覆盖区域部署一个异构模式,这样的解一般只是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同时采用穷举算法求解优化问题以及确定最优布站中发射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2年3期2022-03-11

  • 接收站位形对甚低频源定位精度的影响
    定位时,接收站的布站位形对定位精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在基于多站磁定向原理[7]的定位系统中,系统的定位误差与场地误差有关[8-9]. 基于多站时差原理的定位系统中,闪电探测网布站优化相关的研究[10-15]表明,定位效果会受到接收站数量、布站几何以及基线长度的影响,通过增加接收站的数量或者基线长度可得到提升. 在布站面积相同的仿真中发现,相比于菱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倒三角等布站几何,星型布站下的定位误差相对较小,且误差分布呈现近似以中心位置

    电波科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3-09

  • TDOA定位精度分析
    。3.1 正方形布站监测站坐标为S0(-10, 10, 0.3) km,S1(10, -10, 0.2)km,S2(-10, -10, 0.3) km,S3(10, 10, 0.2) km。GDOP分布如图3所示。图3 正方形布站GDOP分布监测站坐标为S0(-150, 150, 0.3) km,S1(150, -150,0.2) km,S2(-150, -150, 0.3) km,S3(150, 150, 0.2)km。GDOP分布如图4所示。图4 正方

    数字通信世界 2022年2期2022-03-09

  • 海面激光引偏角测量布站研究及数据分析
    平台架设三种测量布站方案设计。针对不同测试距离和设备架设高度,对激光引偏角和引偏距离误差进行理论计算与数据分析,并从装备试验实战要求、技术实现和测量保障等方面,对几种试验布站方案进行比对,提出海上激光引偏干扰试验布站的选取原则和测试要求,以便为试验方法的制定、设备布站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为激光引偏设备干扰能力的测量与考核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1 三种导引头模拟设备架设方案1.1 导引头模拟设备陆上架设方案1.1.1 陆上架设布站设计将导引头模拟设备架设在陆上

    系统仿真技术 2021年1期2021-12-16

  • 四站时差定位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的背景场合、布站方式和定位精确度的要求[1-2]。相比于测角交叉定位法、多普勒频率差定位法,时差定位法具有接收系统简单、布站灵活、定位精度高等显著特征,因此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方重视和关注,成为无源定位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定位技术[3-4]。1 三维四站时差定位基本原理三维时差定位系统一般由1个主站和3个副站组成,其定位原理如图1所示。图1 三维时差定位原理图图1中,E(x,y,z)为辐射源目标位置,A(x0,y0,z0)为主站位置,B(x1

    舰船电子对抗 2021年5期2021-11-09

  • 布站方式对四站时差定位精度的影响
    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布站方式、站址误差和时间测量误差。本文通过原理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布站方式对四站时差定位精度的影响。1 原理分析1.1 四站时差定位算法在对三维空间侦察的四站时差定位系统中,主要包括1个主站和3个辅站,主站的坐标为(x0,y0,z0),辅站坐标为(xi,yi,zi)(i=1,2,3),目标辐射源的坐标为(x,y,z)。目标辐射源到各侦察站的距离为ri(i=0,1,2,3),Δri(i=1,2,3)为目标辐射源到第i个侦察站与目标辐射源到主站

    舰船电子对抗 2021年4期2021-09-25

  • 基于改进型差分进化的MLAT系统布站方法研究
    布局影响。传统的布站多采用三角形、菱形、Y 形等,此种布站形式受基线长度和人为主观因素等的影响[1-5]。本文将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多点定位系统的最优布站设计,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来获得地面基站的最优布站位置。本文对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了适当改进,使其在搜索前期有较强的全局探索能力,在后期有较强的局部开发能力,使之应用于多点定位系统站点布局设计的工程优化问题中,提高了系统定位精度对目标位置变化的鲁棒性。实验仿真表明,该布站设计方法在多点定位系统中可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

    电子技术应用 2021年8期2021-08-29

  • 大范围散布弹丸落点测量最优布站方法∗
    会测量精度与仪器布站方式有很大关系,合理的布站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前方交会测量定位精度[9~13]。在前方交会测量时,一般要求交会角满足30°~150°,且最优交会角为110°。然而,实际测量时测量误差不仅与交会角有关,还与布站点有关,不能仅用交会角衡量布站的优劣。本文首先对前方交会布站方法进行研究,然后分析在任意散布和清场范围时的最优布站方法,在计算时均取测角误差为1密位。通过仿真分析可知,用基线长度指导试前布站指导性更强,并给出了典型散布范围和清场范围时的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4期2021-05-25

  • 陆地靶场声定位系统布站图形优化方法
    [1]和高质量的布站阵形结构[2]。自设备投入使用以来,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已总结出很多有价值的成果[3-6]。但查阅国内外文献后发现,目前针对声学设备布站阵形结构的研究成果较少,大多数基于光学设备和定位导航设备,只有文献[2]中有关于声定位设备布站阵形结构对定位精度影响的论述,但并未总结出度量布站阵形结构优劣程度的方法。陆地靶场的声定位设备需要在弹丸落区周围布设一些探测器,来接收弹丸落地时产生的声信号。对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出爆炸信号到传感器间的时延差作为观

    声学技术 2021年2期2021-05-10

  • 多基地雷达组网布站优化方法
    发射站与接收站的布站位置对多基地雷达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献[6]指出发射站与接收站的位置与模糊函数的性能紧密相关。文献[7]基于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的线性调频信号分析布站位置对模糊函数性能的影响,发现优化接收站和发射站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改善模糊函数性能。该方法依赖发射信号的参数,当改变发射信号后需要调整当前的优化结果,实时性较差。文献[8]针对无源时差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提出一种利用克拉美罗下界迹的平均值最小为准则的优化方法,但该方法仅优化了接收站位置。基于雷

    兵工学报 2021年3期2021-05-06

  • 多基地雷达栅栏覆盖的优化布站方法
    界的迹最小为优化布站准则,指出当接收站包围目标并呈等角布站时,对目标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取得最小值。但是对于目标运动,并不能保证接收站实时包围目标并呈等角分布,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探测运动目标。文献[9]研究了在不同接收站数量和目标位置的情况下,接收站布站对目标定位误差估计的影响,该方法仅优化了接收站位置,没有考虑发射站布站对优化性能的影响。文献[10]利用多基地雷达构建圆周栅栏覆盖,但是没有要求栅栏宽度不能为零,因此在栅栏覆盖上存在脆弱点。文献[11]构建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4-30

  • 布站方式对基于TDOA的干扰源定位影响分析
    OA定位方式中,布站方式对模糊解区域的分布以及定位精度的影响很大[8]。在二维平面中,接收站之间的基线长度和接收站之间的角度对模糊区域分布具有较大影响。在三维立体空间中,接收机布站的形状和基线长度对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也有较大影响[9]。本文针对TDOA定位方法中的布站问题,在二维平面对模糊区域进行仿真,得到了模糊解区域分布与接收站布站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式推导可以得出接收站的布站方式对TD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21年2期2021-04-16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机无源定位系统优化布站
    ]对多机几种典型布站的定位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四站星型布站的GDOP等高线图,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典型布站的二次自主规划布站高精度定位,但是并没有给出自动寻优的布站策略。文献[6]介绍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无源定位系统优化布站的方法,解决了针对空间中某一目标或区域定位系统最佳布站问题,但是算法收敛较慢,对于快速定位环境并不适用。所以研究多机无源定位系统优化布站策略对于有效提升无源定位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2 多机无源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GDOP几何精度稀释G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1年3期2021-04-04

  • 非规则布站对时差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
    务需求考虑基站的布站方式,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使得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2-4]达到最优。文献[5~7]分析了基站在规则布站条件下,各种布站形状[8-9]对定位区域精度的影响,本文就不再重复此类定位精度分析。本文主要针对在实际工程中,基站布站考虑到布站区域受地形因素以及任务需求的影响,一般无法对基站进行规则布站,而是在非规则布站的情况下结合需求选择一种最适合的布站方式。非规则布站主要特征为基站所在的基线长度不一致,基线间夹角不一致或者基站间存在高度差。下面将讨

    电子科技 2020年10期2020-10-19

  • 四站时差定位技术研究
    际的环境中,由于布站方式的不同和各种噪声的存在,导致解算时出现多个交点或者双曲面不存在交点的情况,此时定位就会出现模糊,甚至无解。时差定位的精度与多站排布的方式、站址误差、时差测量误差相关,常用"几何稀释因子"GDOP对其进行评估。本文主要以三维空间四站时差定位系统为基础,分析了定位模糊、无解区域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为实际工程中采用何种布站类型提供了理论依据。1 无源定位原理1.1 定位原理要在三维空间对辐射源进行定位,需要一个主站A(x0

    火控雷达技术 2020年2期2020-10-16

  •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雷达组网优化布站中的应用*
    用。雷达组网优化布站是开展雷达网协同探测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分析在应用环境中对于给定的责任区,怎样将已有雷达资源进行合理部署,实现网内雷达相互之间的情报资源共享,合理配置的雷达,使整个雷达网系统作战效能达到最大化,提高对空域的探测控制能力。雷达组网优化布站问题本质上属于多维优化问题,近年来兴起的智能优化算法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重要工具[6-8],其中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就是一种基于种群优化的智能算法

    现代防御技术 2020年3期2020-07-01

  • 无源时差定位系统最优布站方法研究
    、时差测量误差、布站误差等[2]。本文主要研究在不同时差测量误差影响下的TDOA定位系统的最优布站方法。目前研究各种无源定位系统布站方法的文献中,大多是使用解析法,假设TDOA测量误差为恒定高斯分布,理论推导后得到基站在一些特定位置时的布站方法,其求解较复杂且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如文献[3]通过半正定规划的方法研究了传感器网络中最优定位节点的选择。文献[4]研究了直线、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倒三角、正方形和Y形八种规则布站时的定位误差,指出Y形布站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0年1期2020-03-28

  • 优化断块“一级布站”集油工艺单井管理
    面产能实施“一级布站”工艺,“一级布站”工艺符合国家对石油企业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取消计配站和接转站,采用单井直接进联合站、“树枝状”串联掺水、GPRS通讯方式实现各种数据自动录取监测和远程传输的集油工艺及配套技术,与传统集油工艺相比,节约一次性地面产能建设投资,同时优化了原计配站集输管网。且某断块“一级布站”集输工艺为高寒地区首次应用,此工艺的运行状况关系到今后作业区地面产能建设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1 某断块运行特点某断块原油物性呈现为“三低、两高”

    化工管理 2020年1期2020-01-16

  • 多光电侦察设备综合网络体系方案研究
    烈。光电侦察系统布站组网可作为重要的情报信息源,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C4ISR)系统的支撑部分[1]。在目前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攻击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确攻击武器,在历次战争的空袭中都发挥了卓越功效。无人机和巡航导弹作为一种低空突防的隐身目标,对其防御的关键就是探测与跟踪[2-6]。由于其具有低空性能和隐身性能特点,用单一的探测手段很难发现目标,且单台光电侦察设备很难实现对多目标的探测处理,同时由于光电侦察系

    应用光学 2019年6期2019-12-13

  • 面向目标定位的多主动传感器优化布站
    的多部传感器优化布站,既可以保证探测和定位的连续性,又可以综合利用多传感器的资源,获得更详细而精确的目标信息,提升系统对隐身目标、小目标、低空目标和高速机动目标的及时准确定位和跟踪能力,从整体上达到布站最佳性能,见文献[2-10]。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多传感器优化布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DOP-CRLB 的目标定位精度衡量方法。 首先分析和推导了GDOP-CRLB 计算表达式,分析了传感器几何布站形式、传感器的数量、测量精度以及相对高度对传感器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9年8期2019-09-17

  • 多样本遗传算法在武器外弹道组网试验中的应用
    和数量、测试设备布站位置、跟踪几何关系以及弹道参数估计方法等[1]。考虑外弹道测试主要任务是评定和分析武器打击精度,因此测量体制选择和设备布站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如何可靠跟踪飞行目标并获取目标的高精度弹道参数。通过对测试设备合理布站,可以与被测目标构成良好的空间几何关系,进而使弹道参数测量精度能够达到最优。为获取最优布站方案,理论上可以在试验区域内,采用剖分网格法对测试设备可能的布站情况进行弹道参数解算精度遍历计算。但是,这种类似穷举遍历寻优计算随着设备数量的

    兵工学报 2019年7期2019-08-28

  • 几种典型编队的多机无源定位布站分析
    ,隐蔽性好,随机布站灵活等优点,受到了各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战机在执行空中作战任务中,由于具体任务,态势情况等不同,其具体编队样式也会不同。本文以五架战机执行协同无源定位任务中四种典型的编队队形为布站模型,采用无源时差定位原理,以“几何精度稀释”(GDOP)高低为评价标准,分析对比不同编队队形定位精度并得出结论,为提高多机协同无源定位能力提供理论参考。2 无源时差定位原理分析时差定位(Time Differenceof Arrival,TDOA)几何上也称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7期2019-08-05

  • 障碍物遮蔽下三维空间多传感器优化布站
    区域协同探测等。布站后的位置影响了传感器系统的覆盖范围、通信以及资源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探测效果。因此,需要寻求一种优化布站方案,确保最优的区域覆盖率和最佳系统效能。文献[1]考虑平面上的布站问题,将目标区域划分为正方形网格。文献[2]对传统的虚拟力算法进行了改进,但采用的是简单的布尔传感器感知模型。文献[3]考虑了探测成本、目标探测值以及探测能力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二维平面传感器自我布站。文献[4]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力的理想三维环境下覆盖算法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19年2期2019-05-15

  •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多点定位地面站选址仿真分析
    机场多点定位最佳布站的设想。2 多点定位系统原理机场场面多点定位系统通过计算移动目标发射信号到达主站和基站的时间差(TDOA)来估算其空间位置,因此可以精确地对机场场面移动或者静止的目标进行监视。多点定位系统为机场场面提供了一种与传统一次场面监视雷达不同的技术手段,其经济成本较场面监视雷达低、地面站站选址较为灵活,并且可以实现对场面航空器高精度的定位、跟踪和监视,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3 多点定位系统布站和GDOP仿真分析从上述分析可知,与GDOP值有关

    数字通信世界 2019年6期2019-02-13

  • 面向区域覆盖的多传感器优化布站*
    感器数量确定优化布站方式。文献[2]提出的雷达配置算法,综合考虑了雷达覆盖图,RCS(radar cross section),带宽等因素。文献[3]考虑雷达节点受距离限制,采用演化优化算法进行网络拓扑设计。文献[4]将目标发现概率和雷达功能仿真相结合,构建了雷达探测概率仿真模型。文献[5]考虑了地球曲率对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讨论了GDOP(geometrical dilution of precision)对传感器几何布站的影响。文献[6]解决了无线传感

    现代防御技术 2018年6期2018-12-28

  • 雷达抗反辐射攻击诱饵布站使用作战仿真
    及到雷达诱饵系统布站使用问题,那么如何在现代战场环境中对雷达诱饵系统进行布站、使用,找到最佳作战使用方法,达到最优的抗反辐射攻击效果就成为当前的现实战场应用需求。布站使用作战仿真的逼真度受样本量的选取直接影响,同时布站使用作战仿真的核心又是雷达保护概率的计算问题,样本量越大,置信度越高,而在外场实弹试验中试验的成本高、样本量非常有限,因此,不能对诱饵的诱偏效果进行高置信度评估。而全数字作战仿真具有仿真环境和过程可控、数据录取容易、仿真重复性好等外场实弹靶试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8年11期2018-12-19

  • 多舰协同超视距定位及其误差分析∗
    离远,导致不合理布站引起的定位误差相比于视距测向定位要大很多,因此本文先通过设定门限值,对理论定位误差大于门限的定位点进行剔除,然后再利用每个组合的圆概率误差对结果加权融合,求得优化定位结果。为了提高定位精度,需要合理配置舰艇数量、舰艇间距及编队队形。已有研究人员对两个侦察站布站[5~7]对定位误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个侦察站布站优化方案[8~10]。本文针对协同实现超视距定位的舰艇编队,对多种布站情况下采用测向方位面定位算法[11]的定位误差分布进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11期2018-11-26

  • 多点定位技术在地面管制指挥中的应用
    计多点定位系统的布站方案。常见的多点定位技术布站类型包括4种,即倒三角形布站、平行四边形布站、菱形布站与星形布站。以浦东机场的多点定位系统布站为例,由于浦东机场是我国华东地区的第一大国际机场,也是我国的门户机场,因此浦东机场场面活动内容较多,机场活动区具有较大的方向性。同时,由于浦东机场航站楼遮挡了停机坪,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场面监控的盲区,为此就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场面建设系统来确保场面监控的有效性。在对浦东机场进行多点定位技术的布站方案设计时,可以通过倒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13期2018-09-21

  • 基于TDOA的改进定位算法及精度分析
    ,另外选择合适的布站形式可以提高定位精度。0 引言近年来,由于无源定位具有探测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隐蔽性强、灵活度高等优点,所以在空中交通管理和军事目标定位中运用很多。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定位是利用多个测量站接收辐射源信号的时间差来对辐射源进行定位[1]。在无源时差协同定位技术中,应用较广泛地有频差和时差协同定位技术、卡尔曼滤波和时差协同定位技术、Chan与Taylor的时差协同定位技术[2]等。虽然方法较多,但

    现代计算机 2017年29期2017-11-22

  • 一种时差定位系统模糊分析
    题,从定位效能、布站优化、先验信息提取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分析了消除模糊值的3种方式,并通过工程项目的仿真分析,得到一种时差定位系统的最优配置方式。时差定位;模糊;效能;布站;先验信息0 引 言四站时差定位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战场隐蔽能力强等优点,对于现役装备抗打击、灵活布放等要求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四站时差定位系统采用三维空间内的4个观察站数据,进行时差参数提取,进而反推目标位置。一般情况下,三维定位需要4个观测站同时接收辐射源信号,得到3组互不相关的时差

    舰船电子对抗 2017年5期2017-11-20

  • 欺骗式干扰下组网雷达优化布站方法分析与仿真
    扰下组网雷达优化布站方法分析与仿真刘洁怡,张林让,赵珊珊,李 强,张 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1)针对组网雷达抗欺骗式干扰的资源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布站方法。首先,对数据融合抗欺骗式干扰能力进行理论分析,给出组网雷达在空间不同位置被欺骗概率的理论值;利用理论分析结果,实现组网雷达被欺骗概率最小化和其覆盖范围最大化的联合优化布站,从而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方式。最后,通过仿真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最优布站位置。数据融合; 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10-13

  • 多点定位系统的布站方法研究
    )多点定位系统的布站方法研究胥松寿(民航河南空管分局,河南郑州 450000)针对多点定位系统基站布局直接影响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站优化布局方法。该方法以几何分布因子GDOP为适应度函数,实现场面基站的最优布站。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优化基站布局,提高目标定位精度。多点定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粒子群优化算法;GDOP机场场面多点定位系统(MLAT)是空中交通管制的一种强有力的监视手段[1]。多点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河南科技 2017年7期2017-06-15

  • 时差无源定位系统多机编队动态布站优化*
    系统多机编队动态布站优化*曲长文1王昌海2冯 奇1周 强1(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烟台 264001)(2.92543部队 长治 046000)布站形式能够直接影响多站无源定位效果,合理的运动轨迹对于定位跟踪效果也有很大的改善。多机编队的动态布站问题可以归结为布站形式和飞行轨迹的优化问题,该文以Fisher信息阵的行列式为指标,将其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采用分散搜索法获得全局最优解。此外,对于编队的最优航迹选择和重新布站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探讨,得到一些有价

    舰船电子工程 2017年3期2017-04-07

  • 基于检测性能的隐身目标探测研究
    面积,并结合典型布站方式,分别解算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蜂窝形三种布站方式下,单基地组网雷达和复合式组网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和布站效率,从而甄选出最优雷达布站方式和组网模式;最后,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验证了优化雷达组网布站的应用性和可行性。隐身目标;检测性能;雷达网;探测范围0 引 言为了对抗现代战争中敌方雷达的探测,隐身飞机成为世界各大强国军事发展的重点。飞行器隐身技术的应用,使得单部雷达难以实现对其探测与跟踪,只能得到断续的航迹,预警距离也大大缩减。

    现代雷达 2016年3期2016-12-20

  • 时差定位最优布站方法研究
    3)时差定位最优布站方法研究周 成,黄高明,高 俊(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33)针对时差定位,提出了以优化布站来提升定位精度的方法.该方法以克拉美罗下界的迹最小为定位精度衡量指标,通过对时差定位条件下克拉美罗下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接收站到目标的距离对克拉美罗下界没有影响,而接收站到目标的角度对克拉美罗下界有影响.随后,对克拉美罗下界迹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并求得其最小值及取最小值的条件,得到结论:当接收站包围目标并呈等角布站时,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12-06

  • 时差定位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接收系统要求低、布站机动性强、定位精度高等显著特征,近年来成为无源定位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定位技术。本文分析了时差定位的基本原理,采用几何精度因子(GDOP)分析了影响时差定位性能的因素,仿真了几种不同几何布站下的等GDOP图,在实验室环境下建立了几种时差定位的模型,通过对比得到定位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无源定位;时差定位;GDOP引言在当代电子对抗的先进背景下,有源雷达系统容易被干扰和攻击。相比较而言,电子支援措施(ESM)定位跟踪技术能够远距离搜

    电子世界 2016年18期2016-10-24

  • 机动式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布站策略分析*
    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布站策略分析*杨冬,宋才水(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北京100854)摘要:利用多站测距定位方法实现无线电导航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定位精度受到目标和地面机动测量站的几何构型制约。针对基于倒GPS原理的机动式地基导航系统的布站策略问题,建立满足最优解的几何规则布站方式。利用计算机仿真分析典型高度空域的定位精度分布,对我国机动式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布站策略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多站测距定位;地基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因子;布站策略;最优解;定位

    现代防御技术 2016年3期2016-07-21

  • 通信设备布站辅助决策系统设计
    保通信设备的合理布站和用频规划是保障各项任务顺利执行的前提。当前缺少全面、合理、有效的通信设备布站方法和依据,制定布站方案时无法全面了解任务区域的自然电磁信号环境,也无法详细掌握各个设备的用频情况。研究通信设备布站辅助决策系统可以依托地理信息显示方式,根据各种电磁环境监测数据、通信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布站位置等信息,分析布站周边电磁环境,为通信设备布设站点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1 系统功能组成以基础台站数据库、频谱监测数据库为支撑,构建电磁频谱分析计

    科技视界 2015年15期2015-05-15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伪卫星布站优化设计
    子群算法的伪卫星布站优化设计李东新1,3,彭 云2,常 青1,李 晶3,于 渊3(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191;2.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3.交通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11)针对伪卫星布站问题,采用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以导航定位中精度因子作为粒子群适应度函数,采用线性递减惯性权值策略,通过适当次数的进化与迭代,最终寻找到最优化的伪卫星布站设计方案。通过对两条竖直平面内的抛物线轨迹进行仿真验证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5年5期2015-03-10

  • 舰载搜索雷达组网体系研究
    究,对组网雷达的布站形式,以及针对不同作战任务条件下雷达组网布站的效能进行了仿真计算,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组网使雷达探测概率和探测精度等有了极大的提高。本文研究结果对搜索雷达组网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1 舰载搜索雷达组网布站1.1 布站流程为了对雷达进行有效部署,首先要了解作战环境,确定主要的防护区域;然后对目前雷达部署情况进行效能评估,判断其是否满足作战需求。如果目前雷达部署情况能够满足作战需求,则无需对雷达进行调动;否则,进行优化布站,使雷达网满足作战要求

    舰船电子对抗 2014年3期2014-10-13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地况下雷达布站优化
    的复杂地况下雷达布站优化刘砚菊,胡 杨,于 洋,宋建辉(沈阳理工大学,沈阳 110159)针对现有雷达布站数学模型不能解决复杂地况下的雷达布站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地况下的雷达布站数学模型,该模型解决了雷达在复杂地况下布站位置受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地况下的雷达布站优化算法,该算法改善了现有粒子群算法中期搜索性能不强的缺陷。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改进雷达布站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地况下雷达布站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4年9期2014-06-12

  • 陆基链式超短波监测网布站仿真测算*
    普遍性,可以通过布站距离的仿真测算,为这种新型网络提供设计依据。本文将探讨这一监测网的特点,并确定理想条件下的仿真传播模型,结合目前实际线路的典型值确定仿真参数,从而计算监测站的理论布站距离。2 陆基链式超短波监测网的概念及特点2.1 概念陆基链式超短波监测网(以下简称链式监测网)是一种基于用户运动沿线周围布置的,以监测用户使用的无线电信号、评估线路周边相关电磁环境、有效判定干扰为目标的VHF/UHF频段地面无线电监测网络。这一网络由若干布置在地面的固定、

    电讯技术 2014年6期2014-03-05

  • 基于测向测时差云闪定位精度分析及布局优化
    定位。仿真了不同布站方式下的几何稀释精度(GDOP)等高线图,并详细分析了Y形布站方式下不同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1 云闪定位方法及原理云闪定位方法基本可以分为到达时间差法(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测向交叉法(Angle-of-Arrival,AOA)和测向测时差法(AOA/TDOA)[5-6]。到达时间差法至少需要4个站才能完成对云闪目标三维定位,并且对各站的测时精度要求较高,提高了探测系统的复杂性。测向交叉法仅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1-05

  • 时差定位模型与定位精度分析
    为了评价各种不同布站方案的优劣以及不同定位算法的性能,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定位精度的评价指标。较为常用的评价定位精度的指标主要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几何精度因子(GDOP)等。其中几何精度因子(GDOP)用来评价基站的布设位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几何精度因子GDOP是评价基站几何位置坐标对定位精度影响的重要指标,其值为定位误差RMSE与测距误差RMSE的比率。对于无偏差的估计器,GDOP为GDOP 主要用来度量几何位置

    电子测试 2013年2期2013-11-05

  • T2R 型外辐射源雷达目标定位仿真研究
    (g)一字形对称布站、120°夹角对称布站。3.2 数据分析3.2.1 一字形布对称布站接收站R1在坐标原点处,两个发射站T2和T3的位置分别位于(-100,0,0)和(100,0,0)处,则本文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GDOP分布图如图2、图3所示。图2 一字形对称布站仿真统计距离精度分布图图3 一字形对称布站仿真统计方位精度分布图3.2.2 120°夹角对称布站接收站R1在坐标原点处,两个发射站T2和T3的位置分别位于(-87,-50,0)和(87,-50,

    雷达与对抗 2013年2期2013-06-08

  • 葡北油田集油系统二级布站应用及效果分析
    油田集油系统二级布站应用及效果分析孙航(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葡北油田通过二级布站集输工艺试验,确定了该油田二级布站低温集输的可行性,通过取消阀组间掺水,减少了中间环节,优化简化了地面集输系统,降低了工程建设投资,并且极大地减少了油气集输过程中的能耗损失。葡北油田 二级布站 降温集输 节能降耗1 集输工艺流程及技术指标葡北油田单井来液利用井口压力,通过集油管线直接进入中转站,原油在中转站进行初步沉降分离,分离后的原油通过汇管输送至联

    石油石化节能 2013年6期2013-05-05

  • 基于Monte Carlo法的光电跟踪测量系统精度分析和布站优化方法*
    测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站以提高光测设备测量精度[6,7]。光测设备的精度模型和光测设备的布站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对光测设备的布站优化必须以精确的误差模型为基础,同时对光测设备的误差分析也需要给出在一定布站方式下对特定目标轨迹的精度分析。文中以光电经纬仪为例,对光电经纬仪建立了精确的Verilog-A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 Monte Carlo法对光电经纬仪的各种误差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学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弹道导弹不同的布站方式进行数值分布,给出能适应不

    光学仪器 2012年3期2012-03-20

  • 测速系统布站对外弹道数据处理精度影响分析
    10047)引言布站是根据飞行试验弹道和航区的实际工作条件对测站站址进行的设计。在试验靶场中,跟踪测量设备的布站几何直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效果以及飞行器弹道航迹的数据处理精度[1]。文献[2]提出适用于警戒系统的一种雷达优化布站方法,文献[3]对距离变化率测量系统进行了优化布站,文献[4]对中基线干涉仪布站情况进行了描述。本文则对既定成型的航天测控网中新上的高精度测速系统的布站进行分析,以期得出其对弹道数据处理精度的影响。1 分析方法布设于发射场不同位置的4

    飞行力学 2012年2期2012-03-03

  • 基于随机期望值模型的时差定位最优布站算法
    各种定位系统最优布站方法、策略进行研究。但目前已有的对时差定位布站的研究,多是根据理论推导,得到针对个别特殊点的最佳布站策略[2,3],或是对某些布站方式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4,5],或者算法复杂,个别情况下难以收敛[6]。虽然得出了一些有关最优布站准则的结论,但却不足以解决在各种定位和布站区域内,时差定位站点的最优布局问题。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目前时差定位布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随机期望值模型,对时差定位系统站点的最优布局进行研究。其目标是在特定的布站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1年1期2011-12-15

  • 五站数据加权融合无源时差定位✴
    术中,定位算法和布站形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无源定位方案能否顺利应用于实际工程并满足工程需求。通过对常用定位算法的研究分析,选择了伪逆法和总体最小二乘算法为求解方法,同时选择了有利于工程实现的五站主站升高的布站方法。五站定位选择总体最小二乘算法求解,同时对4个辅站进行分组并用伪逆法求解,最后对所有定位结果进行融合,从而解决了四站定位的无解及模糊问题,并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稳定度,真实数据处理验证了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无源时差定位;五站定位;伪逆法;总体最小二乘算法;

    电讯技术 2011年11期2011-04-02

  • 一种三站时差定位的布站优化算法
    情况下,对测量站布站进行优化,是提高定位精度的有效手段。目前的文献多是对时差定位精度与布站关系的研究,定性地选择某种布站形式为最优布站[5-6]。本文以提高一定的目标区域的整体定位精度为目标,运用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最优化算法建立数学模型,构造最小最大评价函数,以使目标区的最大水平定位精度因子(HDOP)最小的布站为最优布站。2 基本原理2.1 定位模型假设3个测量站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分别为xi,yi,zi,i=0,1,2,接收来自位于地球表面某一坐标x

    电讯技术 2010年5期201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