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期

  • 夏播花生濮花36 号适宜收获期的探究
    种、栽培措施、收获期等因素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收获期不同, 使得作物生长发育吸收到的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也不同, 最终导致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不同[1-4]。前人研究表明, 收获期适当推迟, 可增加玉米[5-6]、花生[4,7-8]等作物产量, 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 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前列。在饱果成熟期, 花生荚果产量处于动态变化过程, 不同的收获期对其影响较大。若提前收获使得荚果干物质积累不足, 大多数荚果不饱满,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10期2023-10-28

  • 收获期对不同熟期油菜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油菜种子的最佳收获期对获得高质量的种子至关重要[7]。油菜生长期的长短将会影响作物光、热和水肥等的协调和物质的积累与转化,从而使作物产量和品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8]。油菜种子收获过早,由于干物质积累量的减少,会影响油菜种子的品质和活力;油菜种子收获太晚,则会出现角果内发芽的现象,使种子失去种用价值,并且影响种子的产量和品质[9-10]。因此,了解不同的收获期对作物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种子产量、指导适时收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陕西南部为油—稻两

    中国种业 2023年9期2023-09-14

  • 制种玉米新品种敦玉735适宜收获期研究
    制种玉米新品种收获期参差不齐导致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研究了制种玉米新品种敦玉735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10月7日收获籽粒含水量最低,产量、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最高,与9月25日(CK农户传统收获期)比较,籽粒、穗轴、茎秆和叶片含水量降低,穗粒鲜重、穗粒干重、产量、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增加。制种玉米新品种敦玉735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乡适宜收获期为每年的10月4—7日,最佳收获期为10月7日。关键词:收获期;敦玉735;籽粒含水量;经济效益文章编号:1

    种子科技 2023年5期2023-05-21

  • 互联网医疗开始走向“收获期
    基建期”转向“收获期”王航认为,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在告别“基建期”而迈入“收获期”。2018年,国务院正式出台互联网医疗新规,允许从事线上复诊业务,但对于线上首诊并未放开。截至目前,虽然放开线上首诊仍是行业内热议的内容,但是并不影响医疗服务的商业化探索。“互联网医疗的很多基础功能已经初具规模,商业化阶段才刚刚开始。”王航说,“很多公立医院都开始建设互联网医院,像我们一样的商业企业也把超过一半的精力放在打磨商业化产品上,这是很好的信号,说明这个行业正在向收获期

    中国商界 2023年4期2023-04-28

  • 收获期对不同品种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青贮玉米品种在收获期的选择上还不够清晰。所以,研究不同品种在不同收获期的干物质量及品质,对选择适宜本地最佳青贮收获期具有重要意义[7]。Ganoe K H等[8]研究表明,青贮玉米在不同收获时期对干物质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当玉米籽粒在2/3乳线期到黑层出现时期收获可获得全株玉米的最高干物质产量。Barlow J S等[9]研究认为,干物质含量达到27%~30%时是青贮玉米收获的适宜时期。吴建宇等[10]、赵遵阳[11]研究表明,随着青贮玉米乳线下移,籽粒中碘

    农业与技术 2023年2期2023-02-06

  • 黄淮海区域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的5%~6%。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偏高是影响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因素之一,含水量过高容易使破碎率、杂质率增加,给玉米的收获、干燥、贮藏、运输及加工带来一系列困难。黄淮海夏玉米生产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玉米生态区,籽粒机收技术还不成熟,大部分玉米品种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偏高,严重制约了玉米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筛选与选育适宜籽粒机收的玉米品种是当务之急,品种的选育与农艺性状的表现密切相关,弄清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可为黄淮海区选育收获期含水量低或脱水快的品种提供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13期2022-07-29

  • 不同收获期玉米籽粒穿刺强度差异及其与破碎率的相关性分析
    ,设置5个不同收获期,对籽粒的破碎率、含水率和穿刺强度进行动态变化和差异分析,探讨与籽粒破碎率关系较密切的因素,提出降低籽粒破碎率的方法,对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推后,籽粒含水率呈逐渐降低趋势,破碎率在H1至H4收获期呈逐渐降低趋势,在H4至H5收获期呈增加趋势,籽粒胚和胚乳的穿刺强度均呈逐渐增大趋势。收获期、品种对破碎率、含水率、胚和胚乳的穿刺强度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收获期与品种互作对籽粒含水率的影响不显著,对破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12期2022-06-24

  • 模拟氮沉降和收获期对秋萌东方旱麦草生长与饲用品质的影响
    变化并设置两个收获期,探究其对东方旱麦草生长与饲用品质的影响,为发掘春季牧草资源和新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与设计2019年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采收东方旱麦草(E.orientale)种子,清除杂质,室温保存。试验于2020年9月在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试验地进行盆栽试验,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千粒重为2.16±0.02 g,萌发率为48.7%),播种于直径约为20 cm花盆中,每盆约30粒。所有花盆盛装等重的取自原生境的沙

    草地学报 2022年5期2022-06-02

  • 赤峰巴林左旗典型草原针茅属牧草最适收获期研究
    确定针茅的适时收获期对于天然牧草利用、家畜食用安全和当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针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茅属牧草的物种多样性[7]、功能性状[8]和留茬高度[9]上,对于针茅的最适收获期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收获期对针茅属牧草营养含量的影响,为针茅作为牧草利用提供基础数据。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大兴安岭东南山前丘陵,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381.2 mm,年平

    草原与草坪 2022年6期2022-03-10

  • 不同中晚熟玉米品种机械粒收适宜收获期研究
    获时的含水率。收获期籽粒含水率高不仅增加了籽粒破碎程度,而且增加了霉变风险和生产成本,严重阻碍了玉米籽粒机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9]。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过高,对玉米的烘干、储藏和加工影响极大,经常给经营者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因此,选择脱水快的玉米品种,适当提早播种期和推迟收获期,降低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是降低机械粒收破碎率的重要途径[10]。玉米中晚熟区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无霜期长,日照时间长,播种前和生理成熟后热资源丰富,但是籽粒机械直收水平很低,主要原因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3期2022-02-21

  • 不同收获期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物学产量的研究
    究通过比较不同收获期2个玉米品种不同部位农艺性状和生物学产量,分析2种玉米用作青贮饲料的优劣以及最佳收获期。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地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海高牧业试验基地,位于北纬40°10′~40°50′,东经112°02′~113°02′。供试玉米品种为全株青贮玉米吉东81和粮用玉米甘优702;吉东81播种时间为2019年4月26日,甘优702播种时间为2019年4月25日。采用机播,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行距50 cm,株距30 c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2年1期2022-02-14

  • 皖北地区夏玉米种植密度和收获期试验研究
    米;种植密度;收获期;产量中图分类号 S 5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1-0042-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1.01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Study on Summer Corn Planting Density and Harvesting Period in Northern Anhui RegionPAN Guang-yuan,KONG Lin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1期2021-11-26

  • 赤峰地区天然牧草最适收获技术研究
    利用率。合理的收获期是保存牧草营养物质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不同的收获期对于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群落演替和生物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天然牧草的研究集中在草地管理(王德平,2019)、刈割次数(郭明英,2018)和轮刈制度(宝音陶格涛,2019)对于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而收获期对于天然牧草营养的影响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试验以赤峰地区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收获期天然牧草营养成分差异以及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排名,确定赤

    中国饲料 2021年19期2021-10-14

  • 不同收获期对豫东地区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
    : 为分析不同收获期对豫东地区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选取豫东地区6个主栽夏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不同收获期对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指标(破碎率、杂质率、落粒损失率、落穗损失率和总损失率)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与这些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品种、收获期、品种×收获期都能顯著影响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总损失率,F值的排序都表现为收获期>品种>品种×收获期收获期的推迟可显著降低机械粒收的破碎率、杂质率,但如果过度推迟收获期,会使总损失率极

    江苏农业学报 2021年4期2021-09-17

  • FAST步入成果研究“收获期
    4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贵州师范大学在贵阳市签署了“中国天眼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在以往共建“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基础上,深入开展射电天体物理研究,将中国天眼联合研究中心打造成为FAST數据共享、高效转化、优质产出的合作平台,推出水准高、影响大、示范强的天文科技研究成果。贵州师范大学为中国天眼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分析平台保障,也将借机培养一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射电天文人才队伍,为“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大众科学 2021年4期2021-09-10

  • 旱作区玉米收获期试验效益分析
    年进行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强盛101、先玉335和农华206(对照)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甘肃省广河县的自然条件下,随着收获期逐渐后延,产量逐渐增加,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生产上延迟收获,产量可增加8%左右。关键词 玉米;收获期;效益分析;旱作区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17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确保玉米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6期2021-09-05

  • 旱作区玉米收获期试验效益分析
    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确保玉米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摸清甘肃省广河县玉米最佳收获时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田间试验,掌握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选择选择广河县城关镇十里墩村6 社进行玉米品种的收获期试验,该地块具有区域代表性、肥力差异较小、水平梯田平坦。海拔2 184 m,年降水量395 mm 左右,无霜期137 d,土壤类型为黑垆土山地黑麻土。1.2 作物品种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玉米选择了具

    南方农业 2021年17期2021-08-20

  • 高活力玉米种子生产理论在鑫海158中的应用研究
    表明种子活力随收获期推迟而上升,在授粉后59 d(早于正常收获时间)达到最高;此外,适期收获还能降低病虫害侵入及低温霜冻引起的种子活力下降风险,并为后期种子的生产加工过程预留更多时间。不同品种的最适收获期不同,种植在不同区域的同一品种的最适收获期也可能不同。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期差异主要由其积温需求差异决定,以活力为标准确定的最佳收获期比传统以生理成熟为依据的收获期平均提早5 d,因此选择该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的最适收获期对提高种子整体质量、降低种企加工成本、

    新疆农业科技 2021年1期2021-02-25

  • 收获期对粳稻食味理化特性的影响
    材料,设置4个收获期,研究采收时间对稻米食味理化特性的影响,确定基于食味的供试水稻品种(系)最佳收获期。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间的延迟,稻谷千粒重先增加后下降,抽穗后第55 d收获,千粒重大,籽粒饱满。抽穗后第55 d收获,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蒸煮米饭粘度最大,硬度/粘度较小。随着收获时间的延迟,蛋白质含量和米饭的食味值都是先增加后下降,抽穗后第55 d收获,蒸煮米饭的食味值最高。米饭的食味值与精米蛋白质含量和米饭硬度/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米饭硬度呈显著负相

    天津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2020-12-28

  • 施氮与补灌对甜菜干物质和钾积累的影响
    、糖分积累期、收获期到田间取样,然后分别按照地上部和地下部烘干称重,取3株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将烘干后的植株样品粉碎,采用浓硫酸-过氧化氢消煮,火焰光度计法测定植株含钾量[10],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1.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以及图表制作均使用Excel2010版软件,方差分析使用DPS7.05版软件。2 结果与分析2.1 施氮与补灌对甜菜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由表1可知,甜菜根系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随着生育期延后一直增加的变化趋势,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不同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8期2020-11-13

  •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平,副处理不同收获期的F 值=2.687<F0.01=4.5,差异不显著。交互间F 值=0.6111<F0.01=2.9,差异不显著。初步表明不同收获期间不存在差异,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且交互效应差异不显著。2.1.1 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 可知,不同品种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收获期以种植先玉335产量为高,平均产量8067.9 kg/hm2,比郑单958 平均产量高306.9 kg/hm2,达不到显著水平。说明半干旱地区种植先玉335 较好。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6期2020-09-24

  • 不同播种期和收获期对地膜覆盖春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究不同播种期和收获期对地膜覆盖栽培的春马铃薯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越早,带来的产量和效益就越高;由于收获期不同,销售价格不同,因而收获期越早,马铃薯价格越高,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越好。关键词:马铃薯;播种期;收获期;效益马铃薯是仅次于玉米、小麦和稻谷的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主要分春秋两季种植,是一种常见的蔬菜鲜食,因而其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很高。能够影响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播种期和收获期,传统的春马铃薯在一月份或二月份播种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5期2020-06-19

  • 收获期对玉米种子活力及其理化特性的影响
    ]。因此,根据收获期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找到最适收获期,能够有效提高种子的生产质量。本试验对不同收获期先玉335的母本PH6WC籽粒的物理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测定,并采用标准发芽法、冷冻发芽法、冷浸发芽法、人工加速老化发芽法4种方法测定不同收获期PH6WC籽粒的活力,研究不同收获期种子特性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旨在为能够收获并生产高活力高质量的种子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以先玉335的母本PH6WC为试验材料,小区选取长势一样的植株挂牌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6期2020-06-19

  • 推迟玉米收获期对玉米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变化(1)不同收获期对千粒重的影响:从试验结果来看,9月25日采收的千粒重最低,10月14日采收的千粒重最高,8个品种趋势一致。8个品种平均千粒重表现:9月25日为274克,9月29日为294克,10月3日为318克,10月8日为333克,10月14日最高为354克。10月3日以后千粒重平均达到300克以上。9月29日以前千粒重在300克以下。10月14日收获千粒重虽然最高,但对大田小麦正常播期有一定影响。所以我区夏玉米以10月3日至10月8日采收较为适宜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7期2020-06-19

  • 不同收获时期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究发现,夏玉米收获期每推迟1 d,百粒质量可增加0.44 g,产量可增加206 kg/hm2。随收获期的延迟,供试6个大豆品种的油分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其油分含量,且每个品种都有其最佳的收获期[8]。乐丽红等[9]报道了适当推迟收获,“甬优538”结实率提高,产量增加,糙米率、整精米率及精米率提高,但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可见,适时收获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花生(ArachishypogaeaL.)是我国重要的油

    中国粮油学报 2020年3期2020-05-29

  • 京科968不同成熟期种子活力研究
    标准确定的最佳收获期,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种子质量,降低加工成本。一、京科968玉米性状表1 京科968玉米性状二、玉米籽粒脱水动态研究(一)不同收获时期玉米籽粒水分变化情况(2018年9月)图1 甘肃省张掖市明永镇沤波村 京科968田间长势(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SD)图2 张掖2018年9月气温走势图(二)不同温度梯度烘干脱水表2 不同温度梯度烘干脱水(三)自然晾晒脱水表3 自然晾晒脱水(四)京科968活力测定结果表4 京科968活力测定结果三、京科968

    甘肃农业 2020年4期2020-05-11

  • 马铃薯的田间管理技术
    的田间管理以及收获期的管理。马铃薯田间管理的目的是运用综合性的农业技术,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一个最适宜的状态,从而提高马铃薯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是终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关键词:马铃薯;田间管理;苗期;结薯期;收获期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3-0030-02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和粮食作物,并且还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使用,同时还是优质的多汁类饲料,其特点是产量高、营养丰富、耐贮藏,在庄河地区种植面积较大。马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3期2020-03-30

  • 收获期对陇薯7号块茎休眠和产量的影响
    为材料,研究了收获期对块茎休眠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提前,块茎萌发期提前,休眠期反而延长,产量极显著降低。与正常收获时间(10月10日)相比,提前10、20、30 d收获,块茎萌发期分别提前7、7~14、14 d,休眠期分别延长3、6~13、16 d,产量分别降低16.73%、36.19%、54.6%。因此,采用提前收获达到提早解除种薯休眠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必须要创新繁种技术,缩短生育期,使其生理成熟期提前。关键词:陇薯7号;收获期;休眠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4期2019-09-10

  • 收获期对陇薯7号块茎休眠和产量的影响
    为材料,研究了收获期对块茎休眠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提前,块茎萌发期提前,休眠期反而延长,产量极显著降低。与正常收获时间(10月10日)相比,提前10、20、30 d收获,块茎萌发期分别提前7、7~14、14 d,休眠期分别延长3、6~13、16 d,产量分别降低16.73%、36.19%、54.6%。因此,采用提前收获达到提早解除种薯休眠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必须要创新繁种技术,缩短生育期,使其生理成熟期提前。关键词:陇薯7号;收获期;休眠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4期2019-09-10

  • 收获期对机收大豆损失率的影响
    法,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机收大豆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夏)播大豆品种机损率和破碎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不断升高,而籽粒含水量随着收获期的延迟不断下降;完熟期春(夏)播大豆品种籽粒平均含水量最低(19.15%),完熟初期籽粒平均含水量适中(21.85%),黄熟期籽粒平均含水量最高(32.8%);2种联合收割机经过调试后均能完成大豆机收工作,久保田联合收割机的机收大豆损失率和破碎率较低,说明久保田大豆联合收割机能较好地控制破碎率和损失率;完熟初期籽粒含水量适中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3期2019-08-23

  • 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数量遗传分析
    育适合机收的低收获期含水量玉米杂交种,首先需明确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的遗传规律。本研究选用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高的自交系5003和含水量低的自交系PH6WC为亲本,配制PH6WC×5003的F1、F2、B1、B2四个世代群体,利用便携式籽粒水分测定仪对亲本和4个世代的所有单株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是由两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中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微效基因中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均以显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在F2、B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6期2019-08-16

  • 收获期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摘要:为研究收获期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京科青贮301、京科青贮516、饲玉1号、饲玉2号、鲁单256和鲁单258为试材,分别于三个不同收获期收获,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生物产量和青贮品质,结合不同品种的农艺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青贮玉米最佳的收获时期在Ⅱ期和Ⅲ期之间,即乳线到达籽粒中、下部。此时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收益最高,品质好,适口性好,易于动物消化吸收。关键词:青贮玉米;收获期;生物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6期2019-08-16

  • 青贮玉米不同品种和生育时期植株体的营养品质分析
    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抽雄后的30~35 d。高温季节(夏种秋收)种植青贮玉米不利于养分尤其是蛋白质的形成和积累,青贮发酵能改善和提高营养品质。关键词:青贮玉米;品种;品质;收获期中图分类号:S816.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9)05-0085-03Abstract: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silage maize with different varieties varie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5期2019-06-28

  • 三江源区燕麦种植模式和收获期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人工饲草在最适收获期刈割,通过青贮的方式加工调制,达到长期保存饲草营养的目的,可满足家畜全年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收获期不同的青贮燕麦品质差异很大,且不同原料混合青贮能创造不同发酵条件,因此,确定最适收获期和种植模式是青贮技术精准改良的关键之一[10-12]。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燕麦及其混播种植模式的最适收获期做了大量研究[13-15]。1991年杨发林等[16]提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在抽穗期和开花期收获,光能转化率高。而2001年马春晖等[17]则认为燕麦单播及

    西北农业学报 2019年5期2019-06-05

  • 准两优608主季不同收获期对主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08主季稻不同收获期对主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2016年在怀宁县茶岭镇万福大畈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主季稻不同收获期对主季稻的产量影响不明显;再生稻的产量随主季稻收获期的提前而增加,从而得出怀宁县再生稻的主季稻最佳收获期在8月15—19日。关键词:准两优608 ;收获期;主季;再生季;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5-0051-02为探索准两优608主季稻的收获期对主季及再生季产量的影响,寻求合适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5期2019-04-18

  • 基于SW物候模型“牛妈妈枣”收获期预测
    型;牛妈妈枣;收获期;预测[中图分类号]S685.99 [文献标识码]A“牛妈妈枣”是20世纪50年代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王官营镇下水路村发现的一种优良鲜食枣单株,因其所结果实呈长圆锥形,胴部具有隘痕,似牛乳头而被命名为“牛妈妈枣”。“牛妈妈枣”果实皮薄肉细,质地细脆,汁液多,酸甜适口,2003年9月,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唐山市林业局专家实地考察和品尝鉴定,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对鲜果分析测定,认为品质上等;2005年唐山市丰润区政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0期2019-02-14

  • 收获期对优质稻米产量及食味的影响
    4,通信作者收获期对优质稻米产量及食味的影响吕文俊1,王志玺1,张欣1,李萍1,崔晶1,松江勇次2,楠谷彰人3,崔中秋1,4,通信作者(1. 天津农学院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 300384;2. 九州大学,日本 福冈 812-8581;3. 香川大学,日本 香川 761-0795;4.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 300384)为提升水稻栽培技术,改进水稻收获期的食味品质,以‘津川1号’‘津原E28’和‘津原45’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收获期对水稻产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9-01-16

  • 不同收获期对花生种子产质量的影响
    ,干旱、低温、收获期等对作物种子成熟度均有一定的影响。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黑花生因含特殊的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黑花生又被称作富硒果,籽粒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种皮富含具有抗氧化性的花色苷,既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保健型黑色食品,又是发展天然保健食品的理想原料[3-4],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价格较普通花生高3~4倍,种植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贵州农业结构的调整,幼龄园区种植户、企业和农户因黑花生营养价值高和销售价格好,对

    种子 2018年7期2018-08-14

  • 密度对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及脱水速率的影响
    米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增加,而脱水速率降低。与苏玉20和农大108相比,苏玉30和苏玉29生理成熟期的籽粒含水率相对较低,随密度的增加其脱水速率的下降幅度也较小。就脱水性状而言,苏玉30和苏玉20具有耐密植的特点。[结论]该研究为适合玉米籽粒机收条件下的密植栽培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 玉米密度;生理成熟期;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脱水速率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0-0038-03Abstract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0期2018-05-14

  • 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hm2)和3个收获期的饲料油菜种植试验,测定油菜的生物量与品质指标,研究不同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麦后复种饲料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油菜鲜草产量在不同播种量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早收获差异较大,晚收获差异减小;干物质产量在播种量间也存在差异,且随着收获期延迟期差异增大;不论鲜质量还是干物质量,都随收获时间的推后逐渐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播种量、推后收获有利于提高产量;播种量在10 494.75 g/hm2、收获期在10月20日时产量最高;饲料油菜粗纤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3期2017-09-28

  • 不同收获期对杂交甜高粱籽粒含水量及效益的影响
    5000)不同收获期对杂交甜高粱籽粒含水量及效益的影响赵致禧1,闫治斌2,王学2,马世军2,闫富海2,李丹2,王怡心2,秦嘉海2(1.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张掖734000;2.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甘肃酒泉735000)为了解决杂交甜高粱新品种LZ-1A×140263-3收获期参差不齐、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进行了不同收获期对其籽粒含水量及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与籽粒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之间呈显

    中国糖料 2017年5期2017-09-15

  • 不同播期与不同收获期对夏玉米千粒重的影响
    不同播期与不同收获期对其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田套种、带麦播种和贴茬直播玉米完熟期收获与开花散粉后45 d收获(传统收获期)相比,千粒重日均差分别达2.3、3.2、2.7 g,折合产量分别日降63.34、88.13、74.36 kg/hm2。关键词 夏玉米;播期;收获期;千粒重;影响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012-01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对夏玉米正常成熟有重要影响。本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郑单958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3期2017-08-09

  • 不同收获期对敦玉3 2 8子粒含水量及制种效益的影响
    5000)不同收获期对敦玉3 2 8子粒含水量及制种效益的影响赵致禧1闫治斌2王 学2马世军2闫富海2秦嘉海2(1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张掖734000;2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酒泉735000)为了解决敦玉328杂交玉米收获期参差不齐、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选择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乡制种玉米基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不同收获期对敦玉328制种玉米子粒含水量及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收获期与子粒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经济性

    中国种业 2017年7期2017-08-07

  • 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不同播期、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给玉米生产和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组选用3个品种,采用3个播期、3个收获期,就不同播期、收获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6月上旬、中旬、下旬播种,中旬产量最高,上旬和中旬播种产量接近,下旬播种较上、中旬减产13%以上。9月下旬初、末和10月上旬3个收获期,以9月下旬初收获产量最高,下旬2次收获产量接近,10月上旬收获产量下降5%左右。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结合农业生产条件变化和气候资源增加及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2017-03-06

  • 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52400)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王怀宾(莘县农业局,山东莘县252400)[摘要]莘县地处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玉米常年种植面积5.33万hm2。夏玉米种植方式由2000年前的以套种为主演变为以夏直播为主,但农民一直延续以往的收获习惯,人为地造成夏玉米严重减产。基于此,通过开展试验,找出夏玉米的适宜收获期,为夏玉米适期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确保全县夏玉米丰产丰收。[关键词]夏玉米;收获期;产量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玉米品种为鑫丰

    乡村科技 2016年6期2016-07-26

  • 不同收获期贵州地方玉米种质青贮前后营养变化规律比较
    3006)不同收获期贵州地方玉米种质青贮前后营养变化规律比较周 雪1,龙忠富2,赵相勇2(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贵阳553006;2.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53006)为了探索地方玉米适宜的青贮收获期,以贵州地方玉米种质:息烽白包谷、普安白包谷、瓮安黄包谷为材料,研究不同收获期青贮前后的养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延后,干物质逐渐增加,粗蛋白、粗纤维青贮前后都呈下降趋势;粗脂肪青贮前呈上升趋势,青贮后有升有降;粗灰分青贮前呈下降趋势,青贮后

    贵州畜牧兽医 2016年2期2016-07-25

  • 赤霉素对不同收获时间的稻草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稻草;赤霉素;收获期;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DOI:10.11686/cyxb2014378http://cyxb.lzu.edu.cn董臣飞, 顾洪如, 许能祥, 程云辉, 张文洁, 丁成龙. 赤霉素对不同收获时间的稻草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5, 24(8): 53-64.Dong C F, Gu H R, Xu N X, Cheng Y H, Zhang W J, Ding C L. Effects of gibberelli

    草业学报 2015年8期2016-01-27

  • 春小麦穗发芽影响因素及特性研究
    麦新品种、不同收获期、温度、降落值对春小麦穗发芽和籽粒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克春1号、克旱21号、克丰12号与克旱15号穗发芽率抗性差异较大,收获期对发芽率影响较大,收获越晚发芽越严重。各小麦品种在15℃条件下的籽粒平均发芽率比20℃条件下低,尤其是收获越晚时较高的温度对发芽更适宜。不同小麦品种降落值大小不同,与穗发芽率呈负相关。本研究可为选育抗穗发芽品种提供依据。关键词:春小麦;收获期;温度;降落值;穗发芽收稿日期:2015-05-26基金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3期2015-12-30

  • 玉米籽粒脱水评价指标与收获期判断标准的辨析
    玉米品种的实际收获期早于生理成熟,东北春玉米品种生理成熟早于收获期。玉米育种研究应该以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为成熟标准,以收获时干重最大为育种目标。关键词:玉米;净脱水速率;生理成熟;乳线;黑色层;收获期中图分类号:S513.0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8-0020-05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ize grain grouting and dehydration process,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8期2015-09-09

  •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山东省秋季作物收获期遥感监测侯学会
    隋学艳等摘要 收获期是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生育期,准确、及时地获取作物收获期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分析秋季作物生长曲线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MODIS NDVI时序数据为遥感信息源,以Logistic模型为核心,运用曲率最大值法,构建秋季作物收获期的遥感监测模型,并以山东省为研究区,逐像元提取秋季作物的收获时间。研究发现,2014年山东省的秋收时间主要集中在第260~285天,即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并呈现从南向北逐渐推迟的空间特征。该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8期2015-05-30

  • 不同收获期对白菜型冬油菜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0032)不同收获期对白菜型冬油菜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袁玉婷*(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重要地位,油菜的成熟度与油菜的品质关系密切。本文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试材,研究4个收获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品种通过不同时间采收,油菜籽的主要品质指标变化的研究表明,不同收获期采收油菜籽的品质差异较大,黄熟中期是最佳采收期,此时菜籽中的含油量较高,水分较低,硫苷含量较低

    西藏农业科技 2015年3期2015-05-16

  • 不同采收时间棉花衣分和纤维品质的比较分析
    键词: 棉花;收获期;衣分;纤维品质中图分类号: S562.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 1001 - 4942(2014)08 - 0029 - 04Comparative Analysis on Lint Percent and Fiber Quality ofCotton Harvested at Different TimeZhang Xiaojie,Wang Aiyu,Wang Zhiwei,Zhao Jinhui(Shandong Cott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8期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