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安

  • 除了招安,梁山还有出路吗?
    ,为什么非要选择招安?为什么不推翻宋朝呢?推翻宋朝,他们有那个实力吗?这个还真有。在小说里,宋江确实拥有推翻宋朝的兵力。别的不说,就说他带着梁山好汉北征辽国,要不是朝中奸臣收了辽国的贿赂,宋江真的就把辽国给灭了。这当然只是文学作品的杜撰,在历史上,完全没有这档子事。所以,宋江不推翻宋朝肯定不是因为实力,而是其他的因素。古往今来,造反的出路无非两个,一是反得彻底,称孤称王、开朝换代;二就是招安归顺、重回正路。对于梁山来讲,他们面前的路也是这两条。梁山和王庆、

    视野 2023年14期2023-08-02

  • 崇祯查禁《水浒传》一本书到底招惹了谁
    的仅仅是逼迫朝廷招安,明王朝对此心知肚明,所以称他“土贼”。有意思的是,李青山还效仿《水浒传》中宋江拦截宿太尉一事,也拦住了进京的内阁首辅周延儒,请他向朝廷转达招安一事。当时,被清军和李自成、张献忠折腾得焦头烂额的明王朝,无力调动兵马镇压,为了缓和山东局势,派人前去招安李青山。谈判期间,双方对招安后授予的官职未能达成一致,李青山遂率部下山,攻略州县,以作为和朝廷谈判的筹码。史书记载:“(李青山)率贼众破东阿、新乐,从兖南下抵扬州之沙河店,劫漕船三十,转而陷

    金秋 2021年18期2021-02-14

  • 墩子不是好鸟
    水浒》中李逵反对招安,就是提着双大板斧,抢在高处,大声疾呼:招安招安,招甚鸟安。一个鸟字,咬切得悲怆,倒也是到位、解气。墩子不是只好鸟之气,自小就表现出来,上房揭瓦,掏鸟窝捣蜂巢,打猫狗捏虫子,大凡淘气男孩的事,他都干尽了。鸟们虫们躲他,猫狗见他溜墙根,甚至比他大的孩子,见他也怯上三分。不是好鸟的墩子嘴贱,什么都敢吃,生瓜李枣不说,就连茄子、辣椒生的也敢塞进嘴里,蜈蚣蚂蚱蛤蟆蛇都吃,生把火烤烤,一样吃得没渣。这些都可理解,饿的,饥不择食。墩子十来岁时做过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5-15

  •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实录
    么不同?生:处在招安前后的不同时期,宋江发生了变化。师:好,大家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看看宋江是否真的发生了变化。PPT: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破辽兵之后,回京师时,天子宣命,都是披袍挂甲,戎装入朝朝见。今番太平回朝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5期2019-06-21

  •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实录
    么不同?生:处在招安前后的不同时期,宋江发生了变化。师:好,大家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看看宋江是否真的发生了变化。PPT: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破辽兵之后,回京师时,天子宣命,都是披袍挂甲,戎装入朝朝见。今番太平回朝,

    初中生世界 2019年20期2019-05-31

  • 明刊本《水浒传》“招安”情节的图像阐释
    赵敬鹏“招安”历来是“水浒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热议话题。其重要性在于,被朝廷招安不但决定了梁山聚义的命运与性质,更关涉到小说的主题和意义。但就讨论招安的学术史而言,既往研究囿于思想史理路,忽略了文学的“图说”(Ekphrasis)①。而在图说“招安”这一关键情节的历史进程中,明代插图以其富有张力的阐释,开启了《水浒传》的图像接受史②。一、招安情节及其明代插图谱系招安是《水浒传》的关键情节。梁山好汉接受招安的动机萌生于“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第

    文艺研究 2019年3期2019-03-29

  • 宋江的挟持术
    江背靠当初上梁山招安他们下山的朝廷重臣宿太尉,但这棵大树并不能乘凉,尤其不能阻挡即将到来的厄运。经过三次征战,朝廷的态度其实很清楚了。得胜回来,有一点赏赐,封头领几个有名无实的爵位,然后原地待命。这对于习惯了“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绿林好汉,怎么能忍受这种既拘束又没有前景的日子?水浒110回“燕青秋林渡射雁”,元老级人物公孙胜便首先告辞。他的理由是“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公孙胜的功成身退虽有铺垫,首次征战辽国的途中,他就拜托师父罗真人向宋江要人,

    领导文萃 2019年2期2019-03-19

  • 宋江招安悲剧的历史文化反思
    贵一、边功理想与招安悲剧《水浒传》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一些聚讼不休的话题。如何看待宋江主导下的招安及其悲剧,因其直通《水浒传》悲剧性质的认定这一根本问题,无疑是诸多话题中争议最大的一个。从历史上的三十六条好汉,演变到《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水浒故事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在宋元时期民族矛盾激化的大背景下,《水浒传》的主题在长期演变过程中,逐渐指向了立功边庭,林庚说:“而他们的现实身份却是被朝廷追捕的草寇,要使幻想变成现实, 招安就成为立功理想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台湾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1期2019-03-18

  • 处理反对意见的领导艺术
    ”,宋江决定接受招安。重阳节那天,宋江乘着酒兴写了一首《满江红》,并要乐和当众吟唱。不料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时候,武松第一个站起来大喊:“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就连唯宋江马首是瞻的李逵也站起来反对。接受招安的态度刚刚冒头,就遭到如此反对,这对宋江打击不小。他知道如果不掐掉这些反对招安的“刺头”,招安就别想顺利推进。于是,宋江开始做这些反对者的思想工作。抛开宋江接受招安结局好坏不论,单就他给兄弟们做思想工作的行为来说,是非常值

    党课参考 2018年19期2018-11-19

  • 宋江的“忠义”思想与宋明理学
    说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讨得招安了,却惹烦恼。放着兄弟们都在这里,再上梁山泊里,却不快活!”宋江大喝到:“这黑禽兽又来无礼!如今做了国家臣子,都是朝廷良臣。你这厮不省的道理,反心尚兀自未除!”在书中多次提到李逵对朝廷招安的反对态度,而这都遭到了宋江的坚决制止。可见宋江是“忠义”思想的忠实奉行者。其次,通过宋江对待宋与辽的招安,突出宋江“忠义”思想中忠君保国的一面。宋江从入草梁山泊起,就等着大宋朝廷赦罪招安。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之后,终于换来朝廷

    知识文库 2018年22期2018-05-14

  • 宋江招安悲剧的历史文化反思
    井玉贵宋江招安悲剧的历史文化反思井玉贵立边功是《水浒》故事演变的最大推动力,招安便是服从于这一指向的必要手段。梁山“替天行道”的暴力行为,造成与权奸集团不可调和的矛盾,由此导致强大的梁山集团竟比不上那些被招安的绿林好汉。自以为招安便可实现草泽报国宏愿的宋江,一旦陷身官僚体制,只能落得悲剧下场。跟历史上“勇悍狂侠”的真人宋江相比,《水浒》中“儒化”的宋江之悲剧性在于,招安成功之日便是其失败之时。宋江;招安悲剧;历史文化;反思一、边功理想与招安悲剧《水浒》研究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3期2017-12-10

  • 海盗奇谈
    ,也有主动被官府招安的,毕竟当海盗能够活过天命之年者寥寥无几。为了招降郑一嫂,两广总督百龄利用了这一点。多年来的海战让他成为海盗的手下败将,即便招安,海盗也绝不会对他进行跪拜。为此,他命令香山知县建了一座亭子,名为招安亭,同时上奏嘉靖皇帝,给郑一嫂和她的得力助手张保仔赐婚。招安这天,海盗列队在亭外,亭虽不高,却需拾级而上,如此便有了高下之势。百龄在招安亭中宣读了皇帝的赐婚圣旨,张保仔和郑一嫂果然十分高兴,双双跪倒领旨谢恩,也算给百龄磕了头。海盗投降后,海上

    爱你 2017年34期2017-11-24

  • 有感于水浒传奇
    绑着众兄弟让朝廷招安,本想着众兄弟从此都有了好归宿,却不料反被朝廷奸臣所利用,让他再用这二字捆住众兄弟去攻打同样骁勇异常的方腊,最终两伙“贼寇”在奸臣们的如意算盘下相继消亡。纵观《水浒传》全书,实在找不出这个自古就褒贬不一的宋江到底有什么侠义之举,其人一生最为激烈的莫过于慌张之中杀了偷汉子的老婆,再就是对朝廷不满提了几句反诗,而后又利用职权私自放了“梁山贼人”,最后又使了几把酒钱拉拢了李逵等人,却从此落得“及时雨”的雅号。从此他便被一帮兄弟推崇为“带头大哥

    火花 2017年2期2017-10-10

  • 处理反对意见的领导艺术
    把手宋江决定接受招安。重阳节那天,宋江乘着酒兴写了一首《满江红》,并要乐和当众吟唱。不料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时候,武松第一个站起来大喊:“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就连一切为宋江马首是瞻的李逵也站起来反对。接受招安刚刚放出一点风声,就招到如此反对,这对宋江打击不小。他知道如果不掐掉这些反对招安的“刺头”,招安就别想顺利推进。于是宋江开始做这些反对者的思想工作。抛开宋江接受招安正确与否不论,单就他给兄弟们做思想工作之举是非常值得后

    领导文萃 2017年15期2017-08-22

  • 处理反对意见的领导艺术
    把手宋江决定接受招安。重阳节那天,宋江乘着酒兴写了一首《满江红》,并要乐和当众吟唱。不料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时候,武松第一个站起来大喊:“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就连一切为宋江马首是瞻的李逵也站起来反对,还一脚将桌子踢翻。接受招安刚刚放出一点风声,就招到如此反对,这对宋江打击不小。他知道如果不掐掉这些反对招安的“刺头”,招安就别想顺利推进。于是宋江开始做这些反对者的思想工作。对于武松,宋江说:“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

    廉政瞭望 2017年4期2017-04-26

  • 再论宋江的招安思想
    00)再论宋江的招安思想杨大忠(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桐乡市高级中学,浙江桐乡314500)传统观点认为,招安思想是宋江一贯的、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是由他的阶级出身决定的。然而,从小说的情节看,宋江对朝廷“尽忠”的举动有一个逐渐明晰,即由模糊逐渐过渡到深刻的过程。宋江的招安思想并非像前人所说一贯就如此坚定,而是有一个由萌芽、发展直至成型并最终成为他终身恪守的价值观的过程。宋江;招安;根深蒂固;模糊;确立一、传统观点及其缺陷宋江是梁山第三代首领,也是《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09

  •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
    浒传》中讲述到的招安这一事件,众说纷纭,其实对于招安如何评价影响到对于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宋江的评价,古往今来,对于宋江的评价不一,所以对于招安事件的细致分析时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结合招安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招安的必然性,然后就招安的历史意义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关键词:《水浒传》;招安;历史意义;结局;必然性;宋江1.《水浒传》招安的历史背景分析招安是《水浒传》里重要的故事情节,招安这个故事情节与主人公之一宋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表达宋江这个人物的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2017-03-02

  • 闲汉李逵乱世生存的特殊技巧
    赴东京进行第一次招安接洽工作。因为招安外交演变为火烧东京的大事件,于是大家各自返回山寨。在他与燕青联袂返回的半路,他们在距离梁山泊不远的一个村庄,遇到一起冒充宋江、强抢民女事件。他不顾燕青的常识劝阻,一口咬定就是宋江好女色,回到山寨,立即砍倒替天行道的杏黄旗,非要砍杀宋江。事发时燕青已经提醒他,以宋江平时的作风,这事绝不可能,而宋江更是解释说,他回程时与几千军马一路,没法干这等事。李逵打死不信,立下人头军令状,与宋江及众好汉前去村庄对质。结果自然毫无悬念,

    喜剧世界 2016年12期2016-11-26

  • 《水浒传》赏评
    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读了该著作后,对一百单八将我是既爱又感觉到惋惜。“爱”,因为他们被逼无奈敢于造反——“官逼民反”,敢于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伸张正义,有核心价值观——忠义,它是一个组织严密,有作战经验,文武双全,敢于弘扬正能量的团队,所以这个组织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惋惜”且是个笑话之处在于以宋江为首的领袖,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晁盖等智取生辰纲,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2016-10-21

  • 李逵乱世生存的技巧
    赴东京进行第一次招安接洽工作。因为招安外交演变为火烧东京的大事件,于是大家各自返回山寨。在他与燕青联袂返回的半路,他们在距离梁山泊不远的一个村庄,遇到一起冒充宋江、强抢民女事件。他不顾燕青的常识劝阻,一口咬定就是宋江好女色,回到山寨,立即砍倒替天行道的杏黄旗,非要砍杀宋江。事发时燕青已经提醒他,以宋江平时的作风,这事绝不可能,而宋江更是解释说,他回程时与几千军马一路,没法干这等事。李逵打死不信,立下人头军令状,与宋江及众好汉前去村庄对质。结果自然毫无悬念,

    幸福·悦读 2016年5期2016-09-08

  • 李逵,你可曾后悔
    山泊一百零八将到招安后的三十八将的吃惊,反而李逵的死让我很是诧异。从第三十八回一直到一百回,从生一直到死,李逵一直跟随宋江,可以说宋江指西他不会往东。可是到最后呢,杀死他的人却是他最信任的人,理由却又荒诞得可笑——怕他哨聚山林,坏了宋江,坏了梁山泊的名号。初读这段时我真为李逵抱不平,凭什么宋江为了自己的清名就杀害了那个对他忠心耿耿的人。我不禁想如果李逵不喝那杯酒,如果他不支持招安不去京城当官,甚至想到如果他不曾跟随宋江,那又是怎样的结局?还会沦落到被自己信

    连云港文学 2016年10期2016-08-31

  • 论宋朝对人民起义所采取的非暴力性“招安”政策
    采取的非暴力性“招安”政策董亚丹(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在我国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取得政权之后,就要面临如何坐稳江山的问题。由于统治阶级和人民利益的冲突,人民往往起而反抗。很多朝代对人民起义采取暴力型镇压政策,也就是武力镇压,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暴力性“招安”政策。在所有实施“招安”政策的朝代中,以宋朝使用的次数最多。宋朝;招安政策;原因;对策我国有一句俗话: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在古代封建社会专制制

    人间 2016年23期2016-08-29

  • 《水浒传》中武松性格发展变化分析
    意识的独立,从对招安的向往到对招安的拒绝,反映了其在经历人世沧桑之后的成熟。其英雄气概与痞性的共存恰恰符合了市井细民的阅读期望。关键词: 《水浒传》 武松 性格 招安 英雄在《水浒传》中,作者对一百零八个好汉的性格塑造各有特点,其中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一个代表性案例。武松从初入江湖到历经沧桑,其思想和性格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本文将对武松的性格变化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作分析。一、武松从对宋江的依赖到意识的独立武松出身贫寒,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哥哥相依为命。但是

    考试周刊 2016年62期2016-08-15

  • 思想决定成败
    了解朝廷,还整天招安招安的。这么一个奸臣当道的朝廷,为什么还要去忠诚于它呢?”我有些愤愤不平。在整个梁山泊中,最傻最不可理喻的人可能就是宋江了吧。他被朝廷陷害过多少次?每次都为梁山泊的一众好汉所救,可他有没有觉悟,有没有要去反对这个朝廷,去造反呢?没有!在这一点上,他不如林冲和燕青。也许有人说林冲是个固执的人,可他经过火烧草料场一事后便觉悟了,一直坚持反对朝廷,也是坚持反对招安的人。燕青在攻打完方腊时便有“太平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的觉悟,知道当时的朝廷

    山海经 2016年4期2016-04-12

  • 班级管理中的“招安”策略
    抚、纵、引”的“招安”策略,恩威并用,更易于管理好班级,让学生们都喜欢并拥戴班主任,使学生们乐意听教于班主任,热爱班级,主动向善上进。一、扬威立势,“批”出规矩在一个新班级的前几个星期,学生们不熟悉老师,老师不了解学生们,互相间都在试探对方。这个试探期是一个班级学习氛围形成的关键时刻,班主任应当利用这一时期树立威信,才有益于日后的班级管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天性就是爱玩,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创造条件来玩,各类游戏层次不穷,不管时间和空间,没有他们玩不了的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2016-04-01

  • 林冲形象再解读——从林冲缘何不杀高俅说起
    子里有着浓厚的“招安”思想;另一方面,由于施耐庵存在着反女性的价值观,他很难安排林冲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梁山“招安”大业;同时,为了照顾大局,推动《水浒传》故事情节的发展,施耐庵也不得不安排林冲放弃复仇这一似乎不合常理的情节。把林冲想当然地想象成彻底反抗朝廷的斗士,是不能令人苟同的。关键词:林冲;高俅;招安;反女性在水泊梁山一百单八位好汉中,林冲的遭遇较为典型地诠释了“逼上梁山”的思想。可是施耐庵在描述林冲故事的时候,却有一处情节很令人费解:高俅三次征讨梁山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3-16

  • 浅析《水浒传》的招安悲剧结局
    浅析《水浒传》的招安悲剧结局尉红梅(中共茌平县委党校,山东 茌平 252100)摘要:《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小说之一,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传奇。《水浒传》的价值,不仅是英雄传奇的突破,对我国小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国民精神,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然而故事中这样一支忠义之师,却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不免让人扼腕叹息。这支替天行道的队伍是怎样一步步的走向招安的,这与《水浒传》本身所取材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农民的自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年7期2016-03-15

  • 闲汉李逵乱世生存的特殊技巧
    赴东京进行第一次招安接洽工作。因为招安外交演变为火烧东京的大事件,于是大家各自返回山寨。在他与燕青联袂返回的半路,他们在距离梁山泊不远的一个村庄,遇到一起冒充宋江、强抢民女事件。他不顾燕青的常识劝阻,一口咬定就是宋江好女色,回到山寨,立即砍倒替天行道的杏黄旗,非要砍杀宋江。事发时燕青已经提醒他,以宋江平时的作风,这事绝不可能,而宋江更是解释说,他回程时与几千军马一路,没法干这等事。李逵打死不信,立下人头军令状,与宋江及众好汉前去村庄对质。结果自然毫无悬念,

    意林 2016年2期2016-03-07

  • 悲剧的命运,悲剧的结局
    步步把起义军引向招安的不归路。可以说,梁山的悲剧是宋江一手造成的。四、组织的悲剧造成梁山起义失败的悲剧还有组织上的原因。梁山队伍中,起义队伍组成成分十分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逼上梁山的林冲、杨志、宋江等中下层官吏,他们上梁山本不是情愿的。二是卢俊义、萧让、徐宁、汤隆等,他们本是在职封建官吏,被“请”到梁山,不得已而入伙。三是关胜、秦明、呼延灼等,他们本是朝廷将领,奉朝廷之命与梁山交锋,被俘虏后留在梁山。四是李逵、三阮以及庄客等一类。真正如因受欺压而上梁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5年12期2016-01-05

  • 刚直的忠义
    ,他天天渴求朝廷招安,并时刻用“宁可朝廷负我,不可我负朝廷”来教诲梁山兄弟。当他得知朝廷派人来招安,大喜道:我们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磨难,今日方成正果。当宿太尉一伙来到梁山招安时,宋江屡屡大喜,并以手加额道:宋江等再生之幸!今日喜得朝廷招安,重见天日之面,早晚要去朝廷。与国家出力。招安之后的宋江始终不忘记报国之志。征辽,捉王庆等无不显示了宋江的君国观念,民族气节和赤诚之心。整整一个大宋王朝对付不了的周边“小吏”,在宋江率领下,梁山一百单八将把他们整理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5期2015-10-23

  • 梁山诸将“征方腊”败因浅析
    中梁山好汉被朝廷招安后,打着所谓“替天行道”的旗号进行的重要一役。此战梁山英雄损兵折将,虽胜犹败。好武善斗、莽撞冲动的“流民”习气导致了梁山诸将“征方腊”的凄惨结局。从更深层次来看,“征方腊”的“排我”性质注定梁山好汉必然受挫。同时,“征方腊”的悲剧也是其奉行投降主义的结果。梁山好汉征方腊流民习气排我性质投降主义《水浒传》百回本第九十回后半至九十九回描绘了征方腊的全过程。在异常残酷的征方腊战役中,梁山英雄损兵折将,虽胜犹败。目前学界关于《水浒传》中“征方腊

    名作欣赏 2015年24期2015-07-24

  • 明末招安误抚与金圣叹腰斩《水浒传》
    要:明末农民起义招安问题异常突出,不光义军首领常模仿《水浒传》的英雄招安,明廷前后当政者亦因种种原因主张招安,双方就招安展开的博弈构成了明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色。明朝覆亡,经过反思,士大夫普遍认为招安误抚乃其一大原因之一,而这又与《水浒传》的传播影响存在直接关系。金圣叹恰在此时腰斩评改《水浒传》,显然是此种时代思潮有以致之,其目的在于配合当局从思想上驱除人们心中的“盗心”,以防患于未然。那种认为金圣叹有借腰斩评改《水浒传》表达同情与鼓励农民起义的观点,是不符

    西部学刊 2015年1期2015-02-03

  • 今日焦点——揭开宋江投奔梁山的心结
    君”——等待机会招安招安大计,是梁山今后发展的指导性原则。只有招了安,梁山才有前途,我个人和兄弟们才有前途。记:谢谢宋头领接受采访。宋:不客气,希望借此次采访,你能代我向官方传达我的招安心意。采访后记:曾经心怀封疆志,苦于终南无捷径。当年郓城刀笔吏,今天水泊山大王。宋头领如果能带领大家招安成功,是不是就能实现做朝廷命官的夙愿?如果宋头领变成了朝廷命官,他会不会肝脑涂地报圣恩?如果招安成功,梁山是不是真的有前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点评宋江投梁山、宋江杀阎惜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4年7期2014-09-01

  • 浅析《水浒传》招安问题*
    读到梁山好汉们受招安,几乎所有读者都会叹息地发出这样的疑问:作者为何要如此安排英雄们的结局,为何不像李逵说的那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围绕这个问题,有人说作者是赞成招安的,因为这是理想之路;有人说作者不赞成招安,因为作者为他们安排了一个悲惨的结局;也有人说其实作者也很矛盾,他既赞成、肯定招安,又对招安持批判态度。本文将结合各方面资料,对《水浒传》的招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1 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的作者对招安持什么态度?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从文本出发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4-08

  • 明刻《水浒传》插图对梁山受招安事件的诠释
    说中梁山好汉接受招安一事,《水浒传》明刊本的插图者均是持以肯定态度的,这主要体现在刊刻过程中利用图像弱化梁山中的反招安斗争、突出受招安场景的恢弘与壮阔、淡化英雄结局的悲剧色彩这三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是出自插图者自身的忠义价值判断,认为接受朝廷招安乃是梁山好汉忠义思想的具体表现,亦是众人实现“保国安民”目标的既定选择。甚至将其视为“此正是一百单八人幸处”“死于王事为死所”,进一步坚定对受招安的肯定态度。二是如刘兴我本、钟惺批本与二刻英雄谱本插图者皆处于明代末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2期2014-03-20

  • 上海嘀嘀、快的打车软件被“招安
    果。打车软件被“招安”面对政府围绕“招安”主题的连续约谈,打车软件“扛不住”了。被出租车运营商的电调平台吸纳其实早有端倪。上海交港局“新政”大棒下,就在多数司机不敢“顶风作案”时,一个名为“上海出租Taxi021”的打车软件却高调称“可在高峰使用”,这个以微信模式接受订单的“异类”如此放话,底气就在于它接入了出租车公司的电调系统,属于政府认可的“正牌军”。“打车软件抢单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扬招(即扬手招车)难’,但是接入电调平台对于缓解这一点

    中国经济周刊 2014年9期2014-03-13

  • 从《水浒传》文本考察宋江招安的合理性
    领梁山好汉全部受招安是《水浒传》里非常重要的情节,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招安情节的阐释、看法等,不同时代研究者的观点不甚相同。从古到今,对《水浒传》中招安的评价有很多,若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具体从小说本身的情节设置、人物性格等方面来看,会发现好汉选择招安是有其合理性的。研究者在评价招安时要客观,不应用现代人的观点去苛责古人,这既不现实也没有意义。一、前人对招安的评价对《水浒传》中的招安及对宋江的评价,正反两方面都有。反面的,如金圣叹说:“夫宋江之罪,擢

    名作欣赏 2013年2期2013-08-15

  • 招安
    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宋江及其梁山一百单八将所走的,就是这条曲线做官的路子。所谓招安,实为一种政治交易,或曰利益博弈。买卖双方的朝廷和梁山,都会千方百计地讨价还价,加重己方筹码,以图在交易中得到更大好处。在宋江和梁山一方,既要通过宿太尉、李师师,向朝廷传递等待招安的讯息,以表卖方诚意;又要重创高俅、童贯的进剿大军,显示梁山的强劲实力,以抬高身价,卖出高价位,好做朝廷栋梁的大官。而在赵佶和朝廷一方,则开出招安的苛刻条件,不但要检测宋江一伙是否真正忠于朝廷,

    雨花 2013年1期2013-03-25

  • 宋江三十六人受招安之地及时间考——析李若水纪实诗《捕盗偶成》
    义。因为宋江接受招安,导致起义失败。学界对于宋江受招安已无异议,但是宋江何年、何地受招安目前尚无人论及,笔者试对此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宋江起义和《水浒传》研究有所裨益。一、元城县尉李若水及其《捕盗偶成》北宋名臣李若水在元城县尉任上作有纪实诗《捕盗偶成》,此诗的发现,确证了宋江等三十六人接受朝廷招安的史实,终结了学界关于宋江招安与否的论争。诗曰: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8-15

  • 晁盖反对招安、主张造反吗*
    039)晁盖反对招安、主张造反吗*杨大忠(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当前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观点:晁盖与宋江不同,他是极力主张造反而反对招安的。但联系《水浒传》中晁盖的言行来看,此论则完全错误。晁盖根本没有造反的思想。宋江;晁盖;招安;造反当前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宋江自从上梁山后,竭力主张招安,晁盖则相反,强烈反对招安、主张造反。施耐庵之所以要让晁盖早点去死,这是“要把领头造反这种与忠义思想发生尖锐矛盾的行为全部移植到晁盖身上,然后让他去死,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8-15

  • 论宋江的招安思路
    摘 要:宋江的招安虽然搭上了一干好汉性命,最终只是“让官府去了脸上的金印”。但他的出身、骨子里的忠孝、梁山好汉兄弟情谊……等等都决定了宋江及梁山的招安之路。尽管招安后,梁山好汉们并没有得到善终,但那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关键词:梁山;好汉;宋江;招安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672-3198(2012)01-0217-011 宋江的出身宋江出身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上梁山之前的身份是衙门的押司。由此可见,宋江同晁盖七兄弟、林冲、武松、鲁智深、

    现代商贸工业 2012年1期2012-04-21

  • 宋江为何只训斥李逵
    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武松坐不住了,喊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这时李逵也凑热闹,睁圆大眼,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还一脚把桌子踢翻了。宋江大怒,呵斥道:“你这黑厮竟敢如此无礼!左右把他推下去斩了!”这事明明是武松挑起的,为什么宋江冲着李逵去了呢,何况李逵跟宋江的私交还很不错。其实,在这场人际冲突中,对象不同,宋江处理冲突的方式就不一样。第一,武松是有意为之,李逵是无意为之。武松要说一句话时,是要提前深思熟虑很久的;

    百家讲坛 2012年9期2012-02-11

  • 对民间借贷应该“招安
    的民间借贷应该“招安”而不是一味打压。怎么“招安“?我认为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把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合法化,把它变成多层次金融体系的一部分。我们要通过VC/PE和天使投资引导热钱进入新兴产业,通过大力发展小的金融机构,构建与少量大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相匹配的多层次金融市场。现在民间资本也彷徨,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投资?股市不行,房市限购,政府应该想办法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我们要采取措施解决越来越严峻的用工荒问题。当前很多中小企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用工成本上

    中国商人 2011年10期2011-11-21

  • 追求、孤独与殉道 ——《水浒传》宋江的性格特征
    江满脑子想的也是招安,正如杜贵晨先生所言:“他一面率众与山下的敌对势力斗争,一面在做内部的‘整顿’……随时随地向部下灌输招安路线。宋江是一步一步地把梁山上人的思想整顿、引导到‘忠义’的路上来,引向招安之路。”⑥为了促成招安,宋江上走殿前太尉宿元景,下走京城妓女李师师的门路,尽管对奸臣高俅非常痛恨,但第八十回高俅被张顺等人活捉到梁山后,宋江还希望通过高俅促成招安。等到招安成功,在政权体制内可以实现自己的追求时,宋江便积极地投入到“平虏保民安国”(第七十一回)

    明清小说研究 2011年1期2011-11-20

  • 宋江:救人者还是害人者
    绑着众兄弟让朝廷招安,本想着众兄弟从此都有了好归宿,却不料反被朝廷奸臣所利用,让他再用这义气二字捆住众兄弟去攻打同样骁勇异常的方腊,最终两伙“贼寇”在奸臣们的如意算盘下相继消亡。纵观《水浒传》全书,实在找不出这个自古就褒贬不一的宋江到底有什么侠义之举,其人一生最为激烈的莫过于慌张之中杀了偷汉子的老婆,再就是对朝廷不满提了几句反诗,而后又利用职权私自放了“梁山贼人”,最后又使了几把酒钱拉拢了李逵等人,却从此落得“及时雨”的雅号。从此他便被一帮兄弟推崇为“带头

    椰城 2011年5期2011-08-15

  • 《水浒传》招安帷幕下的造反思想探析*
    22)《水浒传》招安帷幕下的造反思想探析*李建华,赵艳强(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招安与造反这一悖论在《水浒传》中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事实上,招安只是作者采用的一种掩人耳目的曲笔手法,鼓励造反才是最终目的。水浒英雄最后悲剧结局的现实意义则是歌颂造反思想的伟大,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屠杀功臣的罪恶行径。《水浒传》;招安;造反;悲剧结局关于《水浒传》的编者施耐庵,我们可资参考的材料甚少。袁吉人《耐庵小史》曰:“施耐庵,白驹场人,与张士诚部将卞元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8-15

  • 义不辞忠 忠不顾义:再论宋江忠义观
    盾冲突,最后接受招安又表现出他的“忠”。虽然“两重性说”的观点不再是片面强调宋江“忠”与“义”的某一方面,但还是没有揭示出宋江的内在思想根源。笔者认为在宋江的思想意识中,最终是由“忠”来决定“义”,而“义”又对“忠”起到了促进作用。纵观宋江的一生,作为其行为内在动力的就是封建忠君观念和建功立业思想。从宋江的主观愿望来看,其思想深处占统治地位的始终是“忠”,这也直接导致了宋江上山聚义到争取招安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行为。围绕这一核心作者大致按照三个阶段来演绎宋江的

    黑龙江史志 2010年5期2010-08-15

  • 伦敦大会 为招安塔利班筹钱
    不是一次“撤军和招安”的会议,而是一次旨在为阿富汗制定未来战略的会议,不应将注意力片面集中在“招安”上,而忽略了会议的三大议程:撤军和转移防务时间表;在阿富汗建立更完善的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援助;说服阿富汗邻国提供更多帮助。然而会上热议的就是推动成立一个所谓的“和平与重返社会信托基金”。 英国《泰晤士报》说得更直接,这次筹款大会需要筹集到5亿美元,德国承诺出7000万美元,英国只承诺出数百万美元,日本也答应出钱,一些国家还没有表示。文章称,设立基金收买塔利班

    环球时报 2010-01-292010-01-29

  • 浅析《水浒》的招安问题
    著《水浒传》中的招安问题,长期以来在社会界褒贬不一,一部分学者认为以宋江为首的梁山英雄始终坚持投降主义路线,以出卖农民兄弟的切身利益和生命来换取自己暂时苟安。但笔者个人认为梁山英雄接受朝廷所谓的“招安”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只有接受朝廷招安才符合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人物的身份和思想观念,同样,这也是宋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唯一的选择,更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关键词]招安;水浒传;宋江[中图分类号]1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2009-10-14

  • 败也酒,成也酒
    山的,只要朝廷肯招安,大家都愿意为国效力。韩存保是个聪明人,此刻小命还捏在人家手里,哪敢说半个不字,赶紧顺杆爬,大赞宋江忠义,然后又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上次陈太尉带着圣旨上山来招安时,为何不趁机归顺朝廷呢?”宋江列举了两大理由:一是朝廷诏书含糊其辞,诚意不足,二是皇帝太抠门儿,竟然用劣质水酒冒充御酒。第一个理由还说得过去,第二个理由就有点儿让人瞠目了,酒不好居然也是不受招安的理由!其实,徽宗皇帝比窦娥还冤,自从宋江等人元宵夜大闹东京后,徽宗觉得梁山问题必

    百家讲坛 2009年15期2009-09-15

  • 酒到成功
    山的,只要朝廷肯招安,大家都愿意为国效力。韩存保是个聪明人,此刻小命还捏在人家手里,哪敢说半个不字,赶紧顺杆爬,大赞宋江忠义,然后又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上次陈太尉带着圣旨上山来招安时,众位义士为何不趁机归顺朝廷呢?宋江答道:“便是朝廷诏书写得不明,更兼用村醪倒换御酒,因此弟兄众人心皆不伏。”宋江列举了两大理由:一是朝廷诏书写得含糊其辞,诚意不足:二是皇帝老儿太抠门,竟然用普通百姓酿的劣质水酒冒充御酒,简直难以下咽。第一个理由说得过去,第二个理由就有点让人瞠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12期2009-07-21

  • 谁在影响梁山招安的意志?
    感到可惜,进而对招安的始作俑者宋江大加挞伐。不可否认,待到众好汉“同心归水泊”之后,梁山泊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一级政权组织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军政府了。而组建政权必须具备一定的合法性——或者按卢梭的理论,需要达成一种为众人认可的社会契约——对中国人而言,讲的是权力天授。权力最大的合法性来自一种最高道德,也就是所谓天意。为此,宋江就装神弄鬼,鼓捣出一套“石碣受天文”的把戏。“石碣”是权力天授的象征,“天文”所言“忠义双全、替天行道”则是不可

    杂文选刊 2009年5期2009-05-14

  • 谁在影响梁山招安的意志?
    陈抗行宋江是招安的罪魁祸首不假,但他的决策意志也是受到了各种利益的影响。看过《水浒传》的人,大都会为梁山好汉的下场感到可惜,进而对招安的始作俑者宋江大加挞伐。不可否认,待到众好汉“同心归水泊”之后,梁山泊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一级政权组织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军政府了。而组建政权必须具备一定的合法性——或者按卢梭的理论,需要达成一种为众人认可的社会契约——对中国人而言,讲的是权力天授。权力最大的合法性来自一种最高道德,也就是所谓天意。为此,宋

    小康 2009年2期2009-02-23

  • 梁山泊产权归谁?
    寂。梁山泊在寻求招安的过程中,梁山好汉并非是上下同心,泊子里有许多不同的声音。那日“菊花之会”上,经武松、李逵等一叫一闹,连饮酒都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而深刻了解朝廷行事原则的林冲,以及卓有远见的李俊等,也均对招安深表怀疑和担忧。但招安乃是既定战略,既已启动,又怎会轻易喊停!既然在梁山泊内部,已经不能就招安取得共识,宋江于是改变策略,转而由暗中实施。不久,宋江又找到了一个机会。渐近岁终,梁山泊拿得解灯上东京去的一行人,宋江教留下一碗九华灯,点在晁天王孝堂内

    小康 2009年1期2009-02-10

  • 被“招安”的土记者
    个小钱,把他们‘招安得了!”纸厂老板听了顿时笑了起来:“好好,这办法太好了!”纸厂老板先拜访了吕纪哲,说:“纸厂正缺个宣传科长,请你赏个脸,到我们厂去工作,每个月工资1000元。”吕纪哲不愿受人制约,表示要考虑考虑。纸厂老板又找到吕纪哲的姐夫和妻弟,说要招聘他俩去厂里当工人,每个月工资700元。吕纪哲的姐夫有个摄影部,生意还可以,舍不得走,就推荐老婆去,纸厂老板爽快地同意了。在姐夫和妻弟的劝说下,吕纪哲想到这工作旱涝保收,也就勉强答应下来。纸厂老板去掉了心

    故事林 2007年10期2007-05-14

  • 宋江啊,你真湖涂
    样子,是不是朝廷招安了?”“这位小兄弟真是神机妙算,来,我帮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卢俊义绰号‘玉麒麟,这位是吴用绰号‘智多星,这位是……”“宋头领,不用你介绍,我全认识,再下首是入云龙公孙胜、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豹子头林冲、扑天雕李应……”“你怎么……”“这你不用问,对了,宋头领,我跟你说说招安以后发生的事。”“这你也知道?”“当然,但是这里恐怕不好说。”全部退下,宋江一声令下,身边只留着吴用。“宋头领啊,听小弟一句,万万不能接受招安啊!”“为什么?”“因为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2006年9期2006-10-01

  • 招安大郅
    他们同样清楚,被招安实际上是自己运动生涯的最后一搏,无论如何,奥运会的辉煌,那份诱惑是他们难以抵挡的。这其中,也就不难看出问题运动员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是对其主动权缺失的认可,对我们管理方式讨论的同时,也并不意味問题运动员的情操高尚。按照我们的管理要求、不服从组织安排的运动员会丧失参加重大比赛的机会。于是,每个问题运动员要重新获得某种身份,就必须经历精神的煎熬:篮协曾经表示,大郅必须写检查,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管理者仿佛要通过这种仪式,让大郅告诉世人,他的回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14期2006-05-14

  • 怎样评价《水浒》
    民起义军最后走向招安、投降以至毁灭的悲剧道路的描写,是持批判态度的,也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有人还说,作品不仅“只反贪官”,也“暗反皇帝”。另一种意见认为,作品的前半部是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写了“逼上梁山”,塑造了众多的农民起义军的英雄形象;后半部是宣扬招安、投降主义路线的,作品对此并不是持批判态度的,宋江等人死后得到封荫嘉褒即是明证。第三种意见认为,对梁山农民起义军在招安以后,也不能笼统否定,招安后抵抗辽邦入侵,忠君护国,还是爱国主义的正义行为,应给予历史的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2年2期198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