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

  • 高等教育与文化殖民
    际上与英国在印度殖民模式的转型密切相关,可以说旁遮普大学符合这种转型的趋势,因此它的缘起、动因与最终建成,都是在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通过研究旁遮普大学的建立,能了解英殖民者是如何利用高等教育进行殖民地治理,或者说进行文化上的殖民,以及印度本地人对此的反应。而这一过程对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而言,依然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关键词:旁遮普大学;东方学;殖民;高等教育 于1882年通过英印政府公告成立的旁遮普大学,是南亚第一所兼具教学与考试功能的大学。但更特殊的

    高教探索 2021年10期2021-12-22

  • 运用马克思主义抵御西方精神殖民探析
    轻一代被西方精神殖民并成为可用的政治工具。精神殖民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它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抵御精神殖民?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一、精神殖民的内涵与特征1.精神殖民的内涵精神殖民概念最早于2013年出现,《好莱坞的精神殖民之道》《文化无意识:跨文化的深层意识形态机制》等文章在意识形态、文化、心理学上作出了引用分析,但没有系统介绍并提升到政治高度;2016年驻法记者郑若麟在《文汇报》发表文章《警惕西方的“精神殖民”》,使精神殖民成为完整的、提升到政治层面的系统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1-26

  • 殖民批评的“去殖民性” ——跨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东方主义》开启后殖民批评以来,后殖民研究一直是文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后殖民研究领域出现一个新趋势,该趋势由拉美学者发起,以去殖民性为中心,已经在后殖民研究领域上起广泛关注。其具体表现是2018年由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论去殖民性》(On Decoloniality),以及2020年由后殖民研究的旗舰学刊《后殖民研究》(Postcolonial Studies)围绕该书发表的一组讨论文章。《论去殖民性》是开启之作,由杜克大学罗曼语

    社会观察 2021年4期2021-11-15

  • 殖民与种族创伤:新马华文文学中的灾难书写
    乐土。此时的英国殖民者将华人作为苦力极尽剥削,王润华透过“橡胶”等植物意象,隐喻了华人的身不由己。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得不面对更加暴虐的日本殖民,不管是被强奸以致发疯的女性,还是被杀害的游击队,亦或是后来的新加坡大屠杀,都给华人族群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这样的创伤并没有随着殖民统治结束而完结,从马来西亚建国初期马来人对华人的追杀,乃至到后来的五一三种族冲突,华人都不得不面对日趋严峻的局势。面对本土政权的打压,以及强势的西方文化,新马华文传统将如何维持下去,也

    华文文学 2021年2期2021-11-10

  • 库切作品所解构与颠覆者
    的对象,主要包括殖民神话、殖民意识形态、种族隔离制度、传统历史观和传统文学观等。【关键词】库切;解构;殖民【中图分类号】I4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4-0024-022003年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以精巧的构思、意味深长的对话和卓越超群的分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与众不同的库切凭借其杰出的作品,还获得了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等多项国际奖,享誉

    今古文创 2021年24期2021-09-10

  • 黄锦树《迟到的青年》的寓言式书写
    时间流下,还存在殖民书写、身份隐喻、互文性等多种文学手法和元素。关键词:时间 离散 南洋 寓言性 殖民当代华语文学中,马来西亚籍作家黄锦树的作品是极为特别的存在。他以魔幻的笔调、兜转的时空、历史等元素来撰写记忆中的热带雨林、马共和身为马华社群心中的中国母地。本文选取其短篇小说《迟到的青年》,浅析文中时间的寓言性,及对主人公的离散书写。小说通过刻画一个被多国特务追捕的神秘青年,在对他与时间的魔幻书写中体现了“青年”对中国母地、马来故土二者同存的离散情感。同时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7期2021-08-27

  • 村上春树的殖民阐释与反思
    摘 要:殖民在21世纪已成为历史,但关于殖民的文学记述仍在不断涌现。日本作家的殖民书写向来因其国籍而备受关注。在小说《1Q84》中,村上春树塑造了开拓移民、朝鲜劳工后裔和殖民地原住民等形象并描述其在殖民时期的经历和创伤,以此对殖民问题进行多重文学阐释,并表达了否定态度与反思。然而《1Q84》对殖民加害者形象的回避以及对受害者无差别、扁平化的“失焦”阐释,是村上殖民反思的局限。关键词:村上春树 殖民阐释 《1Q84》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影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7期2021-08-03

  • Tips on travel to Peru 秘鲁旅行攻略
    l/ adj. 殖民的3. indigenous /nddns/ adj. 土生土长的4. manor /mn(r)/ n. 庄园5. boutique /butik/ n. 精品店Peru is a destination that begs to be explored. No matter the type of traveler—history fan, adventurer, or foodie—Peru offers a variety of

    疯狂英语·读写版 2020年10期2020-11-06

  • 吉卜林神话故事中的殖民神话素研究
    神话素单元限定在殖民语境范畴,提出殖民神话素的概念,探究吉卜林殖民神话中的殖民神话素及其构建目的。[关键词]吉卜林; 殖民; 殖民神话素[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20)04-0096-09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声称,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人类思维,“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需要警惕的特点,是一种新权力的崭露头角:神话思维权力。”他将神话思维置于理性思维的对立面:神话思维是一种非理性思维[1]3。与其相舛的是克劳德·列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9-02

  • 民国时期避瘟散与仁丹之争
    的影响外,还受到殖民因素的影响。关键词    仁丹    避瘟散    殖民清末民初,随着诸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量外国商品随殖民势力涌入中国,其中外国药品在中国境内逐渐传播开来,与传统中药形成竞争关系,对中国人用药习惯产生了一定影响。仁丹是清末民初在中国最为畅销的日本成药,仁丹进入中国市场后,对中国传统药物造成了冲击。为了生存,中国药商纷纷采取措施来抗衡仁丹的倾销。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长春堂避瘟散与仁丹开展了长达近30年的竞争。避瘟散与仁丹之间的竞

    科学文化评论 2020年6期2020-04-16

  • 论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主人公的身份焦虑
    来者的眼光审视着殖民地香港光怪陆离的人与物,揭示了殖民地香港被看的处境与迎合的无主体姿态。在这种大环境下,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乔琪与女主人公葛薇龙分别因为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和异乡与原乡的断裂性感到了一种无根的身份焦虑,在精神的折磨和外界的诱惑中,自觉地走向了堕落。隐含作者在猛烈批判自己笔下主人公意志不坚定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一些人性的关怀与同情。关键词:张爱玲 《沉香屑·第一炉香》 香港 殖民 身份殖民地香港的鱼龙混杂、中西合璧的大环境,香港当局和主流社会对西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2期2020-02-04

  • 维京人殖民活动及其衰落原因探析
    京人”,维京人的殖民扩张路有两条:一条围绕不列颠岛屿并深入欧洲,另一条则向西航行在冰岛、格陵兰岛等地进行殖民扩张活动。维京人的殖民活动最终大都以失败告终,这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关键词:维京;殖民;失败原因维京人(The Vikings)这个词,来自于古老的挪威语“Vik”,意为“小溪”或“水湾”[1]p30,他们大多数来自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他们共同的显著特征是善于冒险,贸易,制造船只和武器。斯堪的纳维亚岛上的环境南北差异较大,南方的地势较平坦,土地也相对

    新丝路(下旬) 2018年2期2018-05-14

  • 现代性的冲突和调和论的失败
    河两岸》 非洲 殖民恩古吉的小说《大河两岸》从1961年开始创作,它的出版时间虽然比1964年出版的《孩子,你别哭》晚一点,但从写作时间来看当视为恩古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此二者与1967年发表的《一粒麦种》构成恩古吉的成名作三部曲,是他文学生涯第一阶段的重要成果。三部长篇小说主要以肯尼亚最大部族——吉库尤族人的生活为背景,反映了肯尼亚人民反殖民斗争,争取独立的历史,具有反殖民斗争的民族史的意义。相较于三部曲中后两部以茅茅运动为背景的反抗斗争主题,《大河两岸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2期2018-03-14

  • 殖民地的殖民意愿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真实写照
    李永东撰文《被殖民的“帝国”与半殖民地的殖民意愿》指出,“殖民”不是一个静态、中性的概念,任何从本质主义、绝对价值、整体观念出发,对中国半殖民地历史所做的解说,都属于以偏概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观念,需要进入中国的“内部历史”,历史地、辩证地来看待。近代中国处于被殖民与向外拓殖的双重境遇,知识分子怀有殖民地与帝国的双重心态,这恰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境遇和心态的反映。近代中国的殖民意愿,一则基于“天朝上国”的遗留心态;二则受到西方帝国的观念影响,这种观念认为拥有殖

    学术界 2018年4期2018-02-21

  • “苍老”的儿童与“无知”的成人
    评 儿童 父权 殖民 人性新批评认为一首好诗,是既复杂又统一的自足有机体。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和条分缕析《儿子的假想敌》一诗,透过字词句、解开文本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入透辟地把握潜藏于矛盾对立下的统一意旨。本诗中亲人主题一以贯之,节选父亲与儿子生活的某些片段、场景,传递对社会时代、对普通人生包含热泪与关注。全诗一气呵成,不分章节,若删除空行,则形同散文。诗中以客观式记录的立场,铺叙人物对话与故事情节,平淡自然的叙事中凸显生活本相,彰显内蕴矛盾和张力,有别于传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6期2017-09-20

  • 日本近代智库雏形
    为政府及军方推行殖民及侵略政策的工具,拥有独立信息源,运用网状情报结构进行驻地文献搜集及田野调查,汇集专业分析人员,通过科学方法完成辅助决策,其半官半民的业务模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满铁 调查机关 智库 国策会社 半官半民 殖民分类号:C931.5引用格式:黄雯越, 莫晓霞. 日本近代智库雏形——满铁调查机关及其运行机制分析[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7, 2(4): 265-273[引用日期]. http://www.kmf.ac.cn/

    知识管理论坛 2017年4期2017-09-20

  • 英国对印度茶文化的影响
    :印度;茶文化;殖民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073-02对于印度来说,物质文化是因英国的殖民统治而产生,第一次茶叶的栽培与种植都与英国人有关;制度文化在其本土上发展,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社会行为规范,印度和英国类似的都有Teatime、下午茶等;行为文化是在茶叶的生产和消费的工程中以艺术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例如茶艺、茶礼、茶技等;还有就是心态文化,人们在饮用、品味、欣赏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3期2017-06-17

  • 库切《内陆深处》的狂欢化色彩
    展现了库切对南非殖民历史的反思和解剖。关键词:库切;巴赫金;狂欢化;殖民作者简介:黄永文,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3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是建构在欧洲古老的狂欢节文化基础之上的。狂欢节文化是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了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人们在这个世界中可以反叛权威、对抗等级,自由的对话与谐谑。而文学的狂欢化来源于狂欢化的生活感受和对狂欢节生活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2期2017-05-18

  • 东印度公司在西方殖民东南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后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其中东印度公司对西方殖民东南亚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东印度公司建立的目的、在东南亚的掠夺手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在西方殖民东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关键词】东印度公司;殖民;东南亚;作用欧洲各地带着获得巨额利润的希望,将资本主要投到了前往远东印度群岛的远航活动上,在1595—1602短短几年中,荷兰在远东就陆续建立14家贸易公司。但是由于公司之间彼此竞争单独派遣船队前往印度洋收购胡椒和香料,导致货物收购价在当地不断抬高,在本国的贩卖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2017-05-13

  • 东北伪满时期摄影出版物透视“日化”殖民思想统治
    美化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统治,以及为奴役东北三省人民服务。本文就伪满时期摄影出版物深入研究,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殖民思想统治和文化侵略的本质。关键词:伪满;殖民;军国主义日本侵略者在1931年到1945年长达14年时间里,日伪政权对东北人民进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同时,也实行了严密的思想文化统治,加强对新闻出版事业的控制,并最终将东北的新闻出版界完全操控在日伪专制机关的手中。战后六、七十年过去了,伪满时期的档案、书籍和期刊,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在轮廓还是细节的意义上,至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1期2017-04-17

  • 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男性人物形象分析与阐述
    要是描写当时美国殖民地下,社会对黑人的排挤、蔑视以及黑人的辛酸生活史,构建了一个白种人文化对黑人的压迫。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男性人物形象充分反映了在当时社会中黑人痛苦的生活。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殖民;黑心;男性人物;形象分析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92-04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美国政治体系还不够完善,美国黑人受殖民制压迫,黑人再一次掀起第三次文学狂潮,来批判对当时殖民统治的不满,托尼·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4-11

  • 殖民的“帝国”与半殖民地的殖民意愿
    00715)·“殖民话语的多副面孔”专题讨论(学术主持人:李永东)·被殖民的“帝国”与半殖民地的殖民意愿李永东(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殖民”不是一个静态、中性的概念,任何从本质主义、绝对价值、整体观念出发,对中国半殖民地历史所做的解说,都属于以偏概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观念,需要进入中国的“内部历史”,历史地、辩证地来看待。近代中国处于被殖民与向外拓殖的双重境遇,知识分子怀有殖民地与帝国的双重心态,这恰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境遇和心态的反映。近代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3期2017-04-02

  • 论《风前尘埃》和《KANO》的殖民遗绪
    理解小说和电影对殖民的机制与本质的思考,分析作为不同世代不同立场的创作者,两部作品在内在精神理路上的异同,看到作品与历史与时代的对话,并对作品中流露出的问题加以思考和批判。关键词:日据想象,殖民,写真,棒球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7)1-0050-07一百二十年前的四月十七日,《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予日本,台湾的日据经验亦由此肇端。此后,虽则日本对台湾的行政治理于一九四五年光复

    华文文学 2017年1期2017-03-13

  • 非洲出版业的历史、现状与挑战
    洲;出版;本土;殖民;文化“走出去”非洲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超过10亿,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在出版资源和读者市场方面具有后发潜力,值得关注。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不断深入,了解和认识非洲出版的发展历程、现实挑战及未来需求,对推动我国出版业走进非洲具有现实意义。一、非洲出版的发展历程1.殖民历史影响深远,西方出版机构主导非洲市场非洲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文字的大陆,外来宗教及殖民主义的扩张,间接促进了印刷书籍的传播。非洲早期的书写文明孕育于尼罗河谷和非

    现代出版 2016年6期2017-02-24

  • 拉美传播研究中的“现代性/殖民性”方案*
    究中的“现代性/殖民性”方案*■ 朱振明本文以拉美的“现代性/殖民性”方案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实证主义的方法,借助文献分析,展现了与拉美现代性变迁相关的殖民化社会建构现实,同时通过对拉美“现代性/殖民性”方案的理论解析,揭示了其阐释拉美社会现实的思维路径以及殖民性得以建构的三种逻辑:存在殖民性、知识殖民性和权力殖民性。这三种逻辑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理解拉美“现代性/殖民性”现实的另类“去殖民性”认识论模式。对该方案的研究有助于我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6期2017-01-13

  • 试论殖民历史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有关,也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与《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重要文章中有重要论述。本文认为,英国在印度双重使命不可能彻底完成是造成印度社会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此外,通过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性等方面分析了殖民历程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以揭示印度社会复杂性的殖民根源。关键词:印度;马克思;殖民;国民性中图分类号:K35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76-02印度社会的复杂性让每

    学理论·下 2015年7期2015-10-14

  • “半殖民与解殖民的现代中国文学”专题研究(笔谈2篇,主持人:李永东)
    “半殖民与解殖民的现代中国文学”专题研究(笔谈2篇,主持人:李永东)主持人语:“半殖民”既是近代中国的历史状况,也是一份文化/文学遗产。自清末知识分子以文明开化的名义呼唤殖民,到2015年2月初台北市长柯文哲的“被殖民进步论”,殖民的影响一直未能彻底抹除。准确地说,是半殖民性不时变换面相,潜伏于19世纪末至今的现代中国文化/文学现场。近代中国并未整体沦为殖民地,面对殖民/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有甄别、选择、回旋的余地。正因为此,19世纪末至今的中国文学周期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2-22

  •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话语殖民和宗教殖民
    称为一部反映欧洲殖民主义向海外扩张和从事殖民实践的早起小说。论文正是以《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揭露隐藏在小说主题背后的种族中心主义,让作为幕后的“殖民者”鲁滨逊站在台前,让读者了解不一样的鲁滨逊,同时也可以听到被边缘化的“星期五”的独特的“声音”。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 话语权力 宗教信仰 殖民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从出版至今,大多数的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的目光都集中在鲁滨逊“经济人”的角色上,对于鲁滨逊在小说中的“殖民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2015-01-05

  • 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研究评述
    题。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因此,学者们集中研究香港文化的中西交融,认为其不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特征。1997年香港回归,学术界对于香港文化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学者们开始将着眼点放在香港本身,探寻香港文化中的华夏文明痕迹。但研究角度相对单一,且动力不足。今后的研究要从微观入手,扩展研究范围,往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只有深入了解香港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才能更好地求同存异,实现共同繁荣。[关键词]香港;文化;交融;英国;殖民地处中国南部边陲的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7期2014-11-11

  • 《米格尔街》的女性群体形象解读
    》,描绘了在英国殖民时代特立尼达米格尔大街上一群小人物可悲可叹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奈保尔也向读者展示了殖民时期当地女性悲惨的生活。女性丧失了话语权,承受着殖民者和男性暴力的双重压迫,使得她们成为了“属下的属下”“他者的他者”。关键词:殖民;女性;他者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124-02V.S.奈保尔,著名英籍印度裔作家,出生于特立尼达岛的一个印度家庭。多元复合的文化背景,使其在东西方文化间徘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2014-11-10

  • 丈母娘爱之“殖民
    ——丈母娘爱之“殖民”伴随着房产经济的出现,“丈母娘经济”曾经喧嚣一时,这颠覆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丈母娘疼爱女婿的美好形象。一名网友在微博上说:全世界的丈母娘都是我的敌人。引起共鸣者众多。丈母娘们开始大包小包进驻女婿家门——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组建家庭和老龄化社会的越逼越近,老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精力和爱心投放到后代的小家庭中。相比较敏感的婆媳关系而言,丈母娘与女婿之间一旦发生磨擦,女婿完全没有后援,女儿总是毫无条件地帮助自己的父母,女婿

    莫愁·智慧女性 2014年6期2014-09-10

  • 浅论英国在美洲殖民的优势
    后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活动。在这些国家中,西葡二国较早进行了殖民活动,英法两国迟至16世纪末才开始对美洲进行殖民活动。美国的诞生以及发展成超级大国这一史实,向全世界彰显了英国殖民北美洲活动的巨大成功,本文将对英国的殖民优势作出初步的探讨。关键词:英国;美洲;殖民;优势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方新兴民族国家先后扬帆海外,迈出了殖民扩张的步履,各国在“新大陆”美洲的角逐尤为强烈。最终,桂冠花落英国,在英属北美兴起了一个强大的民主国家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5期2014-07-19

  • 计璧瑞出版《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
    此书为大陆学者就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的诸多问题做出的深入研究。计璧瑞为北京大学教授,她以问题研究的方式,适当引入文化研究方法,关注殖民时期文学的独特经验和被殖民者的精神创伤,对诸如殖民地处境与台湾新文学的关系、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的文化想象问题、文学书写对殖民现代性的认知、殖民时期文学的语言问题、殖民记忆与战后文学论述的变异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说。在殖民社会与文学关系的论述中,作者选择历史文献与个人化文本中的社会脉络和文化身份辨析,论证殖民文化的

    华文文学 2013年2期2013-03-31

  • 英国性与英国贵族的衰弱:论《长日留痕》中管家的职责与尊严
    重建过程中出现的殖民霸权中心话语权失落和美国化等现象。关键词:男管家;英国贵族;英国性;话语权;殖民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69-02小说《长日留痕》的主人公达林顿府邸男管家史蒂文森是一个足以代表英国的典型形象。“在英格兰才有男管家。而在其它国家,无论实际上使用什么样的称谓,也仅有男仆”。[1](35)在英国,男管家(butler)既为主人提供贴身服务,也帮助主人管理庄园宅第和佣人,被称为“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6期2011-05-03

  • 德媒渲染中国“殖民”欧洲
    原题:“中国的新殖民主义”—— 中国抽出政治支票簿 中国正继续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愈发坚定地在欧洲争取建设项目。随着大型订单的签订,中国也越来越多地取得政治影响。中国在欧洲目前首先想要争得的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甚至已经成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国家企业从欧洲的边缘国家入手:北京刚与摩尔多瓦和塞尔维亚签订了所谓的战略合作协定。在这个框架中,中国准备提供1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作为回报,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公司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将获得大量的

    环球时报 2009-09-232009-09-23

  • 韩国作家金史良的生平简介
    鲜半岛时期的所谓殖民地作家,也是韩国近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双语(韩日)作家和民族主义作家。他早年留学日本,1940年获得日本最高新人奖《芥川奖(芥川龙之介)》提名;1945年奔赴中国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与朝鲜义勇军并肩为朝鲜的独立而奋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又以北朝鲜从军记者的身份前往战场,并在那结束了年轻的生命。金史良通过120余部作品描写了殖民地朝鲜的悲惨现实、抨击了殖民政策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关键词】金史良;殖民

    文学与艺术 2009年12期2009-01-15